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经故事: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
身体的病痛是否会引起你内心的痛苦?如果有个重病号跟你说他现在痛并快乐着,你是不是觉得他精神有问题?佛陀教导我们身虽苦而心不苦,苦的来源是身苦,佛法的重点是察觉心苦,调伏心苦,止息心苦。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告诉比丘们说:比丘们!一般人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有修有证的圣弟子,也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呢?
世尊!您的教说,是我们学习正法的根源,也是我们学习正法的向导与依靠,请世尊为我们解说,让我们遵循您的教导来实践吧!比丘们请求道。
比丘们!一般人遇到生理上的各种苦痛,甚至于有致命之虞时,心里禁不住地生起悲伤忧愁、痛苦怨叹,继而愤怒迷乱而失去理智。这时,有两种感受会交相增长蔓延,那就是身受与心受。这种情形,就像有人中了一支毒箭,接着马上又中了第二支,成了苦上加苦的双重痛苦。
怎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一般人的无知,让他们欢乐时,就纵情享乐,成了欲贪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痛苦时,则生气不悦,成了瞋恚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在不苦不乐时,则浑沌不明,对苦、乐两种感受的生成原因、消失变化、余味黏着,终是祸患、必须舍离,没有真切如实的证知,成了愚痴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这样,当他快乐时,就被快乐所牵绊;痛苦时,就被痛苦所牵绊;连不苦不乐时,也被不苦不乐牵绊着,这就是深陷贪、瞋、痴;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牵绊的一般人。
比丘们!有修有证的圣弟子就不一样了,当他们遇到生理上的各种苦痛,甚至于有致命之虞时,心里不起悲伤忧愁、不痛苦怨叹、不愤怒迷乱,所以不会失去理智。这时,他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身受,而没有心受。这种情形,就像只中了一支毒箭,不再中第二支。当他们有乐受时,心不染着,所以不会成为欲贪烦恼的奴隶;有苦受时心不染着,所以不会成为瞋恚烦恼的奴隶;在不苦不乐时,对苦、乐两种感受的生成原因、消失变化、余味黏着、终是祸患、必须舍离等,能真切如实的证知,不会成为愚痴烦恼的奴隶。这样,当他有乐受时,不为乐受所牵绊;有苦受时,不为苦受所牵绊;不苦不乐时,也不会被不苦不乐所牵绊,这就是解脱了贪、瞋、痴;不被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牵绊的圣弟子。
相关文章
-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人事物天天在折磨你,你禁得起折磨就提升了
- 依空法师:45 毒箭
- 净土法门法师:折磨从哪里来的?无始劫以来,我们造作的恶业所感
- 净土法门法语:你前生害了人,你今生怎么还要杀它?
- 净土法门法语:你不怕折磨、不怕考验,你才能成就!
- 身为观音菩萨的下属,实际地位却比观音的还要高
- 佛经故事 | 骂独觉得丑相 因愿力而转变
- 素肉还要不要吃?
- 释永信当家少林:出家四个条件,武僧还要多一条,到底发生了什么
- 证严法师:放下毒箭的夫妇
- 佛对比丘:你不努力修持,死后还要受更大的苦。
- 佛教故事:康熙峨眉求长生普贤妙语骂贪官
- 放生功德:“吃素就是最彻底的放生”既然吃素已经足够,何必还要放生?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高僧真仪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真佛住处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天不淋一人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沩山灵佑拨火悟道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观音说法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晒海苔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随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