烧香拜佛时,这3种愿望,不要许!

时间 2021-04-13 18:18每日素食菜

许多善信都有到寺院里烧香拜佛许愿的习惯,特别是当人生遇到难过的坎了,遇到难题了,自己无能为力,临时抱佛脚,将希望寄托在佛菩萨身上,期望通过佛菩萨的慈悲加持,能够帮助自己满愿。于是,寺院里各种烧高香、烧头香,做各种供养,觉得这样做,显得自己更有诚心,佛菩萨能够看到而保佑自己。

一、违背因果的愿望不要许

佛门里有句话,叫“神通不敌业力”,意思就是说佛菩萨虽然具有无量广大神通力,但是却无法改变人的因果。你自己种下的恶因、造下的恶业,就要你自己去了。你自己欠下的恶债,就要你自己去还。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受过。佛教不是众生的避难所,造下恶业,指望佛菩萨帮你消灾免难,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内心不知道悔改,就是抱佛的大腿也没有用。

因果是这世间最公平的法则,“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别说我们这些愚痴的众生,就是菩萨,尚且也要敬畏因果、救苦救难。我们拜佛,一是要从心忏悔往昔罪业,二是要发愿学习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而不是一味地求佛保佑。有那么句话,“万般皆苦,只可自渡”,学佛就要学个明白,真正觉悟,自己渡自己,而不是依赖佛菩萨的恩赐和加持。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考试取得好成绩,但不踏踏实实地去努力,指望考试前拜佛烧香,求菩萨显神通帮助你。怎么可能?这是信佛走向了迷信和极端。我们拜佛,在很多时候起的只是一个心灵的安慰作用,但真正影响你人生命运的事你自己的因果。你曾经付出过、播种过那个善因,日后才能收获相应的善果。不要问菩萨自己烧了那么多年香,为什么不灵,不在“因”上努力,一切都是自欺欺人。一切福报和好运不是求来的,而是行善积德积攒而来的。

二、自私自利的愿望不要许

其实,佛教是不提倡许愿,而讲究发愿。因为,人在大多时候,在佛前许的都是些自私自利的愿望,都是在为自己,甚至有些人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在佛前许些希望菩萨迫害他人的愿望,真的是无知、无畏啊!佛教的精神是慈悲、利他、圆融、无碍。你没有利他、无我的大悲心,让菩萨去保佑你的狭隘心愿,怎么可能?但发愿就不一样了,发愿是往外舍,发利益众生、利益他人的发愿,并身体力行去帮助他人,在利益他人的同时,自己受益无穷,福报无量。

自私狭隘的许愿,会助长自己变本加厉的“我”得之心,让自己的福报越来越小;而“发愿”,让自己的心量越来越宽,福报也越来越大。我们都知道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以“大孝”和“大愿”著称,他在救度自己几世生母离地狱苦、得生极乐后,不忍在地狱恶道的众生受苦,便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萨。地藏菩萨的慈悲愿力,我们凡夫真的是望尘莫及。

三、与佛菩萨“做交易”的愿望不要许

生活中不乏一些人拜佛是带着严重的功利心的,为了增加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大肆在佛前供养,生怕佛菩萨看不到自己的诚心。如果在佛前许的愿实现了,对佛菩萨感恩涕零,一旦没有实现,就心生抱怨,质疑佛教,这样的人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知,将佛菩萨视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交易”工具,心不正,做再多也是徒劳无益。

佛菩萨无二无分别,对待一切众生平等,什么都不缺,又怎么会在乎这些世俗之物?我们供佛拜佛不是做给佛菩萨看的,任何外在的恭敬和供养,都是做给我们自己的心看的,是让我们的心生清净和慈悲,是一种修行的表法,并不是与佛菩萨做交易的器物,大多数人都颠倒妄想了,执念于此,不知其真正含义。南无阿弥陀佛。

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松音乐,,焚香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蜜多时,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喜欢本篇记得分享和在下方点个在看
更新于:2021-04-13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