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五卷
第五卷
《净土十疑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页,‘甲八、十念得生疑\’。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的法门当中,它修学的一个特色与不共其它法门的地方,就是它是一个佛力加被的法门,要是按照一般的说法,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在一个本尊相应的修学过程当中,它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所以古德常说:‘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也就是净土的整个修学当中,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的目标就是使令你这个明了的心,跟阿弥陀佛万德庄严的功德,心跟功德这二个能够感应在一起,这就是净土宗的成功。
讲到感应道交,早期净土宗的传承当中,有二种不同的方法:第一个是慧远大师的方法,第二个是善导大师的方法。我们先说明慧远大师的方法。
隋朝的慧远大师对于感应道交,他的方法是观想念佛,以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当做所缘境,而观想念佛最终的目标是成就念佛三昧,所以慧远大师认为:我们凡夫的心跟弥陀的功德要感应道交,你必须要成就一种定心,禅定心,所以慧远大师感应道交的思想,是定心感应的方法,你必须在明了寂静的心中,跟弥陀的功德感应道交,这个是慧远大师提倡的法门。在那个时候,得到很多人的响应,也很多人成功。
到了唐朝的善导大师,他提出散心感应的看法,他认为:感应道交,其实观想不是最好的方法;应该以持名念佛,为最好感应的方法。他的理由是:观想法门,境细心粗,观难成就。说是所观境太过微细,你去观想阿弥陀佛的白毫光、整个相好,这个境太微细了,而我们能观的心太过躁动,所以这个观想很难成就。所以善导大师认为:你就专心的听你心中佛号的声音,这个是来得比较容易的。所以在整个所观境当中,善导大师提出的是‘持名\’,而他的目标是散心感应。他认为跟弥陀感应道交,不必然是定心,散乱心也可以。但是善导大师提出一个原则说:你必须要一心归命。
所以善导大师说:我们凡夫的心跟弥陀的感应道交,重点不是在你是不是得到禅定,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你对阿弥陀佛的那个强烈归依的心,这个才是重点。善导大师提出了散心的感应,提出了持名念佛,使令念佛法门所被的根机更加广大。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从唐朝以后,大家所采取的念佛法门,都是以善导大师的持名念佛、以散心感应的方法,来当做修学的宗旨。
到了宋朝以后,因为禅宗很多的大德转到净土,所以提倡禅净双修;特别到了明末的时候,禅净双修到了颠峰的时代。但是你看看禅净双修的内涵,也没有离开善导大师的持名念佛,没有离开善导大师一心归命的内涵。善导大师提出了‘散心的感应\’,但是有一个最低的标准,他的最低标准,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第一个主题──‘十念得生\’。他说:你要在散乱心跟弥陀感应,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具足十念的相续。这个法门是来自于弥陀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所以善导大师等于是把第十八愿的思想,广泛的提出来,而整个净土宗的思想,就得到一个定位,就是往生的最低标准,就在临终的十念。善导大师提出这个思想,也是有很多人产生质疑,关于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二甲八、十念得生疑
乙一、征问‘十念得生疑\’
这个‘十念\’,是指临终的十念,这个地方是说,只要临终的十念,必定能够得生;只要临终十念,必定能够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有人提出了疑问。我们先看疑问的内涵:
【众生无始已来,造无量业,今生一期,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
这个人提出质疑说:我们念佛人,我们不是圣人开始念佛,我们是凡夫的时候开始念佛。凡夫有什么问题呢?我们过去无始劫已来,已经造了很多的罪业,凡夫跟圣人的内心最大的问题,就是凡夫心中有罪业。这个罪业不只是前生造罪,即使在今生的一期生命当中,在我们还没有遇到佛法的善知识之前,我们也造了很多身口意的罪业,所以我们观察我们的内心世界,是罪业深重。就是说我们念佛的人,
刚开始的起点,不是在一张白纸的时候去念佛,而是在一种罪业深重的因缘当中开始念佛,这样子怎么说在临终的时候,只有十念的佛号就能够成就往生呢?
这个地方,十念我解释一下。历代祖师在解释十念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解释,就是说这个十念指的不是一个数目,十念是一种概念,是比喻短暂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造的罪业是这么长的时间,无始已来在心中已经熏习了很多的罪业,怎么说在临终的时候,这么短暂时间的念佛,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超出了三界的轮回?从因果的道理来说,这怎么会通呢?我们只要稍微学习过唯识,大家都有个概念:我们阿赖耶识有很多善业的种子、也有很多罪业的种子,临终的时候,到底是哪一个业先得果报呢?学唯识的人都知道答案,那就是强者先牵,按照次第,一定是业力强大的种子先表现出来。我们一般说:无始劫造的罪业应该是强者,你临终的十念应该是弱者。就从一个强弱的角度,而产生质疑。我们看智者大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把总标念一遍:
乙二、释疑
【汝以无始已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道理,三种校量,轻重不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缘,三者在决定。】
智者大师先作一个总标说:我们总是认为我造罪业的时间特别长,你看我过去生有很多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造很多罪业,这个业是特别的长,所以应该是重;我今生的念佛,是在临终的时候,具足了十念的相续,时间特别短,所以这个业是轻:智者大师认为这个思想是错误的,他认为所谓的重业、轻业,不在造业的时间,我们应该从缘起的道理,从三个角度来加以比较,才能够决定这个业的轻重,才能决定招感的决定性、不决定性,重点不在你造业时间长短,从三个方面来决定。哪三个方面呢?一者在心就是你造业的时候,你那个能造的心有差别,那个心有差别;二者在缘,你所造的境缘,你是在什么境缘造作,这个缘也有差别,这也是一个判定的因素;三者在决定,你在造业的时候是决定的、还是犹豫不决的,这个地方也是决定轻重的一个差别。就是说,我们从时间上判定业的轻重,这是错误的概念,应该从能造的心、所造的境,跟你造业的时候决定不决定来判断。这个地方,是先把业力的轻重判定的方式作一个总标,以下我们就各别解释。
首先我们看约着心:【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颠倒生;念佛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暗室,日光暂至,而闇顿灭。岂以久来之闇,不肯灭耶?】
我们先看看我们造罪的时候的心态是怎么回事。一个众生他会造罪,那个能造罪的心是怎么有的呢?是从虚妄的颠倒生,这个重点在虚妄这二个字。为什么一个人好端端的会去造业呢?他就是有一个虚妄的妄想生起。这个妄想是怎么生起呢?简单的讲,我们身为一个果报,我们有六根──眼睛、鼻子、嘴巴等等,这个六根感受的功能,跟六尘相碰撞的时候,根尘相接触的时候,就会创造一个心识出来。这个心识大部分来说,都是盲目的、情绪的念头。
比如说现在我要去骂一个人,这个骂一个人是一个能造罪业的心,就算我还没有产生行动!那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你一定是眼睛看到某一个人,或者耳朵听到某一种声音,你根境没有碰撞,你是不可能产生念头的。那么你要去骂一个人,这个心态是怎么一回事?第一个,它是直觉性的,他绝对是没有透过智慧观察的;第二个,它是盲目的;第三个,它是生灭的,最重的是它是生灭的,它是随境生灭的。你如果把这个所缘境拿掉了,你当初是缘某一个声音生起这个念头,直到你把这个声音在心中拿掉,这个心念就消失了。所以我们常常说生灭心是:来无所从,去无所止。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刹那生灭的。所以我们简单的讲,虚妄心就是‘觅之了不可得\’,因为它来也不知道怎么来的,去的时候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算是在造作的过程当中,它也是刹那刹那生灭的。
所以你要知道,我们每一个造罪的念头,虽然有很多的差异相──有的是贪烦恼、有的是嗔烦恼、有的是高慢心,但是它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它是虚妄的,是盲目的、情绪的。我们看看念佛是什么心态?念佛的人他的心,你为什么会念佛呢?你能念的心是怎么回事呢?是从一个佛法善知识的开导,你听闻了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以后,你经过你如理的思惟,而产生一种智慧的观照。所有修行念佛的人,他念佛的心,都是透过智慧的判断才产生念佛的。所以你看,你造罪的时候是盲目的,那个心是一种虚妄性;而你念佛的心,是透过智慧,智慧的心它的形象是真实的、永恒的。所以说,一虚一实,岂得相比?你造罪的时候是虚妄心,你念佛的时候是透过观察真理而产生的一种念佛的心,一个是随顺于情绪,一个是随顺于真理,这二种是有虚实的差别。
这以下我们讲出一个譬喻,说是一个万年的暗室,这暗室是比喻我们无始劫的妄想,这个日光指的是我们对三宝功德真实的归依,那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观照力现前的时候,我们的情绪马上消失掉,这是很正常的道理,不可能说因为它时间长、已经很久了,不管它多久,因为它的本质是虚妄的,所以光明能够破除黑暗。这个地方,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修行人的心态有二种:一种是真实的心,一种是虚妄的心。
比如说我现在要去骂一个人,这个心是情绪化的,这个念头你只要不管它,它自然会消失掉。你看我们每一次发完脾气以后,每一次都后悔。为什么?一个人会后悔,表示你那个心消失了,所以你才会后悔;如果你那个心还在,你怎么会后悔呢?所以你看只要是恶念的心,都是突然间来、突然间消失,来得快、去得也快,都是那种很情绪化的、很躁动的心。但是我们每一次修行的心都是很平静的,我要广度一切众生,这个念头它是从智慧而生的。诸位还记得吗?诸位在受菩萨戒的时候,‘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也是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一个恒久的心。你受完戒以后,你当初缘三宝的境而发心,你回来以后这个心还在,它是一种持久的心态。为什么呢?因为它随顺于道理,它是一种真实的心。所以我们要知道,问题不在时间的长短,问题是在于它是一种真实的心,还是虚妄的心,这个本质上是不同的。
《净土圣贤录》讲到一个公案:在唐玄宗的时候,有一个居士叫做马子云。这个马子云从小就当兵,他不断的建立功劳,就做到上尉军官,他这个人平常也是念佛的。有一次唐玄宗的北京政府,因为当时的地方有判乱,所以唐玄宗派兵去讨伐,讨伐判乱须要很多粮草的供应,就要地方军队的粮草提供到北京来,而马子云就负责督送粮草到北京。他带领很多的船,载着很多很多的米要运到北京去;但是在中途的时候,不小心船就沉没了,整个米都掉到海里面,当然就延误了军机。这个在古时候的法律是要判死罪的,所以当初负责运送粮草的人,包括主官马子云,还有旁边所有押送的军人,全部都被关起来,当然这个结果就是一个死罪。马子云这个时候万念俱灰,他知道死亡将至,就万缘放下,在监狱专心的念佛。他这一念念了五年,很奇怪,这个军法官因为忙碌的关系,忘了审判这个案子,当时要是一审判,那当然是死罪了,但是就是有很多的因缘,结果把这个案子给忘掉了。后来换了一个新的军法官,就把这个案子重新的审理,发现这个过错不是人为的疏失,而是天灾所造成,当初的马子云是没有过失的,就把他放出来了。放出来以后,马子云不想在世俗生活,于是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他又修了几年,得到了宿命通,他跟他的同参道友说:其实我应该在押送粮草的那个时候寿命就结束了,应该要死亡,我后面的生命是因为念佛的关系,把这个业转过来。我再过几天就要往生了,希望那个时候大家来跟我助念。到那天的时候,他的同参道友为他助念,他就端坐在那个地方念佛,就讲一声‘佛来接引我了\’,果然就安然的坐化。
我们现在可以探讨一个问题,马子云遇到死罪这个灾难之前,他也念佛,但是那个时候念得不相应;为什么他一定要遇到死罪的时候,他到监狱才真实的念佛,把这个业转过来,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乃至到临终的时候招感佛陀的接引?我们可以这样讲:他刚开始在家念佛的时候,没有真正的念佛,因为你一个人念佛那是要真实的心,那是缘菩提心、缘圣道的心而生起的;他那个时候是遇到了逆境,这个时候对世俗的因缘,那个攀缘心开始得到收敛,这个时候心中才真实的看到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所以你看我们出家人,只要你一出家,你发了道心以后,你的业就改变了,算命先生怎么算你的命都不准。因为你以前的心是虚妄心,你以前的心是怎么样呢?心随妄转,你的根跟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一个情绪,这个情绪就是你的心,它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缘无上菩提的功德,生起一个出世的道心,这种心是不可破坏的。所以说我们念佛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一种出世圣道的心,那是真实的心;我们过去造业的时候,是在当下的所缘境产生一种一时的情绪,这个是虚妄的心。所以说真实能够破除虚妄。这是第一个理由。
我们看第二个理由:【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暗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念佛之心,从闻佛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惨、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毒惨,而不肯出也?】
第二个讲到我们在造罪的时候,他当初的所缘境有所不同。在造罪的时候,他的所缘境是依止一时的情绪,那个情感性黑暗的心,去攀缘一种虚妄境界而生,这个虚妄境在唯识学叫做遍计所执性。你看到一个人,你会对他生起贪爱,就是你没有看到他真的实相,你一定是把这个人想得太美好了,就是你对他有所增益了,这个增益的相是你心中捏造出来的;你看到一个人起嗔心,你也没有看到他这个人的真实相,你把这个相给损减了、把他丑化了,你才会生起嗔心:所以我们过去起颠倒的时候,我们没有一个人是看到真相,你只是活在你心中错误的影像。你或者把这个影像过度的美化,或者过度的丑化,所以那个影像是错误的影像,你当初所缘的境界是一种虚妄的影像。而我们念佛不同,我们念佛所缘的是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我们真实能够感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真实功德,我们真实的为了要追求菩提心生,为了要成就无量光、无量寿的一种依正庄严而生起的。所以说你念佛的时候的所缘境,是真实的境,因为那是从听闻正法、如理的思惟而产生的,所以真妄也是有所差别。
我们举个例子,譬如说有人被毒箭射中了,这个箭射得很深,不但射到皮,还射到骨头里面,而且这个毒性也特别强,它是伤肌破骨;但是重点不是它射得多深,重点也不在于它的毒性有多强,重点是你是不是有消除箭毒的药鼓,这个药鼓你一打起来的时候,这个箭就自然跑出来,这个毒性也自然消除。也就是说,这个药本身有救拔的力量,就好像我们讲:你生病了,不管你这个病毒有多深,重点是你能不能找到解药;你找得到解药,它就能够救拔这个病毒。
我们从阿赖耶识受熏的角度来看修行这件事,你看我们以前在阿赖耶识的熏种,在虚妄的境造了很多的业、熏习了很多的种子,这个种子在唯识学叫虚妄的种子;但是你真实的发菩提心,你在受戒的时候,你缘三宝的境而发起一种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个种子在唯识学叫金刚种子。为什么?因为你所缘的境界是三宝的种子。诸位要知道,一个人受菩萨戒,你要嘛在一个法师的面前受,最低的标准是在佛像的面前受;你如果没有在佛法僧面前受,你说我对一棵树来受菩萨戒,你不可能得戒,你面对的不是一个真实的境,你熏习的种子,你得这个戒体是生灭的,一下子就破坏掉了。所有的戒体要成就,一定要缘真实境的。什么叫真实境呢?就是三宝的境,你这个戒体才会强固的。你说我面对虚空来受菩萨戒,不可能的,不管你怎么发心,你缘的境不是三宝的境是不可以的。
所以,你当初造业的时候,是缘着你心中的一个虚妄性造业;你念佛的时候,是缘三宝的功德,那种真实救拔的功德而念佛:那这个境就有真妄的差别。总而言之,我们念佛的时候,那个信心要建立,你要相信真实能够破除虚妄,你要相信这件事情,破除虚妄这件事情很重要。
我们修行人要做二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当然我们不断的修习很多善法,看到大乘经典诸佛菩萨的德行,我们生起好乐,但是我觉得生起善法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一个初学者避凶很重要,远离灾难这件事情很重要。一个人要远离灾难,你要知道灾难是怎么来的,灾难就是你心中的情绪,就是你六根对六境的时候的第一个念头,那个情绪、那个盲目的念头,那个念头你一定要有克制的力量。当然我们也可以修止观──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问题就是你能观的智慧,不净观、慈悲观你不一定修得起来。我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对治负面的、破坏性的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动,印光大师说的:‘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诶,这个不动法门很重要,印光大师讲这句话实在是太殊胜了,他这个法门是来自于《楞严经》的一段话,它有很多对治妄想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不动。
诸位知道,所有的妄想它有一个天敌,就是时间,时间是所有妄想的天敌。你试试看,你打一个妄想,你只要把这个妄想拖过一段时间,你这个妄想自然消失掉、自然消失掉!你要是敢跟它拖,妄想经不起拖的。所以你看世间人讲主动、积极,修行人这四个字不适合,有些是你要远离过失,主动积极绝对是增长过患。一个刚开始修行的人,你有什么念头,你就是不管它,不随妄转。所有的初学者,都是先从否定自己、不随妄转开始;等到把这个妄想离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再开始培养美好的德行,开始修禅定、神通、三昧、陀罗尼,这个时候才开始所谓的修善。如果一个人他连‘不随妄想\’这四个字都不知道怎么修行,那你说要避免灾难,那是很困难的。因为你一个妄想起来,你就跟着它走,妄想起来要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讲虚妄心它是一种生灭相,我们念佛的心是真实的功德,从真妄的角度来判定强弱。
第二个我们看决定:【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后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
前面是讲真妄,这个是讲它的强弱。我们造罪的时候,心是有间断的、有终止的,所以我们前面说过:带业往生,你所带的业要带旧业,不能带新业,新业你带不走的。什么叫旧业?就是这个业你已经忏悔了,你已经断相续心了;如果你这个业还一直再造作,这个业就是障道了。也就是说,这个业因为你的忏悔产生间断,而产生终止。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不是随便就念佛,也不是一时的冲动:我们是长时间的听闻大乘法义,建立了成佛的菩提心;我们长时间听闻净土的教义,对阿弥陀佛生起了归依的心。所以那个时候的心,是无间心,特别的坚定;而且是无后心,念念的相续没有终止:坚定而相续,那个时候才舍命。你想想看,一个坚定而相续的心,面对一个犹豫不决、间断的心跟有终止的心,那当然是善心猛利,所以就能够往生。
以下作一个譬喻,如一个十围的绳索,这个绳索很粗,十个人才能够把它包起来,一千个人都不能使它断裂;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坚定的剑,即使是一个童子,他也没有三昧力,他只是一个散乱心,但问题是他那个是箭,一刀就可以把它两断。所以念佛的时候是一种坚定心、相续心,所以可以往生。
我们作一个归纳,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临终的时候要达到一心不乱,在本论当中,把一心不乱作出一个很明确的标准:一心不乱,第一个,它是真实的心,你念佛的时候要缘到真实的功德,你不能说心里面念佛,心中还是想到世间的情感,那你就不是真实的心;你没有缘到真实的功德,第一个你要有真实的出离心、成佛的心。第二个,你要有坚定的心,无间心、无后心。所以说一心不乱的最低标准,就是真实的心跟坚定的心。
这个十念必生,在《净土圣贤录》也有一些公案,我们讲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唐朝的张善和居士,这个人一生是杀牛的,他父亲是杀牛的,他出生以后也跟着杀牛,杀了一辈子的牛。到了临终的时候,他经常做梦,有十几只牛冲过来,用它的头去撞张善和,所以他每一次都是在恶梦中惊醒。后来有一次撞得实在太厉害了,他感到非常的恐怖,就赶快请他太太去请出家的法师来开示,出家法师就开示净土殊胜的功德,叫他要念佛。这个时候,张善和听闻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以后,在《净土圣贤录》上说,他念不到十声,还不到十声,这个时候他就说:牛去也,佛来也。就走了。牛已经离开了,这业障已经消除了,阿弥陀佛现前了──未满十念。大家会说:他造了一生的杀业,他临终的时候念佛是未满十念,为什么未满十念的念佛,能够把重大的杀业转过来,转成清净的莲华呢?转地狱的火成清净的莲华呢?理由只有二个:第一个,他念佛的时候是用真实的心来念佛,不像我们一般念佛的时候打妄想,你没有用真实的心念佛;第二个,他用坚定的心来念佛,专注、坚定:因为他真实心故、坚定心故,所以他把整个杀业转过来,所以牛就消失了,佛就现前了。诸位看看《净土圣贤录》,唐朝的张善和,这个是标准的临终十念。所以,我们不要以时间的长短来判定业力,应该从本质的真实、虚妄,跟量的坚定、不坚定来判断。好,‘十念必生\’的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个地方。
我们看第九个:甲九、路远难到、根缺不生疑
乙一、征问这个地方有二个问题,我们看论文就容易清楚:【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又《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有此教,当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定必不得往生!】
大家都知道净土法门,是一个他力加被的法门,所以它的重点在于佛力要现前,也就是你必须要感应道交。感应道交就牵涉到二个问题:第一个是空间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很想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但是阿弥陀佛离我们实在太远了,离我们有十万亿佛土这么远,我们凡夫又没有三昧神通,身心劣弱,怎么能够跟十万亿佛土之外的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这是第一个问题,距离会不会构成感应的障碍。第二个果报,说我是一个女人,我是一个六根不足卑劣的果报,即使我很虔诚的念佛,也可以感应道交吗?这是第二个,卑劣的果报体是不是影响感应道交。一个是距离的问题,一个是果报的问题,提出二个问题。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待会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关文章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菩萨慈悲智慧功德)
- 紫虚居士: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五卷
- 贾题韬:六祖坛经 坐禅品 第五卷
-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8.元素特性与集合特性
-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2.名言的基础——名字与“名色支”
- 李富华:《胜鬘经》导读
- 净界法师:果报种类之等流果——增上果
- 净界法师:忆念净土功德二
- 净界法师: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 第五卷 第十三章 六入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一、故事集导读
- 佛弟子对生命的敬畏|导读:车库里的小老鼠
- 多次的忏悔不如一次彻底的改正 | 导读:我怎样戒掉网络小说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五卷
-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五卷
-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五卷
- 《地藏经》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净界法师:吃素是绝对不可能让你生病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