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前言:
多少知识等力量如是,此论弗入于谛,知识乃识鉴之因,力量为施用之果,识施于用,其生之力得之积量,大海盈以百川之水,故为是积,积而弗施,青禾干之,农田裂口,知识藏而不用,其力何生,无量之积,故识鉴弗以力量等之。
——摘自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世法哲言》
当我恭读到以上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世法哲言》中关于知识与力量的哲言说法时,我停住了,陷入了思索。从学生时代起一直接受的教育就是:知识就是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了知识什么就都有了,这样的话一直在耳边回响。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培根的“名人名言”已流传了几百年,似乎已经成为真理,这个观点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很少人去怀疑这句话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而现在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知识未必就是力量”,引发我疑窦顿生。难道名人名言是错误的?知识真的就是力量吗?力量注定就是“知识”的宿命吗?这句话是不是真理?我开始思索,求证。
何为力量?它如风、如浪,无论大小与强弱,都会朝着力量本身所指的方向前进。这方向可以是明确的指向,也可以是抽象的发展势头。知识本身并不具备能动性,一类的知识、概念无论如何发展都并不会有明确的方向,而一旦你将其付诸于实践当中,那么他将立马产生作用的方向、产生力量。
所以知识本身并没有力量,而是必须要付之实践,其本身才能表现出很大的能动性。正如伟大的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世法哲言》宝书中指出“知识乃识鉴之因,力量为施用之果”,知识本身只是一种鉴别事物的因子,知识是实践的因地,力量是施用的一种果实,而只有你鉴别了事物才有可能对事物起作用,才能展现出力量。就是说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识积累起来一定要起用,最后收到效果才是力量,所以积累的知识在没有用之前,不能说它等于力量;因此,佛陀所说知识不能等于力量,才是绝对真理。
从佛陀的宝书中可以看出,知识必须用于实践,才能产生力量。而如何将知识用于实践当中去呢?佛陀讲法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要让知识运用起来具有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向前正向发展,首先必须是具有正向价值观的人,知识没有正邪、没有方向,如果应用知识的人是邪恶的价值观,那么知识就会被错用,造成对社会的极大危害,自古以来皆有之,历史上许多奸臣可以说学富五车,很有知识和见识,但是他们的价值观偏斜,所以他们没有把知识用在正道上,而用在害人上,这样的知识就不是“力量”而是“祸害”,是人间的悲剧。
而如果有正向价值观的人利用好知识,就会产生利益社会的力量。例如现代的袁隆平教授把自己的植物学知识用来育种,倾其一生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缓解了世界上无数人因粮食短缺而产生的饥饿。袁隆平教授首先有着知识的积累,其次有着一个为了解决他人吃饭问题的善意出发点,最后将自我的知识化现成为了解决人类饥饿的强大力量。
“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作为一个微生物学家潜心的进行着试验研究,偶然间发现了溶酶菌;当其确定菌酶有着一定杀菌作用,并本着开发出能够杀菌抑制感染的霉菌时。于 1929 年发现了青霉素,确认其杀菌作用,并获得诺贝尔奖。而青霉素的发现与使用挽救了无数当时是不治之症的感染者的生命。
这些人不仅拥有知识,还有着正向的认知和价值观,如果袁隆平教授没有一颗关心老百姓吃不饱饭的忧心,那么他的水稻研究重点并不一定在高产上;如果弗莱明只是记录结果而没有对霉菌的杀菌性进行实验,就没有杀菌、抑菌的抗生素的产生。所以他们不仅拥有知识,还能发挥知识的能动性,使其拥有了“方向”,产生了能够改变命运,走向更好未来的强大力量。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知识天生并不是力量,只有把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正道上,才能产生正向的力量,从而服务大众、利于苍生。
相关文章
- 梦参老和尚:哪里去找善知识?
- 虽然诚心向佛为何诸事不顺?
- 为何她总是在被男人抛弃
- 黄念祖:您当前唯一的一件大事,就是一句弥陀念到底
- 佛教寺庙知识—五观堂
- 明华居士:宽容的力量
- 沉香小知识简谈
- 我就是荫翳的桑树下那个挨饿的人
- 老法师为梦参长老撰写挽联:遍参知识,广弘圣教;分身尘刹,乘愿再来
- 净松居士:好人行善为何不见好报
- 第四次课程预告——香道仪轨为何物?
- 豆腐多吃未必好
- 钟茂森博士:笃行就是落实
-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100问——佛教文化篇
- 净土法门法语:三皈依就是“常随佛学”
- 宣化上人:我向你们化大缘,谁舍得就是我的真徒弟
- 佛学文化知识分享【何为净业三幅】
- 净土法门法语: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
- 净土法门法语:能够自然保守,就是功夫成片
- 高僧们为何知道别人心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