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八日是什么日子?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相信人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肯定是都听说过释迦牟尼佛的,而十二月初八日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腊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道纪念日。早在公元前623年,印度诞生了释迦牟尼佛,他在人间的寿命是八十岁。从释迦佛入灭的那天开始算佛历。
我们知道,释迦佛是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出家因缘是因为看到人生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他贵为王子,而且是独子,他的母后在他出生后七天就去世了,他跟随姨妈长大,他的父王一直想把他培养成转轮圣王,就是道德、智慧、慈悲、能力各方面都很全面的一位国王。释迦佛从小就非常睿智,据说在七岁的时候,就能够射箭射穿七个铜鼓。后来,他接受了当时印度最原始的文化教育——印度最著名的婆罗门教的根本圣典《四吠陀》,一切学问知识无不精通,但是他发现,世间无论是什么地位、权力、知识、才能,都只能治疗我们眼前的、暂时的痛苦,而不能治疗内心的痛苦,因此,他对于人的生死问题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接着,就有了佛陀著名的游四门的故事。首先在东门看到一位老人,他就问:“这是什么人呀?”侍者告诉他:“这是人老的样子,虽然你贵为太子,你将来也会老的。”
其次在南门遇到了一个病人,躺在路旁,翻来覆去地呻吟不绝,十分痛苦,太子又问:“这是什么人呀?”答曰:“病人。”太子看到病苦,甚觉可怕。
第三次到了西门,看到许多人抬着一具死尸,随行的亲属痛哭流涕,哀号不止,让人看着心酸。他又问:“这是什么人呀?”答曰:“这是死人。”太子想,人生在世,必有一死,无人可以幸免,而我现在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最后在北门,他看见了一个人坐在树下禅修,他就跑过去问:“你是什么人呀?”那人说,我是修行的。问:“为什么要修行?”答曰:“因为人生有很多的痛苦,特别是老病死,包括生时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盛苦、求不得苦、还有舍不掉也是苦。”
如果经过对内心的深入观察:我们内心感觉到“我”在痛苦,“我”在快乐,“我”在追求,而这个“我”到底是什么?经过了很深入的观察了解后,会发现:平常认为的那个自我,往往是一个妄想执着的自我,而真实的自我却从来不曾受苦。
之后,释迦佛经过了七年的苦行,参学了一些当时在印度非常著名的大修行者,参访了种种外道。他发现一般的修行人可能会被自己的观念所束缚,比如追求修行的那个样子,那个状态——一定要住在深山里;或者一定要坐在那里;或者要受苦;或者学牛吃草;或者看鱼在水里游,觉得鱼很自由,所以一天到晚也泡在水里;或者有些人看到经过痛苦的磨练,可以消除对痛苦的敏感,所以就躺在荆棘刺上,等等。他发现:这些方法只是暂时控制人的欲望,或者让人有更坚强的意志去承受痛苦,却并没有发现痛苦的真正内涵。
最后,他在菩提树下经过了三个七天的思考。
第一个七天
他观察自己这一生,所有的烦恼痛苦可能都是自己造成的。我们大家可以观察,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乃至我们的情绪、起心动念、待人接物的种种方法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发现:每一句话都是从小时候学习来的,每一个思想都是别人教你的。如果我们内心多一些感恩,多一些快乐,多一些好的念头,心态自然就好起来;如果你多一些仇恨,多一些贪欲,多一些不满足的感觉,那你的情绪就会破坏,然后整个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还有一些并不是这一生形成的事情,比如说,你好端端的,突然有人骂你、打你;或者在大街上突然被小偷抢了东西,而你并没有抢过别人的东西;为什么生下来的有些人是男人,有些人就是女人;有些人生活在很有钱的地方,很富贵,而有些人一生就在穷人家。这样观察以后,他发现,人的生命并不只是这一期的,而是过去生由你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亲戚朋友,才会来这里投胎,这背后贯穿着一个不变的规律,就是有因必有果。从果开始,追索前面的因,比如说,为什么你的长相很难看,或者很漂亮?为什么你会胖起来?静下来观察以后,你就发现:吃多了就胖起来了,如果每天保持锻炼,你的身体就好,所以,一切原因都找到自己身口意这三业的行为。
他花了七天时间,观察到我们这一生中发生的所有一切,有些在这一生就能找到原因,有些这生观察不到原因的,则是前世的选择,或者再前世的选择。他在第四禅的禅定当中,一直观察到八万四千大劫以前,追索到最初生命的自我的存在,这个自我的感觉到底从哪里来的?从有一个“我”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受这种因果的支配,只要有个“我”的存在,就有个自我的感觉存在。你的快乐一定是跟你有关系,你的痛苦也跟你有关系,你做的善法跟你也有关系,你做了恶业也跟你有关系,这些纠缠一起,永远舍不去的一个规律。所以,他得出这么一个结果。
第二个七天
他就去观察别人,观察生活中的其他众生,他看看身边的人,他们的行为是不是这一生造成的。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遭遇都是跟他的起心动念、行为、语言有直接关系,所以有些人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他同样观察到,也有一些并不是这一生努力得来的,比如,这个人一生下来,为什么他会遭遇到一些不良的教育;为什么他经常遇到的那些朋友,从小的那些伙伴都不是好人,原来,他前世就跟这些人结上缘了,这个缘来了你躲也躲不过,没有缘呢,你可以创造。所以,观察别人也是从果寻因。观察到最后,他发现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他的生命贯穿始终只有一个字,就是业。业是什么呢?业就是我们的行为。要成为什么样的生命,你的行为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行为包括三方面:第一个是身体的行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是杀生、偷盗、邪淫或者不杀、不盗、不淫,这是身体的行为;第二个是语言的行为,是讲假话、骗人,或者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有没有讲不该讲的话;第三个就是你的思想,是否有不该想的东西,如果你的内心有不该想的东西,或者想的都是痛苦的东西,那么,这个结果就已经在你内心埋下来了。所以,他观察到,一切众生都逃不过业的贯穿。而这个业不是随便找你的,它一定是有因才有果,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所有的因只要它的条件成熟了,就会呈现它的结果。这么一来就知道,我们这一期生命的努力很重要。你想快乐,想成就,你就一定要具足这样的业。比如说,我们大家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大家都喜欢的人,那么你的念头、你心的想法一定要让大家都喜欢,你才能成为大家喜欢的人。你讲出来的语言,无论什么时候讲,听到这个话,大家都会高兴,那你就会成为一个大家喜欢的人;你身体的行为也是一样。所以,所有的人生遭遇贯穿始终,就是一个业果。他第二个七天就观察到众生轮回生死的前因后果。
第三个七天
他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知道这些因果、这些业,到底是以什么为核心。我们大家都知道,以“我”为核心,以“我”为基础,我造的业我会记住。那么,这个“我”到底是什么?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的第三个七天,专门去看住这个“我”到底是什么。大家也可以参一下哦,“我”到底是什么?“我”是谁?身体是我吗?发现不是。当你感觉心中很烦,而你的身体很健康,这时候,其实身体一点也不苦,就是心苦,这时候,你的心就变成“我”;再细看,你这个心为什么会苦?为什么会快乐?你的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有时候觉得,我有想法,想到快乐,想到善良,想到恶,我的想法是不是就是我的心?我思故我在,很多人认为思想就是我。佛陀又观察:这个思想,都是后天学习来的。诸位你看,如果父母亲不教我们讲话,如果老师不教我们文化,那现在我们脑袋想的东西是哪里来的呢?比如说,这是凳子,这是桌子,这些都是别人教你的;这是快乐,这是痛苦,也是别人教你的;这是善良,这是恶,也是别人教你的;这是佛教,这是其他教,也是别人教你的。如果离开了文字,离开了别人教你的语言,这个时候你的心是什么样子呢?所以第三个七天,他就离开了语言文字。观察没有语言也没有文字的时候,我们内心还会感觉到有一个自我,而这个自我是真的还是假的?佛陀做出最后的一个决定。我们平时感觉到的思想,那个自我好像在自己的身体里,大家是不是这种感觉?但是,他在十二月初八,当在夜空中看到明星出现时,他发现:为什么“我”会知道有明星的存在呢?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有内啊、外啊、明星啊,还是我啊这些概念,你会想不通的。但是佛陀在把语言文字全部舍弃掉了,没有任何想法,也没有任何文字,他很清楚看到了明星——天上星星的存在,而自我那种“我”的概念没有存在,所以,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切众生的真心是完全一样的,是离开语言文字,离开人我是非的。这个时候,他成道了。佛陀成道以后讲了第一句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自得现前。”所以我们每一个众生啊,真心跟佛是完全一样,都是平等的,因为你都有会知道这一切法的这个能力,但是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妄想就是你的思想思维模式、你的执着、你的追求,每个人不一样,所以构成了悲欢离合的各种不同的人生;如果离开了你的妄想执着,不需要老师,你自然就存在、本来就具足的佛性,在内心中就显现出来了。为了让众生能够明白他跟佛一样清净平等的这个觉性,佛陀展开了49年,或者说50年的弘法,我们佛弟子把这个佛讲经说法的内容记载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诵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我们大家如果作为一个佛教徒,一定要知道佛陀是谁,他是怎么成道的,他为什么要在这个世界传播佛法。实际上,是我们太苦了,因为着在这个相上,所以生老病死,各种痛苦都纠缠,这背后就是一个自我。假如你从理上明白了无我,然后确定就不以“我”为核心,那么,生活当中你与人相处,所有的痛苦都会迎刃而解。
上面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些介绍了,同事我希望大家能够借遇到佛法的这个机缘,以后也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突破,祝愿大家把所有的痛苦都消除,早证菩提,解脱生死,圆满成佛。
相关文章
- 最可贵的是什么?
- 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黄念祖:净土是以什么因缘而引起的
- 第九章 马哈摩嘎喇那最后的日子
- 三个故事告诉你:什么才是真布施
- 达摩祖师:农历十月初五是什么日子?恭迎达摩祖师圣诞!
- 阿弥陀佛与释迦摩尼佛到底是什么关系?
- 本师释迦牟尼佛临涅槃时的几句叮咛
- 赵朴初答:我国许多佛寺中有五百罗汉像,他们是什么人?
- 沉香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 宣化上人:吃斋有什么好处?
- 印度檀香中什么品种最好
- 梦参老和尚: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经,究竟叫你干什么呢
- 什么是普贤菩萨?
- 佛像各种手势代表什么意义
- 佛经揭秘:你上辈子做过什么?
- 生极乐世界有什么好
- 全球正在拒肉千里 吃什么或成生死抉择
- 当释迦牟尼佛遇到艳遇-你对美色还放不下吗?
-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