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观堂,寺院僧侣用膳的地方

时间 2023-08-13 07:30学佛常识作者:袁艾辰

堂,就是斋堂,也就是五观堂,即是寺院僧侣吃饭用膳的地方。五观堂,出家人吃饭有一定的规矩。 过堂中国汉传寺院生活方式之一。即上斋堂用餐,此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又称上堂、赴堂。在丛林之中,依据常规,用餐时自方丈到沙弥,全体皆到斋堂用餐,此即‘过堂饭’。

菩提达摩祖师在中岳嵩山少林寺开创中华禅宗伊始,便把禅宗弟子的行、住、坐、卧、吃等生活习惯都纳入了“禅修”的范围。佛教禅宗僧侣把“吃”作为禅修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佛教徒的“止恶修善”之心,为此,不但要求必须“食素”,也就是通常说的吃“斋”;而且还要“观心”,观心的方法有五种: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更重要的还要“喜舍”,也就是“施食与六道一切众生”。

进餐前,须列队鸣磬念佛以进斋堂,然后安静进食。食毕,又列队鸣磬念佛以出斋堂到大殿回向。饭菜很简单,一碗白米饭、一碗素菜、一碗清汤、一小碟咸菜、一小碟花生、一小碟辣酱、一双木筷。过堂饭讲究用饭时安静,不得讲话,添加饭菜都是以手势示意,不得剩下饭菜,因为许多人为了这顿饭菜都花了不少血汗,所以不能浪费,要以感恩的心用膳,配合悠扬的音乐声慢慢用餐,不知道,这时会是一个怎样感受的你!

修行人进食前作如下五种观法: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谓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所费功夫甚多,且施主减其妻子之分,为求福而施,故受食时,应作此观。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谓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不持戒,受施则堕,故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

三、防心离过,禁贪效宗。谓须防心离于三过,于上味食不起贪,于中味食不起痴,于下味食不起嗔。否则不知惭愧,堕三恶道,故受食时,当作此观。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谓饥渴为主病,故须以食为药,不起贪着。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谓不食则饥渴病生,难成道业,而多食致患,少食气衰,故必食得适量,以资身修道。

“过堂斋”作为中国佛教文化中“禅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主要体现了五个佛教理念:感恩惜福,慈悲平等,知足节约,内观自省,绿色环保;在当今对促进“人与人”和“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和平相处,仍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更新于:2023-08-13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