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论中开示有4种陀罗尼法门,咒术陀罗尼第一神验

时间 2024-01-09 09:34咒语探讨作者:森雨芥子

普明,2009(标题有修改-佛门网)

1、《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

佛言:“我灭度后。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咀缆藏。其邬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说阿毘达磨藏。曼殊室利菩萨受持所说大乘般若波罗蜜多。

其金刚手菩萨受持所说甚深微妙诸总持门。如是教门能除有情生死烦恼长夜黑暗。速能出离证解脱果

【注:总持,是梵语: dhāraī(汉语音译:陀罗尼)的意译,又译作密咒,总持咒,由上经文可知,佛教密咒经典是由金刚手菩萨护持流传的,而且 总持密咒法门,如 素呾缆(经)藏、毗奈耶(律)藏、阿毗达磨(论)藏、般若藏一样,能解除有情众生的生死烦恼,能使众生快速的解脱。所以,陀罗尼法门,也是佛法修行的重要部分。那么 陀罗尼门 的内容是那些呢?如下文】

2、《菩萨地持经》卷第八(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藏译)

“云何菩萨陀罗尼,略说四种:

一者法陀罗尼。二者义陀罗尼。三者咒术陀罗尼。四者得菩萨忍陀罗尼

【注:大乘菩萨修持的陀罗尼有四种:法、义、咒术、忍。】

云何法陀罗尼:菩萨得如是忆念智慧力,于未曾所闻、未曾修习名句味身,次第庄严、次第所应无量章句,经无量劫忆持不忘。

【注:法陀罗尼,能够使菩萨获得超强的记忆力,对于没有听闻过的、没有修习过的佛法名相,一经于耳,便会铭记不忘。】

云何义陀罗尼:如前所说,于此诸法无量义趣,未曾读诵、未曾修习,经无量劫忆持不忘。

【注:义陀罗尼,能够使菩萨获得超强的记忆力,对于佛法义趣,会铭记不忘。】

云何咒术陀罗尼:菩萨得如是三昧力,

以咒术章句,为众除患,第一神验,种种灾患,悉令消灭

【注:咒术陀罗尼,能够使菩萨获得意念力,所谓超能力,能够使用种种的咒语,为众生消灾解难。】

云何得菩萨忍陀罗尼:菩萨精勤修习,因起智慧,独一静处。燕默少言,亦不游行。知量而食,不杂种食,常一坐食,思惟禅定,少睡眠,多觉悟,于如来所说得菩萨忍咒术,所谓:伊致 密致 吉胝鼻 羼提 跛大 [口*習]波呵([口*習]音稣急反)

于此诸咒术章句义思量观察,如是咒术章句,如是正思惟,如此义尚不自闻,何有所得。

如咒术章句义不可得,是则无义;如是诸义,所谓无义,是故亦无余义可求,如是名为善解咒术句义。善解咒术句义者,以如是义,比知一切诸法义,皆悉善知,不从他闻。

又知一切言说,一切法自性,义不可得。以此等无言说自性义,则知一切诸法自性义,是名第一义最胜义,得最上欢喜,是菩萨得此陀罗尼咒术处,名得菩萨忍,得此忍者,不久当得净心增上解行地忍,是名菩萨得菩萨忍陀罗尼。

【注:菩萨精进修行禅定,在定中,如来传授菩萨忍咒术,如理思维观察这个咒术章句,了知咒术章句义不可得,不可求,由此推知一切诸法自性义不可得,得诸法第一义,这就是菩萨修持的 忍陀罗尼。】

彼法陀罗尼、义陀罗尼,菩萨是度初阿僧祇劫入净心地所得,必定不动最胜最妙;

若中间所得,或因愿力,或禅定力,不定不任亦不胜妙。

如法、义陀罗尼,咒术陀罗尼亦如是。

得菩萨忍陀罗尼,如前所说。

【注:四种陀罗尼,若是在第一阿僧祇劫修行所得,必定会最为殊胜。如果是后来所得,或者因为愿力,或者因为禅定力获得,都不会坚固、不会决定,不会最为殊胜。】

如是一切陀罗尼具四功德者,乃能得之,非不具足。

云何为四:一者不习爱欲;二者不嫉彼胜;三者一切所求等施无悔;四者乐法,深乐菩萨藏,及摩得勒伽藏。

【注:大乘菩萨要得四种陀罗尼,必须要具备四种功德:1没有爱欲,2没有嫉妒心理,3平等布施,心不后悔,4喜欢听闻修习佛法,特别是大乘菩萨法藏及菩萨论藏。】

3、《菩萨善戒经卷》第一(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

菩萨地助菩提数法余品第十九

云何菩萨摩诃萨陀罗尼,陀罗尼有四种:一者法陀罗尼。二者义陀罗尼。三者辞陀罗尼。四者忍陀罗尼

法陀罗尼者,菩萨心得忆念,以念力故,得大智慧,大智力故,知诸法界,言辞字句,坚心受持,经无量世无有忘失。

义陀罗尼者,如法陀罗尼,随顺解义,于无量世,受持不忘。

辞陀罗尼者,菩萨摩诃萨为破众生种种恶故,受持神呪,读诵通利,利益众生,

为呪术故,受持五法:一者不食肉,二者不饮酒,三者不食五辛,四者不婬,五者不净之家不在中食。菩萨具足如是五法,能大利益无量众生,诸恶鬼神、诸毒、诸病,无不能治

忍陀罗尼者,菩萨摩诃萨智慧力故,心乐寂静,不与人居,默然不语,独处无伴,于食知足,食一种食,坐禅思惟,夜不眠寐,时佛即以陀罗尼呪,教之令诵:

乙致 蜜致 羁致毘 羼提 般檀那 莎呵

菩萨尔时从佛受已,深心观察,知字无义,以无义故,无有义语,若无义语,辞亦无义,法亦无义,以无义故,一切诸法,悉不可说,义者,一切诸法无义义也。以忍力故,了了能知四陀罗尼。以了知故,则得具足忍陀罗尼,以能具足忍陀罗尼故,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摩诃萨初阿僧祇劫修集行时,得是法义二陀罗尼,因此法义二陀罗尼修集三昧,因修三昧发誓愿故,复得辞忍二陀罗尼,菩萨若能具足四事,得四陀罗尼:一者不贪五欲。二者于众生中无嫉妒心。三者能施施已无悔。四者乐闻正法受持读诵书写解说。菩萨法藏菩萨摩夷。

【注:《菩萨善戒经》是《菩萨地持经》的同本异译,可以互为参考,值得注意的是,《菩萨善戒经》中说到“辞陀罗尼”(即《菩萨地持经》中的 咒术陀罗尼)时,特别说明,要修持咒术陀罗尼利益众生,需要受持五条法则:1、不吃肉,2、不喝酒,3、不吃五辛,4、不淫,5、不吃污秽之物。这五条法则通用于一切菩萨咒术陀罗尼的修持。】

4、《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五(弥勒菩萨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二

云何菩萨妙陀罗尼,当知如是妙陀罗尼略有四种:一者法陀罗尼。二者义陀罗尼。三者咒陀罗尼。四者能得菩萨忍陀罗尼。

云何菩萨法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闻未曾闻言,未温习、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摄录,次第错综,次第结集无量经典,经无量时,能持不忘,是名菩萨法陀罗尼。

云何菩萨义陀罗尼:谓如前说,此差别者,即于彼法无量义趣,心未温习、未善通利,经无量时能持不忘,是名菩萨义陀罗尼。

云何菩萨咒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验,第一神验,无所唐捐,能除非一种种灾患,是名菩萨咒陀罗尼

云何菩萨能得菩萨忍陀罗尼:谓诸菩萨成就自然坚固因行,具足妙慧,独处空闲,寂无言说,曾无有物,见路而行,知量而食,不杂秽食一类而食,常极静虑,于夜分中少眠多寤,于佛所说得菩萨忍诸咒章句,能谛思惟,其咒词曰:壹胝 蜜胝 吉胝 毗羼底(丁里反) 钵陀腻 莎诃

即于如是咒章句义,审谛思惟,筹量观察,彼于如是咒章句义,如是正行,不从他闻,自然通达,了知如是诸咒章句都无有义,是圆成实,但唯无义,如实了知此章句义,所谓无义,是故过此不求余义,齐此名为妙善通达咒章句义,彼于如是咒章句义正通达已,即随此义不从他闻,自正通达一切法义,谓于此义如是通达,一切言说、所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唯有诸法离言自性,是自性义。

彼于诸法此自性义正通达已,过此更无余义可求,由于此义善通达故,获得最胜广大欢喜,由是菩萨得陀罗尼,当言已得此陀罗尼章句所立菩萨胜忍,得此忍故,是诸菩萨不久当得净胜意乐,已依上品胜解行地胜忍而转,当知是名菩萨所有能得菩萨忍陀罗尼。

此中菩萨法陀罗尼、义陀罗尼,若过第一无数大劫,已入清净胜意乐地,所得决定坚住广大。从此以下,或以愿力、或依静虑,虽有获得,而不决定,亦不坚住,亦不广大。

如说法、义二陀罗尼,咒陀罗尼,当知亦尔。

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如前所释,即如是得。

若诸菩萨具四功德,方获如是诸陀罗尼,非随阙一。

何等名为四种功德:一者于诸欲中无所贪着;二者于他胜事不生姤忌,不嫉他荣;三者一切所求等施无悔;四者于正法中深生忻乐,忻乐法者,于菩萨藏及菩萨藏摩怛理迦,深心爱乐。

【注:玄奘法师翻译《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再引《菩萨地持经》相关内容对四种陀罗尼细说,末学细读下来,玄奘法师翻译得更为清楚明了,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文。】

更新于:10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