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福德无比分第二十四浅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福德无比分第二十四浅译
宣化上人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假设要有,这样一个人,「以(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这三千大千世界这个须弥山王是很多。「须弥山」是梵语,翻译成此方的文字,就叫妙高──妙高山。这个妙高山王,三千大千世界里边有很多妙高山王。「如是等七宝聚」:像这个妙高山王这么多的七宝聚到一起,「有人持用布施」:有人拿着这么多七宝,来作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假设,那么再有另外一个人,以这个般若波罗蜜,到彼岸这种的经典;以智慧到彼岸这种的经典,「乃至四句偈等」:乃至于最少,到四句偈子这么少的文字,「受持读诵」:他能心领受,身能持,再能读诵,能对着本子读,离开本子来诵。「为他人说」:而再能为其他人来讲解,来解说。「于前福德」:在这个,和以前这个七宝聚;用七宝聚这么多的须弥山王的七宝聚,来用作布施来比较。「于前福德」,两相来比较,「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以前那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妙高山王,那么多的七宝来作布施,不如有人以这个《金刚经》的四句偈,为他人说那个福德,比以前那个福德,超过百千万亿倍都不止。「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乃至于,用这个算数来算,用譬喻来比方,「所不能及」,也说不清楚,他那种功德的大法。
这个《金刚经》,大约再有两个礼拜,就讲完了。或者最多还可以讲三次。那么少呢,就讲两次。这个《金刚经》主要就是不着相;你不着我相,不着人相,不着众生相,不着寿者相。那么不着相。我们听过经之后,自己问问自己,我这个相,空了没空?人的相空了没空?众生相空了没空?寿者相,空了没空?如果我总觉得,我自己是很大的,人人都不如我,那我自己这个须弥山,就没有剷平了,就没有平。如果我要再有人相,对人相看得很重的,那对人这个须弥山哪,也就没有平息。那么乃至众生相的须弥山、寿者相的须弥山都没能平。这个须弥山、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等于须弥山那么大、那么高,那就没有能离相,没有能不着相。现在我们学佛法的人,都要把自己这个须弥山推倒了它,要变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你自己的须弥山、人这个须弥山、众生这个须弥山、寿者这个须弥山打不倒,那就不要得到这个平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所以我们学,听《金刚经》之后,一定要把这个我相,不要了它!
那有一个人,要把她的丈夫布施给人。我们现在把我们这个身体都布施给人,什么都不要它。有古来的大德有这么一句话,说,「去年穷,还有立锥之地。」说,我去年穷啊,穷得还有一个立锥之地。什么叫锥呢?这一个东西,有一个尖尖东西,可以鑽出窟窿来。这叫锥子。「去年穷,还有立锥之地。」这个立锥之地,那个锥子尖上是很少的地方;说,我虽然穷,我还有一个地方可以立这个锥子。「今年穷,锥也无。」今年穷,穷得连这个锥子都没有了。那么锥子都没有了,当然立锥之地方也没有了。那么这就是表示什么呢?表示把人相也没有了,我相也没有,众生相也没有,寿者相也没有了。你听经,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去,不是听完了就没有事了。明白这个理,就要照着这个理论去实实在在躬行实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浅译
相关文章
- 什么叫福德?“福”和“德”各有这五种(宣化上人)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二十四】
- 劝人念佛修净土福德极大
- 净土法门法语:只要行住坐卧不离佛号,善根、福德、因缘很快全补足了
- 佛教的二十四诸天
- 净土法门法语:往生极乐世界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多善根是什么?福德是什么?
- 第二十四、作福不嫌多,但用于解脱
- 大安法师:婚外恋、婚外情出轨,很损你的福德
- 吃素就能增无边福德
-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二十四讲
- 德育故事:《二十四义》【三集卷六】
- 德育故事:《二十四廉》【初集卷七】
- 德育故事:《二十四耻》【初集卷八】
- 道源法师: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 印顺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 第二十卷 第五十八章 法施福德无量
- 达真堪布:死亡的时候,除了自己所修的这些善根与福德,谁都无法利益你
- 福德和功德的有什么共同点?
- 释迦牟尼佛谈关于“孝顺父母”有哪些福德
- 百喻经-种熬胡麻子喻(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