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十三)
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德无不备诸障蠲究竟圆寂号涅槃
过去未来及现在三世诸佛本同源
依此般若波罗蜜至正等觉无上仙
行人但能勤精进何愁不获法性田
因为你把这个报障破了,业障也破了,烦恼障也破了,就会远离颠倒梦想。由心经上这句话来研究,我们九法界的众生都在作梦。菩萨作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梦,他求佛道,成佛道,度众生都是在作梦。缘觉作什么梦?作独善其身的梦,他住到深山穷谷里去,作一个自了汉。独善其身未能兼善天下,这也是作梦。声闻作偏空的梦,作偏真有余涅槃的梦。天人作一种安乐的梦,他在那地方觉得非常快乐,非常自在,所谓受胜妙乐。人呢?作名利的梦,求名呀!求利呀!升官呀!发财呀!在一生之中颠颠倒倒以苦为乐,天天那么忙碌,无非作名利的梦。阿修罗作什么梦呢?阿修罗作斗争的梦,好像现在某一个党和某一个党争,这都是阿修罗的境界,阿修罗就是好斗争,所以就作斗争的梦。地狱作受苦刑的梦。饿鬼就作饥饿的梦,畜生就作愚痴的梦。所以在九法界里第一个法界都有他的梦。唯独佛是究竟涅槃,没有梦了,所以才说究竟涅槃。
涅槃,涅者是不生,槃者不灭。所以不懂佛法的人说涅槃就是死了。这个死和死是不同的。怎么不同呢?这个死是你愿意死,这个死是你知道死,这个死是你明白死。什么叫愿意死呢?因为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清净的行已经立了,应该作的事情已经作完了。不受后有,你就愿意入涅槃到不生不灭的境界。这个入涅槃是你预先知道的,所谓预知时至,啊!我预备在什么时候入涅槃,这是你知道的。怎么明白死呢?你在将入涅槃时是明明了了的,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身没有病,也没有痛苦。心不贪名、不贪财、不贪色、不贪食、不贪睡这五种,意不颠倒,意念在人将要死的时候,也不颠倒,不是神智不清。有修行的人将要入涅槃的时候,自己明白在某年某月某时我要入涅槃了,向大家讲得清清楚楚,这就叫明白。并不是说涅槃就是死了,涅槃是没有生也没有死。为什么你会死?就因为你有生,你要没有生就没有死。
德无不备诸障蠲。德行圆满了,一切障碍也没有了。
究竟圆寂号涅槃。一切障碍没有了,就叫圆寂,也叫涅槃。涅槃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圆寂。圆寂就是道无不圆,德无不寂,道已经圆了,德已经到寂静处了。什么叫德无不寂呢?德到了极点,到那个至极处和常乐我净的德相契合,所以就得到寂静的乐了。
过去未来及现在。三世诸佛本同源。三世诸佛就是过去佛诸佛、现在世诸佛、未来世诸佛。不但菩萨依照这究竟涅槃法门来修行,就是三世诸佛都依此来修行。
依此般若波罗蜜。至正等觉无上仙。三世诸佛都依照这深般若妙智慧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就是没有再比他高上的,是什么呢?就是佛。正等是菩萨。正觉是二乘。正觉和凡夫不同,凡夫不觉。凡夫做错事,不知道错,也不知道悔改,这叫不觉。正觉是二乘得到的,声闻缘觉因为得到正当的觉悟,所以和凡夫不同,但是他没有能正等,没有像菩萨行六度万行,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他们是自了汉,不管其他人,所以不是正等。菩萨得到正等了,但是没有得到无上。正等就是正等于佛,叫等觉菩萨。菩萨虽然正等,可是没能无上,只有佛是无上,叫无上士、调御丈夫,所以佛叫无上正等正觉。这三世诸佛都依这种智慧深般若才到达彼岸。所以才说至正等觉无上仙,至就是当到字讲,无上仙也就是佛,佛也叫大觉金仙。
行人但能勤精进。修行的人,只要能向前去勇猛精进,不向后退。不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也就是你修道要年年修,月月修,日日修,时时修,刻刻修。刻刻精进,时时精进,日日精进,月月精进,年年精进,所有一切时一切处都要精进。不是我今天精进,明天就往后退了。不是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五步。
何愁不获法性田。你要是能精进就能得到法性田。法性譬喻田。这个田,你种就有收获,只要你勤耕耘就会有收获的。法性田就是你自己修这个法身,自性圆满了也成佛。就好像法性田长出来有结果了。
有一个人行精进,修道修了一晚间都没有睡觉,等到白天却去睡觉,这也等于不修行一样,说不上精进。啊!你们都睡觉我不睡觉,然后白天人家不睡觉你睡觉,这就是不精进了,晚间不睡白天睡也是不对的。
相关文章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十三】
- 徐恒志: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三、学佛随笔选
- 隆波通禅师:2012年3月仙岩寺小参答疑(十三):关于其他
- 佛识慧集:十三 法身法性法界
- 十三、儿媳的学佛因缘
- 治疗咳嗽较为有效偏方(十三)
-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
- 二十徒劳行--十三:若常沉掉,修禅定徒劳也
- 百喻经-说人 喜嗔喻(十三)
-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三
-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三
-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三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三、紧兽树
-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十三、活佛显示定力
-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十三、吉祥跛子
- 什么是十三难事、十六轻遮?
- 达真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