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继庐行者明志愿,红螺道场勤念佛
继庐行者明志愿,红螺道场勤念佛
大师在太原府略作停留,就跟随进京的商队又上路了。从太原到北京还有一千多里地。一路晓行夜宿,经过几十天的跋涉,穿越逶迤的太行山脉,终于来到了京西古商道。西山里也有不少香火旺盛的寺庙,不过大师无心参访,而一心向往着怀柔县资福寺。从西山望去,古都北京城果然名不虚传,城墙逶迤,城门壮观。又经大半日,到达北京城,城墙和城门楼更见高大宏伟。在南城的寺院歇脚一晚,第二天就往北京东北方向的怀柔赶去。
资福寺位于怀柔县城北约五公里的红螺山南麓。寺西500米处曾有一泓泉水,名珍珠泉,据传古时候泉里生活着两只斗大的红螺,昼伏夜出。每当暮色笼罩山林,红螺便吐出殷红耀眼的火焰,层林尽染,连山顶都红光熠熠,百里可见。红螺山便由此而得名。资福寺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公元 345-356 )年间,扩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英宗皇帝来寺降香,见佛顶放光,龙颜大悦,御赐寺名护国资福禅寺。嘉庆五年(1800),彻悟禅师退居红螺山资福寺,因众多弟子追随而至,于是开单接众,苦心料理十年,建成全国著名的专修净土的丛林,道风远播。禅师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农历十二月十七日申时圆寂。临终前嘱咐弟子: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无机不收。我数年来,与众苦心建此道场,本为接待十方同道,一同修持净业。凡我所立的规矩模范,要永远遵守,不得改弦易辙,这样才不负老僧我为大家的一片苦心。
资福寺环境幽雅,群山环抱,山上古松古柏遮天蔽日,姿态万千。山门外古槐前20米背风、向阳、湿润的低洼处是一片北方罕见的竹林,一丛丛,一竿竿挺拔清秀的翠竹为这深山古刹增添了生机。
大师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跋涉,终于从南五台来到净土圣地资福寺。大师到客堂挂单,知客师问大师的打算,大师说亲近常住,希望住一段时间。大师先住云水堂,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常住批准了大师的申请,农历十月就进入念佛堂念佛。从此,大师在资福寺将近四年,沐浴彻悟祖师的遗泽,净业工夫大进。资福寺规矩严肃,修持严密,果然不愧为当时净土第一道场。大师历任上客堂香灯(在寺庙中职司佛殿的焚香、燃灯等工作者)、寮元(云水堂的负责人,根据客堂的安排,接待来寺院挂单的云水僧。是寺院住持以下监院、知客、维那、僧值、典座、寮元、衣体、***、库头等八大执事之一)等职。四年中除念佛正行而外,研读大乘经典,以及《彻悟禅师遗集》、《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等净土经典,由此深入经藏,妙契佛心,径路修行,达到理事无碍的境界。在红螺寺,大师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继庐行者,以表示仿效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开创的念佛宗风。
相关文章
- 梦参老和尚: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 印光大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21】
- 印光大师:《灵岩法要》总序
- 印光大师:《灵岩法要》叁、劝信愿专称【二】
-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法语》略讲:二、正讲(上篇-下)
- 印光大师佛教问题问答集 上
- 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法语》略讲:二、正讲(下篇)
- 印光大师:卷二 净土法门与教义教理
-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十)
- 印光大师:为沙弥坚守盗戒,管库房不沾丝毫
- 印光大师:印书馆铅印文钞,诸名流题词祝贺
- 印光大师:丛报发表大师论,居士寻找常惭僧
- 印光大师:贴骨烟患尚未除,大力流通戒烟方
- 印光大师:不务虚名安本分,反对为己写传记
- 印光大师:温光熹妄想纷飞,老法师呵斥教诫
- 印光大师:修订山志满夙愿,力显大士慈悲力
- 印光大师:汪含章正念往生,法雨寺佛七灵应
- 印光大师:改过迁善祸变福,感佛慈悲唯至诚
- 印光大师: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 虚云法师:黄铁匠念佛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