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瞋怒为慈悲的力量
平时我们吃饱穿暖,平安无事时,都可以装做修行人,但是真正遇到一些违缘,遇到一些事情时,就会变成最普通的凡夫。是否有修行,相续是否有佛法,真正面对死亡时才能看出来,才会知道。遇到对境时,才能检验修行的境界,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修行。
尤其是面对死亡时,若是有很多的留恋,有很多的不舍,还有对死亡的恐惧,根本提不起正念,提不起善念。这样,即使用一辈子的时间念佛、修法,也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
死亡是无常的,何时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不可预料的。应该反观自心,去思考,若是突然离开这个世界,真正面对死亡,还有没有留恋?对死亡有没有恐惧?能否提起正念,保持一个修行人该有的状态?这是非常难的。
真正下过功夫的人,到时候才会有应对的能力,如果平时懒懒散散,断断续续的学修,到时候肯定会惊慌失措的。我们可以觉察,晚上做恶梦时,能不能提起正念?能不能想到佛法里讲的道理?如果能在梦中提起正念,能在梦里对治恐惧,临终时虽然没有十分的把握,但也会有五六分、七八分的把握,这也不错。
平时遇到比较大的对境时,能不能心平气和的去接受,能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这些可以衡量。我们在对境中,也可以觉察修行到了何种功夫。
我们遇到的对境有很多种,有贪心的对境,有嗔恨心的对境等。贪心是比较慢性的,嗔恨心是突然爆发的,遇到时看看自己有没有对治力,有多大的对治力,这样也能衡量自己有多深的功夫。
若是能做到,突然有人骂你,甚至打你,能不生嗔恨心,还能发菩提心,说明你的功夫相当不错了。以后在更大的对境中,也能把握。
贪心也是如此,它虽然不是突然爆发的,是慢热的,但是陷进去后很难自拔。看看你能否对治内心的贪欲。
若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丝毫能力去把握,遇到对境时,任何对治力都没有,那么到临终时会更难。很多人都说“没有事,到临终的时候能往生,能得到接引就行……”其实,那是非常难的。临终时病情会恶化,大部分人都是由病苦进入死苦的。那时不是感冒发烧这种小病,而是要你的命的病痛。
平时,我们连祈祷的心都没有,当真正罹患了能取你性命,无法忍受的绝症时,若是平时不下功夫,没有一定的修行基础,那么,提起正念,想到西方极乐世界,想到阿弥陀佛都是非常难的!
在死亡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景象,非常恐怖。现在我们在雨天打雷时,都吓得提不起正念。若突然发生地震,整个大地和房子都摇晃,这时提起正念很难!当出现各种恐怖的景象时,在那样状态中很难安住自己的心,很难保持平静的状态,更谈不上安住于空性中,连祈祷都很难!
若是想临终时真正能往生,或想在临终时解脱!从现在开始就要下功夫去修去念。这样面临死亡时,才能提起正念,心里才没有遗憾,才能对死亡没有恐惧。
到临终面对死亡时,若对世间没有留恋,才算是个真正的学佛修行人。如果做不到,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根本就不是学佛修行人。
其实,死亡才是真正的大事,临终才是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印光大师:修订山志满夙愿,力显大士慈悲力
- 印光大师:改过迁善祸变福,感佛慈悲唯至诚
- 陈永革:从慈悲到慈善——论佛教的财富观念及其慈善伦理
- 白玛多吉:能放下是智慧 不放弃是慈悲
- 明华居士:宽容的力量
- 谈佛像艺术与慈悲之美
- 智行:感恩慈悲
- 梦参老和尚:人生得有识 知识才产生力量
- 星云法师:学佛应该重视的是道德、慈悲,不要贪图神通
- 法增法师:圣道的特征与力量 2 四双八辈
- 道证法师:要用对佛的信心,对佛戒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来开发我们坚持持戒的力量
- 净土法门法语:他有大慈悲心,能够感动畜生
- 乘宗法师:慈悲的愿意
- 静波法师栖霞寺开示:佛教为什么讲慈悲和智慧?
- 最伟大的慈悲
- 阿拉斯加的慈悲鸟——沈湘
-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 净土法门法语:什么念头力量很强,它就拽着你先去投胎 2014净土大经科注 法语菁华录(四)
- 宝箧印陀罗尼经的度亡力量非常厉害,我亲身体会了!
- 如瑞法师:发挥团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