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杰: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九)
三、别释四无量分六
一)因由:成为彼等无量自因,是从四缘所生者。1谓所缘缘乐与不乐等有情(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2因缘即意识上的无漏智种子(六根为因,六尘为缘,如眼对于色尘时,识即随生。);3增上缘即是开示无量等的善知识(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是时,不生障碍。);4等无间缘即是在自己面前无间生起的心识(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即名从四缘所生故。如《庄严经论》云:从乐与苦因,菩萨起悲愍,从因知识性,菩萨大悲心。
二)差别:依自增上缘的根本静虑心,悲等随一行相正安住三摩地慧相应所显的心识,是无量的定相。如《集论》云:此诸功德云何成就?谓外道或声闻或菩萨,亦堪能依清净四静虑成就无量。又如:《庄严经论》云:于诸有情具悲愍,远离、和合之意念,不相远离之慈念,意念饶益顶礼尊。
三)各各的体性:有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四种。
四)差别法:云何无量?谓愿诸有情具足安乐所显住种类,是慈无量的定相。如《集论》云:云何慈?谓依止静虑于诸有情与乐相应意乐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法。若分有:缘有情慈、缘法慈、缘无缘慈(不可得)三种。云何无量?谓愿诸有情离苦所显住种类,是悲无量的定相。如《集论》云:云何悲?谓依止静虑于诸有情离苦相应意乐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法。若分有:缘有情悲、缘法悲、缘无缘悲(不可得)三种。云何无量?谓愿诸有情不离安乐所显住种类,是喜无量的定相。如《集论》云:云何喜?谓依止静虑于诸有情不离乐相应意乐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法。若分有:缘有情喜、缘法喜、缘无缘喜三种。云何无量?谓愿诸有情不具烦恼所显住种类,是舍无量的定相。如《集论》云:云何舍?谓依止静虑于诸有情利益相应意乐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法。若分有:缘有情舍、缘法舍、缘无缘舍三种。
五)释名:彼无量具四差别法具足者
(一)能断除诸所治品之差别具足故,谓由彼四种如其次第能断除损害心、恼怒心、不喜心,及损恼心和贪欲故。
(二)能对治品诸差别法具足故,谓由彼四种如其次第,以助伴无分(别)智任持门,能对治四种损害心等所得故。
(三)所缘差别法具足故,为由彼四种一一亦有:缘有情、缘法、缘无所缘各有三种故。
(四)诸作用差别具足故,由彼四种能成熟诸有情故。如《庄严经论》云:永断依止梵所治,具足无有分别智,趣入三种所缘相,诸有情者能成熟。《集论》云:云何慈?等四差别法,开显有五:谓住所、所缘、行相、体性和助伴具足五种差别故。(一)住所:谓彼四种依自己的增上缘根本静虑清净故。(二)所缘:谓由彼四种如其次第,能断缘有情不具安乐;能断缘有情具足苦;能断缘有情不具安乐;能断缘有情具足远近贪瞋因故。(三)行相:谓由彼四种于彼有情如其次第,愿遇安乐;愿离众苦;愿不离乐;愿离贪瞋行相故。(四)体性:谓彼等由定慧随一所摄故。(五)助伴差别:谓彼等从心心所生的差别具足故。
六)文义:于彼四种说名梵住的因由者,谓依止修习此等四无量若生梵天如是说故。于慈无量说名无量的因由者,谓由彼若缘有情无量如是说故。如是悲无量说名无量的因由者,谓由若由集聚资粮无量之因如是说故。说喜无量之如是因由者,谓得彼无量法之因故。说舍无量之如是因由者,谓成为无量智之所行境故。
论义是说,趣入正行(有法),于汝有九种者,谓于汝从趣入静虑无色的趣入正行,乃至趣入一切相智的趣入正行有九种故。
界限:从大乘加行道暖位至第十地。
辛三、资粮广大资粮正行分二:壬一、总标;壬二、别释三资粮。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九资粮正行
《般若经》四一三卷一页至四一七卷十二页
壬一、总标
第九、释资粮正行分:经说与论释二种。
一、经说:(不录)
二、论释分三:一、结合;二、略标十七种资粮正行;三、别释难通达。
一)结合:论身建立:甲铠趣入事,资粮。是说趣入正行后释资粮正行的因由者,谓于一切正法,以加行精进受持于趣入正行中决定无疑,生起广大二种资粮如是说故。譬如国王入敌阵时,首先自己善披甲铠,其后趣入敌阵,再后善积集四部军众。因此先要披广大意乐甲铠,其后要有广大财富,趣入实修一切正法加行,其后需要积集广大二种资粮如是说故。结合如是作为生起资粮,故第三说资粮正行。
二)略标十七种资粮正行分:根本与解释二种。
(一)根本:就经义门释,需要善于积集资粮,故略标十七种资粮正行。
颂曰:悲及施等六,并修止观道,及以双运道,诸善权方便,
智福与诸道,陀罗尼十地,能对治当知,资粮行次第。
(二)解释分四:
1、能成就的体性:谓大悲心乃至地与诸对治。
2、如何成就之理趣:谓由不可得不超越世俗谛,修行一切大乘义。
3、成就的名义:谓由此等大悲心成就真实之体性,若能出生菩萨摩诃萨,即是大悲心等资粮。
4、成就的数决定:谓资粮正行有十七种。
三)别释难通达:此中所说智资粮者,彼亦是悲及施等六等义。此中分五:一、意乐加行为增上;二、定与非定为增上;三、见与行为增上;四、能取成办果的所缘为增上;五、能作功德所依为增上的五种资粮正行。
(一)意乐加行为增上分:由意乐所摄及由加行所摄二种。
1、由意, 乐所摄:悲心资粮正行,释彼之义谓悲,即大悲心。
2、由加行所摄:谓施等六波罗蜜多有六种故。
一明施资粮正行,释彼之义谓施等六的施。
二明戒资粮正行,释彼之义谓净戒。
三明忍资粮正行,释彼之义谓忍辱。
四明精进资粮正行,释彼之义谓精进。
五明静虑资粮正行,释彼之义谓静虑。
六明慧资粮正行,释彼之义谓般若慧。
(二)定与非定为增上分二:
1、以定为增上即以定所摄分三:即止、观及止观双运资粮。
一止资粮,释彼之义谓止。
二观资粮,释彼之义谓观。
三止观双运资粮,释彼之义谓双运道。
2、以非定为增上,即以非定所摄的方便善巧。释彼之义谓诸善权方便,即方便善巧。
(三)见与行为增上分二:
1、由见所摄的智资粮,释彼之义谓智。
2、由行所摄的福资粮,释彼之义谓福。
(四)能取成办果的所缘为增上分二:
1、由成办果所摄的道资粮,释彼之义谓诸道。
2、由能取所缘所摄所依法,受持法施的陀罗尼资粮,释彼之义谓陀罗尼。有词等陀罗尼。
(五)能作功德所依为增上分二:
1、能作功德所依的地资粮,释彼之义谓十地。
2、遣除过患对治资粮,释彼之义谓能对治。
论义是说:资粮正行(有法),于汝有多种者,谓于汝从悲资粮正行,乃至能对治资粮正行有十七种故。(以上十七种资粮各有经文)
分析此处之义分七:1定相;2差别;3各各体性;4界限;5释义;6次第;7数决定。
一、定相:由广大二资粮任持的大乘加行道,胜出中品世第一法以下最殊胜,并能出生菩萨摩诃萨自果的菩萨瑜伽,是资粮正行的定相。
二、差别:从大悲心资粮正行,乃至能对治资粮正行有十七种故。
三、各各的体性:十七资粮之初悲资粮正行分三:1定相;2差别;3差别法。
一)定相:若悲资粮正行,于自所缘境,欲离众生苦的悲愍心,是悲资粮正行的定相。
二)差别:于资粮正行有缘众生的悲、缘法的悲及缘不可得的悲(无缘悲)三种。
三)差别法:菩萨身中悲心,差别法有多种者。1、谓因缘差别依往昔修悲心之因,苦乐舍三受从依他为主,修六波罗蜜多,缘众生所治品为增上所依,在识上的无漏智种子。2、宣说大悲心者的善知识。3、从自往昔所生的大慈,缘所缘不同众生,而行相差别如由一子饮毒险情未除,而生悲愍欲离痛苦之行相。4、作用差别而断众生损害,能作成熟众生的差别法等具足故。如《庄严经论》云:从彼乐苦因,菩萨大悲心,因及知识性,菩萨大悲心。又云:火焰敌自在,由苦伏暗障,难行入诸道,系缚分真实。贪著混毒食,随业善显示,入险道力微,诸菩萨悲愍。等广说。
施等六者多数在披甲正行处说,差别者若资粮正行,施舍心的差别法有四,是施资粮正行的定相。差别者若资粮正行,具断除心四法,是戒资粮正行的定相。差别法者若资粮正行,具不动摇心四法,是忍资粮正行的定相。差别者若资粮正行,于善法具真实欢喜心四法,是精进资粮正行的定相。差别者若资粮正行,真实安住内心的三摩地,是静虑资粮正行的定相。差别者若资粮正行,极善辨别法的智慧,是般若资粮正行的定相。差别法等如前所说。
第八止资粮者,若是资粮正行,于心所缘境如何所欲,如欲无劳任运而转,由轻安之乐任持的定,是止资粮正行的定相。
若是资粮正行,于所缘境以观察力引发的轻安乐任持门,于自境伺察的般若慧,是第九观资粮正行的定相。
若是资粮(正)行,由止观二者任持,是第十止观双运道资粮正行的定相。
若尔,如何为止、观及双运呢?此中分六:一、修止观的利益,二、显示止观二定能摄一切,三、止观各各的体性,四、修习的因由,五、次第决定规则,六、各各学习规则。
一、修止观的利益:修止观利益殊胜者,谓大小乘的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功德,皆是止观的果故。如《解深密经》所说。
二、显示止观二定能摄一切:由诸希求定者,从研习修止观理趣后应当学习者,佛世尊说,大小乘所有定,一切皆由止观所摄。如《解深密经》所说。
三、止观各各的体性:止的体性能作心一境性的三摩地;观者谓是观察的般若慧。如《宝云经》云:止者心一境,观者伺观察。
四、修习的因由:诸希求解脱者必须修习止观,因为由离止观二道不能得解脱故。如《入行论》云:心者散逸人,烦恼齿间住。又云:念诵诸苦行,虽经长时行,由他心散乱,了真性无义。
五、次第决定规则:最初修止,其次应修观。《入行论》云:由善具止观,当知摧烦恼,应初多求止。是说不成就止即不能成办观故;由离止的观不能断烦恼故。
六、各各学习的规则分三:一、学止规则;二、学观规则;三、学止观双运规则。
一)学止规则分三:一、依止资粮;二、依彼资粮修止规则;三、修习已后成办止的量。
(一)依止资粮:依修止的顺缘而从断除违缘门说需要修止。如《庄严经论》云:具慧修何境,善得善安住,善处所善友,瑜伽乐资具。
(二)依彼资粮修止规则分:加行与正行二种。
1、加行:如前所说加行六法修菩提心,在彼支分中,先应于下中士道次第修心。
2、正行:柔软坐垫身相显明,应具七法[16]者,谓不喜悦修定,并破彼的懈怠障碍等已,集中思想缘所依境佛的身相等,如上所说,以九住心的方便,如其次第应当修习。
(三)修习以后成办止的量:由如是修习心所缘境,能安立无劳任运,已生起轻安的乐者是成就止。
二)学观规则分三:一、依观资粮;二、修观规则;三、成就的量。
(一)依观资粮:依止正士;听闻彼法;专心寻求;需要如法思维彼义等。
(二)修观规则:于止自然所缘,能作观察寻伺,抉择无我时,生死的根本是执蕴谛实的实执认识后,由彼实执所取执蕴谛实,实非实有以离一及多等正理善于观察者,作各各观察。
(三)成就的量:于止自然所缘,以观察的般若慧,由观察力引生的轻安任持者,是成就观的量。
三)学止观双运的规则:如是若成就止观,依远离止观二者一边,另外能引无功用,应当学习,如是能引向轻安之乐,若不加功用即能引发,名为止观双运。
若是资粮正行,由作意一切相智,能作众生义利精进,即是第十一善权方便资粮的定相。
若是资粮正行,通达空性般若殊胜所证住种类,即是第十二智资粮正行的定相。
若是资粮正行,通达殊胜方便住种类,即是第十三福资粮正行的定相。
若是资粮正行,精进修行上说的果,即是第十四诸道资粮正行的定相。
若是资粮正行,受持正法并能令增上的念与慧相应住种类,即是第十五陀罗尼的定相。
《广释》云:陀罗尼的体性,为念慧三摩地,殊胜念慧即名陀罗尼。若受持正法并能令增长的方便清净,由念慧相应所显住种类,是陀罗尼的定相。此之建立,此中不说,下当解说。
若是资粮正行,成为自果功德多种所依,即是第十六地资粮正行的定相。
若是资粮正行,自己所断能对治,即是第十七对治资粮的定相。
四、界限:从大乘上品资粮道世第一法乃至最后心。
五、释义:十七资粮正行(有法),说为法的因由者,谓是菩萨摩诃萨正受持或能成就的体性,如是说故。资粮的梵语名桑巴日阿桑者名正(真实)成就,巴者名体性,日阿者名趣入受持(能取)故。
六、次第:十七资粮的次第。如此决定的因由者,为以悲愍能作无数众生的义利,以大悲心为等起(出发点)心,安立一切众生此生之安乐,即要施舍;为得后生之安乐故,安立于净戒;为一生决定得安乐故,安乐于忍、精进及静虑三种,为毕竟得安乐故,即安立于般若。于六波罗蜜多的方便具足,由生起定安住利他心一境之止;已得彼止由生起观,通达止境不可得的观;由此缘空性,由小乘堕三有,以方便智慧不堕三有涅槃边的止观双运道;具足止观双运者,由一切相智作意,能作一切众生义利,即彼下之善权方便;方便智慧者谓以必须学习智资粮,即是通达空性的智;由修彼智以真实般若慧及三摩地(定),能作众生利益,由出生福德,则名福资粮,由精勤修习二资粮的三十七菩提分,已得见道在彼之后皆为诸道资粮;道具足者,由思维阿等字义之力,多劫中说法之因,转成无触念故,即彼之后的辞陀罗尼等陀罗尼资粮;已得陀罗尼,证得分位功德,由能作后后之所依,从彼即是地资粮;由成为见修道体性之地,断除各自所断之分位差别,成为能对治资粮,从彼说明能对治资粮故。
此处上说陀罗尼资粮处,是趣入彼因,于陀罗尼分四:一体性;二差别;三作用;四界限。
(一)体性如前所说。
(二)差别唯于陀罗尼分四:一、得忍之因的陀罗尼;二、咒陀罗尼;三、辞陀罗尼;四、义陀罗尼。
1、得忍之因的陀罗尼:于阿(日阿)巴扎那等字,为胜解彼等生灭及出生无法等义,若由修习圆满,已生起于彼义不恐惧之忍者,成为彼忍之念智,即名忍陀罗尼。是故于忍的忍陀罗尼性无作,作为彼之因,如《十万颂摧难论》云:修如是得忍陀(罗)尼的因三摩地时,成为于般若慧及念,名为得忍的因陀罗尼。是故说名忍陀罗尼的因由者,谓由得忍力无间生初地,及与相顺生起大忍,若由忍义如是说故。
2、咒陀罗尼:菩萨由得三摩地自在,为尽除众生的瘟疫、灾害、扰乱及罪障等,如由此仪轨愿成就彼义,以定(三摩地)与愿力加持,如殊胜密咒,如是修习念智,是陀罗尼的定相。诸咒字境以有境心,或于果假立之因名,即名密咒陀罗尼。
3、辞陀罗尼:已得地十方诸佛所说,昔未闻领受的法数,无数法一时皆能受持的念智,名辞陀罗尼。
4、义陀罗尼:谓能如是次第受持法义的念智。如是依阿等字,能通达一切法,由生起彼等念智陀罗尼,于彼等即名陀罗尼门。
此中有上中下三种,初如为此生虽不寻求,但由前生修习的异熟所得的陀罗尼;二如于此生精进闻思等法,多种辞义速速能持的陀罗尼;三如由修三摩地修所生力能持的陀罗尼。
彼中亦分上中下三种,初如胜解行分位的陀罗尼;二如七未清净地分位的陀罗尼;三如三清净地分位的陀罗尼。如《庄严经论》云:异熟闻修习,由定陀罗尼,下与中上者,上亦分三种,未入具慧入,诸三清净地,下者与中者,净地上总持。
(三)作用:彼等陀罗尼的作用具足者,自己受持佛的无余正法,并能于他宣说的作用具足故。如《庄严经论》云:诸菩萨数数,于彼依真实,常于正法等,宣说能受持。
(四)界限:陀罗尼资粮者谓同资粮正行,唯于陀罗尼分,下上陀罗尼,未入道皆有。总则,唯陀罗尼的界限,从未入道乃至佛地。
七、数决定:此中所说十七种资粮正行数决定的因由者,谓从意乐加行为增上,建立悲与不共有六种,以定与非定为增上,建立止、观、止观双运及善权方便,以见行为增上,建立智慧、福德二资粮,以受持修果之所缘为增上,建立诸道及陀罗尼二资粮,以能作功德所依为增上,建立地与能对治二资粮故。
壬二、别释三资粮分三:癸一、智资粮;癸二、地资粮;癸三、对治资粮。
此中智资粮者,谓此等难通达故,作别释分三:一、别释难通达智资粮;二、别释难通达地资粮;三、别释难通达对治资粮。
癸一、智资粮
一)别释难通达智资粮分:经说与论释二种。
(一)经说: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云何内空?内谓内法,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当知此中眼由眼空,非常非坏,乃至意由意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内空。
云何外空?外谓外法,即是色、声、香、味、触、法。当知此中色由色空,非常非坏,乃至法由法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外空。
云何内外空?内外谓内外法,即内六处及外六处。当知此中内法由外法空,非常非坏,外法由内法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内外空。
云何空空?空谓一切法空,此空复由空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空空。
云何大空?大谓十方,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当知此中东方由东方空,非常非坏,乃至下方由下方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大空。
云何胜义空?胜义谓涅槃。当知此中涅槃由涅槃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胜义空。
云何有为空?有为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当知此中欲界由欲界空,非常非坏,色、无色界由色、无色界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有为空。
云何无为空?无为谓无生、无灭、无住、无异。当知此中无为由无为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无为空。
云何毕竟空?毕竟谓若法究竟不可得。当知此中毕竟由毕竟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毕竟空。
云何无际空?无际谓无初、后际可得。当知此中无际由无际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无际空。
云何散无散空?散谓有放、有弃、有舍可得;无散谓无放、无弃、无舍可得。当知此中散无散由散无散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散无散空。
云何本性空?本性谓若有为法性、若无为法性,如是一切皆非声闻、独觉、菩萨、如来所作,亦非余所作故名本性。当知此中本性由本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本性空。
云何自共相空?自相谓一切法自相,如变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取像是想自相、造作是行自相、了别是识自相,如是等若有为法自相,若无为法自相,是为自相。共相谓一切法共相,如苦是有漏法共相、无常是有为法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共相,如是等有无量共相。当知此中自共相由自共相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自共相空。
云何一切法空?一切法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是为一切法。当知此中一切法由一切法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一切法空。
云何不可得空?不可得谓此中求诸法不可得。当知此中不可得由不可得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不可得空。
云何无性空?无性谓此中无少性可得。当知此中无性由无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无性空。
云何自性空?自性谓诸法能和合自性。当知此中自性由自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自性空。
云何无性自性空?无性自性谓诸法无能和合者性、有所和合自性。当知此中无性自性由无性自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无性自性空。
复次,善现!有性由有性空,无性由无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
云何有性由有性空?有性谓有为法,此有性由有性空。
云何无性由无性空?无性谓无为法,此无性由无性空。
云何自性由自性空?谓一切法皆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非见所作,亦非余所作,是谓自性由自性空。
云何他性由他性空?谓一切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离出性、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实际,皆由他性空故,是为他性由他性空。
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二)论释:此中所说内空外空,许有二十种。
论义是说,此处从十七种资粮正行内,别释智资粮的因由者,谓彼难通达,密意是说若要通达,当由广义如是解释故。此中所说智资粮(有法),有多种差别者,谓通达二十种境空的有境智有二十种故。
此中观察抉择分三:一、释通达有境空的智,二、释通达二十种境空,三、智所缘观察。
一)释通达有境空的智:经说二十空如上所说。此经从正说境空有二十,引发通达二十种有境空的智力,由彼引发从大乘资粮道,至通达佛地空的二十种智力故。初三种空由经正说,显示通达空性的大乘资粮道下中上三品力。第四明通达空性的大乘加行道,第五第六如次明初地与二地,第七第八明三地及四地,第九第十明五地及六地,第十一明第七地,第十二十三明第八地,(第)十四十五明第九地,(第)十六十七明第十地,最后三种空明佛地故。初十七智安立于第十地以下的因由者,谓彼等所断现行,及类推远离种子,如是建立故。最后三种空性安立于佛地的因由者,彼三种空性是永断二障习气的所依,及是由自然(自觉、自性法界)生义如是建立故。
二)释通达二十种境空:此中二十种空性者,谓于彼二十种所破事由谛实空的空性有二十种故。二十所破者,谓眼等内六根、色等外五根,即由根之所依所摄的五境。一切法由谛实空的空性,谓十方、涅槃和道所得的胜义,从缘所生的三界,非从缘所生的无为,由断常边空的离边,离初后的轮回生死,一一方无取舍的无散,有为无为空性自性,由蕴界处所摄的一切法,生法等生灭色变碍等,或自相、过去等三时及相应众多因相和合总聚无法自性,相应法及虚空等的无为法;空谓诸法不颠倒性者即诸法本性,不异法的他性,即是外境的实际有二十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