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法长老:四念处开示

时间 2024-08-25 11:03南传人物作者:璃绯樱

斯里兰卡

Mahathera Nauyane Ariyadhamma

圣法大长老著

开弘法师汉译

佛陀,世尊,阿拉汉,圆满的自觉悟者,以完成十波罗蜜[1]、三德行(布施、持戒、禅修)[2]、五种施舍[3]及三十七菩提分法,包括四念处(cattaro satipatthana),而成就他的境界。

一时,有一位聪明、多闻的婆罗门问佛陀如下的问题:「今日无数的比库、比库尼、近事男、近事女已经证得道.果,而且佛法(sasana)[4]昌盛。佛陀!如何才能够令您的教法,于后世继续盛行而不衰退?」佛陀回答:透过四念处的修行,将能使佛法(Buddha-sasana)久住世间。

现在让我们来思考,是什么「菩提分法」,佛、辟支佛及阿拉汉们用以帮助他们证果的工具?「菩提」(bodhi)是智慧的名称,包括四道、四果的智慧,及无上的觉悟。涅槃也可以指菩提,圆满觉悟者(佛陀)也可称为菩提。有三十七种菩提(无上的觉悟)的资粮,略说为十四种,详细的说是三十七种: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有四种念处法,何谓「念处」(satipatthana)?如何修习它?已经经过长远的时间,众佛弟子曾经询问、听闻、学习,跟随这念处法。 sati(念)是遍一切美心心所( sobhana-sadharana dhamma),建立念是念处( satipatthana)。

念处有四种所缘,关于这点,我们把五蕴分为四组,如下:

色蕴是身念处的所缘、

受蕴是受念处的所缘、

识蕴是心念处的所缘、

想蕴及行蕴是法念处的所缘

这五取蕴分为四种观察的所缘,因此称为四念处。为什么这样?这是为了改正深植于我们心中的各种邪见,凡夫有情有三种颠倒想(令生起邪见):

1.想颠倒(sabba-vipallasa)、 2.心颠倒(citta-vipallasa)、 3.见颠倒(ditthi-vipallasa)( A.4:49)为了修正以上的颠倒想而有念处的教导,来到此世间的过去诸佛都是教导四念处的,而不是五,三,二或一念处,都是四念处。未来的诸佛也是同样的。我们的佛陀,见到过去、现在及未来,也教导四念处。

一般来说,人们经常对色蕴持有乐想,他们见到美丽的东西就执着了,见到自己丑陋便希望变成美丽。因此色蕴是乐想的所缘,身念处把这种想法反转过来。

许多人认为感受是快乐的,只是追求乐受。在痛苦中的人寻求快乐的因缘。舍受是平静的,因此,(说两种感受时,)可归类为乐受(M.59),因此可说每一个人都希望体验各种乐受。受念处的修习能令一个人觉悟诸受的生起与消灭,所以是苦(dukkha),了解到苦谛(dukkha-sacca)。受念处即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教导。

很多人认为「心」是恒常的,从今生转入来世,因为这样的见解,他们有一个常恒的「我」或「灵魂」( atta)的见解。教导心念处,让人们了解「识」是无常的。

许多说法含有我见,为了去除这种我的邪见而有法念处的教导。

为了消除认为某些东西是永恒、快乐、有「我」的邪见及颠倒想,而有四念处的教导。

身念处中有十八种业处,其中的十四种见于《大念处经》( Mahasatipatthana Sutta),其余的四种见于《中部.身至念经》(M.119. Kayagatasati Sutta)[5]的注疏(subcommenatary)。《大念处经》说到:

1、入出息念(anapanasati)

2、正念于四威仪(iriyapatha)

3、正念正知(sati sampajabba)

4、于三十二身分厌恶作意(patikula manasikara)

5、界作意(dhatu manasikara)四界差别观,即地、水、火、风。

6、尸相( sivathika)直译是墓地,不过这里指尸体腐败的九个阶段作为禅观的所缘,在古时候,尸体是被抛弃于墓地的。因此加起来,即成为《大念处经》中的十四种业处。

接来下是四种色遍处( kasina),如《身至念经》疏所说。我们可以专注于身体上的某部分,如头发及身毛,而修蓝遍处( blue kasina)。同样的,专注胆汁及脂肪而修黄遍处。另外,可以专注于血液及肉而修红遍处。最后,可专注于骨头及牙齿而修白遍处。透过修遍处禅,可以证得各种禅那(jhana)。至此,已有十八种业处,属于身念处。禅修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根性的业处[6],您可以用任何一种以上所说的十八种业处证得近行定( upacara samadhi),而安止定(appana samadhi)只能透过其中的六种业处而证得。依入出息念可以证得安止定,修三十二身分可证得初禅,四种颜色遍处可以证得四禅八定。依于这些近行定及安止定[7],可以获得各种智(bana),了解因果、缘起、道非道知见清净、行道知见清净 [8]及最后获得谛随顺智( saccanulomika-bana[9]),趣向觉悟四圣谛,接着证得四道四果及涅槃。因此四念处之中,身念处也可成为一种能保护及维持佛法久住的禅法。

在受念处,受分为乐受、苦受及舍受。也可以进一步分为五受,即乐( sukha)、苦( dukkha)、忧( domanassa)、喜( somanassa)、舍( upekha)。受也可以依六根门而分为六种,即眼所触受(cakkhu sampassa vedana),即与眼识相应的受。如是听、嗅、尝、身触及心触也一样。不管如何分法,只有一个受心所。在《大念处经》,受分为九种。 [10]观察这些法可以证得近行定,也可以转向观禅,踏上趣向涅槃的道路。这也是可以保护及维持佛法久住。

心念处是以识为所缘的禅法,心(citta)可分为:

1、善心(kusala citta)、

2、不善心(akusala citta)、

3、异熟心(vipaka citta)、

4、无记心(kriya citta)

简略的,心也可分为:

1、欲界心(kamavacara-citta)、

2、色界心(rupavacara-citta)、

3、无色界心(arupavacara-citta)、

4、出世间心(lokuttara-citta)

出世间心不出现于观智的范围,只有八十一种世间心可成为观智。这必须以

《大念处经》所教导的十六种方法来观察 [11],这样修观,对于心所起的常颠倒想会消灭,而无常想将显现,同时近行定也将于心中生起,依之可以观察名色的无常,因而转向修观,最后证得道、果及涅槃。因此心念处也是为建立及维持佛法久住而存在。

最后的念处是法念处,如前面所提到的,法指行与想( savkhara

sabba)。

法念处有五种主要的业处,

一、五盖 ──第一是观察五盖( nivarana vidassana),明显的这是关系到名法。

二、五蕴──接着是观察五蕴。

三、六内外处──接下来是观察六内处与六外处,这些牵涉到名与色二法。

四、七觉支──再来是观察七觉支,这只有名法。

五、四圣谛──观察四圣谛,包含名与色、五蕴。

法念处应用名与色二法来培养观智,佛陀把业处分为不同的种类以适应不同的禅修者。在观察五盖[12]时,如果镇伏了五盖,禅修者可证得近行定。依此定进一步修观,可证得道、果及涅槃。因此观察五盖也是一种能令佛法久住的念处。接着是观察五蕴[13],即色、受、想、行、识。这里首先证得近行定,然后证得各种观智,最后证得道、果及涅槃。因此这也是一种能建立及维持佛法久住的禅法。

关于观六处[14],所有的十二处,即六内处及六外处是观的业处。从六根、心及各自的所缘而生起结( samyojana),如果超越了它们,便能成就近行定,依此修观而证得四道、四果及涅槃。因此观处也可以说是一种能保护及维持佛法久住的念处。

另一念处是观察七觉支[15],这里牵涉到修习止及观,因而获得观智,证得道、果及涅槃,因此观察七觉支也可以说为能令佛法久住。

接下来是观察四圣谛,以四圣谛为所缘的观禅。这里只有苦及集是所缘,苦之灭谛及道谛只是作为宁静及微细的观察,它们不是观的所缘,这是就三相(tilakkhana)(无常、苦、无我)的角度而言。由于所有的五取蕴包含于苦谛及集谛中,因此止与观两者都可用于苦集二谛。修习止禅而达到近行定及安止定,由修观开展各种观智以证得道、果及涅槃。因此这也是一种可作保护佛法久住的工具的禅法。

从以上所说,我们可以见到佛陀的这些教法,是完全正确的,即佛法将能够被保护及维持很长的时间。因此要能保护及维持佛法久住,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修习以四念处为首的菩提分法。我们布施,持戒,修定,闻法及修诸善行,以便能够培育这些菩提分法。

假如有一天,我们归依三宝,接受佛、法、僧及善知识,这将会令我们脱离轮回的苦而证得涅槃。从那一天开始所作的各种善行,将培育菩提分法。在造一个善行中,无数的过去及现在的善心识心路( kusala-citta-vithi[16])在我们心中生起。闻法等的善心及透过六根门而起的善心所生起。对于有智的佛弟子,心中生起喜俱.智相应的心识过程。每一心路过程中的速行心( javana[17])有 34法,每一法都有菩提分法。现在我们来把心所分类,如下:

13个通一切心所(abbasamana cetasika)

19个美心所(sobhana-sadharana)1慧根(pabba-indriya) 1心(识)( citta)以上的每一法都有菩提分法在里头,这 34法把「心」转化成心如意足( citta

iddhi-pada)。它们也包含「精进」,因此也成为精进如意足( viriya-iddhi-pada)。因为也有「欲」,所以也成为欲如意足(chanda-iddhi-pada)。其中的「慧」则成为观如意足( vimamsa-iddhi-pada)。依于这四如意足为基础,而构成我们的善心路过程。所包含的「念」成为四念处,那「念」作为菩提分法而发展,而称为:

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同样的,这里所说的精进作为以下九种菩提分法来修习:四正勤、精进如意足、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同样的,这里所说的慧也作为五种菩提分法而生起,如下:观如意足、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在每一善心路过程中连续生起,显现为一境性的菩提分法如下: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在我们心中的每一速行心,生起很多这样的菩提分法,所以我们应该感到高

兴,因为随着个人的愿望欲证得阿拉汉、辟支佛或三藐三佛陀,这些善行将发展而缩短轮回的时间,解脱烦恼。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了解心是不会永远保持不变的,(可能变成不善心),而是一直在很快速的转变。如果要避免这些变化及令心保持在善心中,我们应该依如理作意而活动。亦即如果我们持续的观察诸善行

[18],我们将成功保持善的心识过程。当我们持续的起善的身、口、意的行为,我们就是以如理作意去行为,因而也持续的在修四念处 [19]。某一天当我们的菩提分法,例如四念处变得强有力,而足于解脱所有大约 1500[20]种烦恼时,我们将证得道、果及涅槃。能肯定的是,当你的菩提分法足够成熟时,你将能觉悟胜义谛,如果不是在今生,那么即是来生或未来多生,或是在未来佛的时候。所以修行( patipatti)能脱离轮回,这是绝对能成功的( niyyanika)。因此,我们必须确定佛法将流行五千年[21],这样我们才能够圆满我们的波罗蜜,其它的人、天也能够学习及修行佛法,证得禅定、道、果及涅槃。同样的,让我们希望这善行,成为对有道德,持律,保护佛法,并向一切有情,包括天、人,弘扬佛法的僧伽的祝福。

我们刚刚完成一个很善良的行为,佛陀所教导有智慧的婆罗门法,对今天的我们还是有效的,我们已经能够修习菩提分法,例如四念处,因此,让我们礼敬佛陀,他是第一位修习四念处禅法,超越所有烦恼,证得三藐三佛陀的人。让我们礼敬佛陀所教导的纯净之法。让我们礼敬追随佛法,修习四念处,证得涅槃的僧伽。让我们礼敬四道果及涅槃,及趣向菩提之法,例如四念处。让我们许愿我们所有的福德,尽数回向为能趣向菩提之法。

(编按:本文为 The Most Venerable Ariyadhamma Mahathera(圣法长老):The Dhammasthat Lead to Nibbana.之一篇。

[1]波罗蜜有十个,即: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意、慈与舍(Danam silab ca nekkhamam, pabba viriyena pabcamam, khanti saccam adhitthanam, mettupekkha ti te dasa.)。 [2]参考《如是语经》It.22 [3] Cp.3 Comm.(atthakatha) ;《相应部》S. 1:1 Subcomm.(tika) 放弃王国、妻子、儿女、生命及肢体,这是大多数人认为是爱恋的,因此难于放舍。基本上这是属于布施波罗蜜,菩萨多生多世的修习及培育它。 [4] Sasana一辞有时含有比一般的「教法」更广的意义,它也可包含「教团」之义。 [5]相当《中阿含 81经》《念身经》(大正 1.554) [6]见《清净道论》Vism. III, 74~77

III, 121. [7]关于近行定与安止定,见《清净道论》Vism. IV, 32

XI, 119. [8]关于这二智,见《清净道论》 Vism. XX, 1 ff

《清净道论》Vism. XXI, 1。

[9]见《清净道论》Vism. XXI, 1

XXI, 128~133. [10]《长部》D. 22 乐受生起时,他知道:「我在体验乐受」,苦受、舍受、有染乐受、无染乐受、有染苦受、无染苦受、有染舍受、无染舍受生起时他知道:「我在体验 无染舍受」。关于「有染」与「无染」,见《相应部》 S.36:31.

[11]《长部》D.22 Mahasatipatthanasuttam《大念处经》当心有贪时,他知道:「心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沉寂心、散乱心、广大心、非广大心、有上心、无上心、等持心、非等持心、解脱心、非解脱心,他知道:「无贪、心非解脱」。

[12]《长部》D.22 内﹙心﹚有欲贪时,他知道:「我心中生起欲贪」;内无欲贪时,他知道:「我心中无欲贪」。他如实知未生的欲贪的生起、已生起的欲贪的消灭、以及已灭去的欲贪于未来不生起。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及疑也是同样。

[13]《长部》D.22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受、想、行;此是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

[14]《长部》D.22 他如实知眼、色、依于眼色而生结、未生之结的生起、已生结的灭去、已灭的结于未来不生。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也是同样。上面所说到的「结」﹙ samyojana﹚,《相应部》 S.41:1解释为「欲与贪」﹙chanda-raga﹚。

[15]《长部》D.22 内﹙自己﹚有念觉支,他如实知「我心中有念觉支」;内无念觉支时,他如实知道:「我心中无念觉支」;他如实知未生起的念觉支的生起、念觉支的圆满。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及舍觉支也是同样。

[16]关于「心路过程」﹙citta-vithi﹚的解释,见《摄阿毘达摩义论》A.S. IV:1~30 [17]关于速行心﹙javana﹚,见《摄阿毘达摩义论》A.S. IV:6~16. [18]当行善时,应该思惟它。不然在其它时候,应该思惟过去所曾做的善行。

[19]在 S.46:6,如果修习,多修习根律仪﹙indriya-samvara﹚,则能圆满三妙行﹙善的身、口、意,tini sucaritani﹚。同样的这三妙行也能圆满四念处,接着能圆满七觉支,接着圆满明、解脱。编按:《增支部》 A.10:61.佛陀说的道次第:sappurisasamsevo亲近善知识saddham-massavanam正法之听闻 saddham信 yonisomanasikaram如理作意satisampaja??am正念.正知 indriyasamvaram护诸根tini sucaritani三善行cattaro satipatthane四念处satta bojjhavge七觉支vijjavimuttiya明解脱。 [20]这数目,取自《分别论》﹙ Vibh.17﹚,在首十个章节提到,再加上《长部》梵网经》所说的六十二见 ﹙ 73+36+105+56+75+84+49+64+81+70+62 = 755﹚。烦恼有已生与未生二种,因此数目即成为二倍﹙755x2 = 1,510﹚。最后为了方便起见,这数目化整为 1,500。 [21]《中部注》M. 142 Comm.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