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行果

时间 2024-04-24 10:32佛学知识作者:有光

  人天行果

  第一节 行

  一、皈依三宝

  (一)皈依的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虽然研究佛教的典籍,但仍不能算是佛教徒,故学佛的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如《演道俗业经》中给孤独长者问佛:初学道者,始以何志?佛言:先习五戒,自皈于三。何谓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杀。二曰清廉,节用不盗。三曰贞良,鲜洁不染。四曰深信,性和不欺。五曰要达,志明不乱。何谓三自皈?一曰皈佛,无上正真。二日皈法,以自御心。三曰皈众,圣众之中,所以广大,如同大海,靡所不包。又《大乘理趣六波罗密经皈依三宝品》中,如来答弥勒菩萨的问话也说:若欲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槃者,应当皈依佛法僧。

  皈依是什么意义呢?皈是皈投,皈向;依是依托,依止;皈投三宝,以三宝为依托,是名为皈依。在所皈的境三宝方面来说,皈依即救护义。如《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说:救护义是皈依义诸有皈依佛法僧宝,不破学处,不犯律仪,不违法制,便能救护。彼破学处,毁犯律仪,违越法制,虽皈依三宝而不为救护。学佛的人,为懂得脱三恶趣的怖畏,和流转死活的苦楚,皈依三宝,仰求救护,就必须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好好的进修佛陀,奉行教法,亲近僧众,就能获得救护。否则,如《毗婆沙论》所说,是不能获得救护的。

  (二)所皈依境的选择

  甲、五处观察

  所皈依境,就是皈依的处所。所皈依境既然是我们发心皈投依靠的处所,那我们就必须慎重的选择,观察它是否可以作为我们真正的皈依处。否则,若是一个三业不净,有诸过失的人,他自救之不暇,我们以他为皈投依靠,那是永远也不会获得真实的好处的。《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选择皈依处,应当从五方面去观察,如彼论说:谓由五处观察所皈,乃可皈依:一、由身业清净故;二、由语业清净故;三、由意业清净故;四、于诸有情起大悲故;五、由成就无上法故。三业不清净的人,必有过失;没有大悲心的人,必有偏私;没有成就无上法的人,于自利利他就不能究竟圆满。故不相符这五种观察前提的人,我们就决不应该皈依他。

  依据经论中说,只有诸佛如来才经得起这五方面的观察,因为在如来具有的十八不共佛法中,说如来的三业,皆以智为导首,随聪明行,所以三业清净。就是如来的现行身业,在一切时间,一切处所,皆是妙善清净,勿须覆藏。为所化有情说处死时,现各种胜相,调伏众生,能以胜力折伏摄受一切徒众,是为如来身业清净。如来一切意业,与智俱转,入大众中,生起清净心为大众说法,除灭众生的无明烦恼,是为意业清净。又说如来具足大悲,于一切众生,平等化度,于任何一个众生,未有不简择了知而暂时弃舍者,故如来究竟不舍有情。如《摄大乘论》赞如来利乐有情的大悲颂说:日夜常六返,观一切世间,与大悲响应,利愿意皈礼。《显扬圣教论》卷四说:如来大悲者,谓如来悲,由四种人缘,说名大悲:一、依上一切种妙善清净转依,所作成就故;二、长时修习所得故;三、妙善清净智所引故;四、缘极深固各种坚牢一切相苦境界故。余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杂集论》十四卷等广说如来具有不共大悲的意义及显示如来成就最极清净的一切种妙智。如《显扬圣教论》第四卷说:一切种妙智者,谓证得如来最极清净智断故;谓于染污清净二法,一切种数相差别中,无碍智性,及彼响应等持诸心心所法,又复如来住无漏界,为作一切有清所作变乱,于十方士,示佛生有,现身言说,心有所行,有所宣说,成等正觉,转妙*轮,入大寂灭,无碍智性,及彼响应等持诸心心所法,是亦名为一切种妙智。除了诸佛世尊,没有任何人证得一切种智,故亦无成就无上法者。如上所说,唯诸佛如来经得起五法观察,可以作我们的真正皈依处。

  乙、诸天神等非所皈依

  六趣有情之中,天趣最高,所以很多的人,都以天神为皈依处。但彼诸天,因为能力不敷,本身具诸障碍,不能为诸众生作大利益,故不能作我们真正的皈依处《瑜伽师地论》七十四卷.与《显扬圣教论》卷六,都说由五种人缘,诸天神等非是所皈依处。

  (一)由形相故,诸天非所皈依。此有五义:

  1、谓诸天神,世不现见,无谈论故:(《显扬论》卷六文)诸天神等与人趣类别,非人类肉眼所行境界,是以诸天不能与人类相见,亦无交谈,故亦不能与人宣说法义。

  2、容色奋发,有怖异故:诸天神等,容貌色相奋发时,形相暴恶,现前虽然受乐,恐惧当来生苦,故有怖畏。

  3、染习放逸,有贪爱故:诸天由有贪爱,于妙欲境,染习放逸。

  4、舍他利益,无悲愍故:诸天神等,于一切有情所,无悲愍心,故不能平等饶益,而弃舍利他。

  5、不能解了,作与不作,不达定义故:诸天神等具有烦恼,于应作不应作的诸业不能了知,以于善不善业能招爱非爱果的真实义未现证觉,未能通晓故。

  由此五种事理,诸天弗成皈依。返观如来,由形相故,可作皈依。

  1、世间现见,有谈论故:(《显扬论》卷六文)佛在世时,世间现见,为众生宣说处死,与诸人等有所谈论。

  2、容色和静,无怖畏故:如来容貌慈祥,清净无欲,和悦安静,具四无畏,心无怯劣,无所疑虑,所以都无惊惧恐怖。

  3、远离放逸,无贪爱故:如来于贪等烦恼,永害习惯,于欲尘无染,具无忘失法,故能远离放逸。

  4、不舍利他,有人悲故:如来以大悲心日夜六返观察世间众生的善根增灭,于利乐有情事业,无时暂舍。

  5、善能懂得作与不作,通晓实义故:如来已通晓善恶业决定招感爱非爱果的真实义理,故于应作不应作的善恶业和作而有受,不作无受,皆善了知,以此教化众生断恶修善,进趣解脱。如是五相非诸天所有,故如来是真皈依处。《瑜伽》《显扬》二论复说由五相故,如来是真皈依处。

  1、为利有情,证大菩提故:如来在往昔因中,最初发菩提心时,是为了利益有情而决定希求无上菩提。如《瑜伽师地论》:三十五卷发心品说: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有言:愿我决定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

  2、现处大众,开处死眼故:如来善转*轮,令众听闻处死,开悟众生法眼,如实现证无我实义,成为有学无学的圣者。

  3、怨亲有情,平等利益故: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六卷说:又诸菩萨,由五种相,当知普于一切有情其心平等。何等为五:一者菩萨最初发心愿大菩提,如是亦为利益一切诸有情故,起平等心。二者菩萨于诸有情,住哀愍俱平等之心。三者菩萨于诸有情,深心提议一子爱俱平等之心。四者菩萨于众有缘已生诸行,知其所想有情事已,知一切有情所有法性,等于一切有清所有法性,以法平等俱行之心于诸有情住平等心。五者菩萨如于一有情行利益行,于一切有情行利益行亦复如是,以利俱心于诸有情住平等心。由此五相,是诸菩萨于诸有情其心平等。

  4、于诸家室摄,舍离贪者,诸根寂静故:如情由贪爱习惯永尽,舍离一切家宅亲属财物等的摄受,由此诸根不于所行境中执取相好而游行流散,故能诸根寂静。

  5、善除一切众生疑网故:如来是一切智者,于诸众生正善开示,善能除遣众生一切困惑。

  (二)由自性故,诸天非所皈依。因为诸天神等烦恼随逐,具诸有漏,性非清净,倘不能自己调御,岂能调御他人?故非皈处。如来永断诸漏:永害习惯,具三(身、语、意)不护,性极调善,亦能调御一切有情,故可皈依。

  (三)由功课故,诸天神等非所皈依。诸天神等,安住受用众妙五欲中,恒为歌舞等声之所牵引,故于诸欲安住为业;又诸天常与非天互相战斗,或被诸天自类陵蔑驱摈,起如是等损害有情的恶业,故诸天神非所皈处。如来安住于广大无垢、寂静等业,因为如来于天住中多住第四静虑,依此静虑领受舍乐,超胜下地,故是广大。第四定舍念清净,寂静无动,故名无垢。又如来能作有情利益为业,故如来是所皈依处。

  (四)由法尔故,诸天神等非所皈依。即依诸法的法尔事理来讲,世间的长命、相好、财富、安泰、辩才等功德和出世间的无怨怼、无灾横、无烧恼、断后世大苦,得大解脱等功德,皆有自己勤用功力修诸正行而获得,并不因为事天神等而可得彼恩赐。若不勤用功力,虽于天神等极申敬事,亦不能得。此即说由法尔事理,一切功德皆依自力成办,非他力赐赉,故知天神,非是所皈依处。

  (五)由因果故,诸天神等非所皈依。《显扬圣教论》卷六说:今问事天神者:天神体性,为由天业感得?为由赡养天得?为无因得?若天业得者,即应归业,非天。若无因得者,应归无因,非天。若赡养天神得者,为唯因赡养,感天神体?为唯因天神?为因二种(即由自赡养及由天摄受)?若唯因赡养者,即徒事天神;随处赡养,皆应能感天报。(此说供天无益,只要自己随处设供即应感得天身。)若唯因天神者,即徒设赡养;虽不赡养,但由天神应得天报。若俱因二种者,但设赡养,天神摄受,诸所祈愿,悉应果遂。又于七种所祈愿事,不定果遂,是故不然。一于赡养事摄受;二于信解缘摄受;三于信解彼者,提议信解,能感最胜天神自体;四于能感最胜所受富乐;五于摧坏阿素洛等怨敌;六于出生;七于终殁。

  最后七种所祈愿事不定果遂,意思是说以赡养诸天,信解诸天为缘,祈求诸天摄受,招感天体,招感富乐,摧坏怨敌,出生天趣,及生天后常住彼处求不终殁,皆不能满其所愿求的果事。

  由上述五种事理,故知诸天神等,非是真正的皈依处。诸天尚弗成作皈依,其余鬼神则更不足道了。

  丙、真正的皈依处

  真正的皈依处,唯有三种,即佛、法、僧。《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问:皈依有几种?答:皈依有三种,谓佛法僧。四缘故,有尔所皈依:一由如来性极调善故,二于一切种所调能调善方便故,三具大悲故,四以一切财而兴赡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赡养乃生欢乐;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学生众,皆可皈依。

  第一义是说如来证得四无所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惑业死活俱尽,一切漏尽安稳,故性极调善,是可皈依处。否则,自未解脱,有死活怖畏,我们纵皈依他,亦不能从死活畏中得其救护。

  又如来具有三念住,摄受所化众时,于三种徒众的行为差别中,住最殊胜的舍念,不起爱心,不起恚心,不起染心。就是说处死时,一类学生,恭敬属耳,心住于教,精进修行,如来于彼,无悦无喜,心不踊跃,但住胜舍。一类学生,于如来说处死时,不生恭敬,甚至不精进修行,如来于彼,不生憎恚,不生不忍,非不保住,但住胜舍。一类学生,于如来说处死时,亦生恭故,亦不恭敬,甚至亦精进修行,亦不精进修行,如来于彼,其心无二,即不喜悦,亦不憎恚,但住胜舍。如来已永尽烦恼习惯,无爱恚痴等烦恼现行,故于三类徒众能遍住妙舍,是性极调善的调御师,故是真正的皈依处。

  第二义是说如来于所化度的一切不合根器的众生,具足善巧方便,若无契机说法应病与药的方便,即使皈依他,亦不能给予皈依者的所愿所求。如来于一切所调伏的有情界和能调伏的方便,皆具无量善巧。如所调伏界中,有具缚、不具缚的差别;有钝根、中根、利根的差别;有刹帝利、婆罗门等的差别;有贪行、嗔行、痴行、慢行、寻思行的差别,甚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想、非非想等无量差其余有情,如来皆能善巧了知,各予应病与药,的能调伏的善巧方便而调伏之。故《维摩经佛国品》说如来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广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六卷所说应知。

  这里引《显扬圣教论》卷三文如下:四、所调伏无量作意。谓诸菩萨,甚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所化有情,各种行、各种性,或声闻种性、或独觉种性、或如来种性。诸如是等,所调种性,既思惟已,如实了知所调伏者,此软根、个中根、此利根,此下劣胜解、此广大胜解,此贪行贪阿世耶,此嗔行嗔阿世耶,此痴行痴阿世耶,此等分行等分阿世耶,此升进阿世耶,此不升进阿世耶,此微薄尘垢贤善阿世耶,此增盛随眠,此微薄随眠,此极细随眠,此羸损随眠,此不羸损随眠,此全随眠,此不全随眠,此广说方解,此略闻即解,此摈遣所调伏,此摄受所调伏,此软所调伏,此粗所调伏,此粗软俱调伏,此应舍置,方乃调伏。如是等处,如实了知。五、调伏方便无量作意。谓诸善萨甚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所化有情,调伏方便。既思惟已,如实了知此因说秘密之法,方能调伏;此因显了之法,方能调伏;此因摄受方便,此因折伏方便,此转方便,此随转方便,此应随顺,此应忤逆;此因不合分阿世耶;此应作恩报恩,此应示威奋威;此因清净,此因示现奇特神变,此因示现奇特记别,此因示现奇特教诫,此因示现各种威势,此因善诱各种教授,此因粗相,此因软相,此因粗软俱相,此因舍置,此因略说法要,能令调伏;此因广演法要,方令调伏。如是等方便,如实了知。

  第三是说如来具足大悲,所以对于一切有情能无偏党地平等摄持化度。如《宝云经》卷六说:佛言:如来大慈,等与一切众生乐,若于一众生起慈悲时,甚至十方众生亦复如是。遍一切众生界,亦满虚空界,无能遍知如来甚深境界边际。如来有大悲心,不与声闻辟支佛共,如来于一众生起于悲心,甚至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为作利益。如来大悲无有边际,非诸二乘所能究竟。又《宝雨经》卷五说如来成就三十二种大悲,能于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世界诸有情中,为作利益,如彼广说应知。又由四种人缘悲名大悲,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广说应知。

  第四是说如来以大悲利乐有情,为令有情究竟离苦证得菩提为目的,故如来不以有情之财物赡养为喜,必以正行赡养为喜。正行赡养即依教奉行,是十种赡养中,最殊胜的赡养。即皈依者,若能于少分时间内,于一诸行修无常想、苦想、幻想、无我想,于涅槃修最胜想等,是名于如来所修正行赡养。如是赡养最为第一,最为无上。详如下文三宝所勤修赡养中说。反之,若希求皈依的人以财物赡养为喜者,其欲贪未断,定有偏私,则于送财物赡养,或送丰富财物赡养者生大欢乐,为作利益,而弃舍虽修正行,但无财物赡养的正行者了。故以财物赡养为喜的人,弗成皈依。

  因为唯有如来具足上述四种功德,故唯有如来是真正的皈依处。由此事理,如来所说的教法,和奉行教法的学生众,也是最极清净的,真正能够利乐有情,令有情离苦得乐,俱可皈依,所以真正的皈依处唯有神法僧三宝。如《瑜伽师地论》说: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学生众,皆可皈依。

  丁、所皈依的正体

  上面已经说真正的皈依处,唯有佛法僧三宝。这里应该指明所皈依的主体,使我们明确的懂得正所皈依的三宝体胜。在大小乘的经论中,说到所皈依三宝的主体时,都说皈依佛宝,是皈依佛的法身。皈依法宝,是皈依清净寂灭的涅槃(灭谛)。皈依僧宝,是皈依圣僧自证的无漏无为法。这里引小乘一论,大乘一经为证。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说:诸皈依佛善,何以皈依?答:若法义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名为佛陀。皈依彼所有学无学成菩提法,名皈依佛。诸皈依法者,何所皈依?答:若法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说名为达磨。皈依如是爱尽离灭涅槃,名皈依法。诸皈依僧者,何所皈依?答:若法实有、现有、想、等想、施设、言说,名为僧伽。皈依彼所有学无学成僧伽法,名皈依僧。

  《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皈依三宝品》中,如来告慈氏菩萨说:者有善须眉善女人皈依佛者,当皈诸佛清净法身。若欲求于佛法身者,算作如是发大誓愿:愿我及彼一切有情,当得如是功德法身。云何乃令发如是愿?为佛应身刹那迁变,化身佛者,疾入涅槃;功德法身,湛然常住,所以皈依清净法身。一切众生,应常皈依无为法宝。一切法中,最尊最胜莫过无为。何以故?以于死活大苦海中,能为船筏,能作有情甘露良药,又是殑伽沙等诸佛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所证之果。如是妙法功德圆满,所以皈依无为法宝。是三僧宝(第一义僧,诸佛圣僧;第二圣僧,须陀洹等;第三福田僧,比丘,比丘尼等。)一切有情云何皈依?应作是说,当令皈依第一义谛无为僧宝。所以者何?所以无为常住僧故。而此僧宝无漏无为,不变不异自证之法,皈依如是无漏僧宝,能灭有情一切苦故。

  所皈依的主体,如上经论所说,都是以无漏无为法为体性;这是指究竟的皈依正体来说的。若佛报身化身等功德,与道谛法(证灭时法尚应舍,故非皈依正体)和预流等圣僧功德,虽然不是所皈依的正体,但从救护义与助道缘来说,仍然皆是殊胜的所皈依境。至于我们现前见到的佛像、经书、比丘僧尼,是住持三宝的形相,虽然不是真实的三宝,但他在现时情况之下,代表了三宝,故我们从其跟前遭遇皈依,即应于佛像作大师想,于经书作法宝想,于比丘僧尼作圣僧想.依之为师,尊重恭敬应如佛宝,法宝、僧宝。

  还应该知道,皈依佛,是皈依一切佛;皈依法,是皈依一切佛所证的涅槃法;皈依僧,是皈依一切佛学生。如《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说:问:皈依佛者,为皈依一佛?为一切佛耶?答:应作是说:皈依佛者,皈依一切过殑伽沙数量诸佛。问:皈依法者,为皈依自相续诸蕴灭耶?为皈依他相续诸蕴灭?为皈依无尽数诸蕴藏?答:应作是说:皈依自他相续及无尽数一切蕴灭。问:皈依僧者,为皈依一佛学生?为皈依一切佛学生耶?答:应说皈依一切佛学生。《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皈依三宝品》也说:皈依法身者,等于皈依以前未来现在诸法。说到所皈依的法宝,是殑伽沙等诸佛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果之所证。说到所皈依的僧宝是第一义僧,所谓诸佛圣僧,如法而住。由上经论所说,故知皈依三宝是皈依一切三宝。然则应该知道,若约依止和削发来说,则唯以一佛一僧为师了。

  (三)皈依者应具的熟悉和意志

  《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齐四缘故,说能皈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说有余大师故。这里准确地说清楚明了能皈依的人,对于所皈依的境,应该具有的熟悉,与皈依的意志和果断的立场。

  (一)知功德,如来的身语意三业,皆具足清净圆满无上的功德。身相功德,如诸经中说,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如《摄大乘论》颂说:诸众生见尊,皆审知慈善家,暂见便深信,劝导者皈礼。语业功德,如《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光明孺子人缘经》说:星日可处地,山石可飞空,大海可令枯,佛语诚无妄。这两处经文,都是显示佛语清净真实。佛语更有弗成思议的妙用,如《维摩经佛国品》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宝云经》卷三也说:如来能以一音演说诸法,随其类根悉除困惑,而诸众生皆谓世尊独为己说。

  意业功德,总说有二种,即聪明与大悲。大悲如前已说。聪明功德,如来已究竟证知世俗胜义二谛,于一切所知境界,周遍无碍。如《摄大乘论》说:解脱一切障,牟尼胜世间,智周遍所知,心解脱皈礼。无功用、无著、无碍、常寂定,于一切问难,能解释皈礼。遍一切行住,无非圆智事,一切时遍知,实义者皈礼。又如《宝云经》卷六说如来复有无量无边无碍聪明,无与等者,弗成为譬,一切众生若心念所知,随其根性各种差别,如来于一刹那倾悉分别知,随彼众生各各所念,各各所作,随造善恶所得业报,如来能以三达无碍聪明,于刹那倾悉分别知。总起来说,如来具足相好壮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等无量功德,难以尽述。在第四章谈到佛果位上功德,可以介绍一些。

  这里仅依《瑜伽师地论》七十四卷,以六相略摄如来功德,简略地蓥述如下:

  一、圆满,如来成就三界及出世间的一切功德,出世间所有功德,犯过一切说话诠表,所以如来的圆满功德,一切歌唱杧赞所不能及。由此人缘,天上人世,一切有情,普遍敬仰赞叹。

  二、无垢,通俗有情的功德,有七种垢染:1、欲、2、见、3、疑、4、慢、5、憍、6、随眠、7、悭。这些垢染,如来已永害无有,所以如来具有的清净圆满的功德。以无欲贪故,不求他知,故无欲垢。于所成就的功德,不起执见,故无见垢。于所成就的功德,自知究竟清净圆满,不疑为是功德,非功德,是清净,是过失等,已无困惑,故无疑垢。又不以己所有功德,与他有情作较劲,故无慢垢。又不观己所有功德憍醉掉举,生欣生喜,故无憍垢。如来已永害烦恼的种子和习惯,故彼功德,无诸烦恼之所随眠,故无随眠垢。如来于己所证功德,愿一切有情同证同得,故于功德无悭吝心,不怕令其他有情同所证得,故无悭垢。

  三、不动,如来究竟证得清净圆满的功德,诸外道不能扰动,一切响马不能侵掠,一切亲属不能摧坏,一切国王不能损坏,水、火、风大不能转变,色身寿命虽尽,亦无动转,由诸如来功德无尽,是故不动。

  四、无等,如来所有功德,极广大故,极尊重故,大威力故,无论是清净或不清净的一切有情,都无等者,是故无等。

  五、能作有情利益事业,如来为了利乐有情,弃舍所得广大清净无罪的所有安泰,适应各类根器的众生,方便教示利他加行,是故能作利益他事。

  六、功能,如来于所作利益有情事业时,不借待作意发愿而作,因为如来于利乐有情事业已圆满觉证无碍故,由菩萨行位无量劫来作有情利益事业的加行智为亲属故,于彼利益有情事业无量劫来恒时专志而作故,所以如来于利益有情事业的功能,是任连、无间、无穷无尽的。

  (二)知差别,知差别是能皈依者,对于所皈依的三宝应该知道的差别相,简略的意义,已如第一章中所说,这里再引《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原文如下:复次,由六种相,佛法僧宝差别应知;一由相故,二业故,三信解故,四修行故,五随念故,六生福故。

  1、由相差别:云何相故,三宝差别?谓自然觉悟相,是佛宝。觉悟果相,是法宝。随他所教正修行相,是僧宝。这三相中,初相说如来无师,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现等正觉。第二相说如来自觉悟已,能说处死,如实宣说是道非道,令诸有情趣于是道,不趣非道。所说法义,皆是觉悟的果法,故法宝是觉悟果相。这两相的意义,广如《瑜伽师地论》八十七卷中说。第三相说佛教中削发僧众,因为从如来所,从圣学生所,听闻处死已,净信削发,受具足戒,圆满修习世出世正行,因为是随他(如来及圣学生)所教导而修正行,故随他所教正修行相是僧宝。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二卷所说。

  2、由业差别:云何业故,三宝差别?谓转正教业,是佛宝。舍烦恼苦所缘境业,是法宝。英勇增长业,是僧宝。第一业说,由诸佛世尊出现于世,哀愍一切有情故,宣说真实苦集灭道无量教法,此即如来将自所证真实法义,为有情宣说,转正*轮,所以说此,是佛宝所功课。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所说。第二业说,如来宣说的真实教法,是舍弃烦恼及一切苦的所缘境,故说此为法宝业。第三业说,即僧众修习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随法行等正行,能令英勇增长一切善法,甚至证得三菩提果,是为僧宝业。广如《瑜伽师地论》八十四卷中说。

  3、由信解差别:云何信解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应树亲近承事信解。于法宝所,应树希求证得信解。于僧宝所,应树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这是说皈依者于三宝所,各应树立其准确的差别信解。第一信解中亲近义,下文正行中说。承事即敬事的异名。略有三相,即:尊重、恭敬、赡养。如《瑜伽论》九十九卷说:又由三相,应知敬事,由能体彼功德胜利,故起尊童。随所体悉,以身语意三种正行,而修赡养。复设各种幢幡盖等,而为赡养。于法宝应以涅槃为首,发愿希求证得,故说于法宝应树立希求证得的信解。僧宝共住,由心坎远离贪等所有扰恼,无违无诤,和同水乳,故善和合。如《瑜伽论》九十卷所说。僧众皆由如法所生、法所化、法等分(相似义),是故同一法性。如《瑜伽论》八十四卷说:大师子口所生者,从说法音而出生故;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所生故;法所化者,从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等分者,受用无漏法之财宝相似法故。共住即六和敬法,由修六种爱敬法,和婉调和,易可共住,如第一章已说。皈依者对于僧宝应树立这样准确的信解。

  4、修行差别:云何修行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应修赡养承事正行。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承事如前已解,赡养当鄙人文赡养中说。瑜伽是响应义,包括一切乘的境行果等所有诸法,一切并有方便善巧响应义故。如《瑜伽师地论》中广说。又如《瑜伽论》八十三卷说:言瑜伽者,受持、读诵、问论、决择、正修加行。总略地说,有其四种:如《瑜伽》二十八卷:云何瑜伽?谓四瑜伽。何等为四:一信、二欲、三精进、四方便。所说瑜伽方便,即增进成就瑜伽的准确方法,即住清净尸罗等。如《瑜伽论》二十八卷说:谓尸罗律仪增上力故,善守其念,善守念故,能无放逸,防护其心修诸善法,无放逸故,心正于内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毗钵舍那。这就是说,于法宝所,应修如是正行。共受财法,即同梵行者,同受利养,名共受财。同趣尸罗,同趣正见,名共受法。如其次序递次能治于利养起争,对治违越学处,对治于法义倒置执著。如《瑜伽师地论》十四卷所说应知,这是对于僧宝应修的正行。

  5、由随念差别:云何随念故,三宝差别?应以余相,随念佛宝;应以余相,随念法宝;应以余相,随念僧宝。皈依者于一切时处,应各起别行,念三宝功德。佛功德不合于法僧,故念佛功德相,是法僧之余相。法功德不合于佛功德和僧功德,故念法功德是佛僧功德之余相。僧功德不合于佛功德和法功德,故念僧功德是佛法功德之余相。为显三宝功德差别,故从辗转相望说余相。念佛世尊是正等觉者,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是一切智者,神通无量,于诸众生,能拔苦与乐等,我欲成佛,愿与佛同,是于佛宝起随念行。念法是如来亲证真理,为利乐有情,施设三藏十二分教,有大功德,是清净所缘,为诸众生离苦得乐的无上妙药,能灭烦恼,引证菩提,我欲亲证,施诸众生,是于法宝起随念行。念僧为佛学生,奉行如来教法,住持圣教,是清净行者,得无漏法,具戒定慧,能为世间无上福田,我欲同住,修习僧行,是于僧宝起随念行。

  6、由生福差别:云何生福故,三宝差别?谓于佛宝,依一有情,生最胜福。于法宝所,即依此法,生最胜福。于僧宝所,依多有情,生最胜福。这是说于佛宝赡养承事,恭敬体拜等,是依一有情生最胜福。因为在一佛世界中,没有二如来同时出现,约此意义,故说依一有情生最胜福。于法宝恭敬、赡养、书写、受持、流畅等,即依此法生最胜福,简别非于外道法赡养等能生福德,故说法宝名为此法。和合共住,是名为僧,故于僧宝恭敬、赡养、亲近、体拜等,说依多有情生最胜福。

  皈依三宝的人,若能从上述六种相中了知佛法僧三宝的差别,则于三宝功德,能够得决定的和不共的熟悉,也就能够对于三宝生起弗成动摇的果断信心,故从六种因相来熟悉三宝的差别,是学佛的人最应该尊重进修的。

  (三)由自誓愿,发心皈依三宝,必须是自觉自愿,由自己内在因力发正愿心,为证菩提,誓自愿受皈依。自誓依佛为师,依法为师,依僧为师。以这样自发的誓愿而皈依三宝,是为清净的正行皈依。

  (四)更不说有余大师,由四人缘,是大师性,是可皈依处,已如前说。由五人缘,诸天外道,非可皈依,亦已如前说,即已了知如来与天神外道,及其教法,与学生所有胜劣差别,唯于三宝自誓皈依,不说有余大师与教法及彼学生为可皈依处。故皈依佛今后,以佛为师,更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今后,以法为师,更不皈依魔外典籍。皈依僧今后,以僧为师,更不皈依魔娘家属。如《优婆塞戒经》卷第三受戒品说:若皈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安闲天等。若皈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皈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

  (四)皈依后的正行

  甲、第一四正行

  皈依三宝,可以得其救护,但必须修习正行,才能真正得救护。正行有两类,各有四种。第一四正行,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当知皈依,有四正行:一、亲近慈善家。二、听闻处死。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这里分别略述如下:

  (一)亲近慈善家

  (1)善常识的德相

  慈善家即善友的异名,亲近慈善家,就是平日所说的亲近善常识。圆满的善友,必须具足八种功德。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说:云何名善友性:谓八人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是名安住禁戒。

  2、具足多闻:即于如来教法,多所听闻通晓,于诸求法者,有多法宣说开示,并且讲说时,于文义善巧,于浩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晓,如是名为具足多闻。

  3、能有所证:即能证四禅八定,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一切世间弗成乐想,有过患想,又能证慈悲喜舍,或预流果等,六神通,八解脱等,是名为能有所证。

  4、性多哀愍,即于诸众生,常起哀怜悲愍,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乐与其乐,乐与安稳,如是名为性多哀愍。

  5、心无厌倦:即于学生善能教导,于学生善行,善能赞叹鼓励,性勤精进,为大众宣说处死,不辞劳倦,是名心无厌倦。

  6、善能堪忍:他骂不报骂,他嗔不报嗔,他打不报打,他弄不报弄,于诸强迫苦事,自推己过,以业之成熟为所依趣,终不于他发生愤恚,如是虽遭轻陵毁辱,堪能忍受,而其本性都无改变,唯常于彼有情,思为利益。又能于修道等时,堪忍寒热饥渴,蚊虻风日等苦,如是名为善能堪思。

  7、无有怖畏:处大众中,说处死时,心无怯劣,声无战掉,辩无误失,腋不流汗,身毛不竖,不为诸畏怖之所逼切,故名无有怖畏。

  8、语具圆满:即成就极美妙的说话,甚显了的说话,轻易悟解的说话,众生乐欲听闻的说话,善辩善说,如是名为语具圆满。

  《大乘肃静经论亲近品》,更说具足十德为圆满的善常识,如彼论说:若善常识,具足十种功德者,应堪亲近。何谓为十?一者调伏,二者寂静,三者除惑,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经富,七觉真,八善说,九悲深,十离退。调伏者,与戒响应,由根调故。寂静者,与定响应,由内摄故。除惑者,信念与慧响应,烦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惫故。经富者,得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倒置故。悲深者,绝愿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说故。个中十德,全为《瑜伽》八德所摄,仅名相开合有差别而已,如寂静、除惑、觉真,可以摄入《瑜伽论》八德的能有所证中,德增可以摄入安住禁戒、能有所证等中。故二论所说,皆是善友的圆满德相。但此时际,具足这样圆满德相的善常识,实弗成得,若有具此十方之五德,或十分之三德,我们即当欣庆求为亲近依止的慈善家了。

  (2)思念善常识的功德

  善常识是指导我们修善断恶,离一切苦,得一切乐的导师,故他于我们的恩义极大,能够依法思念其功德和恩义,则能引起我们对于善常识如法亲近、如法依止、如法恭敬承事的果断意念。否则,虽然遇著了具德的善常识,亦不知如法亲近,自己的善法功德亦无由增长,故于善常识念恩念德极为重要。这里引证几段赞叹善常识恩和德的经文,以启发我们对于善常识知恩知德的善净意乐。《增一阿含经九众生居品》说: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常识者,等于半梵行之人也,将引善道,以至无为。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常识者,等于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常识之人,等于全梵行之人,与共从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常识,成无上正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弗成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常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这是赞说善常识是具足全梵行功德的人。

  如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善财白言:圣者!唯愿慈悲,广为我说,我应云何学菩萨行?应云何修菩萨行?应云何起菩萨行?应云何观察菩萨行?应云何增广菩萨行?应云何成就善萨行?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尔时文殊师利苦萨,说此偈已,告善财孺子言:善哉!善哉!善须眉!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复欲勤求菩萨行,倍更为难。善须眉!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当勤求真善常识。善须眉!求善常识,勿生疲懈!见善常识,勿生厌足!于善常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忤逆!于善常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这是说欲求成佛的人,当勤求善常识,但应恭敬,勿见过失。一个依止学生,假若以寻求过失的心去观察善常识,则唯见师长过失,覆障其清净信心,而于善常识之敬信退失,自己善法功德亦不复增长了。

  前经又说:复次,善须眉!善常识者,如同慈母,出生一切佛法种姓故。善常识者,犹知严父,广大利益亲属故。善常识者,如同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法故。善常识者,如同教师,示诸菩萨所应学故。善常识者,如同善导,能示甚深波罗密故。善常识者,如同良医,能治各种烦恼病故。善常识者,如同雪山,增长一切种智药故。善常识者,如同勇将,殄除一切识恐怖故。善常识者,如同船师,令度众生大瀑流故。善常识者,如同商主,令到一切智宝洲故。善须眉!汝今若能如是作意,正念思惟,当得亲近诸善常识。

  又说: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常识力而得圆满,以善常识,而为根本。从善常识来,依善常识生,依善常识长,依善常识住,依善常识为人缘,善常识能提议。

  以上两段经文,都是所说善常识于亲近的学生有大恩义,作学生者应当正念思惟,如法亲近。余诸经论中,所说善常识功德者甚多,这里不繁引了。

  (3)于善常识如法亲近

  学佛者寻求善常识时,在未亲近和请求为依止以前,可以尽量的观察其有德无德,是否可以亲近依止,若经由观察今后,认为是有德的善常识,确可为自己亲近的师长,而后正式亲近依止,那就不应当再观察师长的过失了。故遇著了具德的善常识,要如法亲近,当学生的善法功德,才可以新生和增长。否别,以观察过失的心去亲近依止,自己的心先有烦恼成见,对于善常识的言行,不会虚心接收和体行,那么,自己的善法功德,也就不会发展了!佛法之中,异常重视如法亲近善常识。要做好如法亲近善常识,首先必须留意三件事:一、熟悉善常识与学生的关系。二、应该发什么心来亲近。三、圆满亲近的方法。

  一、善常识与学生的关系:在小乘经论中,多说如父子想。在大乘经论中,则多说学生于师作佛想。如《宝云经》第六卷说:我今依怙师僧增广善法,所以人缘,于和上所,若持戒,若破戒,若多闻,若少闻,若聪明,若无智,悉皆恭敬,生世尊想。于诸世尊恭敬、赡养、信乐、欢乐,于和上亦复如是。如八十《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更具体的说清楚明了于师于法于已于修行所作的心念,如彼经说,于己身生病苦想,远行想,求度想,儿子想等。于善常识生医王想,导师想,船师想,父母想等。于所说法生良药想,正道想,舟楫想,家业想等。于所修行生除病想,远达想,到岸想,绍续想等。如经七十七卷广说十类四十种想应知。

  学佛人亲近善常识,依止善常识,主要的是从善常识的教授教诫和他的实践生活中,来改造自己杂染的三业,丰富自己清净的生活。使自己一天一天的发展著善法功德,故善常识是自己黑阴郁的灯塔,从恶趣中救护自己的大恩人,是自己法身慧命的除障者和源泉,故对于善常识应当如经所说而作念恭敬承事。

  二、应该发什么心来亲近:对于亲近善常识的发心相《华严经》七十七卷《入法界品》说:复次,善男予!汝承事一切善常识,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惫故。应发如金刚心,自愿稳固,弗成坏故。应发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应发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应发如学生心,有所训诲,无忤逆故。应发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应发如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应发如佣作心,随所受教无违故。应发如除粪心,离憍慢故。应发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

  经中所说为二十种心,这里只节录了前十种,足以显示学生对于善常识的亲近意志之坚毅、诚厚、任劳、无动,这是因为自己彻底懂得,一切佛法,皆以善常识为根本而生、而长、而住、而圆满,故能提议一切恭敬承事的心意来亲近善常识。然则,应该知道,这是指对于具足圆满德相的善常识而说的,若不是一个具德的善常识,我们则不应当毫无观察简择地尽弃主宰而任其支配。

  三、圆满亲近法:圆满亲近善常识的方法,《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有四种,如彼论说:当知菩萨由四种相,方得圆满亲近善及。一于善友,有病无病,随时供侍,恒常提议爱敬净信。二于善友,随时敬问、体拜、凑趣儿、合掌、周密、修和敬业,而为赡养。三于善友,如僧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赡养。四于善友,若正依止,于如法义,若合若离,随安闲转,无有倾动,如实显发,作奉教心,随时往诣,恭敬承事,请问听受。

  这四种亲近别中,前三事轻易懂得,不必再加解释。第四义是说,于正所依止的师长,如其所说的教授教诫的法义,有与旧说相同的名合,或依经论而说的名合,不与旧说相同名离,成不依经论而别说自己看法的名离。作学生者,如师所说法义,无论其与经论或旧说,若同若别,凡师所说,若开许的,若遮止的,皆应无倒随顺信受奉行。如所开许的进取修持,如所遮止的止息不作。随师所说安闲,不为一切异论所引夺倾动,若有违犯,师长如实显发时,无恼乱之心,唯欲进求懂得,作奉教心,到师长跟前,恭敬承事,请问听受。

  (二)听闻处死

  (1)闻法的重要

  皈依者的第二正行,是听闻处死。什么是处死呢?即佛世尊,或佛学生宣说开示的法义,是至正慈善家丈夫所说,至正的教法,故名处死。即契经、重颂、记别第十二分教,如第一章第一节佛法僧三宝中已说,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应知。皈依三宝者,对于十二分教法,听闻其文,听闻其义,并受持读诵,是为听闻处死。

  学佛的工资什么须要听闻处死呢?因为我们凡大,愚迷痴暗,对于善恶法熟悉不清,在作为一切事的时刻,长短不合,常想莫辨,是以于善不知取,于恶不知断,现前三业,多成倒置,虽然以好心作事,反成罪行恶因,这都是因为不知法义的过失。如来在十二分教中,很清楚明白地开示什么是善法,什么是设法主意,善若何修,恶若何舍,有漏法如何断,无漏功德若何修证,皆详尽无余。学佛的人,为了断恶修善,舍有漏而取证无漏,必须清楚地熟悉善恶,熟悉有漏无漏,故须要听闻处死,依之起行,使自己的所行成为正行而招感胜果。

  如《大宝积经》卷五十说:如人入暗室,覆蔽绝光明,虽有众色像,非明眼所具。如是虽有人,内具诸明解,不闻于处死,善恶何能晓。多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善听增长闻,闻能增长慧,慧能修净义,得义能招乐。聪慧得义已,证现法涅槃,净觉法响应,证得第一乐。菩萨闻法已,处死善安住,为世大光明,行菩提妙行。此经前两颂说不听闻处死的过失,后三颂是说听闻处死的义利,个中第三颂总赞多闻的功德。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卷十九中广有解释,可检阅参考。

  又如彼论声闻地说: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资欲心,人形畜无别。前颂是说多闻的好处,由听闻处死,可以了知一切法,而知道断除恶因恶果舍弃无义有漏法,证得寂静安稳的涅槃。后颂是说,不听闻处死的坏处,连三世因果的事理也不会知道,心识中除了知世间的财宝之外,一点法宝也没有,这样的人,在享乐衣服饮食以外,什么高尚的意志都没有,等同于畜生,因为他只知道愚迷的生活,而不知善恶的三世因果和有漏无漏法的过失和功德。

  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对于少学的过失说:少学或心高,易满如牛迹。如鼠手持物,自谓己能多。智海广难量,不测及增谤。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学成菩提,愚学为死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学过。由上经论所说多闻的胜利,不闻与少学的过失,可以知道听闻处死的重要了。

  (2)恭敬说法师

  知道了听闻处死的重要,其次就是实际地从善常识跟前去听受。但要使自己听闻处死能得殊胜的利益,对于说法师与所说的法和听法的心理,都应该提议恭敬心,准确的思惟,和清净的心理,才能获得真实的听闻利益。这里先说对于说法师的心念。

  对于说法师,经中往往说应作医生想,极应恭敬,唯以纯净心属耳听法,不起不准确的作意。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四十四卷中,说名为于说法师由五种处不作异意:

  一、于坏戒不作异意,即于戒行有损坏的说法师,不应起这样的观念:他是坏戒者,不住律仪,我不应当从他听法。

  二、于坏族不作异意,就是有些说法师,出生的族性不高尚,听法者不应心想:这说法师是卑贱族姓家庭出身,我不应当从他听法。

  三、于坏色不作异意,即说法师色相容貌不肃静,不应嫌其丑恶,而不从其听法。

  四、于坏文不作异意,即说法师的文词不美妙,不应嫌其陋俗,而不从其听法。

  五、于坏美不作异意,即说法师的言语不好,不应嫌其粗陋,而不从其听法。

  听法的人,若于说法师,用意寻求上述五过,则自然不愿从其听闻法义了。故听法者,应于己作病人想,于法作药物想,于说法师作医生想,但应恭敬,听受处死,不应于说法师追求过失,影响闻法善心,而退失胜慧利益。

  (3)尊重处死

  诸经中多说于法存药物想,为疗治烦恼业病,于处死药极应尊重。《瑜伽师地论》说,听闻处死时,于法师所说的处死,应作五种想念:

  一、作宝想:我们从无始以来,在三界中死活流转,最缺的是善法财,佛法是能够于死活中救拔我们出离三界的宝贝,百切切灾害遭难遇,现在遇著了,凭借他的力量,就可以超脱死活,证大菩提,故佛法是无上的至宝,今得听闻,应生极大的尊重心。

  二、作眼想:我们在三界中轮转,得善趣果报的时刻少,堕诸恶趣的时刻多,更不知解脱死活,这都是自己愚痴无智,于善法恶法,不知取舍,如盲人无眼,于正道险道,无能辨别,今得听闻处死,获得了辨别长短善恶的妙慧,如盲人眼开,应生无比的光荣。

  三、作明慧想:听闻处死,即已得广大慧眼,于一切所知境界,能如实不错地了知,如光明照了诸物,现在自己得著这处死光明,照彻事理,不再为所迷,应知恩怀感。

  四、作大果胜功德想:处死是得涅槃大果的因性,是证得声闻独觉佛果三种菩提胜果的因性,听闻处死,就是已经获得菩提涅槃殊胜果法功德的因性,应生无上欢乐心。

  五、作无罪大适悦想:所闻的处死,是证得菩提涅槃的因,现前自己虽然还未证得涅槃及三种菩提,然则已得处死慧眼,能于诸法如实简择而修习止观,现世中可得远离欲界粗垢罪恶的静虑大乐,因性已得,应生适悦的大乐想。

  这五种想,广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菩萨地所说应知。

  (4)闻法愿意

  听闻处死时,对于说法师和所说处死,有清净准确的想念外,还必须澄清自己的心念,提议纯粹的闻法、意乐,即应该以无杂染心,无狼藉心,去听闻处死。

  如《瑜伽师地论》三十八卷《菩萨地力种姓品》说:往法师所,无杂染心,无散心,听闻处死。云何菩萨无杂染心听闻处死?谓听法时,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其心远离慢待杂染,其心远离怯弱杂染。由六种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由四种相,其心远离慢待杂染。由一种相,其心远离性弱杂染。谓听法时:应时而听,殷重而听,恭敬而听,不为损害,不为随顺,不求过失,由此六相,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又听法时,恭敬处死,恭敬说法补特伽罗,不轻处死,不轻说法补特伽罗,由此四相,其心远离慢待杂染。又听法时,不自轻视,由此一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菩萨如是无杂染心听闻处死。云何菩萨无狼藉心听闻处死?谓由五相:一者,求悟解心听闻处死;二者,专一趣心听闻处死;三者,聆音属耳听闻处死;四者,扫涤其心听闻处死;五者,摄一切心听闻处死。菩萨如是求闻处死。菩萨何故求闻处死?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开示利悟于他。

  论文中所说的不为损害,即于说法师不作障碍违缘。不为随顺,就是于听闻的处死有未懂得的意义,或有困惑,不唯随顺师说,必须以求其悟解的清净心而真诚请问。若自己于处死义不能悟解,或复困惑,终不讽刺于师,是为不求过失。这些意义,如《瑜伽师地论》八十四卷摄异门广说应知。

  (三)如理作意

  亲近慈善家与听闻处死的自的,在以所闻法义引起如理作意。因为发动三业最初有力的心所是作意,故欲求三业清净,必须于所闻处死中所说的应修应断的善恶法义,与真实非真实的事理,依所闻法理引起如实不谬的作意,此即名为如理作意。有此作意,则知见自能清净,不起倒置邪见,而引起如理的正行。

  如《法蕴足论》第一卷说云何名为如理作意?谓从慈善家,闻处死已,内自庆慰,欢乐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处死。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乐踊跃,引摄其心,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观察深妙自义,如是名为如理作意。这如理作意总有两种,即不增益非真实有的作意和亦不损减诸真实有的作意。

  如《瑜伽师地论》第一卷说:如理所引者,谓不增益非真实有,如四倒置。谓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亦不损减诸真实有,如诸邪见。谓无施与等诸邪见行。或法住智如是了知诸所知事。或善清净出世间智如实觉知所知诸法。如实名为如理所引。与此相违,当知不名为如理所引。

  常、乐、净、我四种妄执,非所知事上真实所有,是愚夫于所知事上不如实知所引起的增益倒执,故长短理作意。如理作意,是如其所闻处死理而了知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身器不净,人法无我。于所知事不起四种非真实有的倒置见,故是如理作意。持戒生天,布施招感大福财,甚至修无漏行可证阿罗汉等,皆真实事,邪见的人,毁谤无有,这是损减真实有的非理作意。听闻处死的人,于布施持戒等有果报的真实事,如处死理思惟信受,不损减为无、是名如理作意。

  法住智,即如佛所说法义而无倒了知,如《瑜伽师地论》卷十说:云何以法住智?谓如佛施设开示,无倒而知。

  所知事,即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等,于这些事理能正了知,是名如实了知。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六卷《声闻地》所说。

  出世间智,即如理智,此智住有学位名为清净,住无学位名善清净。此出世间于所知诸法,能亲证真实,故名如实觉知。

  所知诸法,即色心心所等有为无为法。如前第一章已说。如上所说两种如理所引,是名如理作意。学佛的人,应依教奉行。

  (四)法随法行

  皈依三宝者的第四种正行是法随法行。法是指所证的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最胜,故得名法。随法即道谛,它是能证涅槃的法,随顺于涅槃,故名随法。行是学佛人的自心中受持此法,为求涅槃精进修行圣道,是名为法随法行。又如理作意所引出离远离所生的诸胜善法,皆名为法,于此善法修习坚住。无间精进,随法义行故,如是名为法随法行(《集异门论》卷六)。又世亲《摄大乘论释》说:如教行故,名法随法行。即一切学处名法,随顺学法修行,是为法随法行。此如教法,略有五位。即身语意三业如教行故。无倒随转,是为三种,于法正思,为第四种,于法正修,为第五种。

  如《瑜伽师地论》三十八卷说:云何菩萨法随法行?当知个中略有五种。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思、正修。若佛世尊,于彼诸法制身语意,令不做作;于此诸法,开身语意,令其做作。即于如是二种法中,身语意业,无倒远离,无倒修证,是名菩萨于诸法中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法随法行。

  云何菩萨于法正思?谓诸菩萨,茕居闲静,随所闻法,乐欲思惟,乐欲称量,乐欲观察,先当远离不思议处,思惟彼法,恒常思惟,无间加行,殷重加行,而无慢缓。是诸苦萨,英勇精进思惟法时,于其少分,以理观察,而随悟入,于其少分,但深信解,凡所思惟,但依其义,不依其文,如实了知默说大说,正能悟入最初思惟。既悟入已,数数作意,令得稳固。是诸菩萨,由能远离,不应思议而思惟故,其心不随迷闷错乱。由能恒常无间殷重加行无缓而思惟故,先未知义,得正了知,得正决了。先已知义,得无失坏,得不忘失。因为少分以理观察随悟入故,于随正理观察法中,不由他缘。因为少分但信解故,于极甚深,自少觉慧不能达法,仰推如来,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如是于法不生诽谤,不自损害,远离衰患,无诸过罪。由诸菩萨,思惟法时但依其义不依文故,于佛世尊一切所说密意言语,能随悟入。由诸菩萨,普于一切默说大说得善巧故,于真实义,无物无法,能倾能动,是诸菩萨正能悟入初思惟故,能得先来所未得忍。是诸菩萨,由即于此已所得忍,数数作意,令坚牢故,能于其修,随顺趣入。菩萨由是八种相故,能正修行思所摄法随法行。

  云何菩萨于法正修?当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钵舍那;三者,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四者,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云何奢摩他?谓诸菩萨,由八种思善依持故,于离言说唯事唯义所缘境中,系心令住,离诸戏论,离心扰乱,想作意故,于诸所缘而作胜解,于诸定相,令心内住、安住、等住,广说甚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云何毗钵舍那?谓诸菩萨,由奢摩他熏修作意,等于如是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简择,最极简择,极简择法,广说甚至觉明慧行,是名毗钵舍那。云何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谓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无间加行,殷重加行,恒常修习,是名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谓诸菩萨,即于如是止观相中,其心无动,于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摄受无乱,是名乐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

  当知个中,是诸菩萨,如如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如是乐住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如乐住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如是奢摩他毗钵舍那清净;如如奢摩他清净,如是如是身安心安增长广大;如如毗钵舍那清净,如是如是若知若见增长广大。齐此名为修所应作。谓于所依中,应除遣粗重,及于一切所知,应修清净知见,如是一切修所功课,菩萨由前四种修相,时能成办。

  论文中,谓如所求甚至法随法行一段,是说菩萨于所求所受的法,如教修行的身语意三种法随法行。从云何菩萨于法正思以下,至能正修行正思所摄法随法行,是说菩萨第四种法随法行。于法正思文中,总有八相,从云何菩萨于法正思至令得稳固是正解八相,从是诸菩萨至随顺趣入,是成立八相。为了能干,把解和成的论文对比立表如下:(见表一)

  (见表一)

  第六相如实了知默说大说,指声闻乘不了义教名默说;大乘教中了义宣说,是名大说。能得先来所未得忍,指胜解行位菩萨所得的下中上忍,前时未得,创初获得,故名先来所未得忍。

  云何菩萨于法正修以下,是说菩萨第五种法随法行。于离言说唯事唯义等,是说法性绝离言说相,菩萨由前八种正思为依持故,于离言法性,如实智生,不取少法而起分别,唯取其事,唯取真如,系心专住。

  如理简择,最极简择,极简择法,广说甚至觉明慧行。这些意义,如《瑜伽师地论》八十三卷《摄异门分》中自释说:言简择者,总取一切苦法种类为苦圣谛故。最极简择者,互异分别取诸苦故,谓生苦老苦等,极简择法者,依此处所简择契经等法故。所以者何?依止此故,先修所作。又简择者,谓审解了。最极简择者,谓审定等解了。极简择法者,谓审定近解了。前是寻求道,今是决定道,复有差别,言解了者,于所知事作意发悟。等解了者,既发悟已,方便寻求。近解了者,求已决定。觉者,谓堪能简择俱生之慧,明者,谓习所得慧。慧行者,谓能受持读诵问论胜决择等增上了别,即于彼义转增清楚明了勤修习慧。《摄异门分》中,说到毗钵舍那的异名,尚有黠了、通晓、端相、聪睿等差别名称,这里略去不说,故说甚至二字。余文易知,不繁解释。

  乙、第二种四正行

  皈依三宝的佛学生,除了进修前面所说的四种正行之外,还有四种正行。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当知复有四种正行:一、诸根不掉,二、受学学处,三、悲愍有情,四、应不时无间于三宝所勤修赡养。这里分别略说如下:

  (一)诸根不掉

  诸根不掉,就是根律仪。根是眼等六根,掉是掉举,不让诸根在色等境相上掉动,是为诸根不掉。六根如门,为出生六识缘虑一切境界的增上依托处,要想使心坎不生烦恼或少烦恼,就必须从密护根门作起。故修行用功最初的下手处,应该修行根律仪。根律仪修法的简单说明,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声闻地》说:云何根律仪?谓即依此尸罗律仪,守护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目击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随好。恐依是处,由不修习眼根律仪,防护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贪爱恶不善法,故即于彼,修律仪行,防护眼根,依于眼根,修律仪行。如是行者,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而不取相,不取随好。恐依是处,由不修习意根律仪,防护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贪爱恶不善法,故即于彼,修律仪行,防护意根,依于意根,修律仪行,是名根律仪。

  尸罗即戒,义译清凉。律仪就是轨则。守护正念即于闻思修所得念,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于不时中善能戍守,是名戍守正念。常委念就是恒常委细的修习正念。行平等位,即住于善舍心位,或无记舍心位。不取相,即于色等境界中不执取其相。不取随好,即于色等境上不取其随附于境上的可爱等相,即由眼根色境为缘生起眼识,眼识无间生起方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眼所缘色中,执取其相已,更取可爱弗成爱等的随逐相,于可爱的各种色境相,生起染著,于弗成爱的各种色境,生起憎恚,由此生起各种烦恼罪行。

  修行的人依戒律仪,不时以正念防心,令根于色境远离,虽见亦不执取其相。于色境界正现前时,不取随好,分别意识于可爱色等将生染著,于弗成爱色等将生憎恚。即以正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其余烦恼响应意识,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令住于平等舍位,是为防护眼根,于眼根修律仪行,如是甚至意根法尘为缘,生起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的色法将生染著,于弗成爱的色法将生憎恚,亦由正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将生烦恼的意识,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令住于平等舍位,如是名为正念防护意根,于意根修律仪行。

  修根律仪行,略有五种差别相:一、能防护,即戍守正念,及所修习常委正念,能防护诸根,令不掉动。二、所防护,即眼、耳、鼻、舌、身、意根。三、从何防护,即从可爱弗成爱的色境中防护,甚至于从可爱弗成爱的法境而正防护。四、若何防护,即于色等境上不取其相,不取随好。若于色等境相上,将发生各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此境处修行律仪,戍守其根。五、正防护,即由正念防护意根,于一切境住平等舍位。这样精勤修习根律仪,如其所有戍守正念,如是即于念能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获得任持力;即由是功能势力,则能成办奢摩他毗钵舍那进趣所证。如上所说的意义,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三卷应知。

  (二)受学学处

  受学学处,就是戒律仪。皈依三宝的佛学生,在受皈依今后,随其自己的能力,应受学如来所制的学处,既受学学处,为了包管清净,无有垢染损坏,就必须修行戒律仪。修戒律仪应该留意的事,总略地说有三方面:

  一、安住净戒,即于自己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吃亏身业,不亏语业,于身语二业防护清净,无缺损,无穿漏,是名安住净戒。

  二、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别解脱律仪,即七众学生所受学的别解脱戒。于此别解脱善能守护,是名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此应修行:(一)轨则圆满,即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成就轨则,随顺于毗奈耶,不为世间人之所讥嫌毁谤,不为持律者、学律者之所呵责,见者闻者,皆生欢乐赞叹,说名轨则圆满。(二)所行圆满,即不可于五处:1、唱令家,2、淫女家,3、酤酒家,4、国王家,5、旃荼罗(译屠者)羯耻那(译断狱官)家。守护别解脱律仪者,于此五处不可,于余清净无罪处行,是名所行圆满。五种非所行处,虽是如来为比丘而制,但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人,也应远离。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受戒品》说:善须眉!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所不应游:屠儿、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舍。故于此五处善能远离,亦是最殊胜的所行圆满。(三)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即于诸小随小学处,若有毁犯,应见为生起大罪恶的根源。如《大般涅槃经》说: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滴水虽微渐盈大器,且受报不爽。又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故不应轻小罪,若有所犯,急速懊悔,令其还净。于三事能够如法而行,是名为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

  三、受学学处,即于一切所应学处,皆发心受学。受别解脱戒者,虽从戒师所获得别解脱律仪,得闻少分学处,但于学处未能多知善巧,复应于一切所应学处,自誓皆当修学。从亲教师、法度模范师,诸善常识,听闻进修,求得善巧,求得晓悟,并如所教诲,复能受学,是名为受学学处。

  (三)悲愍有情

  前面说五处观察所皈依境中,如情由具大悲故,成所皈依处。此大慈悲,亦是如来与外道差别不共功德之一。如《大般涅槃经梵行品》赞佛说:大慈愍众生,故令我皈依。又如《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力品说: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故皈依三宝的,应学如来,于诸有情,断除损害而修悲愍心。于诸有情,先修悦意慈,见诸有请,皆甚可悦意,复修行极亲厚心,极爱念心,欲作恩心,欲拔苦心,无厌倦心,代刻苦心,令心调柔安闲。

  于诸有情生起拔苦与乐的堪能意乐,这有三种修相差别,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一、有情缘慈,即普缘一切有情,提议与乐的增上意乐,修慈俱心,当知是名有情缘慈。二、法缘慈,即善于一切有情,住唯法想增上意乐,不起有情相,正观唯于法上假说有情,修慈俱心,当知此名法缘慈。三、无缘慈,修慈行者,复于诸法,远离分别,不起法相,修慈俱心,当知即此名无缘慈。如有情缘、法缘、无缘三慈差别,如是菩萨普缘一切有苦有情,提议除苦增上意乐,修悲俱心,等于有情缘悲。若住唯法想,修悲俱心,即法缘悲。若不起法想,住于无相,修悲俱心,即无缘悲。如《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梵行品说: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如是义故,名众生慈。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悲喜舍心,亦复如是。

  修慈悲心,能断嗔恚,是成圣的种姓,而且所得福报,无量无尽,如《大般涅槃经》卷十四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种性,得福报无量。设使五通仙,悉满此大地,有大安闲主,奉施其安泰,象马各种物,所得福果报,不及修一慈,十六分中一。皈依三宝的佛学生,为了成就证圣的种姓,和获得殊胜肃静的大福报,应急起修行慈愍有情的心行。

  (四)于三宝所勤修供奉

  (1)总说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之后,应随时以清净信心,忆念三宝的功德,随己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诸赡养具而为赡养。这是培养自己福德的事,也是自己依正二报的肃静因行,所以应该欢乐忠诚地不时无间于三宝前随力勤修赡养。

  《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戒品》中说:于日日中,应于三宝前,以其或少或多诸赡养具而为赡养。若未广设赡养,最低限度亦应做到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这就是说,若无财物设供,即以身语意三业赡养。《宝云经》中,很具体地指导了对于三宝的赡养方法,如经第一卷说:云何名菩萨恭敬施具足?赡养佛,赡养法,赡养僧。香花伎乐绕如来塔,涂扫佛地,若诸朽故崩落,修治严饰,如是名为恭敬佛。恭敬法者,听法、读诵、受持、书写、讲解,思惟其义,如法修行,不倒置取义,是名恭敬法。恭敬僧者,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各种杂物,供给所须,奉施于僧,甚至贫下无所有时,当用清水敬心持施,如斯施者,名恭敬僧施。若能如是赡养三宝,是名菩萨恭敬施具足。

  (2)赡养差别相

  赡养有十种差别,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当知赡养,略有十种:

  一、设利罗赡养, 二、制多赡养, 三、现前赡养, 四、不现前赡养,

  五、自作赡养, 六、教他赡养, 七、财敬赡养, 八、广大赡养,

  九、无染赡养, 十、正行赡养。

  分别略释如下:

  1、设利罗赡养:设利罗旧译为舍利,这里是指如来的色身。设利罗赡养,就是赡养者亲自现前赡养如来的色身,是名设利罗赡养。

  2、制多赡养:制多义翻塔庙,就是于为如来所造的一切塔庙前,无论为新为旧,设诸赡养,是名制多赡养。

  3、现前赡养:就是赡养者,于如来色身,或于如来的塔庙,亲自面对其前现见而设赡养,是名现前赡养。

  又若赡养者,于如来所,或如来制多所,现前施设赡养品时,提议增上意乐响应的清净心,作如是的思惟:若一如来法性,等于去来当代一切如来法性。若一如来制多法性,等于十方无边无际一切世界所有如来制多法性。是故我今供现如来,等于赡养其余三世一切如来。供现制多,等于赡养其余十方无边无际一切世界,若窣堵波、若龛、若台、若故制多、若新制多,当知是名菩萨俱供现不现前一切如来及以制多。

  4、不现前赡养:即赡养者,于不现前一切如来,及如来塔庙,作如是的观想:我现前普为三世一切如来,一切十方如来塔庙,施设赡养,当知是名唯供不现前如来及塔庙。又若于佛涅槃后,为赡养如来故,为如来造立形像,或塔庙,或龛台,随己能力,造一造二,甚至百、千、万、亿,而设赡养,亦是不现前赡养。

  《瑜伽师地论》说,唯供现前佛及塔庙,获得广大福果。若唯供不现前佛及以塔庙,获得大大福果。若俱赡养现不现前佛及制多,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

  5、自作赡养:即赡养者,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欲设赡养,为了恭敬,唯自已亲手作供,不使人代作或帮供,是名自作赡养。

  6、教他赡养:赡养者为令所余有情皆能培养福德,发心赡养三宝,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欲设赡养时,于诸供品,非唯自作,亦劝父母、妻子、同伙等,令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随力随能,作诸赡养,当知是名教他赡养。若于穷苦无力兴办赡养的有情,兴慈愍心,将自己供品,布施与他,令其于如来前及如来塔庙前持用赡养,愿其招感福乐果报,但自己无所赡养,是名唯教他赡养。若自己于佛及塔赡养,亦施他令供,其名自他俱共赡养。

  《瑜伽师地论》说,若唯自己赡养,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教他赡养,应知获得大大福果。若能自他俱共赡养,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

  7、财敬赡养:若于如来及如来塔庙,以诸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熏香、末香、华鬘、伎乐、幢、盖、幡、灯、金、银、琉璃、真珠、玛瑙等而为赡养,是名财物赡养。

  8、广大赡养:即于前面所说财物赡养,长时施设。此复七种:若浩瀚、若奥妙、若现在前、若不现在前、若自做作、若教他做作、若淳净心,猛利胜解现前;而为赡养。即以如是赡养所种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广大赡养。

  9、无染赡养:这有六种:(1)自手赡养,即于施设供品,不怀慢待心,令他代供,为忠诚恭敬,唯自手赡养。(2)殷重赡养,即令他赡养时,自己不住于放逸懈怠,而住于恭敬赡养心。(3)不散漫心赡养,即于供品,不轻弃掷,而善陈设。(4)无杂染心赡养,即施设供品,不杂贪等烦恼而为赡养。(5)不于信佛国王大臣诸贵胜前,为得财位等故,诈设各种虚事赡养。(6)以清净物赡养,不以三宝不受用的器械,如孙蒜等,及一切有毒之物设赡养,唯以清净物品而为赡养。如是六种,说名无染赡养。

  以上所说财物赡养,于诸财物,若自力所集,或从他求得,由胜解心,从具安闲所得等,能为赡养,算作观想化身千、百、万、亿于十方一切如来及塔庙赡养,恭敬体拜,则能获得广大福德资粮。又若自己无力集诸财物,亦无从他求得,及无众具安闲,而可施设赡养,以净信胜解心随喜一切有情,赡养一切如来及塔庙的功德,如是少用功力,亦能集获摄受菩提的无量福德资粮,学佛的人,于此善巧方便,应勤修学。

  10、正行赡养:依处死修行,以此正行为赡养,是为正行赡养。如于少时分,普于一切有情,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于一切诸行修无常苦空无我想,于涅槃修胜利想,于佛法僧修随念想,于一切法发生忍智信解,于离言法性的真如生起无分别无相心住,于所受尸罗守护无犯,于奢摩他毗钵舍那精进修学,于一切波罗蜜多及诸摄事精进修学,如是等处死行,虽以少少时分修习,其功德亦最胜最妙,最为无上,长时修习,则功德弗成思议,能迅速圆证无上菩提。

  上来所说十种赡养,是以如来为赡养境说,如是于法于僧,亦应修学十种赡养。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由此十相,应知是名具一切种赡养如来;如赡养佛,如是赡养若法若僧,随其所应,当知亦尔。

  (3)赡养的重心

  已说十种赡养差别,个中应该留意两点:

  第一、修财物赡养,应以至诚恭敬,及广大菩提心为主,物品丰富美妙,则其次要。如《阿阇世王授决经》中,贫女供一灯,如来为他受成佛的记,等于最好的例证。如彼经说:一时,佛在罗阅祗国(王舍城)耆阇崛山(灵鹫山)中,时阿阇世王(未生怨王)请佛。饭食已讫,佛还祗洹。王与祗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竟,更佛所宜?祗婆言:惟多燃灯也。于是王乃敕具百斛麻油膏,从宫门至祗洹精舍。时复有贫穷老母,常有真心,欲赡养佛,而无资财,见王作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两钱,以至麻油家买膏。膏主日:母人大贫穷,乞得两钱,何不买食?母日:我闻佛生难值,百劫一遇,我幸逢佛世,而无赡养,今日见王作大功德,巍巍无量,激起我意,虽家贫穷,故欲燃一灯,为后世根本也。于是膏主,知其至意,与两钱膏,应得二合,特益三合,凡得五合。母则往当佛前,燃之。心计此膏不足半夕,乃自誓言:若我后世,得道如佛,膏当通夕,光明不消。作体而去。王所燃灯,或灭或尽,虽有人侍,恒不周匝。老母所燃一灯,光明特朗,殊胜诸灯,通夕不灭,膏又不尽。至明朝旦。佛告目连:今天已晓,可灭诸灯!目连承教,以次灭诸灯。灯皆已灭,惟此母一灯,三灭不灭,便举法衣以扇之,灯光益明。佛告目连:止!止!此当来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之所息灭。王闻之,向祗婆曰:我作功德,魏魏如斯,而佛不与我决(决定当来果报,就是受记);此母燃一灯,便受决,何以尔也?只婆曰:王所作虽多,心不专一,不如斯母注心于佛也。

  第二、应该知道,诸赡养中,以正行赡养为最上。亦即诸经论中所说的法赡养。如《宝云经》卷六说:善须眉!菩萨复有十法,名善赡养佛。何等为十?以法赡养于佛,以救拔济众生赡养于佛,以教化众生令立诸善根赡养于佛,常与一切众生利赡养于佛,不舍愿行赡养于佛,不舍菩萨所行赡养于佛,言行响应赡养于佛,心无疲厌赡养于佛,不舍菩提赡养于佛,不以财施赡养于佛。何以故?善须眉!如来法身不待财施赡养,唯以法施赡养为上,以具足赡养利益众生,令得安泰常获善利。善须眉!若不能利益众生,放舍善法,所作无无厌,好喜妄言,志意下劣,心生疲厌,离菩提心,有如是等,不能为诸众生而作利益。何以故?菩萨要依众生修诸功德,甚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无众生,终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为具佛道,以法赡养为最第一,不以财施为真赡养。善须眉!具此十事,是名菩萨能善赡养。

  《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在说完十种赡养今后也说:如是赡养(正行赡养),为最第一,最上最胜,最妙无上。如是赡养,过前所说具一切种财物赡养,百倍千倍,甚至邬波尼杀昙(此云数极义微细义)倍。由上经论所说,可知正行赡养之殊胜。故佛学生,应该以修学正行赡养为主,尤其削发佛学生,为住持佛法,教化众生,成办自己的道业,更应该特重建学正行赡养。

  (五)皈依三宝所获功德

  甲、依经总说

  皈依三宝的功德,其殊胜广大难可校量。如《希有校量功德经》中,阿难请问世尊,若善须眉善女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得几所功德?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此阎浮提地纵广七千由旬,形如车箱,南陕北广,借使善须眉善女人,满一百年,持于世间一切所有娱乐之具,尽给施与,复以四事具足赡养,恭敬体拜,甚至灭度之后,收其舍利起七浮屠,一一塔庙,皆以香花酥油灯烛,作倡伎乐,绘彩幡盖,各种赡养,于汝意云何?彼善须眉善女人得福多否?阿难白佛言:甚多,世尊!佛言阿难:不,如是善须眉善女人以淳净作如是言: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得功德于彼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切切分不及一,甚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法华经》说:若人狼藉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金刚经》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受持,甚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大悲经》卷三礼拜品说:阿难,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称沙门,形似沙门,当有披著法衣者,于此贤劫弥勒为首,甚至最后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是佛所,于无余涅槃界,次序递次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余。何以故?阿难,如是一切诸沙门中,甚至一称佛名,平生信者,所作功德,终不虚设。

  第一种经,是总说皈敬三宝的功德,后三种经,是互异赞说皈敬佛、皈敬法、皈敬僧的功德。诸经中赞叹皈敬三宝的文句很多,这里仅引四经,以作皈依三宝所获功德无量的圣教证据。

  乙、依论别说

  (一)第一四德

  皈依三宝的功德,在《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中,说获两类四种功德。第一四德如彼论说:受皈依者,获四功德:一获广大福,二获大欢乐,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

  一、获广大福:即皈依者,由赡养现前佛,不现前佛,及塔庙,与法僧,当知获得无量大福德果报,摄受无量广大梵福,由此能于无量大劫中不堕恶趣,圆满无上正等菩提的资粮。广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所说赡养三宝功德应知。

  二、获大欢乐:即皈依者,于佛法殊胜功德田,作意思惟发生欢乐。由皈依三宝故,了知世出世间道,于此事作意思惟发生欢乐。由皈依三宝故,能远离众苦及苦因,激发众乐,及与乐因,如是思惟,发生欢乐。又思惟随顺修道,便能证得速疾通慧,发生欢乐。如是等无量欢乐浇灌其心,数数作意思惟,心常欢乐住,故为获大欢乐。广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所说应知。

  三、获三摩地:这有三种差别:1、得三摩地。2、三摩地圆满。3、三摩地安闲。皈依三宝者,由提议希求证得殊胜功德的善法欲,具足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止观,正知而住等,对治障碍三摩地的所治法已,创获初静虑未至定,是为得三摩地。其次,由已得三摩地,于少分奥妙定中,不生喜足,于殊胜的根本定,见胜功德,更起希求意愿,英勇精进,策励而住,依正方便,获根本静虑,得离生喜乐,遍诸成分,无不充满,无有间隙,远离诸欲,远离一切恶不善法,于初静虑圆满五支具足安住,是名三摩地圆满。复次,行者虽然已经证得根本三摩地,但其心中犹为三摩地生起爱、慢、见、疑、无明等烦恼之所染污,其心于入住出未能随意安闲,未名圆满清净鲜白。为了使诸烦恼不现起故,为练心调心故,誓证心安闲性,定安闲性,依乐断乐修,正勤方便,常勤修习。由如是正修行故,于三摩地获得安闲,依止彼定安闲性,其心清白,无有瑕秽,甚至获得第四静虑,及能激发神通聪明,是名三摩地安闲。这得三摩地,三摩地圆满及三摩地安闲,总名无上的世间一切种清净。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卷所说应知。

  四、获大清净:这是说获得出世间一切种清净,此略有五种:1、入圣谛现观。2、入圣谛现观已,离诸障碍。3、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乐事。4、修如所得道。5、证得极清净道及果功德。

  (1)现观,就是清楚明了现前观无戏论界境,此境是圣无漏无分别智所证真实,故名圣谛。清楚明了现前观此圣谛境,故名入圣谛现观。入圣谛现观时,光明的无漏聪明生地,如阴郁的有分别烦恼障碍,即时除灭,各种恶不善业,永不现起,于爱尽的寂灭涅槃界中,心善安住,无复退转,如是心安住时,名已入圣谛现观。

  (2)入圣谛现观今后,为远离诸余障碍法,于行住坐卧中,勤修对治,于障碍法,随所生起,即便远离,如是名为远离障碍。

  (3)复为证得神通聪明,作意思惟诸欢乐事,如于佛法僧戒已得证净,即以证净为依止故,于佛法僧田作意思惟发生欢乐,由思随顺修道欢乐变乱,更能证得速疾通慧,是为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乐事。

  (4)由所生起广大欢乐浇灌其心,为断除余障,为证所余无漏功德,于少分殊胜所证,心无喜足,于诸善法转上转胜奥妙处希求而住,复修习如前所得类道,由此修道,获得殊胜所证法,是名修习如所得道。

  (5)由精进无间地修道故,所有烦恼无余永断,证得五无学蕴,即戒蕴(无漏戒),定蕴(无漏定),慧蕴(无漏慧),解脱蕴(无学胜解),解脱知见蕴(无学正见),名极清净道。由得无学清净知见,于无明爱永断无余。无明断故,于现法中证慧解脱;爱断尽故,于现法中证心解脱。入无学位,名为证得极清净道果。由证极清净道果,远离诸过,住圣所住处,名为功德。如是极清净道及果与功德,总略说名证得极清净道及果与功德。

  总上所说入圣谛现观等五种,皆是出世间清净,故说大清净。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卷所说。皈依三宝的佛学生,现前虽然未得这些大清净法,但只要自己依教奉行,是决定可以证得的。

  (二)第二四德

  皈依三宝的第二类四种功德,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复获四德:

  一、大护圆满。

  二、于一切种邪信解障,皆得稍微,或永灭尽。

  三、得入聪睿正行正至慈善家众中,所谓大师同梵行者。

  四、为于圣教净信诸天欢乐爱念,谓彼天众心生欢乐唱如言:我等成就三皈依故,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皈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一)大护圆满,是说由皈依三宝故获得生圆满。生圆满依内有五,依外有五,合有十种。

  依内五种是:

  1、众同分圆满,即生在人中,得丈夫身。

  2、处所圆满,即生在中国,不生边地(有四众学生游行处)。

  3、依止圆满,即诸根具足。

  4、无业障圆满,即无五无间随一业障。

  5、无信解障圆满,即于圣教发生清净信解,不于邪恶处发生信解。

  以上五种,都是有情内身上所具的圆满相,故名内圆满。

  依外五种是:

  1、大师圆满,即值遇大师出世。

  2、世俗处死施设圆满,即佛正演说处死,依世俗相安立十二分教法。

  3、胜义处死随转圆满,即依大师开示的处死修行,于沙门果证得圆满。

  4、正行不灭圆满,即世尊虽已入般涅槃,世俗处死未灭,可依之修行正行。

  5、随顺资缘圆满,即依处死修行,有信心慈善家奉施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具。

  十圆满义,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广说。

  (二)于邪信解障皆得稍微或永灭尽,有外道建立各种恶见、毁谤,无有布施果报,无有后世,无善罪行因果,甚至无真阿罗汉,此为邪解,于此邪解信受,即成为听闻处死的障碍,故名邪信解障。由皈依三宝故,于处死信解融会,这些障碍,即得稍微,甚至无漏慧生,邪信解障,即永灭不生,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中说。

  (三)得入聪睿正行正至慈善家众中,聪睿即聪明睿哲。聪明即与激发慧响应。睿哲即与俱生慧响应。远离邪行的无倒置行名为正行。已趣互异烦恼寂静,故名正至。慈善家即佛及学生,或有具戒具德,善守好学,柔和质直的人,亦名慈善家。皈依三宝的人,由亲近慈善家,听闻处死,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成就激发慧,和俱生慧,行无倒行,趣闻于烦恼寂静处,故得人于聪明睿哲的正行正至的慈善家众中。

  (四)为于圣教净信诸天欢乐爱念,诸天多由皈敬三宝、受五戒、修行十善而得生天中,故见有人皈依三宝,皆欢乐爱念,知道皈依三宝的人,死后必来生天上,为增加自己同类而欢乐。

  如《佛说嗟蔑曩法皇帝受三皈依获免恶道经》说:有一皇帝名嗟蔑曩法,天报将尽,唯余七日,现五衰相:一、身无威德。二、垢秽旋生。三、华鬘萎萃。四、身出臭气。五、两腋流汗。自知命终今后,堕阎浮提王舍大城,以宿业故而受猪身,由是之故,宛转于地,悲哀啼位。后由帝释天主劝其皈依三宝,告嗟蔑曩法皇帝言:贤者!汝可诚恳皈命三宝,应作是言: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时彼嗟蔑曩法皇帝,以死怖故,畏堕傍生猪身故,以至诚恳遥念礼敬,皈依三宝,受三皈已,心不间断,以至命终,生绉史多(此云知足)天,受五欲乐。诸天天眼能见其下,不能观上,故帝释天于嗟蔑曩法皇帝死后观其生处,因绉史多天在帝释以上,尽天眼力,不能观见,乃往世尊前请问,佛告彼已生绉史多天,帝释闻已,欢乐地赞叹以颂说:若皈依于佛,彼不堕恶道,弃舍人身已,当获得天身。若皈依于法,彼不随恶道,弃舍人身已,当获得天身。若皈依于僧,彼不堕恶道,弃舍人身已,当获得天身。又说:诚恳皈命佛,彼人当所得,若昼若夜中,佛心常忆念。诚恳皈命法,彼人当所得,若昼若夜中,法力常加持。诚恳皈命僧,彼人当所得,若昼若夜中,僧威常覆护。世尊印可帝释所说,而说言如是如是。由上经文所说,故知于圣教净信的诸天,见著皈依三宝的人,必欢乐爱念。

  二、受持五戒

  (一)总说受戒功德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今后,其具体的实践规则,即为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饮诸酒五种戒法。如《大宝积经》八十二卷《郁长者会》说:复次,长者!在家菩萨,应受善戒,所谓五戒。《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无所畏避。

  《辩意长子经》说: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谓为五:

  一者慈心,不杀群生,善养物命,令众得安。

  二者贤良,不盗他物,布施无贪,济诸穷乏。

  三者贞洁,不犯外色男女,护戒奉斋精进。

  四者诚信,不欺于人,护口四过,无得贪欺。

  五者不喝酒,不过口行。此五乃得生天。

  《最胜无比经》说: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须眉,或善女人,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甚至复能尽形寿,受持五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一曰一夜八戒福德,比尽形寿五戒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喻分、甚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优婆塞五戒相经》中,佛答净饭王请求分别五戒可悔弗成悔相说:憍昙(即翟昙)!我素心念,久欲与优婆塞分别五戒,若有善须眉受持不犯者,所以人缘当成佛道。

  《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论长行文中并说:譬如大地,为发展一切万物的依处,戒亦如是,为发展一切世出世间善法的依处。下品持戒,得生人中;中品持戒,生于天上;上品持戒清净可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甚至证得无上菩提。故受持戒法的人,若守护无犯,则能远离一切灾害恐怖,具足一切善法顺缘,常为善神之所守护,三宝之所加持,可得之愿,随其所求,皆得成办。所以《大智度论》说: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二)略说五戒

  甲、戒的意义

  五戒,即从大德师长前乞受:尽形寿不杀生,尽形寿不偷盗,尽形寿不邪淫,尽形寿不妄言,尽形寿不喝酒。这五条戒,为得人天善趣异熟报身的根本,也是修行圣道与成就无上菩提的基本。所以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之后,就应该受持五戒。戒是防止义,能防非止恶,故名为戒。

  五条戒中,前四条是性戒。性是体性义,即杀生等四种工作,本性上等于一种恶法,不管受不受戒,谁作了都是恶性的罪行,于此恶性行守护不作,故是性戒。最后一条,属于遮戒。就是在喝酒的本性上说,不是罪行,本性非罪,故喝酒不是性罪,但喝酒乱性,开不善之门,是生罪之因,可以导致罪行,障碍定等善法,佛陀为了防护修行人的净行,遮令不饮诸酒,所以制戒,故名遮戒。

  乙、别说戒相

  (一)杀生戒

  不杀生戒相。生是有情的生命,杀是用刀枪木石毒药等器械,拒却有情的生命,这是一种残暴的罪罪行动。佛法以慈悲为根本,屠杀有情的生命,是违反佛法的慈悲本怀的,所以应当戒杀。这杀罪在受持五戒的人犯了的时刻,有可以懊悔和弗成以懊悔的差别,假若杀的是一小我,或人胎,而自己的精神又是清醒地知道自己所要杀的是实有的人,因为烦恼响应,心坎里提议了拒却他生命的杀念,无论是自己杀,或教人杀,在方法上,用刀用枪,用毒药,势力强迫等,只要自己蓄意想般的人,是以而死了,即构成弗成懊悔的根本罪。受戒的人不作这样的事,等于守持不杀戒。

  若于上说前提不具足,如所杀非人,或精神错乱,或不知是人,或无杀心而误断彼命,皆是可以懊悔的杀罪。若仅仅于人或畜生捆扎、禁闭、打伤等,是杀生的方便罪而不是正罪。应该知道,五戒中的杀戒,原则上是不应该杀一切众生,如《大宝积经》八十二卷《郁伽长者会》,说到五戒文中就说:不杀一切诸众生等。这是说在家菩萨受了五戒,修习慈心不应该杀一切众生,但并不是凡杀了一个众生都是犯了杀戒的根本罪弗成懊悔。这以下对于五条戒相都依《优婆塞五戒相经》作一简略地决定。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犯杀有三种夺人命:一者自作,二者教人,三者遣使。自作者,自身作夺他命。教人者,教语他人言,捉是人捆扎夺命。遣使者,语他人言:汝识某甲不?汝捉是人捆扎夺命。是使随语夺彼命时,优婆塞犯弗成悔罪。

  经文是说,杀戒由五种人缘成弗成悔罪,一是人,即所杀的人,或人胎,非是畜生等。二人想,即能杀者的想不错乱,意识上清楚地知道所杀的是人,而作人想,非作畜生等想。三有杀心,即意识中提议拒却其人生命的杀心。四兴方便,即屠杀的加行,如置刀、购枪、配药、计划等,为达到究竟拒却人命的各种方法,是为方便。五被杀人命断,即被杀的人因能杀者刀杀,或枪击,或毒药等而死了。只要这五个前提具足,其被杀死的人,无论是自己杀的,或教人杀的,遣使杀的,被杀的人生命拒却时,杀者即犯了杀戒的弗成悔罪,而失掉戒体,不复成为优婆塞了。还应该知道,劝赞人死,其人是以而自杀了,也是弗成悔罪。持戒者于此应该特别留意。若五个前提不具足,被杀者虽然死了,亦是可以懊悔的杀罪。余打伤、捆扎等为方便罪,皆可懊悔,广如经说应知。于上说杀闹事不作,就是守持不杀生戒。

  (二)偷盗戒

  不偷盗戒相。偷盗是不与取,即他人的财物等,不授与自己,自己以偷盗心,将其取离本处而据为己有,是为偷盗。包括教别人替自己偷盗,或以势力牟取,或以方法侵占,或借用狡赖不还,或拐骗、贪污、漏税等,皆是偷盗,只要价值知够数量,生起得心,即犯盗戒根本罪,成弗成悔。自己不作这样的事,就是守持不偷盗戒。若偷盗未成,或价值不满数量,或以破坏心而破坏他人财物等,皆是方便罪,可以懊悔。于上说偷盗行不作,就是守持不偷盗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以三种取他重物,犯弗成悔:一者用心,二者用身,三者离本处。用心者,发心思惟欲为偷盗。用成分等取他物。离本处者,随物在处,举著余处。经中所说重物,即价值五钱。此盗戒,以六种人缘成弗成悔罪:

  一、他物,即所偷盗的器械,自己无主权。

  二、他物想,即思惟不错乱,意识上清楚地知道所偷盗之物是他人所有。

  三、盗心,即由贪烦恼响应,于他人物生起偷盗心。

  四、兴方便,即进行偷盗的各种方法,包括自取、教人取、遣使取。这三种取中,又有苦切取、慢待取、诈称他人名字取、强牟取、受寄取六种。

  五、值五钱,即价值知足。律摄中说五磨洒,古德说是八十小钱,或八分白银。

  六、离本处,即将他人物取移原放处所。

  六缘具足的偷盗事,即犯盗戒弗成懊悔的根本罪,而失掉戒体了。若六缘不具,取了他人的器械,或以破坏心损坏他人之物,皆是可以懊悔的罪。经中又说以七种人缘虽取他人物无犯,即:1、己想于所取物误认为是自己的。2、赞成所取物的主人,与己亲厚,亲信取用,其心欢乐。3、暂用取物时无盗心,只是暂时借用即还。4、无主即不知所取物有人摄属。5、狂。6、心乱。7、病坏心。最后三种,皆由神经错乱而取他物。盗戒可悔弗成悔罪,《优婆塞五戒相经》平分别很详,应阅读参考。

  (三)邪淫戒

  不邪淫戒相。淫是两交会法,邪淫是指与非自己的妻子之外的女人行两交会法。若女工资父母兄弟儿女亲眷等所守护,或者为国家司法所保护,削发修行女为戒法所守护等,与这些人行两交会法,甚至与傍生行交会法,都是邪淫。即自己的妻子,若受持一日的戒法中,或有娠、乳儿及非时、非道、非处(地点如清净道场处)行两交会法,也是邪淫,作这些两交会的时刻,自己的精神是清楚的,无错乱想,起爱乐心,即得根本罪。若只摩触,言语调戏等,是邪淫的方便罪。自己不作这样的事,就是守持不邪淫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痴结缚根本不净恶业。是中犯邪淫有四处:男、女、黄门、二根(一身中具有男女根的人)。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亦同于上类。若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处行邪淫,犯弗成悔。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二处行淫,犯弗成悔。若发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小可悔(远方便故)。若二身和合止不淫,犯中可悔(近方便故)。若优婆塞婢使已经嫁有主,于中行邪淫者,犯弗成悔。余犯如上说。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余处行欲皆可悔。若优婆塞婢使未配缘,于中非道(即非三处)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若优婆塞有须眉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口及大便处)犯弗成悔罪。余轻犯罪同上说。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值者,犯邪淫弗成悔。与值无犯。若人死甚至畜死活者,身根未坏,共彼行淫行,女者三处犯弗成悔。轻犯同上说。若优婆塞自受八支(一日一夜八关斋戒)行淫者,犯弗成悔。八支无复邪正,一切皆犯。若优婆塞虽都不受戒,犯佛学生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受五戒,甚至削发受具足。这邪淫戒,以三种人缘成弗成悔:

  一、有淫心,即行淫时,心极爱乐,如饥得食,如渴得饮。

  二、是道,道即口及大小便处,于此三处行淫是名为道。

  三、事遂,正行交会。

  经中仅说自受八关斋戒行淫犯弗成悔,应亲信妻受八关斋戒共彼行淫亦弗成悔,所以破他梵行故。

  (四)妄言戒

  不妄言戒相。妄言即虚妄不实的说话,自己意识不错乱,意欲欺诳他人,对于能够懂得说话意义的一人或多人,说自己得了禅定神通等功德,或说证得预流果等,这叫妄说上人法,即跨越通俗人的常识以上的法。只要听的人懂得自己所说的意义,不管其信与不信,即犯了妄言戒的本罪,这里面包括他人以如上所说的事来向自己询问,而自己用说话答认,或现相默认等,都是大妄言的本罪。假若自己说的话,听的人不懂得所说说话的意义,或自己说得不具体等,虽是不实的说话,但只是妄言的方便罪。若平常小事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觉言不觉,不觉言觉,知言不知,不知言知,皆是可以懊悔的小妄言罪。自己不说如上诸妄言,等于守持不妄言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吾以各种呵妄言,赞叹不妄言者,甚至戏笑尚不应妄言,何况故妄言!是中犯者,若优婆塞不知不见过人圣法,自言我是罗汉,向罗汉者,犯弗成悔。若言我是阿那含、斯陀含、若须陀洹,甚至向须陀洹。若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若得慈悲喜舍无量心,若得无色定、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若得不净观,阿那般那念。诸天来到我所,诸龙、夜叉、薛荔、毗舍阇、鸠盘茶、罗刹来到我所,彼问我,我答彼,我问彼,彼答我,皆犯弗成悔。若本欲言罗汉,误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余亦如是说。若优婆塞,人问言:汝得道耶?若沉默,若以相示者,犯中可悔(未决定懂得故言可悔)。甚至言旋风土鬼来至我所者,犯中可悔。若优婆塞,实闻而言不闻,实见而言不见,疑有而言无,无而言有,如是等妄言皆犯可悔。若发心欲妄言未言者(远方便罪),犯下可悔。言而不尽意者(近方便罪),犯中可悔。若向人自言得道者,便犯弗成悔。若狂,若心乱,不觉语者无犯。个中妄说上人法的大妄言,以五缘成弗成悔:

  一、所向是解义的人等。

  二、是人等想。

  , amp;, nbsp;

  三、有欺诳心。

  四、说重事,即说是罗汉等。

  五、听者解义。若向聋人、痴人、不解语人说,及向畜生等说,并属中可悔罪。

  (五)喝酒戒

  不喝酒戒相。酒是一种有刺激性的饮料,喝了今后,扰乱人的神经,使人轻易失掉本来镇静的心行,引起躁动、烦恼,甚至使人倒置狂乱,闹事肇祸。佛陀意在令修行的人,不致于逸乱性,而做作罪行,所以制令不喝酒戒。这里所说的酒,包括一切可以醉人的酒,无论是粮食作的、果子作的、药物等作的、干的、湿的,都在戒禁之内。于诸酒不饮,等于守持不喝酒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中说:诸比丘、优婆塞不得喝酒者,有二种:谷酒、木酒。木酒者,或用根、茎、叶、花、果,用种子,诸药草杂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饮能醉人,是名为酒。若优婆塞尝咽者,亦名为饮,犯罪。若饮谷酒,咽咽犯罪。若饮醋酒,随咽咽犯。若饮甜酒,随咽咽犯。若啖曲能醉者,随咽咽犯。若啖滴糟,随咽咽犯。若喝酒淀,随咽咽犯。若饮似酒、酒色、酒香、酒味,能令人醉者,随咽咽犯。若但作酒色,无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及余饮,皆不犯。酒戒然则遮罪,为防护过患,所以与前四性戒同制,实是可以懊悔的戒。此酒戒三缘成犯:

  一、是醉性,即饮之醉人。

  二、酒想,即想无错乱,心知是酒,或酒和合的饮料等。

  三、进口,进口尝咽即成犯罪。

  咽咽犯罪,即结归可以懊悔的罪。若饮食不知有酒,或虽是酒煮之物,但以落空酒性,不能醉人,饮食之并皆无罪。

  (三)杀生等过患

  杀生等五事,是残暴、犯法、不道德、不诚实、放逸狼藉的罪行。犯之轻者,自心中常怀恐惧、疑畏、家属不和、同伙不信、出事处悔等。为善人所呵,为司法所制裁,为舆论所声讨,为社会所憎恶,为智者所厌嫌等。从业果上来说,杀生种夭折业人缘,偷盗种贫穷业人缘,邪淫种怨家业人缘,妄言种诽谤业人缘,喝酒种愚痴业人缘。若于杀生等事犯之重者,则成三恶趣因,未来人身尚且不保,更想于善趣中获得康乐财富等善法顺缘,那是从妄想中也不会获得的。学佛的人,其最高目标,固在圆证无上佛果,但能作此佛果因行基本的所依体,以人身为最善最胜。杀生等事既然是三恶趣的因,与学佛人应修的正行相反,而且于众生有大损害,于自己有很多过患,故必须戒除。

  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受戒品》说: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言、五者喝酒。一切众生因杀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夭折、财物耗减、家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忧?饥渴、龟龄、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夭折、贫穷,是一恶人人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瓜悉皆削减,是人殃流,及一世界。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夭折、财物耗减、家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忧?,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刻苦,心抱恨恼,是一恶人人缘力故,一切国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若复有人乐于妄言,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舍此身已,入于地狱,受大苦楚,饥渴热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报。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说虽实,人不信受,见者不乐,虽说处死,人不乐闻,是一恶人人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削减。善须眉!若复有人乐喝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聪明,心无忸捏,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呵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喝酒现在恶报。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忧?,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牵挂捆扎思惟善法,是一恶人人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善须眉!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言在先,于一切时,常受忧?,心常狼藉,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爱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龟龄,无量忧?,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是一恶人人缘力故,一切外物不得安闲。

  《大智度论》第十三卷中,依经所说,于杀生列举十罪,于偷盗列举十罪,于邪淫列举十罪,于妄言列举十罪,乃喝酒列举三十五失。《削发缘经》,于喝酒说三十五恶。《分别善恶所起经》中,于喝酒醉,得三十六失。爱乐广详者,可取经论披读。

  (四)受持五戒的利益

  五戒是远离一切恶法,发展一切善法的基本,能受持五戒,则能渐断一切恶因恶果,发展一切善因善果。故经中说五戒行是世间肃静具中的殊胜肃静,是无上奥妙的宝藏。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说:善须眉!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肃静,其香奥妙,熏无界限,遮不善法,为善司法,等于无上妙宝之藏。

  受持五戒,能远离修习善法的障难,具足增长善法的顺缘。如来在《灌顶经》里说,若持五戒,有二十五位善神护卫,在人阁下,守于宫门宅户之上,使万事吉祥,故严持五戒的人,非人、灾害等不能侵犯,因而能够顺利地断除恶法,进修善法。如《法句譬喻经》卷四说:戒德可恃怙,福报常随己,见法为人长,终远三恶道。戒慎除苦畏,福德三界尊,鬼龙邪伤害,不犯持戒人。又持五戒者,是于一切众生不作损害恼乱,清廉守正,贞洁不乱,诚实不欺,无迷乱误失,由此之故,心安理得,喜乐无苦。所以《大般涅槃经》十一卷说:持戒则为乐,身不受众苦,睡眠得安稳,寤则心欢乐。

  五戒的有漏果报,能招感殊胜的人天福报,如《辩意长者子经》说:不杀得长命,无病常鲜肥,一切受天位,身安光景至。不盗常大富,自然钱财宝,七宝为宫殿,娱乐心常好。男女俱不淫,身体香干净,所生常正直,德性自然明。不欺口气香,言语常聪明,谈论不謇吃,所说众奉行。酒肉不过口,无有误乱意,若当所生处,天人常奉侍。若其寿终后,二十五神迎,五福自然来,光影自炜炜。

  又严持五戒,即为得一切戒的根本,证得一切无漏功德和圣界的所依器。如《优婆塞戒经》卷三说:善须眉!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甚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真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又说:善须眉!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等于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甚至阿那含果。由持五戒有如是功德,故《大智度论》第十三卷也说:持戒之人,常得令世人所敬养,心乐不悔,衣食无乏,死得生天,后得佛道。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论中还用多种譬喻,赞叹持戒功德,呵责破戒过失,当检论披读,以广闻慧。

  由上经论所说持戒功德,可以知道,无论求现世与后世的利益,有漏与无漏的功德,皆当以清净受持五戒为根本,由此事理,凡是受了五戒的优婆塞与优婆夷,都应当严持净戒。

  (五)分满受持

  经律论三藏中,都说对于五戒可以一分受持,多分受持,甚至圆满受持。因为近士男女,居于在家,受世间乐,兼修福德戒行,限于自己能力情况等,难于圆满受持五戒,故如来特地开许其发心受持一戒二戒,甚至圆满受持。

  如《优婆塞戒径》第三卷说:若受三皈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皈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皈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无分。若受三皈受持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皈受持五戒,是名满分。《大智度论》第十三卷说:是五戒有五种受,名五种优婆塞。一者一分行优婆塞,二者少分行优婆塞,三者多分行优婆塞,四者满行优婆塞,五者断淫优婆塞。一分行者,于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满分行者,尽持五戒。断淫者,受五戒已,师前更作誓言:我于自妇不复行淫。是名五戒。五戒之中,于杀盗淫不喝酒四罪不作,是身善律仪。妄言不作,是口善律仪。受一分多分,皆得戒律仪。如《成实论》第八卷说:佛说优婆塞有五戒,问曰:有人言,具受则得戒律仪,是事云何?答曰:随受若干,皆得律仪,但取要有五。

  三、修行十善业

  (一)深信业果决定

  佛法所说的义理,在世俗谛中,最重要的一法,就是业果决定。即世出世间的果报,都是由染净业力为缘而显现,依业流转,依业出离,此理决定不虚。

  如《佛说十善业道经》说: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互异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弗成见取,然则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合,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心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所以所生蕴处界等,皆悉正直,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肃静,光明显曜,蔽诸人人,设无量亿安闲梵天,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岂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习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各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

  业是身语意的做作,顺理利人的做作,是善业。违埋损人的做作,是恶业。善业有生乐果的力用,恶业有生恶果的力用。善恶业招感果报的功能势力,如善业未为邪见损害,恶业未修善法对治,纵经百切切亿大劫,也不会消失,到人缘成熟的时刻,决定感触感染果报不虚。所以如来在诸经中说:假令经百劫,所功课不亡,人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善恶业行是由自己做作的,果报成熟的时刻,也是自己领受,决无他人能够代替。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岔路歧路互异,即使重逢,无肯代受。又如《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说: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鸿缚,如蚕等无异。又《法句经.身受品》说: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代。又《佛般泥洹经》卷下说:善恶随身,父有过恶,子不获殃;子有过恶,父不获殃。各自之死,善恶殃咎,各随其身。而且业力成熟了的时刻,是无法避免逃脱的。如《有部毗奈耶》四十六卷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于前诸经所说善恶业果决定的事理,学佛的人能够信受不疑,等于于佛法中生起了世俗事理的正见(胜义正见即无我理)。得了这一正见,学佛就有了稳固的基本,知道掌握自己的业行而断恶修善,甚至转染成净,圆证无上的佛果、菩提,这也就是真正掌握了自己净化的命连。

  (二)业道名义

  业行的体相差别,异常深广复杂,声闻与菩萨的聪明也都不能详尽懂得,唯有佛陀的一切种智才能够究竟穷知。然则如来在经中说,一切业行,以十业道为根本。十业道中有善有恶,恶的名十恶业道,善的名十善业道。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杀生等三种是身恶业,妄言等四种是语恶业,贪等三种是意恶业。十善业道即: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淫、离妄言、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绮语、无贪、无嗔、正见。以身口意去做作杀生等,离杀生等,就是善业恶业。

  业以思心所为体,十善十恶皆是业行,是思心所的游履处,业之道故,立名业道。依《俱舍论》及《瑜伽师地论》六十卷说,思是业非业道;杀生甚至绮语七支,其业亦是业道;贪嗔邪见,是业道非业。又善恶业行,使人趣向于六趣,通生苦乐异熟果故名为业道。即做作名业,能通名道。学佛的人,于信解业果决定之后,即应当在受持五戒的基本上,进一步修行十种善业,作为获得人天身、声闻、独觉、无上菩提的根本。

  如《十善业道经》说: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日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等于十善业道。修行十善业道,既然是首重永断十种恶业,即必于十恶业道分别懂得,才能清楚地知其若何永离而净修十善业,故此先须分别十恶业道。

  (三)十恶业道决择

  甲、业道自相

  《瑜伽师地论决择分》五十九卷说五种相,建立十恶业道自性差别。即:事、想、欲乐、烦恼、方便究竟。《杂集论决择谛品》亦说五相。如彼论说:又杀生等,应以五门分别其相、谓变乱、意乐故、加行故、烦恼故、究竟故。个中意乐摄《瑜伽师地论》的想和欲乐,想与乐所作欲,俱是意乐故。《瑜伽师地论》加行究竟为二,加行是方便,究竟是圆满,分开别说,更为显了。并且《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八卷也是这样分法,如彼论说:云何杀生?谓于他众生(事),起杀欲乐,起染污心(烦恼),若即于彼起杀方便(加行),及即于彼杀究竟中所怀孕业。于余九业道,皆作如是分别。故《杂集论》所说五相即《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五相,又与《决择分》五相无违,并且便于说明业道自相建立的差别,故这里依之决择十恶业道,但次序递次则依《本地分》而说。

  一、事:即起杀生等业的所依处事,《瑜伽师地论》、《杂集论》俱说于有情数,非有情数,随其所应,十恶业道依之而转。实通三处起,即杀生、邪淫、妄言、离间语、粗恶语、嗔恚大业道,于有情处起。绮语业道,依名身处起,即依非情处起。偷盗、贪欲、邪见三种,通情非情处起。

  二、意乐:就是于做功课行的所干事上,生起想意乐,及起算作此业道的意乐。《瑜伽师地论》说:想有四种,谓于彼彼非彼想,非于彼彼彼想,于彼彼想,非于彼彼非彼想。四种想中,唯第三想是业道,以无错乱故。《瑜伽师地论》说:欲乐者,或有倒想,或无倒想,乐所作欲。乐所作欲,即乐欲所作。这里的意乐,即包括《瑜伽师地论决择分》所说的想与欲乐。

  三、烦恼:即贪嗔痴,如其所应,或总起,或别起。即造杀生等业时,由贪等烦恼响应,或贪嗔同起,或贪痴同起,或嗔痴同起,或贪嗔痴一切皆具。

  四、加行:即杀生等业的感化,或由自己,或教他人提议身语意三业,进行杀生等的方便,即于乐欲所作提议的三业,如策划、安排等,皆为究竟完成乐欲所功课的加功用行,故名加行。

  五、究竟:即于乐所功课,由彼彼加行、杀生等业道,或于当时圆满,或于后时圆满,是为究竟。

  杀生等恶业,若上述五相不具,此业即非圆满业道所摄。若五相具足,此业等于圆满业道所摄。

  此下以五相分别建立十恶业道:

  一、杀生:杀生业道以有情数众生为事。意乐即能害者于众生所,作众生想,及起必屠杀的乐欲。这种想即名于彼众生不倒置想,依此想作如是欲心:我当屠杀彼众生,如是名为杀生意乐。这能屠杀众生的人,或由贪烦恼所蔽,或由嗔烦恼所蔽,或由痴烦恼所蔽,或贪等二种烦恼所蔽,或贪等三种烦恼所蔽,而起杀生的做作心,是名烦恼。用意乐与烦恼,由自己、或教他人,提议方便加害众生,是为加行。若由加害之时,被害众生当即命终,便于当尔之时说名成就究竟业道。若加害之时,被害众生未即命终,于后时舍命,由此方便彼众生命终时,说名后时成就业道。

  二、偷盗:偷盗业道以他人主权所摄的有情数与非有情数为事。意乐,即于他人所摄事起想,及于彼起偷盗乐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起一、或起二、或具起三种。加行,即自作教他作等各种偷盗业行。如挖墙窃盗,伏道侵掠,拒债不偿,受寄不还,谄诳诈取,以势力钳制等。究竟,《瑜伽师地论》说移离本处,《杂集论》说取为己有。二义兼取为善,以为利他而盗,或由憎嫉等,以嗔恚心破坏他人所摄之物,虽不取为己有,亦成业道故。

  三、邪淫:邪淫业道事,即非所应行欲行之女,或虽所应行,于非支、非时、非处、非量,及不应理的一切男与不男。支是支分,除产门外,所有余分,皆名非文。非时有五,若秽下时、胎圆满时、饮儿乳时、受斋戒时、有疾病时、是名非时。非处,即诸尊重所集会处、或塔寺中、或大众前、或地高下,如是等处,说名非处。过量行欲行,名为非量。此上即说,虽是自己妻妾,若于非支、非时、非处、非量行欲行,亦是邪淫。除己妻妾,于一切男及不男,无论其属自属他,皆不应行欲行,若于彼等行欲行,是不守世间体法的非理邪行,故说名不应理。意乐,即于彼彼女男等起彼彼想,是想不错乱,及依此想起近习乐行之欲,总为意乐。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自行、教他,或公显、或隐窃、或因谄诳方便、或因委托,或由威势等而行邪行。究竟,即两两交会。

  四、妄言:妄言业道事,即见闻觉知,不见不闻不觉不知。意乐,即于见闻等翻作不见闻等想,不见闻等,翻作见闻等想,即别异想;起覆藏想乐说之欲,即欲别异说;总为意乐。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不具。加行,即用说话自说,或教他说,或书写文字,或默默表认,或动肢体表相,或为作证等。无论为自己或为他人,而于见闻觉知言不见闻觉知,于不见闻觉知而言见闻觉知,甚至默认现相等,都是妄言。究竟,即听者,或对论者领解其义。

  五、离间语:离间语业道事,即诸有情,若本和合,若不和合。意乐中的想,即俱于彼和合有情不和合有情,起乖离及不和合想。欲乐,即依此想而起乐彼有情乖离及不和合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为乖离故,以实事或非实事毁訾于他,而发说话,或自说,或教他说。《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复次,若以实事毁訾于他,为乖离故而发此言,名离间语。或以不实假合方便以为依止,为损坏他而有陈说。或依亲近施与,或依知友给侍而有陈说,名离间语。若自利缘,或损他缘,或由他教,或现破德(宣说他无实德),或现怖畏,为乖离故,或自谈话,或令他发,如是皆名离间语罪。究竟,即所破的人领解其义。

  六、粗恶语:粗恶语业道事,即于诸有情能引起恚恼损害。意乐,即覆善语说粗语想,及起乐粗言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不具。加行,即自说或教他说粗恶说话。《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复次,若有对面发辛楚言,名粗恶语。或不现前,或对大众,或幽僻处,或随实过,不随实过,或书表示,或假现相,或依自说,或依他说,或因掉举,或因不静、或依种族过失,或依止过失,或依功课,戒禁现行过失,或自提议辛楚之言,或令他发,如是皆名粗恶语罪。即依于情况与彼有情的实有过失,及其操业过失等而说非可爱语,皆是加行。究竟,《瑜伽师地论》说:谓呵骂彼。妄言离间语,必令他懂得才成业道。此粗恶语不待他解,但发即成,以所说恶语不必对境懂得,或虽懂得,彼不生恚恼,皆可成业道故。

  七、绮语:绮语业道事,即能激发无利之义。意乐,即起说绮语想,及起乐说绮语之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勤勇地以各种声音宣说无义利语。《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巷说:复次,若有依舞而发歌词,名为绮语。或依作乐,或复俱依(舞乐),或俱不依,而发歌词,名为绮语。若佛法外能引无义所有书论,以爱乐心,受持赞赏,以大声音而为讽颂,广为他人开示分别,皆名绮语。若依斗讼诤竞谈话,或乐处众宣说王论、臣论、贼论、广说甚至国土等论,皆名绮语。若说妄言或离间语、或粗恶语,下至不思不择发无义言,皆名绮语。又依七事而发绮语,谓斗讼诤竞语,诸婆罗门恶咒术语,苦所逼语,戏笑乐游之语,处众杂语,颠狂语,邪命语,如是一切名绮语罪。究竟,《杂集论》说:正发此言。即正说绮语,便成业道,以不待他有情懂得故。

  八、贪欲:贪欲业道事,即他所摄家当。意乐,即于他财起耽求想,及起欲为己有的爱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考虑筹度,欲为己有,甚至于所思惟的事,提议各种欲念,皆是加行所摄的非圆满的贪欲业道。如起欲念:若何能令他家父母妻子家当等归属于我。如何能令他知道我是少欲知足者,住正念者,是聪慧者,是多闻者,是持戒者。如何能令他人恭敬我,赡养我。如何能令自己当来生于天上,以胜妙五欲为游戏。

  广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所说应知。究竟,《瑜伽师地论》说:谓于彼事按期属己。《杂集论》说:决定执为己有。又贪欲圆满,须具五相,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复次,略由五相,建立贪欲、嗔恚、邪见圆满自相。何等名为贪欲五相?一有耽著心,谓于自财所。二有贪婪心,谓乐积财物。三有贪吃心(贪财为饕,贪食为餮),谓于属他资财等事,计为华好,深生爱味。四有盘算心,谓作是心,凡彼所有,何当属我。五有覆蔽心,谓贪欲缠之所覆故,不觉羞辱,不知过患,及与出离。设于自财,有耽著心,无余心现,当知此非圆满贪欲意罪行相。如是有耽著心及贪婪心,无余心现,亦非圆满贪欲之相,如是广说,甚至如前所说诸相,随缺一种,即非圆满贪欲之相,若全分摄,乃名圆满贪欲之相。

  九、嗔恚:嗔恚业道事,即于诸有情能为恚恼损害。意乐,起覆善心作损害想,及起损害等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或不具。加行,即起损害思等。如作是思:彼于我有无义欲,故我于彼算作无义。又作是思:彼于我所已作、正作、算作无义,我亦于彼算作无义。又作是思:云何令我于能损害怨家恶友而得安闲,缚害驱摈,或行鞭挞、或散家当、或夺妻妾、同伙、家属及家宅等。又作是思:云何令彼能损于我之怨家恶友,自遭诸忧?事。甚至思维:愿怨家等,提议某种身语罪行而丧失家当、家属、善法;身坏命终,生诸恶趣。如是等思,皆是加行所摄的非圆满的嗔恚业道。

  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广说应知。究竟,即决定加害,或损害的日期决定。又嗔恚圆满,亦须具三相,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何等名为嗔恚五相?一有憎恶心,谓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二有不堪耐心,谓于不饶益,不堪忍故。三有怨恨心,谓于不饶益,数不如理随忆念故。四有盘算心,谓于有情,作如于是意:何当捶打,何当屠杀,甚至广说故。五有覆蔽心,谓如前说(贪欲中,更贪为嗔等于)。于此五相,随缺一种,即非圆满嗔恚之相。若具一切,方名圆满。

  十、邪见:邪见业道事,即实有义。意乐,即于实有义起非有想,即于彼诽谤起爱欲。烦恼,即贪等三毒,或具不具。加行,即起诽谤因果等之思等。总有四种:即谤因、谤果、谤感化、谤实有事。谤因,即诽谤无有善罪行等。谤果,即诽谤无有善恶所招的异熟果。

  谤感化有三种:一谤无父母感化,父母各有二德:一可敬福田,若赡养承事,增长福业,若屠杀损恼等,成大重罪。二任持相续,即托父亲的种子,母亲能任持,相续发展。谤无父母的殖种和持种用,及极重的善恶业因用,是为诽谤无父母感化。二谤无往来感化,即否认有前世后世。三谤受生感化,即谤无结生相续的化生有情。

  谤实有事,即诽谤无真阿罗汉等。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复次,若作是思:决定无施,是名邪见。广说甚至谤因、谤用、谤果、坏真善事,如是一切皆名邪见根本业道。

  问:一切不正的执见皆名邪见,为什么如来于恶业道之中唯说诽谤因果等四种名邪见呢?《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有此问答文,兹节录如下:问:一切倒见皆名邪见,何故世尊于业道中但说如是诽谤之见名为邪见?答:由此邪见,诸邪见中最为殊胜,何以故?由此邪见为依止故!有一沙门,若婆罗门,断诸善根。又此邪见,最顺苦业,怀邪见者于诸恶法随意所行,是故此见偏说在彼恶业道中。当知余见,非不邪见自相响应。究竟,即决定诽谤。此邪见圆满,亦须具五相,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九卷说:何等名为邪见五相?一有愚痴心,谓不如实了所知故。二有暴酷心,谓乐作诸恶故。三有越风行心,谓于诸法不如理分邪推寻故。四有失坏心,谓无施与、爱养、祠祀等,诽谤一切妙行等故。五有覆蔽心,谓邪见缠之所覆蔽,不觉羞辱,不知过患,及出离故。于此五相随缺一种,即非圆满邪见之相!具一切分,乃名圆满。

  乙、三根发业与究竟差别

  以上所说十恶业道,每一支都是由贪嗔痴三根为发业的烦恼。为加行时各支皆有三种的差别,究竟则唯由贪、或唯由嗔、或唯由痴,或贪嗔痴随一究竟。这里分述如下:

  一、杀生业道:若为求得血肉等,或为牟取财物等,或受他人雇用,或为报他人思,或为同伙,或愿望作同伙,或为衣食等奉主人等教命,或想彼能衰损,或想彼能障碍财利等,而行屠杀,如是一切,名贪所生杀生业道。

  若想彼于己乐为无义,或想彼于已曾为无义,或恐彼于己当为无义,或见彼于己正为无义,而行屠杀。或依于己身、于亲友、于仇怨,在以前现在未来,已为无义,正为无义,当为无义,共为九恼事,而行屠杀。如是一切,名嗔所生杀生业道。

  若妄计杀生为处死,谓己是其余众生的善友,彼因我杀,身坏命终当生天上。或心作是念;为父老故,法应屠杀,如为父老生日等事而杀生等。或作是心:谓有诽毁天神、梵世主、骂婆罗门,法应屠杀。或计于杀生业,作及增长,皆无异熟果报,向他人宣说,劝其行屠杀,彼人由劝故,遂行屠杀,能劝者得杀生罪。由如是等心而行屠杀,是名从痴所生杀业。此后所说谬计杀生,作及增长,皆无异熟果等,是从痴所生杀生的事理,于诸余业道,甚至邪见,当知亦尔。即妄计偷盗无异熟果,甚至妄计邪见无异熟果,皆是从痴所生偷盗,甚至是从痴所生邪见。或有妄计以其父母、亲爱家属掷置火中,或断食、投岩、弃于野外,是真处死。如是一切,皆名痴所生杀生业道。

  二、偷盗业道:于他财食贪吃而取,即凶狠地贪取他人的财食。或为他人雇用,或为思所摄,或祈求后思,或为衣食等奉主人等教命,或为得称誉,或为得安泰,而行劫盗,如是一切不与取业,皆是从贪所生。

  若作是思:彼于我所,乐行无义,广说甚至行九恼害事增上力,而行劫盗。不必贪著彼所有财,不必希求诸余财物,是嗔恚所生不与取业。或由憎恚他故,焚烧聚落、舍宅、财物、珍玩、资具,当知是触嗔恚所生,是盗相似罪。或此盗罪更为增强,或由憎彼故,令他侵掠,破散彼财,他受教命依行其事时,能教的人所得不与取罪,是从嗔恚所生。如上所说,不与取业,皆是从嗔所生。

  若作是心:为父老故而行劫盗,是为处死。或作是心:若有诽毁天神,大梵天王,骂婆罗门,于法应夺彼财物。或作是心:若为祠祀支分,或为祠祀事具,于法应行劫盗,如是等不与取业,皆是从痴所生,余妄计于偷盗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业,准杀生中说应知。

  三、邪淫业道:若见到或听闻到有不应行的事,便起不如理的作意,分别取相,由贪欲缠之所缠缚而行不法欲邪行,或欲摄受同伙,或为衣食等承主教命,或为存活希求财谷、金银、至宝而行邪行,如是一切,名贪所生欲邪行罪。

  若作如是思:彼于我所,乐行无义,广说甚至九恼害事以为依止,而行邪行,非彼先有欲缠所缠,然于相违非所行事,为报怨故,勉励而行邪行,若嗔所生欲邪行罪。或由憎彼故,以彼人妻妾令他人毁辱。若受教者,行欲邪行,能教人便触嗔恚所生相似欲邪行罪,或更尤重。如是一切,名嗔所生欲邪行业。

  若作是心:由母及父亲,或他妇女,命为邪欲事,若不作者,便获大罪,若行此者,便获大福,这是以不法为法,而行邪行。是名从痴所生欲邪行罪。余妄计于欲邪行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业,准杀生中所说应知。

  四、妄言业道:若为利养,或为称誉,或为安泰,而说妄言,如是一切,若贪所生妄言业道。

  若有依九恼害事,而说妄言,名嗔所生妄言业道。

  若作是思:为诸父老,或复持牛戒者为牛,或祠祀天者为祠具,于法应说妄言。如是妄言,从痴所生。若作是心:诸有沙门,若婆罗门,违背诸天,违梵世主,违婆罗门,于彼等人说妄言,称顺处死。如是妄言,从痴所生。若作是计:于处死,作处死想;于毗奈耶,作毗奈耶想;以覆藏想,妄言破僧,无有不法。如是妄言,亦从痴生。余妄计于妄言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业,准杀生中所说应知。

  三、离间语业道。六、粗恶语业道。如妄言业道所说由贪等为加行发业,有三种差别,如是离间语业和粗恶语业,亦有三种差别,准例应知。若妄计离间语业、粗恶语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离间语业和粗恶语业。如杀生中广说应知。

  七、绮语业道:若为戏乐,或为显己是聪睿者,或为财利、称誉、安泰而行绮语,是名贪所生绮语业道。

  若有依止九恼害事,而说绮语,名嗔所生绮语业道。

  若有于中欲求真实,为求稳固,为求出离,为求处死,而行绮语业,是名从痴所生绮语业道。若妄计于绮语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绮语业。如杀生中广说应知。

  八、贪欲业道:若有人于他非怨有情所有的财物资具,先取其相,愿望追求的增上力故,起如是心:凡彼所有,愿当属我。此是于他资财决定执己有《杂集论》的贪爱之前而生的贪爱,即立此名贪加行,名贪所生贪欲业道。

  若于他人财物不计为好,但由九恼事增上力故,起如是心:凡彼所有,皆当属我。此是从嗔恚而生贪爱,名嗔所生贪欲业道。

  若作如是的计执:大安闲天,遍净天,帝释天,大梵天王等注心多住,能获大福佑,作如是意,注心多住,若痴所生贪欲业道。若妄计于贪欲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贪欲业。如杀生中广说应知。

  九、嗔恚业道:若为财利、称誉、安泰,于他有情起损害心,是从贪爱而生嗔恚,名贪所生嗔恚业道。

  若由九恼事增上力故,从怨怼想而起损害心,名嗔所生嗔恚业道。

  若住于此法,及外道法的所有沙门与婆罗门,憎恶他人受持的执见,于他见所,及受持彼见的沙门与婆罗门所,起损害心,名痴所生嗔恚业道。若妄计于嗔恚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嗔恚业。如杀生中广说应知。

  十、邪见业道:若作是心,诸人有拨无妙行罪行因果等的执见,彼于王等能获大赡养及衣服等,即以此事增上力故,起拨无因果等见,名贪所生邪见业道。

  若作是心:持说有布施、有受者的因果等见的某人,违害于我,我今不应与怨怼人同志,由憎恚故,起如是见说:无施与、无受者的因果等,名嗔所生邪见业道。

  若由非理作意,于法思惟、筹量、观察,由此方便所引寻伺提议邪见,名痴所生邪见业道。若妄计于邪见业作及增长,无异熟果等,亦是从痴所生邪见业。如杀生中广说应知。

  如上所说十恶业道,为加行时虽有贪嗔痴三种发生差别,但究竟时圆满业道则各有不合。杀生、粗恶语、嗔恚业道,贪嗔痴为加行,由嗔究竟。若有慈悲,必不屠杀,损害他有情故。偷盗、邪淫,贪欲业道,贪等三毒为加行,由贪究竟。若有无贪善根,必不做作偷盗、邪淫、贪欲业故。妄言、离间语、绮语三种,贪嗔痴为加行,于三毒中随由一种究竟。具三善根有情,必不说妄言等三恶业故。邪见业道,贪嗔痴为加行,由痴究竟。起邪见有情,由有迷理无明故。《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四摄颂说:杀、相、嗔由恚;盗、邪、贪由贪:三、三;邪见痴;恶业道究竟。

  还应该知道,贪等三不善根正发业的,唯是无明。助发业者则不决定。这里依据《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卷所说三不善根发十不善业,是随增义说,非不用痴。《缘起经》中说无明具十一种殊胜变乱,如理应思。

  丙、十恶业道轻重差别

  《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卷说:十恶业道,由五人缘成重。即:一由意乐,二由方便,三由无治,四由邪执,五由其事。分别蓥述如下:

  一、杀生业道:由五人缘故,杀生成重:一由意乐故重,即由猛利的贪欲、嗔恚、愚痴意乐所作。二由方便(加行)故重,即于杀闹事应作、正作、已作,心便踊跃。心生欢悦。或有自作,或复劝他作,于所作杀闹事称扬赞叹,见著同业杀生的人,意便欣庆。或由长时考虑,长时蓄积怨恨心已,杀彼众生。或于杀生不歇息地无间所作,殷重所作。或于一时间内,损杀很多众生。或以稳固发业人缘而行屠杀。或令被杀众生起大恐怖,无所依投而后屠杀。或于伶丁贫弱哀戚号泣等有情而行屠杀。如是一切由方便,名重杀生。三由无治故重,无治就是无对治法。若人唯行屠杀,不能于日日中,甚至极少时分受持一学处(一条戒)。或亦不能于每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半月等受持斋戒。或亦不能于不时间修惠施作福,及问讯、体拜、迎送、合掌、和敬业等。又亦不能于不时间获得猛利增上忸捏,悔所作恶。又不能证得世间离欲的禅定等。又不能证实法现观,而成初果圣人。如是一切,由无对治法故,名重杀生。四由邪执故重,若诸沙门,或婆罗门,于邪祠祀,执为处死而行屠杀。又作是念,杀羊等无罪,由彼羊等,是梵天王为资助人类生活所化,起此邪见而行屠杀。诸如是等,皆由邪执故,名重杀生。五由变乱重,若屠杀大身众生,或有屠杀人与人胎,或父或母,及余可尊敬崇重的师长等,或有屠杀归投于己的有情,或委托信任于己的有情,或屠杀诸有学无学圣者、屠杀菩萨、屠杀阿罗汉、屠杀独觉,或知道如来性命杀不著,于如来作屠杀意,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一切由其变乱,名重杀生。与如上所说人缘相违而杀生者,名轻杀生。

  以上所说由五人缘成重杀业,准知余九恶业亦由五人缘成重业道。唯第五由变乱轻重差别不合,故此下唯说偷盗等由变乱成重的意义。

  二、偷盗业道:若多劫盗,劫盗妙好物,劫盗委托信任于己之人的财物等,劫盗孤贫人财物,劫盗佛法中削发众,入聚落而行劫盗,劫盗有学圣者,或阿罗汉,或诸独觉,或僧众、佛塔、寺庙,所有财物。如是一切皆由变乱,名重偷盗业。

  三、邪淫业道:行不应行中,若己母,母之亲戚,及同伙委托信任于己之他妻。或住禁戒、或比丘尼、或沙弥尼、或正学女,如是一切,由其变乱,名重欲邪行。非支行中,若由面门,是由其变乱,名重欲邪行。非时行中,若受斋戒,若胎圆满,若有宿疾,是由其变乱,名重欲邪行。非处行中,若佛塔、若寺庙,是由其变乱,名重欲邪行。

  四、妄言业道:若为了诳惑以多取他财,或妙胜物而说妄言。若于委托信任自己的同伙,或父母、或师长,甚至于佛前而说妄言。或有妄言令他杀生,或有妄言令他损失财物,及与妻妾。或有妄言成办极重杀生,成办重不与取,重欲邪行。如是一切,皆由事重故,名重妄言。或有妄言,能破坏和合僧,于诸妄言,此最尤重。

  五、离间语业道:若对于长时积习的亲爱有情而行破坏,或破坏他人令拜别善友、父母、男女,破坏和合僧。若离间语能引起杀生、不与取、欲邪行。或有离间语成办极重杀生,成办重不与取,成办重欲邪行。如是一切,皆于事重故,名重离间语。

  六、粗恶语业道:若于父母及余师长,发粗恶言,或以不实不真的妄言,如现前毁骂呵责他工资响马等,皆是由变乱,名粗重恶语。

  七、绮语业道:绮语有两类:一是属于妄言、离间语、粗恶语所摄的绮语,此等绮语,随妄言等三种的轻重而名轻重。故《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卷说:凡诸绮语随妄言等,此语轻重,如彼应知。二是能激发无义利的绮语,若依斗讼诤竞等事而发绮语。若以染污心于能引无义外道典籍,及于彼典籍遭遇、读诵、赞咏,广为他说,皆是由其变乱,名重绮语。若于父母、家属、师长调弄轻笑,现作说话,不近事理,亦由事重,名重绮语。

  八、贪欲业道:若于僧伽佛塔所有财物,起贪欲心。若于自己功德起增上慢,而自谓是智者,甚至于国王、大臣、豪贵、师长及诸聪睿同梵等,起增上欲,贪求利养,皆是由其变乱,名重贪欲。

  九、嗔恚业道:若于父母、家属、师长起损害心。于无过贫穷伶丁可哀愍者,起损害心。于至诚恳来归投于己者,及于有恩者,起损害心。皆是由其变乱,名重嗔恚。

  十、邪见业道:若此邪见能激发诽谤一切事的邪见,名极重邪见。又诽谤无世间真阿罗汉、无圣果、无圣行、无因果等,皆是由其变乱,名重邪见。

  除如上所说五人缘相,随其所应,与彼相违的十种恶业,皆为轻业。

  丁、十不善业果报

  果相差别,总有五种:一、异熟果,即依有漏的善不善业,所招感的自相续的异熟无记法。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异性而熟故名异熟。二、等流果,即三性色心等法,由亲人缘所生起的,是名等流果。等是同义,流是类义,果因同类,故名等流。即种子生现行,与现行熏种子,及种子生种子,皆由亲人缘所生,是真等流果。或似先业,后果随转,亦是等流果,如由杀生得夭折报,果报与因行有相似义,由令他有情夭折,乃至自命亦短,夭折相似,故得名等流果。但此生得夭折报,实是增上果,取其生命的短长分限相似,假立等流果名。三、离系果,即依无漏道断障的善无为法,永离捆扎,故名离系果。四、士用果,士是士天,即有情的异名,由诸有情,借诸对象所成办的事业,如工业品和农作物等都是士夫力用所成办的,故名流用果。五、增上果,即除前四果外,余所得果,皆名增上果。此体甚宽,通有漏无漏等,这五果名义,广如《成唯识论述记》四十六卷所说应知。

  十不善业的果报,在五种果中,无离系果,唯有余四。于余四中,唯说三种果报: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为什么不说士用果呢?因为离开异熟等三果之外,无别增相故。

  一、异熟果: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八卷,及《对法论》都说,于三恶趣中,随下中上品,受傍生、饿鬼、地狱异熟。《华严经十地品》则说下品是饿鬼因。

  二、等流果:即造十不善业者,受异熟果已,由三恶趣中来生人同分中,余业未尽,每一恶业,复受两种果报。

  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五卷说: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夭折,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安闲。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得不随意家属。妄言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家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清楚明了。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

  三、增上果:一、由杀生业增上力故,于外所得器世界不美好肃静,饮食、果实、药物等皆少光泽,本质势力和成熟量皆微劣不佳,吃了不易消化,或发展疾病。由此人缘,无量有情未尽寿量,非时中夭而死。二、由偷盗业增上力故,众果鲜少,果不滋长、果多朽坏、果不贞实,多无雨泽,诸果干枯,或全无果。三、由邪淫业增上力故,所得的住处情况,多诸便秽,泥粪不净,臭处迫窄,多生不净的臭恶之物,凡诸所有,皆弗成乐。四、由妄言业增上力故,在陆地做农作物等,在水道中经营舟船事业等,皆不能得丰富的收成和利息,事多艰辛,人事亦不和合,多诸怖畏恐惧等人缘。五、由离间语业增上力故,依住的器世界处,丘坑距离,险阻难行,多诸怖畏恐惧人缘。六、由粗恶语业增上力故,所依器世界住处,多诸株杌,荆棘毒刺,瓦石沙砾,枯槁无润,无有池沼,河泉干竭,土田碱卤,丘陵坑险,多诸怖畏恐惧人缘。七、由绮语业增上力故,所有果树不结果实,非时结实,时不结实,或虽结实生而似熟,根不坚牢,势不久伫,园林池沼,多弗成乐。多诸怖畏恐惧人缘。八、由贪欲业增上力故,世间所有的盛事,经历每月日时,逐渐衰微,唯减不增。九、由嗔恚业增上力故,多诸疫疠,灾横扰恼,怨敌惊怖,狮子虎狼,杂恶禽兽,蟒蛇蝮蝎,蚰蜒百足,魍魉药叉,诸恶贼等。十、由邪见业增上力故,世间所有的第一胜妙花果悉皆隐没,诸不净物乍似清净,诸忧?物乍似安泰,非安居所,非救护所,非归依所。此等增上果义,皆依《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卷而说。

  (四)十善业道决择

  甲、十善业道五相

  十善业道,即离杀生甚至离邪见。十种善法业道,如《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八卷说:云何离杀生:谓于杀生,跨越患欲解,起胜善心,若于彼起静息方便,及于彼静息究竟中所怀孕业,如离杀生,如是离不与取,甚至离邪见,当知亦尔。了知杀生等业的过患,是名起过患欲解。远离杀生等心,与无贪无嗔无痴响应而起,是名起胜善心。受戒律,永远止息杀生等加行,名起静息方便。究竟远离杀生等事,是名于彼究竟静息。这也就是说,离杀生等十种善业,亦由五相差别建立,如远离杀生业道事,即他有情,于杀生业起过患想,及远离欲,是为意乐。于杀生业起静息方便,等于加行。正静息杀生的圆全身业,是为究竟。

  如远离杀生有五相差别建立,于偷盗甚至邪见九种,准例应知。

  乙、护持十善业道的范例

  初学佛的人,于十善业道,不知若何护持,这里钞录《华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五卷,说菩萨护持十善业道的用心,作为进修的范例。

  经说:佛子!菩萨住离垢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不蓄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愧,仁怨具足,于一切众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以重意而行屠杀。性不偷盗:菩萨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甚至草木,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性不邪淫: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性不妄言: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甚至梦中亦不思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性不恶口:所谓伤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人嗔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弗成乐闻语、闻者不悦语、嗔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弗成爱语、弗成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语,皆悉舍离。常作滋润语、柔嫩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精致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踊悦语。性不绮语: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事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甚至戏笑,常恒思审,何况故出狼藉之言。性不贪欲:菩萨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性离嗔恚。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乐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嗔恨,怨害热恼,常思顺行,仁慈祐益。又离邪见:菩萨住于正道,不可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无诳无陷,于佛法僧,起决定信。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

  丙、异熟等果报

  十善业道的果报,亦有三种差别,如《杂集论决择谛品》说:又十善业道异熟果者,谓于天趣中,受人天异熟、等流果者,谓即于彼处,各随其相,感得自身众具隆盛。增上果者,谓即于彼处,各随其相,感得处事隆盛。如不善业道建立异熟果等三种差别,如是有漏善业道,于人天中,三果差别,如其所应,亦当建立。异熟果报,《瑜伽师地论》第八卷说,由下品善业,生于人中。由中品善业,生欲界天中。由上品善业(兼修禅定业),生色无色二界。其等流果及增上果,即翻十恶业报差别随相建立,如离杀生等流果,即得长命无病。增上果,即一切外物悉多光泽,长时坚住等。

  丁、成就殊胜功德

  修习十善业道,由互异远离杀生等业,亦互异成就殊胜功德法。

  如《十善业道经》说:龙王(娑竭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惯。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报。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安闲寿命。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侮。四十方赞赏。五不忧损害。六善绅士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泰,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丈夫隐密藏相。复次龙王!若离妄言,即得八种人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服。三谈话成证,人天爱敬。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获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乐。七谈话尊重,人天奉行。八聪明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弗成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家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稳固故。五得不坏善常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家属,诸魔外道不能阻坏。复次龙王!若离恶,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迥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安闲。何等为五?一三业安闲,诸根具足故。二财物安闲,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安闲,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安闲,珍异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因为昔时,不悭吝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迥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无碍心,观者无厌。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得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皈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安闲神通。

  戊、成就五乘的共法

  《十善业道经》说: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以十善业道为根本而得成就。成就人天身的意义如上已说,这里,钞录宣说三乘菩提皆依十善业道成就的经文如下: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屠杀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命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妄言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处死,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家属和气,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乐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爱,能善方便断诸困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稳固,具大威力。离念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赡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法。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肃静,所获大利。如是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肃静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知足大愿。忍肃静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肃静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肃静故,能生念慧,忸捏轻安。慧肃静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以上经文,是说菩萨六度,依十善法而得成就。由持戒等五度肃静而修行十善业,亦各有不杀果报,长命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甚至不邪见果报,恒生正见,见闻佛法等,因于布施度中已具体分别,故于余五度略说,举要言之。

  又说:慈肃静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肃静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喜肃静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肃静故,于违顺境,无爱恚心。这是说菩萨的四无量心,依十善法成就。

  又说:四摄肃静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这是说菩萨的四摄法,依十善业道成就。

  又说:念摄肃静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肃静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神足肃静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肃静故,深信稳固,精修匪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肃静故,众惑灭尽,无能坏者。觉支肃静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肃静故,得正聪明,常现在前。以上经文是说,声闻人所修的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依十善业道成就。

  又说:止肃静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肃静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方便肃静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以上是三乘共修的止观,方便三法,依十善业道成就。

  又说:龙王当知:此十善业,甚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当修学。这是说一切佛法,皆依善业道成就。

  《华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五卷,也说十善业道是人天、声闻、独觉、菩萨及一切佛法成就的净因,知彼经说:十善业道,是人天甚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聪明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懂得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人缘法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甚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如是方便,菩萨当学。

  己、成就严净佛土之因

  修十善业道,又是严净佛土的根本。如《大般涅槃经.光明遍照高尚德王菩萨品》卷第二十二说:云何名为净佛国土?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奥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屠杀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众生得寿命长,有大势力,获大神通。所以誓愿人缘力故,于未下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得寿命长,有大势力,获大神通。复次善须眉!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奥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偷盗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国土所有,纯是七宝,众生充裕,所欲自恣。以此誓愿人缘力故,于未下世成佛之时,所得国土,纯是七宝,众生充裕,所欲自恣。复次善须眉: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奥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淫欲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无有贪欲、嗔恚、痴心、亦无饥渴、忧?之患。所以誓愿人缘力故,于未下世成佛之时,国土众生,远离贪淫、嗔恚、痴心,一切无有饥渴忧?。复次善须眉!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奥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妄言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树,所有众生,得妙音声。所以誓愿人缘力故,于未下世成佛之时,所有国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树,个中众生,悉得清净上妙音声。复次善须眉!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奥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两舌,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常共和合,讲说处死。所以誓愿人缘力故,于未下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悉共和合,讲论法要。复次善须眉!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奥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恶口,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地平如掌,无有石沙荆棘,所有众生其心平等。所以誓愿人缘力故,于未下世成佛之时,所得国土,地平如掌,无有石沙荆棘恶刺,所有众生其心平等。复次善须眉!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奥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无义语,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无有忧?,所以誓愿人缘力故,于未下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无有忧?。复次善须眉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奥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贪嫉,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一切众生,无有贪嫉、恼害、邪见。以此誓愿人缘力故,于未下世成佛之时,国土所有一切众生,悉无贪嫉、恼害、邪见。复次善须眉!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奥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恼害,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悉共修习大慈大悲,得一子地。所以誓愿人缘力故,于未下世成佛之时,世界所有一切众生,悉共修习大慈大悲,得一子地。复次善须眉!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奥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远离邪见,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悉得摩诃般若波罗密。所以誓愿人缘力故,于未下世成佛之时,世界众生,悉得受持摩诃般若波罗密,是名菩萨修净佛土。

  总上所说,可知十善业道,是世出世善法的根本,一切有漏无漏的功德,皆依十善而生、而长、而住、而成就。如《十善业道经》最后说: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发展。此十善业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诸佛学生,欲成就一切功德善法,于十善业得勤修学,爱乐安住,自住个中,亦劝他人,令住个中。

  (五)一多果业的差别

  总上所说善不善业,于善恶趣中,应生异熟果的时刻,有两种差别:一是招引业,即牵引死活的主力业,由此业力,能牵引总报异熟果,令有情于各趣中获得色心相续。二是圆满业,即圆满别报的业,由此业力,能成满寿夭智愚,色形好丑等,令有情领受爱非爱果。引业牵死活,又有一业牵引平生,一业牵引多生,多业牵引平生,多业牵引多生的差别。如《杂集论决择谛品》说:复次:或有业,由一业力牵得一身;谓由一业力,长养平生异熟种子故。或有业,由一业力牵得多身;谓由一业力,长养多生异熟种子故。或有业,由多业力牵得一身;谓由多业刹那数数长养平生异熟种重子故。或有业,由多业力牵得多身;谓多刹那业,更相资待,辗转长养多生异熟种子故。问:若一有情成就多业,云何次序递次受异熟果耶?答:彼于身中,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所数习者,或最初所引者,被异熟先熟。《瑜伽师地论》第六十卷,并以一缕系花,流水经步,酢滴酢水三种譬喻说明此义,应检阅参考。

更新于: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