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短故事:国王与乞士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小国的国王,富甲天下。他深信今生此世的位高权重,是他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很喜欢造福。
有一天,他启开珍宝库藏,以七天的时间为限,发出通告说:「人,不分远近、不分种族;只要来此,一定有求必应。」他将珍宝分成一堆堆,每堆约如六十个枣子堆起来那么大;来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给一堆。尽管这些财物有不少人来拿,但还是剩下很多。
佛陀知道这位国王发如是心,可是他这样的造福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因为他还是有所求求来生福。
于是,佛陀便化身一名乞士来到国王的面前,国王问他:「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不用客气,我一定满足你的需求。」
乞士说:「我知道国王喜欢布施造福,所以我来求取财物。」
国王说:「好,那你就拿一堆去吧!」
乞士拿了一堆珍宝就走,可是他只走了七步,又回头把珍宝放回原处。
国王问:「咦!你为什么又拿回来呢?」
乞士说:「本来我想三餐温饱就可满足,但是现在有这些珍宝之后,却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所以很希望盖一栋房子。」
国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说:「你可再拿一堆。」
他真的再拿一堆,可是走了几步又回头放回原位。
国王疑惑地再问:「怎么啦?」
乞士回答:「我想,如果把这些东西拿去卖了,也只够盖一间房子;若想娶妻,也还不够呀!」
国王说:「好吧,你拿三堆去,这样就足够娶妻建屋了。」
乞士于是拿了三堆珍宝,转身便走:但是走了七步,他又回头把东西放在原处。
国王很讶异地说:「你这个人真奇怪,三堆财宝难道还不够吗?」
他说:「我算一算,仍然不够。因为即使房子盖好,娶了妻、生了子,我还得找一些奴婢来侍候妻儿,或者把房子装潢得漂亮一点。所以,算起来还是不够用!」
遇到这样的人,国王却也度量宽大地说:「那你就拿七份去吧!」
乞士真的拿了七堆宝物离去。不过,走了一段路后,他又把东西原封不动地放回去。
这时,国王微怒道:「你真是一个怪人!这些财宝够你盖房子、娶妻,也够你养奴婢、享受一生了,你还嫌不足吗?」
乞士叹道:「我再怎样计算,仍觉得不够!即使什么都有了,可是儿子长大后也要娶媳唉!人生一世,确实是追求不完、也做不完呀!况且人生无常,我宁可过着目前这种朴实的日子,没有精神负担及家室之累,清静地过一生。我认为目前的生活,就是我最理想、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
国王听了这位乞士的话,顿有所悟。他想:「对呀!人生有永无尽头的追求,我现在已经很好了,还想追求来生的福;若生生世世只追求福报,那就永无解脱之日了。身为国王,要为百姓、国事操劳,还得防范他国的侵犯;为此忧恼,是真正的福吗?我应该去追求更超然自在的福!」
相关文章
- 佛教禅定可缓解病痛
- 佛教因果故事集三
- 天天都有的因果故事
- 陈永革:从慈悲到慈善——论佛教的财富观念及其慈善伦理
- 佛教居士:刘立夫:《弘明集》中因果报应论争述评
- 佛教居士:杨全:佛学基本问题的五个辨析
- 佛教居士:李明友:太虚大师的佛教观
- 香与佛教养生
- 佛教双手合十(合掌)的16种意义
- 母狼-影响了很多人一生的故事
- 世尊和舍利弗前世的故事
- 赵朴初:当代中国佛教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 曾琦云:百头鱼的故事
- 姚卫群:佛教中的“性空”与“识有”观念
- 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无明”观念比较
- 姚卫群:佛教因明学说的产生和主要发展线索
- 法乳同源 和合共生:从佛教观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 因果故事(戒邪淫篇)
- 陈星桥:略论佛教的荣辱观
- 陈星桥: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一:不空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