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不开的是劫难,放不下的是恩情,人生路上宜相互照应、共同成长
缘 起
今天还微笑的花朵
明天可能就会枯萎
我们愿留贮的一切,诱一诱人就飞
生命中总有一天
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告别
会有无人相伴的时光
面对无常的种种变化
届时毫无准备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以是因缘,我们为大家分享
《生活必修课》之“如何度众”
如何度众
“上契佛道,下化众生”,这是大乘菩萨道的核心。
如果说,佛道是菩萨行者的目的地,那么,度众则是必经之路。绕不开的是劫难,放不下的是恩情。
很多人不理解,修行是个人的事,为何处处要提“度众生”?
举个例子,我们要攀登一座高山,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轻装上阵,一顶帽子一瓶水就好。
但问题是,登山途中,总有人想要和我们同行,彼此照应,总有人身陷囹圄,需要帮助。我们自己也总有孤独、受伤之时,同样也需要别人给予关怀。
很明显,这是一个相互照应,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个人,不能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也不可能六亲不认过完一生。我们挚爱的亲人,无话不谈的枕边人,仗剑走天涯的朋友,以及太多本来无关但又真切闯入我们生活的人,都需要面对和守护。而每个人在属于自己的生老病死中,悲伤总是同等蔓延的。
不论聚时的尽欢,还是别时的惆怅,都是缘起这个大轮碾压下的车辙。
度众生,在这车辙印迹之中,既朴实无华,又不可磨灭,如雨后草香,炭炉温茶,冬日暖阳,让我们在无数痛彻心扉之余,还能有一丝安心与温存。
■ 给予十足的信心
最初,世尊带领的僧团经行途中,需要在荒野过夜。有的比丘胆小。佛陀教大家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由此,比丘们不再害怕。
我们发现,世尊给予比丘僧团除怖愄的方法,其中“念布施功德”这一点和三宝功德同等重要。
这就是说,在帮扶别人(布施)之中,我们是能找到自己价值的,也是能够反哺自己的。
给别人信心,就是功德,这样的功德,能让我们强盛,无畏。
■ 给予物质的帮助
物质的帮助,有两条原则:第一,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第二,对方急需。
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容易增加负担和烦恼,布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就好。同时,倘若是对方急需,比如生病需要花钱、寒冬需要衣物,这就是急需。雪中送炭,就是功德。
当然,支持寺院建设,供养僧众所需,包括经中提到的:建桥修路、给人汤药等,都是福田。
财物布施,一方面为了训练我们逐步放下贪欲,一方面在于让心中持续生起慈悲之心。
■ 给予除苦的方法
物质的布施虽然现成,但持续起作用的,还是给人除苦的方法。
根本而言,佛教所讲的除苦方法,就是让人开智慧。般若智慧的生起,能看明白这个世界的困局和谜题,也能让人有力量摆脱无明的束缚,脱离生死。这是终极的答案,也是唯一的标准。
换言之,任何方法,都是服务于“开智慧”这件事的,脱离开智慧的修学,便是戴着眼罩暗夜摸黑既无方向,也是徒劳。
具体来讲,开智慧的方法很多,有效的方法不外乎持戒和禅定。持戒是身语意的严格规范,是自我的保护;禅定是进入更深邃的世界,理清内心错乱的秩序。
如果能够让身边的人逐步发心持戒和修定,已经说明我们有能力带给别人实质性的解脱之法了。
■ 给予最深的共情
加深对缘起的认识,才能给予身边的人最大的宽容。正如常说的一句话“你理解了过去的我,也就能原谅现在的我”。如果我们都能了解所有的前缘往事,或许也就没有这么多争执不休。
佛教把“过去”这个词,时间范围无限延展,也就是说,或许我们当下和一个人的恩怨和纠缠,是宿世劫以前就结下的结,至于如何解,或许,还得多一些共情。
对于怨恨和嫉妒,最好的解决方式便是:交给时间。因为佛教也把“未来”这个词,放宽了时限,久远的时间长河中,当下解不开的谜题,慢慢也就消散了,那些伴随的恩怨,也就不值一提了。
既然谁都不容易,既然一切都有淡去的可能,那我们何至于当下就非得争个输赢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度众生包含的就是:无私奉献和持续慈悲。
成就别人,即是成全自己!
感 恩 词
相关文章
- 郑振煌:观病与成长
- 当释迦牟尼佛遇到艳遇-你对美色还放不下吗?
- 净土法门法语:机缘难得,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了空过了,太可惜了!
- 韩国道成长老一行访问广东六祖寺
- 一辈子的恩情
- 净土法门法语:你对这个世间放不下,想到极乐世界去不了
- 黄念祖居士:万缘放不下,则此一念决定提不起
- 银鹭和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共同发布《中国植物蛋白饮品营养白皮书》
-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108自在语》第二集 3 心灵成长
- 如何令纯素食的儿童如健康成长?
- 达真堪布:我们共同的命运
- 手握 7.3 万亿美元的全球32家投资者 共同敦促G20国家改革“有害”生态的农业补贴
- 索达吉堪布:始终放不下眼前事,拖延学修计划,有成功的机会么?
- 水果蔬菜能相互替代吗?
- 从山坡生活到修行岁月,我的成长与蜕变
- 星云法师:相互体谅
-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一辈子的恩情
- 佛教故事:法音集:相互诳惑
-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南瓜的成长
-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六回 扫得开突然便去 放不下依旧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