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什么样的人,会很少梦,没;有梦
开悟证果的境界
“阿难!如彼世人”:阿难!我举一个比方,比如有这么一个世间人,这个世间人“聚见于眼”:聚见精于眼睛上。
“若令急合”:他聚精会神地聚这见精于眼睛上,假设你叫他:“快点把眼睛闭上!”
“急合”,快把眼睛闭上。他把眼睛闭上,看见什么了呢?
“暗相现前”:黑暗的景象现前,就黑暗了。
“六根黯然”:这个时候眼睛不见了,耳朵也不听了,鼻子也不闻了,舌也不尝了,身也不触了,意也不缘了,“六根黯然”,这时候六根都同时停顿了。
“头足相类”:假设这时有一个人站在他对面,头、足也都是一样了,不能分别。
“彼人以手循体外绕”:这时候这个人什么也看不见,这个人是哪个人呢?就是世间上闭着眼睛这个人。他以手就这么摸对面那个人的身。
“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他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是摸到头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头;摸到足的时候,知道这是足;这种知觉性还是一样的,还是有的。
所以这就是每一根没有了,知觉性还是不缺的,还是一样有的。比如你现在把眼睛闭上,这种知觉性也不是没有的,也还是一样的。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为什么看见呢?就因为明才看得见;暗,就看不见了。
“不明自发”:不用因为这个明,而自己发出来这个真见。
“则诸暗相永不能昏”:若是你不藉着外边的明,你自己自性里发出来这种的光明,这所有一切的暗相,就永远不能来障碍你,不能令你看不见了。
这种的境界,也就是如果你真正开悟证果了,你白天、晚间是一样的,明和暗是一样的。明能看见东西,暗也一样能看见东西,在黑暗的室里人看不见东西,他可以看得见。
所以说,“了悟犹如夜得灯”,开悟了──不过也不是一定这样子,这不过说一个比喻,你不要又着住到这个上头了。
这说出来的,都不一定是真的;说不出来的,那才是真的。所以这只是一个比方,你若以为是这样子,那又是错了!
怎么样子呢?“了悟犹如夜得灯,无窗暗室户开明”,你一开悟了,好像晚间得着一盏灯一样,在一个没有窗户的暗室里头,但是它光了。
所以这种境界,你看这个房子里头是黑暗的,他看就是光的,这就是人与人的业感不同。
你若是开悟了的人,就算在晚间也和白天一样;你在睡梦中,和醒着是一样的,在梦中也不颠倒!
并且你若开悟,也会很少梦,没有梦的。
我们修道的人为什么要修行呢?就因为没有把握,自己作不得主。
你在明白的时候作得主,可是在糊涂的时候就作不得主了;你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可以作得主,在有病的时候又作不得主了,你自己也不能说了算。
那么你在有病的时候,可以不颠倒,也可以作得主了;可是你在睡着的时候,又作不得主了。
说:“我睡着也可以作得主!”那你做梦的时候又作不得主了,做梦的时候,又颠颠倒倒了。
你做梦的时候可以作得主,你临死的时候又作不得主了。
临死的时候四大分张,你想说:“我现在不要死了。”这一点人情都没有的,绝对不会给你这个人情!
所以我们人修道,也就是为的要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也作得主,明白的时候也作得主,病的时候也作得主,睡的时候也作得主,梦里的时候也作得主,死的时候更作得主。
死,我欢喜死就死;不欢喜死,我活多几天,没关系!你管不了我;那时候,就叫“生死自由”,愿意活着就活着,愿意死就死。
好像迦叶祖师活到现在几千岁都可以的。你愿意死,随时就这么死了!你愿意站着死,就站着死;愿意坐着死,就坐着死;你愿意躺着死,就躺着死;愿意怎么死,就怎么死!
阿难!“根尘既销”:在六根、六尘都销融了的时候,诸暗相永不能昏。
根尘既然不能发生它的力量、它的作用,“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怎么可以说这本来的觉明,这个你说“觉上加明”这种道理“不成圆妙”呢?它哪有不能返本还原而恢复本有的这种圆妙呢?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相关文章
- 宣化上人:你能到这种程度,才可以不依止于法
- 宣化上人:人为什么来到这世界上?
- 宣化上人:讲经及评论不讲人情面子
- 宣化上人:修道一定要真正地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走错路
- 宣化上人:与天主教修女的一席谈话
- 宣化上人:若想把一切的魔力都消除了,要怎么样呢?
- 宣化上人:咒中之王〈楞严咒〉的甚深秘密
- 宣化上人:佛教徒的本色
- 宣化上人:地震怎么来的?
- 宣化上人:不幸中之大幸
- 宣化上人:自性里的音乐
- 宣化上人:学佛要拿出真功夫
- 宣化上人:吃斋有什么好处?
- 宣化上人:一个人没有智慧,如同盲人。
- 宣化上人:什么叫智慧?
- 宣化上人:这个业,你随时做,有可能随时就受报的
- 宣化上人:念佛是谁
- 什么叫福德?“福”和“德”各有这五种(宣化上人)
- 宣化上人:诵〈楞严咒心〉观想咒心梵字能得;到五眼六通
- 宣化上人:至心诵持获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