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唐卡文化艺术交流暨古琴展即将在上海开展
中尼唐卡文化艺术交流展旨在推动一路一带建设,以唐卡为佛教文化载体使中印尼两国寺庙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增强两国互信与友谊。通过展览丰富国内寺庙佛教文化的内涵,提升寺庙在信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增强寺庙法师对信众的影响力。从而更好的弘扬佛教弘法济世的利世方式。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尼泊尔画派
尼泊尔画派主要流行于11世纪至13世纪,松赞干布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随同公主进藏的有尼泊尔艺术家,他们把尼泊尔的艺术风格融入于西藏本地艺术之中,形成了唐卡中的尼泊尔流派。这个流派的绘向以暖色调为主,画面中央的主尊占有很突出的地位,诸尊被安排在四周整齐的小方格内,造像较为简单,身段僵硬,着衣少而单薄,饰物沉重感强 。
宗教价值
唐卡的起源和发展兴衰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这门绘画艺术的兴起和发展暗合了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当时藏区,游牧生活还是许多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仅靠固定的寺庙,无法满足众多迁徙不定的信徒宗教生活需要的。于是唐卡这种主要以卷轴画形式出现的艺术,满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为他们可以随身携带的崇拜物。唐卡这门绘画艺术因此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来。有人又针对唐卡便于携带的特点,把它称之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最终形成藏族寺院是佛画艺术的殿堂这种局面。唐卡的繁荣有赖于藏传佛教的兴盛。
从唐卡的使用功能上讲,这种艺术形式,也主要是服务于宗教生活的。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数的唐卡,特别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聚积在寺院。其主要的功能是悬挂后供信徒顶礼膜拜,满足他们的宗教生活需要。民间留存的唐卡,也主要用于佛教布置自己的经堂、佛龛。
开光供奉
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唐卡作为供奉物,必须装藏、开光,在唐卡的背面,佛像之首、颈、心口处用红笔写上梵文唵、阿、哞三字,并请喇嘛念经加持,予以开光。许多唐卡的背面有红笔书写的装藏文字,说明这些唐卡在完成以来,已经被寺院或私人清活佛等装藏并开光供奉过。还有一些唐卡虽然没有写上述文字,但是有一个完整的手印或者签章,这些也是开光的形式。藏传佛教信徒相信通过装藏、开光的唐卡佛像与真佛无二,将其供奉和修持,同样能得到佛的加持。
收藏价值
虽然唐卡的历史悠久,但唐卡真正进入收藏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刚刚兴起时,唐卡的价格一般也就两三百元。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藏传佛教艺术品进入收藏市场后,唐卡收藏市场就开始升温,很多唐卡的价格突破了千元。从2006年起,因为唐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收藏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升温态势,基本上每年价格翻倍。虽然在中国唐卡价格越来越高,但与国外相比整体价格还是偏低,更加凸显了唐卡的收藏价值。
装裱情况
唐卡镶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序,乾隆常让工匠按西藏样式镶边,尽管如此,清宫中与西藏镶边还是略有不同,乾隆二十五年(1760),宫中唐卡装裱过程基本固定下来:
首先在唐卡的画心四周先镶牙子(6 vja-dmar-ser,意为:红彩虹,指唐卡的牙子以红黄两色为主,其实其色彩搭配相当自由,并不受此局限,甚至有不用牙子的情况)。牙子有红黄妆缎牙子、月白片金五色牙子、红片金牙子、红黄绿洋锦牙子、红黄片金牙子、镶红片金牙子、万寿灯笼锦牙子等多层多色彩的,所以藏文称为彩虹。有时也用单层锦缎牙子,称为大牙子,这是一种简化形式。牙子外面是镶边。在牙子与镶边接合处以白小线缝合,在镶边最外也有白线或红白小线缝边,这两道线几乎成为宫中唐卡装裱的标志。镶边分为天池(5 gnam)、地玉(2 sa)、左侧幅(4 gyon-pa)、右侧幅(3 g-yas-pa)四部分。镶边相当于汉地绘画的裱工,用料讲究,有红蓝洋锦边、素洋锦、杂色锦、西番莲片金缎边、镶龙石青片金边、织金缎等,越是重要的唐卡用料越是名贵。对于有祝寿含义的唐卡则用大红云龙片金缎边、石青寿字缎或大红寿字缎平裱,以烘托主题。如墨刻六世班禅源流的唐卡即用此料。在标准的西藏唐卡中,地边正中还缝一块绵缎。这块绵缎大小不一,或方或长,形状不一,藏文中称唐门(1 thang-sgo),是唐卡标志性的装饰物。宫中唐卡,除特意仿藏式之外,基本不采用这种装饰。宫中所藏西藏进贡的唐卡往往因为装裱粗糙而拆去旧边,再用宫中材料重新装裱,所以宫中的一些番画唐卡其装裱与宫中唐卡完全一致。
装裱完成之后就是装卷杆和楣杆。在藏文里,这两个杆名称都一样为thang shing,意为:唐木或唐杆。但是从实物看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卷杆(10)装在地玉下端,圆柱形,略长出唐卡两侧幅边,杆头安轴头(11 thang tog)。楣杆(9)装在天池的上端,为宽扁形或扁圆形木片,两端与天池两边齐平,或稍长出,藏式做法,以皮革包首,宫中鲜有采用。宫中唐卡卷杆和楣杆的用材有白檀香木、紫檀木、杉木等,前二者材料最为名贵。轴做工也十分讲究,有铜、银、紫檀木、铜镀金、银间镀金等质地。作为卷杆的装饰物,紫檀木轴头多是素面蘑菇状;银质、铜质轴头上多有錾花或敖其里(蒙文金刚杵之义)图案,或嵌珊瑚、松石、小珍珠和青金石等小珠为装饰。
绘制流程
1、选布:画布一般是浅色画布,不要太厚太硬,画布太厚太硬容易使颜料剥落和皱裂。最合适的画布是织工细密的纯白府绸或棉布,没有图案的白丝绸做画布也非常合适。有的唐卡尺幅很大,只能把几块画布用非常细密的针脚缝合在一起,缝好的两块布的接缝不能有碍于唐卡画面的完整。
2、固定画布: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个细木画框上(画框的四条框都是用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树枝制成),把细木画框上的画布绷紧,再用结实绳子把细木画框牢牢地绑在大画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绳路式样把细木画框的四个边同大画架的四个边绑在一起。
3、勾草图
上胶和打磨:首先在画布上涂上薄薄一层胶水作为底色,然后晾干。涂淡胶的目的是防止画布吸附,渗入颜料;防止颜料在画布上变花,使颜料涂上面布对不会失掉本色。此后,再薄涂一层有石灰的浆糊。等第二层涂料干后把画布铺到木板或桌面之类的平坦地方,用一块玻璃或贝壳、圆石等光滑的东西反复摩擦画布面,一直到画布的布纹看不见时为止。
4、矫正画布:正其经纬。
5、打线:画出主要的定位线。其中有边线、中心垂直线、两条对角线和其他任何需要标出的轮廓线。
6、勾草图:用炭笔画出佛像的素描草图白画之后,再用墨勾成墨线(墨线草图即线描草图称黑画)。
7、上色: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岩石、山丘、云雾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绘佛像时,先绘莲花座,再画布饰,最后画佛身。画背景时,先浅色后深色。
8、勾线:把上面所说的部分画完后,用金色画衣服上的图案(这些金色图案称金画)。一些画面装饰和画面其他地方也用各色线条来勾边 。
9、开脸:开眉眼包括画眼睛、嘴唇、鼻孔、手足指甲等,是唐卡绘制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幅唐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眉眼开得是否成功。所以部分老艺人将开眉眼的功夫当作绝技,单脉相传,不轻易示人。按传统习俗,开眼要选良辰吉日。开好眉眼,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预示着一幅唐卡的最终竣工。
中尼唐卡文化艺术交流暨古琴展主办方:中国佛学会
协办方:上海崇恩书画院、行愿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兰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黄山广济商贸有限公司 一路福缘
首展时间:2019.8.17~8.20
首展地点:上海地藏古寺
首展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东门村800号
开幕时间:2019年8月17日上午10:00
开幕仪程:
1、开场及介绍来宾
2、领导嘉宾致辞
3、古琴演奏
4、过堂斋饭
主题讲座:
13:00~14:30 唐卡文化的价值
来源:上海地藏古寺
相关文章
- 香道 • 香具艺术
- 11月来东温泉看香道艺术晚会
- 太虚大师:提供谈文化建设者几条佛学
- 太虚大师:中国应努力世界新文化
- 太虚大师:东方文化正名
- 沉香与中国宫廷的奢雅文化,原来古人这么浪漫
- 首届中国荣县佛文化灯会将于本月16日正式亮灯
- 【香事预告】翰方云香书院“汉服、汉香”文化体验
- 传承中华香道文化,隐香团队《丝韵春风》澳门展演
- 慧能大师:香巴噶举存在的理由?如何评价禅宗文化和慧能?
- 香道文化艺术中心沙龙活动(八)向您邀约啦
- 上海火灾忠心小狗不吃不喝等主人(图)狗比人重感情是真的!
- 香道文化传播8月继续开班
- 瑜伽、国画、拓印在玉佛禅寺体验东方文化的魅力!
- 蔡日新:禅与中国书法艺术
- “风雅梦华游”古风市集吸引游客 再现香道文化
- 法乳同源 和合共生:从佛教观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 董群:论禅宗文化中创造性思维的不同类型
- 厦门如是酒店 禅文化素食体验
-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