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三编 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

时间 2024-05-14 14:15汉传人物作者:由文争

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

││民国十五年十一月在观宗寺编││

释题

甲一 释论题

乙一 释名

丙一 释别名

丁一 释法

戊一 释念佛

己一 分释

庚一 释佛字

庚二 释念字

己二 合释

庚一 明能所

庚二 明正意

戊二 释三昧

己一 明梵华

己二 明正义

丁二 释喻

戊一 直作喻释

戊二 亦可直作单法释

丙二 释通名

乙二 显体

乙三 明宗

乙四 彰用

乙五 判教相

甲二 列人题

释文

甲一 序分

乙一 问

乙二 答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念未来佛速成三昧门

丙一 立论之端

丙二 正论旨趣

丙三 引喻借显

丁一 正以喻显

丁二 帖喻合法

丙四 举世罔知

丁一 正明罔知

丁二 引经抑扬

丁三 妄生敬慢

丁四 示过劝修

戊一 示过

戊二 劝修

己一 引经修敬

己二 结示经意

丙五 引经证成

丁一 正引证

丁二 显罔知

丙六 知喻识法

丙七 融通不二

丁一 正融不二

丁二 喻不二意

丁三 结归不二

乙二 嬖女群盗皆不可轻门

丙一 问

丙二 答

丁一 约对待门

戊一 诃欲

己一 引诃色欲经

庚一 正示色欲过患

辛一 示三种过患

辛二 示愚迷不释

辛三 示迷惑甘心

辛四 示离欲有益

庚二 历示女人厉害

辛一 直示厉害

辛二 喻明厉害

庚三 结示远离有益

己二 引大宝积经

庚一 直明厉害

庚二 喻显厉害

戊二 放心

己一 引经

庚一 示放心法

庚二 示精研法

庚三 示受益法

己二 结归

丁二 决了门

戊一 正明决了

戊二 结会古今

乙三 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门

丙一 释题

丙二 释文

丁一 引经设问

丁二 引经酬答

戊一 引三昧海

戊二 引大集经

己一 举毁者有大损

己二 示赞者有实益

己三 示佛语以警人

己四 结证修观当如是

乙四 现处汤狱不妨受记门

丙一 从题发疑问

丁一 问

丁二 答

戊一 正答所以

戊二 引经证说

己一 引楞严三昧经

己二 引普贤行愿品

庚一 正引

庚二 释意

丙二 由问起疑问

丁一 问

丁二 答

戊一 法说

戊二 喻说

己一 立喻

己二 法合

丙三 引证

丁一 引经证

丁二 引论证

戊一 喻显

戊二 法合

丁三 结证

丙四 谨防忆说

丁一 问

丁二 答

戊一 正答

戊二 引证

己一 引大经证

己二 引般若证

乙五 观空无我择善而从门

丙一 以三教异同问

丙二 答以名同实异

丁一 略答

丁二 详答

丁三 料简

丁四 破

丁五 结显

乙六 无善可择无恶可弃门

丙一 以择善问

丙二 以至善答

丁一 正至善答

丁二 引经证义

戊一 明即恶而善

戊二 引法华

戊三 引般若

丁三 结显要义

乙七 一切众生肉不可食门

丙一 问食肉

丁一 问

丁二 答

戊一 引昔缘

戊二 引经论

己一 引楞伽

庚一 经偈示过

庚二 引缘明意

己二 引宝性

庚一 论中但示经文

庚二 论主特示正意

己三 引梵网经证益

庚一 引经明孝顺益

庚二 引缘明慈悲益

庚三 引义深明信益

丙二 问食辛

丁一 正问

丁二 引经

戊一 引佛顶以劝戒

戊二 引百喻以劝修

丙三 结通

乙八 念现在佛专注一境门

丙一 请

丁一 请释一佛通三世疑

丁二 引论二行示难易对

戊一 正引示难易

戊二 兼引示缘深

戊三 单念一佛以示圆通

丙二 问

丁一 问用心判邪正疑

戊一 举外邪内正问

戊二 持边邪中正答

戊三 引经注以证明

乙九 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门

丙一 问答

丁一 举人命无常请计问

丁二 示随息念佛易成答

戊一 举极乐净土的是大乘法门

戊二 引教主昔缘隐呈息心念佛

戊三 示随息念佛保任决定往生

己一 直示取法古人

己二 曲示随息念佛善巧

丙二 问答

丁一 举一念十念何正问

丁二 示一念不退为正答

戊一 正答

戊二 引证

乙十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门

丙一 问答

丁一 举心是心作何须外求问

丁二 以心念心是必须求生答

丙二 请示

丁一 以魔光佛光自他邪正请

丁二 以顺心乖心耀眼与否示

丙三 问答

丁一 有思无思用想是非问

丁二 善想恶想功过天渊答

乙十一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丙一 问答

丁一 依经观念不必高声问

丁二 喧静两全止观双运答

戊一 正示两全

戊二 显声独胜

己一 引文显胜

己二 引经证胜

己三 法喻胜意

丙二 问答

丁一 净土?周非必向西方问

丁一 依经作则非人师意答

戊一 正答向意

戊二 引释向义

戊三 指古证益

丙三 一请一对

丁一 请示般舟义

丁二 克期助成对

丙四 一请一对

丁一 请释历来取证疑

丁二 详引古德生西对

乙十二 梦觉一心以明三昧门

丙一 举金刚偈意问

丙二 持念佛实生答

丁一 直说

戊一 先说文外意

戊二 说文中义

丁二 曲例

丁三 引证

乙十三 念三身佛破三种障门

丙一 单举佛身忆念请意

丙二 双持三身破障对

丁一 明三身非一异

丁二 明大小唯心

丁三 明三身破三障对

丁四 明灯灯相传不绝对

丁五 总收全卷六门竟

乙十四 念过去佛因果相同门

丙一 举圣凡悬殊果因不契问

丙二 持圣言量证因果相符对

丙三 引古人验证因果相符义

乙十五 无心念佛理事双修门

丙一 略解念一通三云何念即无念请

丙二 详引无念即念双陈理事二门对

丁一 总示无念理玄

丁二 别开事理二门

戊一 略开

戊二 广示

己一 以中道妙观印定念佛宗旨

己二 以事理相即彻显无念即念

庚一 明即事之理

庚二 明即理之事

庚三 证成无念即念

辛一 略示融即

辛二 详引经论

壬一 引般若经

壬二 引三昧经

壬三 引楞伽经

壬四 引起信

壬五 引势至圆通

乙十六 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门

丙一 拈楞伽偈意作问端

丙二 广征答释

丁一 依经义为答释

丁二 引经解贴释

丁三 揭古书作证

戊一 以问词证

戊二 以覆词证

戊三 合符节

乙十七 诸佛解脱心行中求门

丙一 拈维摩经句作问题

丙二 取诸经行为答释

丁一 取本经旨以斥其迷

戊一 斥其不善领会迷

戊二 斥其不明经义迷

戊三 引经翻迷令开解

丁二 引般若文以示其修

戊一 示修观法

戊二 示无住法

戊三 引最胜证

乙十八 三业供养真实表敬门

丙一 着事迷理供多福少问

丙二 即理成事在少后多对

丁一 示就理成事供

丁二 引即事成理供

丁三 斥无事非理供

丁四 全事全理供(指佛灭后)

戊一 示灭非灭

戊二 引古人孝心证

戊三 明供像诚敬证

己一 正明

己二 引证

己三 斥邪

己四 结证

乙十九 无相献花信毁交报门

丙一 耽事供养信毁之报问

丙二 悟理与否邪正不同对

丁一 引缘明理供

丁二 引缘明利害

丁三 引人证理供

戊一 称实正供得福

戊二 取空邪供获罪

丁四 举一例诸供

丁五 引经证理供

乙二十 万善同归皆成三昧门

丙一 天因何以得佛问

丙二 法华会三归一对

丁一 举世帝王例

丁二 直示法华合

戊一 直以法合

戊二 引经详示

己一 点示情与非情尽是三昧神用

己二 的示觉行邪正全凭解为主体

己三 拈示宝王不轻应知体同名异

己四 结示举一赅诸俾识多罗横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长文

丙一 翻迷悔误

丙二 归向投诚

乙二 偈颂

释题

○甲一 释论题

○乙一 释名

○丙一 释别名

○丁一 释法

○戊一 释念佛

○己一 分释

○庚一 释佛字

言佛者,梵语佛陀耶。华言觉者。觉、对迷之谓也。不觉谓之迷,不迷谓之觉。今言觉者,取不迷之意。若谓从本以来,未尝受迷,乃指本觉。若谓一向受迷,今始觉悟,名为始觉。若谓一觉永觉,尽未来时,不复受迷,名究竟觉。本觉指法身;始觉指般若;究竟觉指解脱;举一佛字,即三德之秘藏也。法身即实相;般若即观照;解脱即文字;亦即三般若也。凡是三法,俱可摄入其中,兹不繁赘。若以六即判位,本觉指理即佛;始觉指名字至相似即佛;究竟觉指分证乃至究竟即佛;以发心究竟二不别故,略释佛竟。

○庚二 释念字

言念者,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广明之,具足三千。略言之,乃有百法。所谓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共百法。今明念字,即指百法中五别境心所之一,谓念心所也。以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心本无念,有念,即指此心所也。

○己二 合释

○庚一 明能所

明能所者,念属心,佛属境。心为能念,境为所念。

○庚二 明正意

明正意者,夫念佛,先须识得能所,复须识得非能非所。既知心属能念,佛属所念,复须知得能念之外无所念,即心外无佛也。所念之外无能念,即佛外无心也。心外无佛,全佛即心。佛外无心,全心即佛。故云佛者,觉也。觉即是心,所以云心外无佛。心不迷,即是觉,所以云佛外无心。前释觉既有三,今以念念佛,是故亦有三种念佛也。一:念本觉者;即念未来佛,属论之上卷七门。二:念始觉者;始觉,直指前明记不忘之念慧二心所,通念三世佛无不是佛,属论之下卷七门。三:念究竟觉;即念现在佛,属论之中卷六门。略释念佛竟。

○戊二 释三昧

○己一 明梵华

言梵华者,梵语三昧耶。或云三摩提,三摩地,梵音之楚夏耳。华言正受;又云正定;又言调直定。正受者;无受也,不受一切诸受之谓也。正定者;谓非凡夫之不定,又非外道之邪定,又非权小之偏定,故言正也。调直定者;谓心与境符,心境合一之谓也。谓我等初修定时,昏散交攻,诸多曲折。渐渐调停,久久纯熟,始能摄境归心。心入于境,心直境融,纔能合,故云调直定也。

○己二 明正义

明正义者,须四字联释。此念佛三昧,能摄百千三昧,名为三昧中王。百千三昧,不外三种。何为三种?一名奢摩他,即真谛三昧。二名三摩底,即俗谛三昧。三名禅那,即中谛三昧。三昧虽多,举此三种,摄尽无遗。楞严开章,阿难用以妙字冠首。即是举一即三,三即是一,以三一本融故也。今题云念佛三昧者,上卷七门念本觉佛,即真谛三昧。下卷七门通三世佛无不念,念始觉佛,即俗谛三昧。中卷六门念究竟觉佛,即中谛三昧。其下手用工,当如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今云念佛三昧,当云是心念佛,是心是佛。本有四种不同:一观想念佛,如十六观经。二观像念佛,如般若经。三持名念佛,如阿弥陀经。四实相念佛,如普贤观经。今但就持名念佛,余则未遑谈及。言持名念佛三昧者,吾人最初下手,须用念珠。记念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若初心便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生死心不切。饶尔宗说兼通,到得临命终时,一毫之力用不着。所谓临终方悔,将何及乎!虽云念佛,不能连带三昧。今要连带三昧者,直须单提正念,直念洪名。口中声出,耳里收来。口耳相传,声心契合。久久纯熟,不觉有能念心,所念佛。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唯受名念,更无一切诸受,名念佛三昧也。凡夫不持佛名,不定也。外道邪见,二乘沉空,权乘滞边,皆非正定。唯念佛能得一心不乱,可云正定。从初散心,念久归一。故亦得称调直定也。略释法竟。

○丁二 释喻

○戊一 直作喻释

言宝王者:宝,可珍可贵义。王,自在统率义。如世之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玛瑙、翡翠等,皆名曰宝。此诸宝中,唯摩尼珠,为宝中最。故曰摩尼一粒,能压倒海宝千般,堪称宝中之王。此以千般海宝,如彼百千三昧。以摩尼宝珠,喻此念佛三昧。法喻兼举,故云念佛三昧宝王也。

○戊二 亦可直作单法释

言宝王者;指大宝华王也,即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之异名词。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卢舍那佛所坐,名千叶宝莲。世尊所坐,名百宝莲华。如观经云:「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故佛亦称宝华王也。据此,亦可直作单法释题。谓念佛人,念到三昧现前。是心念佛,是心是佛。如观经云:「诸佛正?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身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知若得是念佛三昧者,此人现前即是大宝华王也。释别名竟。

○丙二 释通名

即指论字,梵语阿毗达磨,华言无比法,乃论藏之总称也。释义,以问答决疑为义。谓一问一答;多问多答;决通疑滞,豁开慧解,必至断疑生信而后已,故称论也。略释名竟。

○乙二 显体

体,主质义也。名傍是宾,体正是主。名是假名,体是实质。名是体上能诠,体是名下所诠。举凡一切名字文言,俱属能诠,皆如指若筌。故须于释名之次,显其所诠之体。因能诠文言,悟所诠体性。如因指见月,因筌得鱼也。此论以寂照不二为体,意取即寂而照,即照而寂。疏钞序云灵明洞澈,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自性欤。序中初句明照,即寂而照也。次句明寂,即照而寂也。二句合观,照即寂,寂即照。即者,不二之谓也。论中最后一门云:如来名此胜定,为三昧宝王,为光明藏,曰除罪珠,邪见灯,迷者导,王子金印,贫夫宝藏,乃至佛法僧性,大慧光明等,皆指此寂照不二之体也。略显体竟。

○乙三 明宗

宗者;修行之喉襟,会体之枢要。若修行人不明宗要,将何以领会不思议之妙体乎?故于显体之次,须明宗也。前显体,显性德。今明宗,明修德。要知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此论以因果同时为宗,妙玄中有人云:体即宗,宗即体。今所不用,何以故?体是性德,非因非果。宗是修德,论因论果。初修为因,证得为果。宗德与体德,不即不离,故不可说一,亦不可说异。譬如屋梁与柱,是屋之纲维。屋内空,是梁柱之所取。由梁柱故,乃得屋空之受用。不可云梁柱即是屋空,以梁柱不一故也。又不可云屋空即是梁柱,以屋空不二故也。梁柱喻宗,屋空喻体。若云一者,其过可知。离梁柱,则无屋空。离屋空,不见梁柱。二俱离不得,故不可说异也。说体宗异者,其过亦如是。今言宗若异于体,即非显体之宗。体若异于宗,即非宗家之体。离体之外,别说修证,乃邪见之言论耳。须知不一之一故说体,不二之二故说宗也。言因果同时者,谓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果因一契,故称同时。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是」。前言体,即指所念之佛是。今言宗,即指能念之心是。既知佛通三世,即知境之竖穷三际也。心念诸佛,即知心之横?十方也。心境不二,非横非竖也。心境宛然,亦横亦竖也。如摩酰三目,似伊字三点,不纵不横,不并不别。论云:夫帝网未张,千璎焉觌。宏纲忽举,万目齐开。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一言以蔽,其在兹焉。略明宗竟。

○乙四 彰用

用,力用也。夫净土经论,概以离苦得乐为宗者居多。谓离娑婆五浊众苦,得安养五清诸乐也。唯此论,迥出常伦。前言宗,有宗宗用宗之别。因果为宗宗,慈悲为用宗。今言用,有宗用用用之殊。因果各论伏断为宗用,但彰当部之力用为用用。此论以苦乐双忘为用。若但念现在佛,如势至示念佛圆通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众生念佛,如子忆母。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又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得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离此界之苦,归净土之乐,乃诸经论之力用也。今则不尔,先念未来佛,次念现在佛,后通念三世无不是佛。意谓:众生无不是佛,生佛不二也。既臻生佛不二境界,则无憎爱之可言。无憎,则不见有苦可离。无爱,则不见有乐可得;净秽不二也。故以苦乐双忘,为当部之力用也。论文中卷初门,文殊示女人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佛示长者子曰: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是则一切有为,即无为矣。在有未尝有,居无未尝无。何患佛有相,心有念哉!意谓:菩提圣智,汝身凡情。亦然者,圣凡不二也。观身实相,观佛亦然,生佛不二也。在有未尝有,居无未尝无,二边不住也。何患佛有相,心有念,中道不安也。如是力用,宁不妙乎!略彰用竟。

○乙五 判教相

前第一释名,总包三德也。体宗用三科,别说三德也。体指法身;宗指般若;用指解脱;今判教相,定三德之深浅也。佛说四十九年法,文殊大士,与诸尊者,结集成文。总名三藏。曰经、曰律、曰论。吾祖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如来一代所说,罄无不尽。言五时者:有通,有别。今先言别: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共一时,故曰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谈般若,法华涅槃共八载,华严最初三七日。次言通:谓佛说华严,虽曰最初。以小机不堪闻大,故不动寂场。而游鹿苑,脱舍那珍御之服,着丈六弊垢之衣,引化小机,革凡成圣,名为隐实施权。然后对权说实,小大同闻。令小机人,耻小慕大。及至心相体信,出入无难,仍须带权说实。故判华严,一权一实。阿含,显权密实。方等,三权一实。般若,二权一实。实即华严也。故知华严通至般若;阿含显隔密通;方等般若,前后俱通;法华与华严同用;故云通五时也。教是圣人被机之言,判是分别异同之致。言八教者:即化仪,化法。两种四教,合之称八。化仪者,顿、渐、秘密、不定也。化法者,藏、通、别、圆也。如来五时言教,非化仪无以判,非化法无以释。第一华严时;如日初出,先照高山。于化仪,为顿教。于化法,兼别明圆。第二阿含时;如日转照,次照幽谷。于化仪,为渐教。渐分三时,此为渐初。于化法,但藏教。第三方等时;于化仪,为渐中。于化法,对藏教半字教,说通别圆满字教也。四般若时;于化仪,为渐末。于化法,带通别权,明圆教实也。第五法华涅槃时;如日还照,亦照高山。法华于化仪,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于化法,无藏通别之三权,纯谈圆教之一实也。法华如破大阵,涅槃捃拾残机。于化仪,同法华。于化法,为有横来之机。最后受度,故须权用方便,而引接之。先施三权,故曰追说四教。随施随开,随开随废,故曰追四教。涅槃以五昧相生,喻五时先后次第。经云:「譬如从牛出乳」,牛喻佛,乳喻华严也。故以华严为乳味。次从乳出酪,以阿含为酪味。次从酪出生酥,以方等为生酥味。次从生酥出熟酥,以般若为熟酥味。次从熟酥出醍醐,以法华涅槃,同为醍醐上味。今之论文,客致问曰:成道捷径。法华三昧不轻之行;念佛三昧般舟之宗;佥为无上深妙禅,愿闻其致。是纯圆独妙之机,是以答之以三卷论文,开为二十门。无一门不是应机施设之教,真所谓答在问处,故判以无上醍醐为教相也宜矣。谁曰不然。略以五玄,总释名题已竟。

○甲二 列人题

唐紫阁山草堂寺沙门飞锡撰论

释论

○甲一 序分

○乙一 问

客有高信,至吾禅居,前礼致问。曰:成道捷径,法华三昧不轻之行;念佛三昧般舟之宗;佥为无上深妙禅门,愿闻其致。

此假设问词也。问者是宾,答者是主。故以客首冠之,假名高信。意取信心高狂,故发斯问端。吾,王者自称。禅居,师修胜妙禅之室也。前礼致问,谓客到主前,作礼致问也。问曰:要成无上佛道,必须先求捷径。吾知捷径之名,乃有二种:一者法华三昧,注重不轻之行。二者,念佛三昧,须修般舟之宗。此二者,人皆称为无上深妙之禅门也。某但知其名,罔识其实,其意何居?愿以告我,俾有遵循。

○乙二 答

对曰:希高扣寂,未有若君之问者也。子将涉无生之龙津,欲图南以鹏举?吾不敏,尝试论之,略开二十门,以明斯旨。上卷七门,念未来佛。中卷六门,念现在佛。下卷七门,通念三世无不是佛。

谓从来请益者,希望之心既高,扣问之词必妙。意取望心太高,往往无言答问,事固有之,然未尝有像尔之问者也。总赞其心语俱高,二皆称善,犹云善哉善哉。子下二句,是借喻。子,美称也。无生龙津,以喻成道。图南鹏举,以喻捷径。谓尔莫非要涉取无生之龙津,欲图南以鹏举乎?不敏,谦词也。犹云无智。意谓:吾自知钝根乏辩,虽然,又不敢负子来意,请试论之:非开二十门不足以明斯旨。上卷七门,别答不轻之行。中卷六门,别答般舟之宗。下卷七门,通答前二问也。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念未来佛速成三昧门

○丙一 立论之端

心之二也,生于群妄。群妄虽虚,惑者犹滞。滞之不释,圣以之忧。

意谓:若论真心不堕于数,尚无有一,焉落二三。若有二者,即非真心。既非真心,便是妄识。识虽属妄,仍是无生。故曰:心本无生因境有。群妄,指境。起信论云:无明不觉生三细。一者业相,即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是,既成业相,法尔而有能所。有能有所,故成二也。由于境相不息,虽知境虚,而惑者犹滞。滞,住着也。滞之不释,即起信所谓,境界为缘长六。谓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业相。业系苦相。由有苦相,感佛兴慈运悲,故曰圣以之忧。圣,即佛。忧,即悲也。法华方便品偈:「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是之谓圣之忧也。

○丙二 正论旨趣

(今夫)玄韵畅而无说(皆不可得是以)法身空而具相(无不是佛)相之不明,说之不圆(则具相)一味之旨(无说)绝言之路,讵可知其所归欤?

谓欲答高问,必先陈三谛妙理。玄韵畅而无说者,妙有非有也。法身空而具相者,真空不空也。二句合观,中道第一义谛也。且三谛境相,若不精明,纵饶通身是口,保尔说不圆成。须知法身虽具相,相即无相,无相不相。故云一味之旨,玄韵虽无说。无说不说,故云绝言之路。相既未明,说亦不圆,斯旨斯路,岂能知其所归欤?如是则不足论也。

○丙三 引喻借显

○丁一 正以喻显

夫帝网未张,千璎焉觌(不念过现佛岂知未来佛)宏纲忽举,万目齐开(既念过现佛则知未来无不是佛矣)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一相之)三昧。一言以蔽,其在兹焉。

譬如帝释殿前之网罗幢,孔孔有摩尼珠。如其网若未张,孔中之多珠,自不能见,故曰千璎焉觌。取喻不念过现佛,岂知未来佛?宏纲忽举,言帝网张也。万目齐开,言多珠见也。取喻既念过现佛,便知未来无不是佛矣。摩诃止观云:「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意谓:大海之水,由众流而集成。人取海水而浴之,即已用百川之水也。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意谓:是心念佛,是心是佛,三昧不期成而自成矣。语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例今此论之二十门,亦复如是,故曰其在兹焉。

○丁二 帖喻合法

亦犹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何众生非佛耶)

亦犹句,喻显。佛想句,法合。可知,乱心既皆是佛,更有何众生而非佛耶!

○丙四 举世罔知

○丁一 正明罔知

而世人念过去释迦,想现在弥陀,独未闻念未来诸佛。何耶?盖不了如来对众生之粗;说诸佛之妙;遂隔生于佛外。

此明后世之人,不知未来众生,本来是佛,所以往往觌面错过。但知念过现佛,独未闻有念未来佛也。盖不知如来随他意语,方便说法,应机施教,作对待门说。谓对生之,说佛之妙,乃置众生于诸佛之外。未曾向决了门,道破众生即佛故也。何以故?时未至故,机未熟故。

○丁二 引经抑扬

净名有葡不余香,花有着身不着身者,此抑扬大乘也。抑小,则置茫然。扬大,则(大小)同游于不二。法华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则一切(皆香)卜,(大小俱)不着之旨明矣。

所以净名经中,有但??卜华香不闻余华之香。此以?卜,喻佛。余华,喻生。?,喻念。香,喻佛也。有?不?者,斥彼小乘人。但心计过现有佛,全不知众生亦即佛也。以计着佛心不融,所以华有着身。菩萨心无计着,故华不着身也。足知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是经之正意,故曰抑扬大乘。谓抑小乘,扬大乘也。言抑小者,谓彼等尊者,同食香积之饭,居士为说消饭之言。食毕置,仍尔不知其所以,故曰茫然。扬大者,诸大菩萨,同宣不二法门。至于维摩一默,文殊叹曰:此真不二法门也。是知若说若默,俱名不二,故云同游。亦即法华所谓,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喻显一切香,无非?卜。则小大俱不着之旨,得非尤为彰明乎?

○丁三 妄生敬慢

苟非其人,以诸佛为至尊也,众生为至卑也。高下出焉,群妄兴矣。敬傲立焉,一真隐矣。

如或未然,故曰苟非其人。既未开佛知见,无有不尊诸佛而卑众生。尊诸佛而起敬心,卑众生而生慢心。故曰高下出焉,敬傲立矣。群妄兴焉,一真隐矣。心之二也。其在兹欤。始由能所之二,继之,则生佛、尊卑、敬慢、高下、真妄等,一切对待之二,于是乎兴。譬如一翳在目,空华乱堕,乃必然之势也。

○丁四 示过劝修

○戊一 示过

夫如是,必草芥万有,锱铢天下。幔幢已设,高倨棱层。目送飞鸿,心游青汉。不可屈也。

草芥,犹轻贱也。锱铢,犹轻微也。万有,指众庶。天下,指国君。若其如是用心,即所谓目中无人,一切庶民,皆可轻贱。纵遇帝主,亦若平人,故曰幔幢已设。高倨棱层,此指自大自高,陵人傲物也。眼生头顶,但能上见,故曰目送飞鸿。慢心上涌,故曰心游青汉。如是等人,不可教修念佛三昧。如生牛皮,不可屈折,故云不可屈也。下引诸经之义,则不如是。

○戊二 劝修

○己一 引经修敬

维摩经: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楞伽经: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心中,如大无价宝珠,垢衣所缠。又城中最下乞人,与难胜如来。等无有异。

维摩经云: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楞伽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入众生心中,如无垢宝珠,在垢衣内。又云:城中乞人。与佛无异。

○己二 结示经意

所以圆念三世佛,普观十方尊。

此二经意,所以谓圆念三世佛,普观十方尊也。

○丙五 引经证成

○丁一 正引证

理趣般若云: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故。

理趣般若经云:一切有情皆如来藏。何以故?普贤菩萨,自身?故。

○丁二 显罔知

夫贫女怀王,米在糠,镜然可观。岂可罹八慢之责哉!人皆侮未来玉毫,不敢侮过现金色,起罪之源。在当来佛上,非已今佛上也。众生苟非,当佛焉在?

夫贫下,引证。贫女怀王,女不可轻。米在糠,糠不可弃。以喻众生烦恼身中有佛。如镜鉴容,眉目宛然,故曰镜然可观。岂可以罹八慢之责哉!法华经譬喻品偈:以鸱、枭、雕、鹫、鸟、鹊、鸠、鸽、喻八憍。憍,即慢也。八慢者:一但慢,同德相傲。二慢慢,于同争胜。三慢过慢,于胜争胜。四增上慢,未得谓得。五我慢,恃己陵他。六邪慢,不礼塔寺。七憍慢,亦名卑劣慢,以劣自矜。八大慢,执理生傲。人皆下,示明不知众生是未来佛之过。起亵慢罪,不觉不知。侮,欺也。玉毫金色,指佛之相好。于过现佛,人人皆知,欺之得罪。于未来佛,人皆不知,敬之获福,故曰起罪之源。在当来,非已今也。乃设问曰:众生苟非,当佛焉在?

○丙六 知喻识法

若知母因子贵,米以糠全。有法华不轻之心,则念佛三昧,不速而成矣!

谓若知母因子贵,米以糠全。便识众生是未来佛,为可尊,不可忽也。法华经:常不轻菩萨。遥见四众,便身礼拜。口赞叹,意恭敬。正恭敬礼拜时,乃曰: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符合也。能知众生即未来佛,心生尊重,与不轻之行。若合符节,则念佛三昧,不期速而自成矣!

○丙七 融通不二

○丁一 正融不二

法华念佛元是一门。

法华与念佛不二,故曰原是一门。

○丁二 喻不二意

如芝朮之药;列仙之子;昔各天涯,都无仙号。人服其药,羽化云行。故药受仙标,人得仙誉。人药异也,其仙一也。

如,例也。芝是灵芝,朮是野朮。灵芝是仙草,野朮是仙药。在昔原无仙字之名,后因人服之,得成仙品,故药受仙标。此人在未服已前,本是一个泛泛庸流。后因服芝朮故,乃能转凡身而成仙骨,故人得仙誉。人与药,在昔各居一方,犹若天涯,故曰异也。今者并得仙号,故曰一也。法华与念佛,亦复如是。羽化云行者,世称成仙曰羽化。谓其能飞升变化,若鸟之生翼也。仙能腾云驾雾,故称云行。

○丁三 结归不二

若无圣人,谁与道游?法无佛悟,岂令自悟?法非佛不悟,念佛三昧生焉。佛非法不明,法华三昧起矣。一仙两称,俱得仙名。念佛法华,同名佛慧。佛慧既同,则不轻般舟无上深妙禅,于兹悟矣。

如文,历历可知。

○乙二 嬖女群盗皆不可轻门

○丙一 问

问:嬖女群盗,恶之至者。安得敬如佛欤?

嬖女,贱人也。群盗,恶人也。二者:人见而远之之不暇,安得恭敬如佛欤?

○丙二 答

谓不了初门,诚如来问。须知诸佛如来,度生说法,有二门不同。又分为二:

○丁一 对待门说

对:如佛所演,有对待门;决了门。对女子虚伪,说如来至真。佛可尊崇,女可厌离。厌离有二:一诃欲,二放心。

此原科文也。所以前有对待决了二门之名,后有诃欲放心二科之目,对女下四句,释科意也。谓对女子虚伪,说如来至真,故至真之佛,诚可尊崇。虚伪之女,深可厌离也。厌离又分为二:

○戊一 诃欲

○己一 引诃色欲经

○庚一 正示色欲过患

○辛一 示三种过患

菩萨诃色欲经:女色者,世间枷锁。凡夫恋着,不能自拔,世间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世间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

按菩萨诃色欲经云:女色者,犹如枷锁,人若爱恋滞着,便不能自拔也。又女色者,世之重患。人为其所困,一生到死,犹不免也。又云衰祸,人若遭之,无厄不至也。

○辛二 示愚迷不释

行者既舍。若复顾念,是为从狱得出,还复思入。从狂得止,而复乐之。从病得瘥,复思得病。智者知其愚而颠蹶,死无日矣!

谓吾侪学佛行者,既知舍离。若仍复顾恋,可谓从狱得出,还复思入,非狂即愚。譬如从狂得止,而复乐之。从病得瘥,复思得病,亦复如是。智者知其愚而颠蹶,死不可救矣!无日,犹云不可救也。

○辛三 示迷惑甘心

凡夫重女,甘为仆使,终身驰骤,为之辛苦。虽铁千刃,锋镝交至,不以为患。

且观世人,轻身重妇,如仆服役,似使驱驰。终身为他,劳劳碌碌。驰骤,即劳碌也。辛苦甘心,虽苦具交至,不以为患。,斧也;刃,刀也;锋,剑也;镝(音的)矢也;此四者,皆苦具之名词也。

○辛四 示离欲有益

行者若能弃之不顾,则破枷脱锁。恶狂厌病,离于衰祸。既安且吉,得出牢狱,永无患难。

谓吾侪学佛行者,苟能弃之不顾,堪称破枷脱锁矣。并可谓恶病厌狂矣。离于衰祸,既安且吉。岂非得出牢狱,永无患累乎!

○庚二 历示女人厉害

○辛一 直示厉害

女人之相,言如蜜,心如毒。停泉澄波,蛟龙居之;金山宝窟,师子处之;此害不可近也。室家不和,妇人之由;毁宗败族,妇人之酷;实为阴贼,灭人慧明。

若论女人外相,最易迷人。听其言也,如蜂蜜之甜。察其心也,如蜂之毒。要知渟泉之澄波,下必有蛟龙居之;又如金山之宝窟,内必有狮子处之;此二处皆有丧身失命之危,俱不可近也。试看家室不和,同胞分爨者,妇人之由也;甚之毁宗庙,败房族,皆妇人之酷;酷,厉害也。故知实为阴谋之贼,能灭人之智慧光明。不可不慎,又不可不舍离也。

○辛二 喻明厉害

亦如猎围,鲜得出者。譬如高罗,群鸟落之,不能奋飞。又如密网,众鱼投之,刳肠俎肌。亦如暗坑,无目投之。如蛾赴火,奔竞求之。

浅显易知。

○庚三 结示远离有益

是以智者,知而远之,不受其害。恶而秽之,不为此物之所惑也。

是以者,结归词也。有智行者,对于色欲一关,远之又远。切勿受其贼害,此离其境也。恶而秽之,不为此物所惑,此治其心也。

○己二 引大宝积经

○庚一 直明厉害

大宝积经偈云:锋刃刀山,毒箭诸苦;女人能集,众多苦事。假以香华,而为严好。愚人于此,妄起贪求。如海疲鸟,迷于彼岸。死当必堕,阿鼻地狱。现见众苦,皆来集身。善友乖离,天宫永失。宁投铁狱,驰走刀山,眠卧炎炉,不亲女色。

○庚二 喻显厉害

如鸟为求食,不知避网罗,贪爱于女人,被害亦如是。譬如水中鱼,游泳网者前,便为他所执,岂非自伤损。女若捕鱼人,谄诳犹如网。男子同于鱼,被网亦如是。

俱如文可知。

○戊二 放心

○己一 引经

○庚一 示放心法

次放心者;大宝积经:若人一心,专精自守。贪欲心发,即应觉知。方便散除,还令寂静。

初句征,大下示。经云:意谓人能一心专精自守。设使宿习内熏。贪欲心发者,不可随他流转。当下觉知,或直下一照,如红炉飞雪,当即销亡。如或恶习浓厚,照不能销者,即须方便散除,或经行;或礼佛;渐渐收来,还令寂静。此示放心法也。

○庚二 示精研法

云何散除?应作是念,此是空;此是不净。求此欲心,生处灭处,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是中谁染?谁受染者?谁为染法?

初句征。谓云何得名为散除耶?应下示。谓应当作如是念云:此是恶法,脱体全空。此是不净,污秽难堪。仔细相求,求其心之生处灭处。生从何处来?灭至何处去?细细推求,染者是谁?谁人受染?谁为染法?此示精研法也。

○庚三 示受益法

如是观时,不见能染,不见所染,不见染事。以不见故,则无有取;以不取故,则无有舍;以不舍故,则无有爱;不舍不爱,名离欲寂静涅槃。

承上如是正研求修观之时,内不见能染之心,外不见所染之境。并不见有污染之事,以内外俱不见故,即无能取所取。取尚不有,舍个恁么?既无取舍,即无憎爱。无憎无爱,即名离欲寂静,得出世涅槃之胜益也。

○己二 结归

又恣入尘劳生死,而亦不患贪恚痴等,是谓放心。已上明对待门竟。

谓既得涅槃已后,始得任意入于三界尘劳。示有妻子五欲,亦不为三毒所累,是为结归放心也。已上对待门竟。

○丁二 决了门

○戊一 正明决了

决了门者,若究竟离诸妄,无染如虚空,则过现佛,非未来佛也。夫求无价宝,必下于沧溟。采智慧宝,必求于烦恼。五逆相即解脱相,魔界如即佛界如。若聆佛音而喜,闻魔声而恚,非觉于诸法者,北辕适越,安得与之论道哉!

首句征,若下释。谓若言究竟离虚妄者,则烦惑净尽。如木成灰,不重为木。故曰无染如虚空,是离垢法身,乃属过去现在诸佛,即非未来之诸佛也。夫求下,正示观道。今观嬖女群盗,无非是佛。譬如欲求无价宝珠,必下于大海中求。沧溟,指海也。非入海必不可得,此举喻也。今采智慧宝,必于烦恼窝中求,无烦恼,即无智慧。故净名云:「五逆相即解脱相。五逆性空,体是解脱故」。又云:「魔界如,即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故」。若不如是,即非决了门也。子闻佛音而喜,听魔声而怒,此即妄想分别,属对待门,非觉于诸法之决了门也。例如要到北,辕须向北行。越属于南,适越者,往南也。背道而驰,安得与之论道哉!

○戊二 结会古今

昔列仙鹿蹄,咒令国旱,嬖女诱而得之。女者,耶输也。未来成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阿那律,昔为盗首,入寺盗佛额珠。箭挑佛灯,令光不灭。阿那律,此翻无灭,良在兹焉。当来作佛,号普明如来。未来两佛,犹如日。

昔有列仙,名为鹿蹄。列仙者,仙界人之通称。此人以仙术邪咒,咒令国旱,祸国殃民,嬖女诱而得之。使之犯淫欲事,成仙术破矣。昔之嬖女者,即佛子罗?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是也。法华授记,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昔之盗首者,即阿那律尊者是也。那律昔为盗首,入寺盗佛额珠。因琉璃灯暗,瞻视不明,以箭挑灯,令光不灭故。梵语阿那律,华言无灭,职是之由欤。法华授记,当来作佛,号普明如来。未来两佛,如日星,可不鉴欤!

○乙三 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门

○丙一 释题

释题中分二:初别释,二合释。别释又二:初释戒字,戒又二:初声闻戒,名为僧戒。二菩萨戒,名为佛戒。初明声闻戒,有七众不同,一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是也。二尼众戒,三百四十八。三式叉摩那,学六法戒。四沙弥。五沙弥尼,清净十支戒。六优婆塞。七优婆夷。守持五条戒。二明菩萨戒,依地持,六重二十八轻戒。依梵网,十重四十八轻戒。此菩萨戒,亦名金刚光明宝戒,亦名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戒相如是而已。二明持,七众弟子,守持戒行,于行住坐卧,四大威仪,有密切之关系。若于四大威仪之间,一不省慎,就不能持。今言持者,谓抱守执持,于行住坐卧,一点不能轻忽,故名曰持。比丘二百五十戒,以前四条清净,名持根本戒,于后二百四十六条,一一检持不失,名谓比丘戒全持。最初在坛上,羯磨师三番作白,七证师大众证成,名谓已得戒体。至成佛时,所得法身,即是此戒体为本也。二尼众戒,但保前八条,丝毫不犯,名为根本清净。于后三百四十条,亦能保全不失,即戒品亦完全也。果能全体清净无犯,则成佛有余矣。三式叉摩那,只要于六法,不犯足矣。四沙弥,五尼众,只要十支戒法清净,此十支中,惟第九不非时食,大有关系!不可不持。此戒不持,则一切诸戒,难免无犯。六优婆塞,七优婆夷,共守五条戒。人所共知。三明破字,比丘于前四有犯,无论全犯,若犯一条,即名曰破根本戒,亦失戒体,尽形寿,不得恢复。若后之诸戒有失,名破枝末戒,乃至最轻,名得突羯罗罪。以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昼夜。以四王五十年,等活地狱一昼夜。如是积日成月,积月成年,罪人堕狱,经五百年,始得出狱。此破戒堕罪最轻之相也。下六众,例之可知。若于破戒之后,当于即生之中,生大惭愧,趋揖有道阿阇黎,真诚吐露,寸丝不留。阿阇黎许你忏悔,轻者作法忏。集二十僧众。对众发露,痛哭流涕,毕故不造新。作法之后,奉师之教,或持咒若干遍,或诵经若干卷,或礼忏若干部,做毕,方许入众同修。若犯根本戒,便不能有如此方便矣。二取相忏。无论诵经礼忏,或七七为期,或九十日为期,或至一年三年,必欲求见佛光,或伸手摩顶。或天人散华,得到如是等相,其罪方净,名取相忏也。三无生忏。观察此罪性,不在内外中间,又不在过现未来。到底罪从何而起。罪无自性,从因缘生。既从因缘而生,还从因缘而灭。从因缘而生者,内以无惭愧心为因,外假恶友为缘,由是造作众罪,故云生也。从因缘而灭者,内以惭愧发露为因,外假善知识为缘,故能灭诸罪恶,故曰灭也。下六众,破戒忏悔,亦复如是。持菩萨戒,须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犯,方名谓持。一摄律仪戒,诸恶莫作也。一切恶不作,名之曰持,作者名犯,是谓止持作犯也。二摄善法戒,众善奉行也。一切善事,作者名持,不作即犯,名谓作持止犯也。三饶益有情戒,无众生不度也。以上止作二持,以为自度,亦以度人,若不度人,即名谓犯。别释竟。二合释者,即下四字是也。我辈念佛行者,凡见一切四众弟子,莫计校他持戒破戒,不得妄起分别。用平等心,用平等眼。如法华常不轻菩萨,见诸四众,即生恭敬、赞叹、礼拜、故曰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故云但生佛想。

○丙二 释文

○丁一 引经设问

问:梵网经:若人受佛戒,即入诸佛位。而缁服之流,佩明月之戒;悬璎珞之珠;参位三尊,范围七众。苟非精持,动行颠沛。斯人也,慢之何过焉?捶之何罪焉?

梵网经云:「若人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据此,而缁服之比丘,身佩如明月之金刚宝戒,衣披似璎珞之珍珠袈裟。三尊者:佛为两足尊。法为离欲尊。僧为众中尊。受戒比丘,入僧宝数,故曰参位三尊。七众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夫七众以比丘为首,故云范围七众。果能精持戒律,严净毗尼,理固当生佛想。如或不然,彼此颠倒行事,玷污佛门,故曰动行颠沛。如斯人者,侮慢之,似无过。捶打之,亦无罪。题云但生佛想者,何也?

○丁二 引经酬答

○戊一 引三昧海

对:如来三昧海经:为父王说:昔四比丘,犯律为耻,将无所怙。忽闻空中曰:汝谓无救。不然也,空王如来虽涅槃,形像尚在。汝可入塔,一观宝像眉间白毫。比丘随之,泣泪言曰:佛像尚尔,况真容乎?举身投地,如大(如字)山崩。今于四方,皆成正觉:东阿佛,南宝相佛,西无量寿佛,北微妙声佛。四破戒比丘,一观宝相,佥为世雄。念佛之人,岂得自惑惑他欤!

谓如来三昧海经:佛为父王所说:云昔者,乃往过去。有四比丘,以犯律故,自生悔恨,各自羞耻。意谓:佛言波罗提木叉,是我等大师。今既犯戒,将无依怙。愁忧不乐,惶恐万分。一日,忽闻空中声曰:汝谓无救。则不然也,空王如来虽已涅槃,今遗法中,佛像尚在。汝可入塔,像前忏悔,一观宝像眉间白毫,则破戒之罪,如汤销冰矣。比丘随闻其言,即涕泣而言曰:佛像尚有若斯之力,况真容乎!遂举身投地,如大山崩。今于下结会古今。昔之四破戒比丘者,以忏悔力,积因成果。今于四方,各成佛道,现坐道场,为世间雄。吾侪念佛人者,宜知所归,岂得自惑而惑人欤!

○戊二 引大集经

○己一 举毁者有大损

更新于: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