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权:最高级的享受
方海权:最高级的享受
不管何种身份形象,不管在家出家,能身心清凉健康快乐,离诸烦恼,是为最妙。
出家之人,应以修道了脱生死,俭朴惜福,一心求法,破除烦恼,证悟佛果,教化众生为最高享受。
不以贪着名气利养物质为享受,以免物极必反,若有大家供养财物,以作布施贫病孤老及以弘法之用,少蓄资财为妙。
道场简洁可修行即可,不必追求奢华。我们应当明白释迦牟尼佛以菩提树下为道场。很多禅师搭个小茅蓬为修行场所,四众弟子来朝学法,各搭小茅蓬才成大丛林。而且大家农禅并重,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为的是求法,不求福报。不是很华丽的地方才能悟道,吃得了苦,法门正确才能成就菩提。我们学佛就是学习世尊苦修的行径。
因而,出家之众应时刻亲近佛陀祖师能修苦行之法,才不致去佛甚远。
切不贪着跟随豪富人家,奢侈高楼,华贵家具,豪车贵品。一切皆以俭朴勤修,作大众之榜样。
历史唐武宗灭佛时,十分天下财,僧侣有七八,寺庙成为大唐帝国最大财富所有者。我们要明白,修佛道场不可无,但无须极其奢华。
当然,如果唐武宗是学佛者,也会护持我佛,就不会有此会昌法难。虽然,寺庙极大财富只是灭佛其中一个原因,在此可以看出世尊灵山咐嘱我等,应少蓄财富的先见之明,也是修行人舍贪出离生死苦本的关键。
这段历史我们应深思,切莫修行人蓄财为患,应听佛的话,慈悲喜舍,财富用于救济苦难众生。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福力。
居家人也是一样,既然有福闻佛法而修行,也应简朴自我,财富布施贫病人群和扶持佛法,此为悲田供养和敬田供养同施。
自我修行大乘经典,行于菩萨道,才是最高级的享受。不要拿着钱去造恶业,还以为是福报大。修行得好才能入于欢喜三昧。
所以需教与人人心中有个清净的道场,清净的净土。当修行人淡泊名闻利欲,律己勤修,利益众生。众生自当肃然起敬,追随向往,感动拥戴。
有道有德,身心清凉,安乐慧广,乃真享福也。
孤独长者和太子供养了佛陀无比庄严的祗树给孤独园。只是,最美的祗园精舍也最终没有了。但是袛树给孤独园六个字,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流传了二千多年而还会续传下去。这是法的威德力,不是方所的问题。在此看出传法和修行才是道和道场的中心思想。
故,我等不以物欲为享受,以舍贪为享受。以戒定慧力舍离贪瞋痴,慈悲心灵常利众生,清净无染勤修如来法门,广修福慧同生佛土为享受也。
——摘自《处世必读嘉言集》最高级的享受
相关文章
-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二十一 舍黑开厂,发财归来
- 方海权:新年再谈“和”字
- 净土法门法语:有财富为自己享受,那罪过就大了!
- 方海权:美丽感人的故事
- 轮回五欲如毒品 越享受越会上瘾
- 净土法门法语:生活享受是命里头注定的,不是争来的
- 30 个人生活建议好好享受
- 享受素食,掌控自己的人生
- 达真堪布: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去享受的
- 我放弃人流手术工作,发心学佛修行,享受到佛菩萨的加持
- 我要努力接引更多的众生来学佛修行,享受真正的福乐
- 做人的佛法:善待自己,享受人生
- 达真堪布:怎么思惟能把病作为享受?
- 达真堪布:怎么思维能把病转为享受?
- 索达吉堪布 :自己种的善根别人就无法享受果报是吗?
- 《学佛群疑》05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 佛教故事:佛学故事:得到了就能享受吗?
- 方海权:三步一拜,念一声阿弥陀佛,出人预料
- 阿雅:素食越吃越Lohas 享受精致享受优雅
- “精进”可提早享受福报,犹如雨水滋润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