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上师:佛教徒跟非佛教徒的分水岭
智敏上师:佛教徒跟非佛教徒的分水岭
节选自《俱舍大要讲记》
再这里牵涉到一些问题。有的人,对密教有看法,好像婆罗门,有些形式像婆罗门一样的。我们就讲的,这个样子,有些形式上跟婆罗门相近的,还有点相似之处,不能就说这个就是婆罗门道,就是外道,发觉这个密教就是学了婆罗门来的,采取婆罗门的。这狠多的一个,现在研究学问的人就是这么说的,密教里边狠多采取婆罗门,湿婆,什么东西,这是英国一本印度哲学史,讲了一大套,印度哲学史里边讲这些。这个我们说,这是误会。我们说佛在世的外道,都是乞食的,那么我们也乞食,我们是不是外道?幷不是外道。外道里边也是授戒,戒行,做得很严,苦行,我们佛教里边,上次有人问,十二头陀。十二头陀也是属於苦行的范围的。那么我们修十二头陀,是不是就是外道?也不是。那么我们的密法里边有些形式跟婆罗门教,有一点点相近之处,是不是外道、婆罗门教?也不一定是。就是看,我们说是佛教、不是佛教,我们早就说了,法印来印,是不是符合佛的法印。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去印,符合的,佛教;不符合的,非佛教。再一个,大乘的,实相印,一切法无自性,没有自性,无相,实相就是无相,这个印去印,是不是符合的?符合的,佛教;不符合的,不是佛教。不能从形式上看,从形式上看,会搞错误。
很多的人就是对密法,对大乘不理解的。南传的,对我们的大乘,北传的,有看法,以为不是佛教。他们没有,狠多东西,他们等於说供养、水果,他们经常反对得不得了,你们造这些繁琐的仪式就是婆罗门。我们说是不是婆罗门了?我们中国的佛教兴了一千几百年了,婆罗门的气味都没有知道,到底什么叫婆罗门教,我们还根本莫名其妙。那你说我们是婆罗门吗?不是。所以说不能从形式上看他。南传的对北传有大有看法的,他们认为你们供养了,啥东西了,这一囉嗦的东西,都是婆罗门的繁琐的那些仪式里采过来的。那么这个是不是呢?不是。我们普贤行愿品,《华严经》讲得狠多,普贤供海云了,那么这不是佛教?我们说《华严经》是后人写出来的?这个哪个敢说这个话呢?哪个说《华严经》不是佛说的,这个我们不敢说了,这是谤法了。
所以说某些从痕迹上看问题,往往会搞错。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看,是佛教,不是佛教,从真正的理性上看,是不是符合法印是最。佛在世的时候,就是用这个办法的,那就是说,我们佛教徒跟非佛教徒的分水岭,也是说你所信的是符合三法印的就是佛教徒,这是高层次的,在佛世的时候,就这样的,佛教徒是信三法印的,非佛教徒等於违背三法印的。那么后来的,因为这个三法印很深了,一般人看了本书,这是三法印,我搞不清楚,那么给你简单的一个好。你是不是皈依三宝的?你把一切的信仰,一切的皈投的心,寄托在三宝上的,你就是佛教徒,经过仪式了。你假使三心二意的,这个拜拜,那个拜拜的,非佛教徒。你对佛教的崇高的那个威德还没有认识到,那你不是佛教徒,根本佛教还认不到。所以说,这些都是我们一把尺了,衡量的。不要乱衡量,尺不要去乱量,你量了,那个外道托鉢乞食的,我们也是外道,我们也托鉢的。糟糕了,你这样去说。
相关文章
- 宣化上人:这五种丝毫不可毁犯,这样才是够得上一个佛教徒
- 宣化上人:佛教徒的本色
- 因果面前 佛教徒并不享有特权
- 惟因法师:谈谈佛教徒应如何修行的问题
- 如本法师答:佛教为什么佛教徒对人会说你很有“福报”?而不说你很有“慧报”
- 智敏上师:三灾的力量
- 智敏上师:恭敬三宝之具体做法
- 实用佛教:第二十一课、佛教徒应读专书
- 佛教徒对话风水师:“大师为何不让自己先大富大贵呢?”
- 我真的是一名合格的佛教徒吗?
- 佛教严禁邪YIN!佛教徒离婚是否属于犯戒
- 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
- 索达吉堪布:身为佛教徒,想澄清对方的错误观点却力不从心,怎么办?
- 一个“酒鬼”是如何蜕变为虔诚佛教徒的?
- 索达吉堪布:有些佛教徒突然就因某个自己无法克服的原因退出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 达真堪布:在家的佛教徒是不是也要吃全素食?
-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佛教徒?
- 索达吉堪布:作为佛教徒,是不是话越少越好?
- 爱因斯坦:我愿意成为一名佛教徒
- 索达吉堪布:佛教徒放弃世间“安乐”而全力追求的大安乐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