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感应录:全仗菩萨慈悲力,儿子祛病增福慧
【广东深圳】吕虹2008-7-25
1997年的五一劳动节,佛菩萨慈悲,用一个很殊胜善巧的因缘,引导我开始信佛学佛。那年,儿子三岁,我们夫妻两人都在上班,无法精心照顾孩子。于是,家婆从老家来到深圳帮忙照看孩子,由于在深圳住不习惯,就带着孩子连同保姆回了老家。
但孩子那段时间总是反复感冒,致使小小年纪就得了过敏鼻炎。
1998年,我们回去陪着老人孩子过年,因为我先生单位是初六上班,年后我们就回深圳了。才回来几天,就接到家婆电话,说我们回来后,孩子又感冒了,每天晚上只要上床睡着不到一会,就哭闹着醒过来。带去看医生,说是严重的鼻炎,没有什么西药适合这么小的孩子服用。再带去看老家最有名的老中医,吃了好几付中药了,也不见好转。家婆每天晚上给孩子折腾得无法休息,也快病倒了。无奈只好打电话给我们,看怎样解决这事。
说实话,那时的我,刚学佛,毛病习气很多,自私狭隘、分别执着的心很重,对家公家婆不太孝顺恭敬,对因缘果报也不是很懂,接到这样的电话,一时没意识到这是孩子的业障现前,不懂得从因地上找病因,更不懂得忏悔业障。只是干着急,想到儿子痛苦的样子,又心疼得不得了。
就在我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转头看到客厅的佛台,看到自己每天虔诚诵持的佛门早晚功课本和《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突然想到之前曾阅读过《地藏菩萨本愿经》,经里有记载诵这部经的28种利益,也曾经听一些法师和师兄说诵这部经的功德很大,能迅速消除业障,对孩子很好,不由就起了一个念头:老家的名中医都没法看好孩子的病了,那可能就是业障病。地藏菩萨这么慈悲,不如自己就发愿吃素十二天,每天诵一部《地藏经》,求地藏菩萨给孩子消业障,保佑孩子病快点好!没别的办法了,就试试依靠佛力吧!
那时我还没吃全素,每月只按十斋日的日期吃素。我想,要感应地藏菩萨加持,就要发一些平时做不到的愿,才比较灵验,所以才发愿连续吃素十二天和诵经。那时我刚学佛半年多,很多经典都没接触过,很多仪轨也不懂,但从学佛开始,每天都法喜充满,每天做功课的时间觉得是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时间段,常常忍不住快乐到想要和他人分享这种感受。只要手头一空闲下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小声或大声唱诵,甚至有一次太入神,在洗手间淋浴时还唱诵着,中间回过神,想起在洗手间应该要恭敬不出声,才赶紧转为默念。拜佛就拜佛,诵经就诵经,无所求,只为快乐的感觉而去做。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自己真的好单纯。要求地藏菩萨了,也不懂怎样祈请,就当菩萨在我眼前,絮絮叨叨地,把自己的心愿说了。
那十二天,我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兑现着誓言,前几天不用上班,天天躲在家里诵经拜佛,哪都不去。后几天上班了,下了班我就回家,单位过年后的一系列聚餐应酬我都找借口不参与,一门心思就想表现给地藏菩萨看,希望菩萨慈悲满愿。
就在我吃素诵经后的第七还是第八天,我又打电话回老家问候,家婆很高兴地告诉我,这两天奇迹出现了,孩子的鼻炎自动好了一些,晚上能睡着了!听到这样的喜讯,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就掉了下来!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很执着很顽劣的人,地藏菩萨却这样慈悲,加持满愿,大恩大德,无以言报!
十二天的吃素诵经圆满后,儿子的鼻炎自此基本消失,偶尔吹空调太厉害,鼻子有点痒痒的,揉揉也就好了。
从那以后,我常常教导儿子要多多礼拜地藏菩萨,感谢地藏菩萨的恩德。他七岁那年,有一天早上,他告诉我说:“妈妈,我昨晚梦到地藏菩萨了,他和我们家佛台供的一模一样,还带我到天上,飞着去玩呢!”
儿子十岁,我送他去东莞辰熙中英文经典学校读书。那是一家台湾师兄办的经典导读班,每天孩子们要读、背大量的儒家经典。儿子平时就有些心浮气躁,去那以后,面对每天的学习,觉得压力很大,老是无法静下心来读书。我计算好时间,在他十岁生日前七天开始给他诵《地藏经》,一天一部,正好到生日那天诵了七部,回向给他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就在儿子生日那天,他说感觉自己脑子里突然“唰”的一下,像有一道白色的光在脑子里闪过,突然感觉自己好像聪明了一点,读书、背书好像一点都不困难了!儿子的班主任老师事后也和我说,你儿子这星期怎么突然背书就快速很多了呢?之前他可是很烦躁,背不出来的时候老拿自己拳头砸自己脑袋的。我将原因告知,班主任老师也是位居士,听后合掌,连声赞叹:“菩萨加持,不可思议!”
后来有些家长和我诉苦,或者相互沟通教儿之道,我都建议她们去礼拜供养地藏菩萨,诵持《地藏经》,她们都有很好的感应。
学佛至今,已有十年光阴,现在是越学越觉惭愧,越学越觉得无颜面对三宝。1998年我第一次去朝礼九华圣山,在祇园寺向客堂知客法师请开示时,法师问我,你刚受过五戒不久,你觉得自己戒律持得好不好?那时的自己真不知道天高地厚,还大大声地回答:“我觉得自己持得很好啊!”现在再有人问我,我可是赶紧把头低下来,很惭愧地说:“抱歉,我实在持得很差劲,不敢和你们说什么!”这是我的真心话!这十年来,浑浑厄厄,进进退退,看自己一身毛病习气,明知故犯,放逸姑息,实在不配称为佛菩萨的学生!
但菩萨的慈悲啊,真的是无以伦比!1998年在九华山临回前,我启白地藏菩萨:弟子以前是十斋日吃素的,这十二天在山上吃素吃得很欢喜很习惯,弟子想试试以后能否改吃长素,如果可以,以后就坚持下去,请菩萨加持!回家后,我悄悄地吃了几天素食,家里人才知道。儿子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吃肉了?”我回答他:“这条鱼如果是鱼妈妈,她的孩子没了妈妈是不是好可怜?这条鱼如果是鱼孩子,他的妈妈没了孩子是不是好可怜?所以妈妈可怜它们,不吃它们。”宝贝儿子居然很认同地说:“那我以后也不吃了!”儿子说不吃还真的就不吃了。从那时起,也跟着我吃素,任凭家人怎样威逼利诱,就是不吃!那时他才四岁,意志力竟有如此之坚定,实在少见。
过后我迫于家人的压力,劝儿子再吃肉食时,他死活不肯,有一位出家师父试探他:“你还是孩子,三净肉还是可以吃的,有什么问题由我承担好了。”但他当场表态,就是不肯。最后师父只好对我先生说:“这孩子有斋骨,很适合吃素的,你就不要再逼他吃肉了。能坚持吃素是很有功德的,有护法菩萨佑护的,以后这孩子会很有福气。”我先生见儿子如此坚持,只好放弃,但时不时地还会无奈地念叨两句。儿子一直坚持吃素到现在,红红白白,胖胖壮壮的,家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后来有师兄问我,很多师兄刚开始吃素时,都难把握自己,还是很想吃肉。你怎样做到的呢?我仔细想想,似乎很容易就做到了。我们家里老老少少,几口人,我每天还要负责买菜指导保姆做饭,饭桌上每餐必要有一盘肉、一盘鱼,三盘素菜大家共吃。我和儿子,面对这些鱼肉时,真的是一点想吃的念头都没有,我常常会想起“我肉众生肉,是名为一体”,而生起慈悲心,恐惧心,不敢也不想享用这些众生的肉身,就算这些都是我亲自购买的三净肉。那儿子呢,他是不会这样去观照的,他所有的,就是自然心性中流露出来的慈悲,他甚至是闻到肉味便闻风而逃,为了一家人围坐一起,不得已才坐在饭桌边。
我还发现儿子自吃素后,脾性好了很多,以前小时候很喜欢生闷气,一生气小拳头就握得紧紧的,小脸憋得青青的。让人替他担心害怕。自吃素后,脾性柔和了些,特别是对众生的慈悲关爱,让我惭愧汗颜!读小学后,他发现学校外面小区的门口,经常有人在那卖青蛙、泥鳅、黄鳝、田螺、鸽子、斑鸠等给学生家长和小区的人员。我带他放学在那买过两次去放生后,每天放学他就在那搜索,一发现又有人在那卖,就扯着我赶紧去买。买得多了,和他们相熟了,我常常劝他们改行,还真有几个改行不做了。儿子放生的积极和热情,有时弄得我尴尬,要和他商量:今天还有事,天又黑了,咱们上山不方便,明天早点去放行不?看着儿子童真的眼睛和物命的痛苦,我也不忍心,所以我们都是能放就尽量去放,不计多少,钱包里的钱用完就算。我那段时间常说,儿子就是我的菩萨,在教化我的。他的慈悲救度众生的心,实在比我强烈持久。
我的这点观照功夫,儿子的这种慈悲心性,我相信是地藏菩萨慈悲加持启发出来的。《地藏经》中地藏菩萨就发愿:“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2002年我又带着儿子去了九华山朝拜。去年,一位师兄发大心,在九华山祇园寺承办水陆法会。我随喜参加。坐在上山的中巴上,一路回想思维,觉得真是不好意思面对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佛门大孝子,是我们的榜样,我虽说这几年对家公家婆较之以前孝顺些,可还远远未能学到菩萨的亿万分之一,更无德无能去报答法界一切如母众生的恩德。这几年自己在学习《弟子规》和其他儒家经典,也在教学生,带家长,说得头头是道,做得却很差劲。孝道、心胸、慈悲、智慧……没有多大的长进!自认就像广钦老和尚说的,考试不及格!实在愧对地藏菩萨一直以来的默默加持庇护!我是以惭愧、忏悔的心,一路流着眼泪上山的。
感恩地藏菩萨的大慈大悲,再次包容鼓励我,让几位大法师开示我许多,鼓励我、鞭策我要精进勇猛、发菩提心、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
南无《地藏菩萨本愿经》!
相关文章
- 佛摩顶付嘱诸大菩萨流通、宣扬《妙法莲华经》(宣化上人)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菩萨慈悲智慧功德)
- 佛菩萨会感应哪些人
- 念咒一般要念上多少才会有感应
- 梦参老和尚:这样修,地藏菩萨亲自给你受戒
-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这么多功德,为何你得不;到效果?
- 印光大师:修订山志满夙愿,力显大士慈悲力
- 印光大师:改过迁善祸变福,感佛慈悲唯至诚
- 做早晚课的感应
- 诵法华经的感应
- 感应最快的持咒方法
- 抄写法华经感应
- 梦中梦因果问答:我的儿子有何恶果才患了白血病,这跟我们在
- 每天念50遍心经的感应
- 陈永革:从慈悲到慈善——论佛教的财富观念及其慈善伦理
- 白玛多吉:能放下是智慧 不放弃是慈悲
- 念咒时的感应
- 供奉宝箧印塔的感应
- 黄威南:“有求则应”的“奥秘”:从一则感应事迹谈起
- 大悲咒绝对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