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戒以不杀生为核心

时间 2024-05-09 10:33佛学知识作者:乔衍琛

尊更生命,是佛教的教义基本。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宣讲了殊胜浩瀚的《大藏经》,所有经典的核心思惟就是尊更生命。放生,在佛教里属于无畏布施,是佛学生尊更生命的践行。虽然佛学生弗成能把全世界所有被宰杀的生物都放掉,然则我们会一向坚持以放生的善念善行,延续伟大的佛陀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的思惟。

在没有信佛之前,很多人会滥杀无辜,把许多生命当成是人类的食物肆意宰杀。登峰造极的佛陀早就告诉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最大的恶之首当然就是杀生。杀生的人,活着的时刻夭折多病,会有很多不顺、烦恼与苦楚。往生今后可能会投胎到地狱遭遇无尽的魔难。所以,杀生的祸患其实是无穷。

作为佛教徒,我们要知道皈依的第一戒律就是“不杀生”。皈依戒,是以不杀生为核心,当然“不杀生”在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中有不合的解释方法。小乘佛教来讲,不杀生的最低限度是不杀人,假如你杀了人,会把全部皈依戒完整地破掉。大乘佛教认为,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不仅仅是不杀人,所有的生命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尊重。这并非是佛教有差别,在佛教始创期,要从古印度婆罗门教盛行的现状,逐渐树立佛教伟大崇高的教义,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佛陀从“人人平等”开始教化利世,跟着佛教徒越来越多,人缘越来越成熟,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惟,才被广弘传播开来。

因故,早期的佛教从男众无论是什么种姓都能削发修行之“男众平等”、“种族平等”,到女众也能削发修行之“男女平等”。成长到只要愿意修行“削发、在家皆平等”,慢慢地从小乘成长到大乘真正“众生平等”的思惟。众生的福报虽有差别,但所有的众生都愿望获得快乐,不愿望获得苦楚,以此来看众生皆是平等。

最早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鹿野苑,劝告国王不要去杀生,国王就将这个美丽的皇家园林捐献出来,让野生动物可以自由安闲地生计。我们一定要知道,最大的放生就是不破坏情况、不破坏大自然,尊重爱护每个生命,让每个众生都能安泰地享有生计的权利,这就是最大的放生。

在没有办法的情形下,就像我们现在这样,用有限的财物买下一些生命,救生护生与放生。虽然我们没办法包管它们能一向长久地活下去,但在短暂的时间里能够让它们免于遭受被残杀的魔难,这种无畏的布施功德弗成思议。无畏布施之放生,是极大的功德,起因这样尊更生命的善念善行,可以延长我们的寿命、财富,是增长我们福报和聪明的来源。

 

更新于: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