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对一个人下判断,短暂的相处不能让你了解一个人
且慢下手:别急着对一个人下判断,短暂的相处不能让你了解一个人
大多数的同仁都很兴奋,因为单位里调来一位元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进办公室,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
那些本来紧张得要死的坏分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哪里是个能人嘛!根本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骗!
四个月过去,一直不被看好的新主管却发威了:
坏分子一律开除,能人则获得晋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此前表现保守的他,简直象是换了个人。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过三巡之后致词:
相信大家对我新到任期间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说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
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将那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
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访,进门大吃一惊地问:“那最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
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竟然把牡丹当草给铲了。
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
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
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进而大力铲除,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说到这儿,主管举起杯来敬在座的每一位。
如果这办公室是个花园,你们就都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认得出啊!
---------------------
别急着对一个人下判断,短暂的相处不能让你了解一个人,一个错误的判断可能就会让你失去一个好帮手,好朋友。
省思:我们往往会被我们一些固有的认知障碍我们的思维,有时候会凭一时的所知所察,便认定一个人、一件事、物的好与坏。这也就是我们的一个知所之障。
正如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世法哲言》第七十七条:
认旧知而为理,睹新见乃为邪,是为所知障犯。恒持所知障,必当渡愚痴,怎入聪明耶,更况智慧乎。
凡是把自己已经拥有的旧知识作为唯一正确的道理、作为真理,而不再吸收新的知识,并且把新来的知识、鉴地视为邪见,即以自己的旧知识为标准,将任何新来的、不符合自己已有知识的东西都拒之门外,并打为歪门邪道的人,这种人就犯了所知障,也就是说,他所知道的知识已经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一个人有了所知障以后,必定会渡入愚痴的境界,甚至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愚痴的人了,而不可能成为一个聪明人,更不可能说他有智慧。因为聪明是指世间的学说,智慧则是指更高一层的一种无为境界的学说。为什么一个人不应当犯所知障呢? 比如一个人聪明得不得了,一生下地就看书,那么一天读一本书,假使你活上一百岁,一生也只有三万六千本书的知识。但我们这个世界上,难道只有三万六千本书的知识吗? 如果除了三万六千本书的知识以外,还有更多的知识来了,不符合你三万六千本书本上的知识的,你都打为歪门邪道,难道你已经掌握了真理吗? 其实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仅凭三万六千本书的知识便以为认识了宇宙,实在是荒唐可笑的。所以说,任何人都不应该犯所知障,不应该把所已经懂得的知识拿来作为防护的武器,抵御新来的知识。应该是见到什么知识都学习,最后为实践所鉴定,才能得出以前学到的是真理还是现在才见到了真理,只有这样,人才会聪明,乃至于进入智慧的境界,这是绝对不可更变的真谛。
通过这条,了解到我们不管对人对事对物,都不能以片面的知识与理解来断定人事物的真假对错。应以开放的胸怀,眼光,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一切人事物。
相关文章
- 宣化上人:无规矩不能成方圆
- 梦参老和尚:学佛不能脱离;生活修行是为提升自我
- 梦参老和尚:听的经很多,为什么不能开悟?
- 梦参长老:切记!供品不能随便吃
- 香道:如何了解香文化?
- 邪淫十二害:不了解的进来看看,毛骨悚然
- 一个人的YIN业越重,“话语权”就越低
- 我们绝对不能允许妓女合法化
- 宣化上人:一个人没有智慧,如同盲人。
- 梦参老和尚:持诵佩戴楞严咒,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 喝果汁不能代替吃水果
- 宣化上人:每一个人听过《妙法莲华经》,将来都成佛有份
- 净土法门法语:别人不能随顺,我们要修随顺
- 邪淫严重破坏夫妻关系;断除邪淫恶业,做好夫妻相处之道
- 净土法门法语:不能把他请来,我们可以到他那里去参学
- 黄念祖:若行人习净,一面念佛,一面作恶,决定不能往生
- 净土法门法语:不能接受人批评劝告,这样的人很难成就
- 净土法门法语:三途恶道真的不能去
- 净土法门法师:善恶因不能互相抵消,但能够互相影响
- 专家提醒:食用油千万不能长期吃一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