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凯文:论“四谛”的“灭苦”方法论

时间 2024-09-28 13:35居士人物作者:小同志独苗

论四谛的灭苦方法论

吕凯文

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法光杂志v.121(1999.10)

财团法人法光文教基金会

一、问题之所在

自从丹尼尔?高曼(danielgoleman)的《eq》(情绪智商,emotionalintelligence)一书在国内盛行以来,一时之间不论学界或坊间亦兴起一股情绪管理风潮,相同范畴的著作纷纷出?#092;,蔚为风气。国人对《eq》之类的一般心理学丛书感兴趣,并从中学习如何将情绪与智慧结合[1]的生活之道,这对于促进社会和协亦有莫大俾益。然而,情绪管理所待解的课题,无非是以情识个体的烦恼意识为对象,透过情绪智商的教育与应用,转化个人的负面情绪为正面情绪,以期获得有礼有序的社会生活。但究其原委,情绪管理的功能原本就包含于佛法之中,亦是佛教的基本课题之一;如何以理(智)化情让个人与众生共命皆能免于烦恼的迫害,进而达致烦恼止息(苦灭)的解脱境界,不也正是佛陀念兹在兹的宏愿!职是之故,当我们以一学科理论探讨情绪管理的课题时,这在佛法而言,无异是灭苦实践的一部份。情绪管理一词非是灭苦的现代代名词,而佛法以理化情之道无非是灭苦的实践方法。

当《eq》之类的现代心理学丛书揉和科学与人文智慧的一隅,适得其宜地安抚现代人的烦恼时,不禁令人反身思惟:以灭苦为目的论的佛教自身将是如何谈论情绪管理课题呢?佛法以理化情之道所展开出的灭苦道次第[2]与方法论又是如何开展呢?职是之故,在此一进路的考量下,本文愿意以四谛思想为核心,就佛法的以理化情或灭苦的方法论(methodology)作一系统性地表明。原则上,本文所论述的内容仅针对四谛思想在灭苦方法论上所扮演的角色立说,因而一般学界对于四谛说的种种细部问题[3],本文无意追论,亦不拟涉及。另外,本文亦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下的学术论文,勿宁是笔者对四谛之灭苦道次第的?#092;想作发挥。

二、四谛即灭苦道次第

仅管人有东西南北之分,然而烦恼却没有人种之别。人们由于身、心方面的种种苦恼与混乱,所以连带地衍生种种负面与失序的行为。而情绪管理无非是为了让身心返序而提出。就佛教的思想而论,这种种烦恼与惑乱无非是世俗人间的真实面貌,亦即是苦(dukkha)[4]。由于为了让世间少苦进而灭苦,佛陀为世人详细地解说苦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并且开示灭苦的方法。这即是四谛或所谓四圣谛。

四谛的谛,巴利语为sacca,梵语为satya,就现代的白话用语则通常称为真理;而所谓的四谛亦即是指四种真理。一般说来,对于四谛的说明大都以苦、集、灭、道或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来解释[5]。但是一般汉译佛典所出现的苦、集、灭、道或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的内涵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若是望文生义,却显得生涩难解,所以为求清淅、明了与易解,我们拟将佛教初期的巴利文资料中与上述四谛相对应的语词和现代白话语译和适当比喻作一图示对比。它们可以分别如下表示:

汉译

巴利文

巴利文汉译

现代白话语译

拟喻

dukkha

苦(烦恼)

dukkhasamudaya

苦之集

苦(烦恼)生起的原因

病因

dukkhanirodha

苦之灭

苦(烦恼)的止息

病愈

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

苦灭之道

让苦(烦恼)止息的方法

从上图可知,四谛思想的次第开展有其内在的关连性、目的性和实践的要求。以四谛为核心所开展之佛法,在灭苦的课题上,实已将整个生命自觉的实践和方向予系统化表明。

若以现代用语表示,佛陀所说的四谛,无非清淅明了地指出问题之所在(苦谛,病,情绪困扰)、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集谛,病因,情绪困扰的原因)、问题之解决(灭谛,病愈,情绪安定)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道谛,药,情绪管理的方法)。所以就情绪管理而言,或就灭苦的治疗步骤而言,如果要让身心的苦恼和混乱获得妥善安顿,那么整个实践的进路依次是:知道问题之所在(知苦)、尽除问题发生的原因(集当断)、问题获得解决(灭当证)与?#092;用解决问题的方法(道当修)。

沿著各谛与各谛之际所呈现的缘起贯串或内在关连性来看,佛陀以四谛作为三转*轮的最初开示,并不单是纯粹理论的系统化论述,而是在灭苦为目的论的经验前题下,开展生命自觉的实践。这同时也彰显出四谛的目的性。至于世间学科所谓的情绪管理的功效,亦仅是此灭苦道次第在最初阶段实践上的附加利益与边际效益。

然而对于四谛的实践要求上,有一点我们要谨记于心。就佛陀而言,离开经验的概念,即是无记,无从检证。因此,这里所谓的经验前提一词,意味著「知苦、断集、证灭、修道都是在经验之中实践、完成,并且可以获得当下检证。若有人对某种脱经验的无记产生妄执,那么无非是见取的一种,亦即是对某种形上学思惟或存有-神学(onto-theology)的执著。这当然也是苦的另一种变相,即使它兼具慰藉与安抚的作用,但在佛法而言,它必需重新被纳入灭苦道次第中净化与修证,以致于到达彻底地灭苦。

对于佛陀与圣弟子而言,所思、所学、所行的一切与一切事功无非都是为著「灭(五蕴、众生)苦。就此而论,当佛陀说四谛时是带著明显底目的论色彩,亦即是以灭苦为目的论;若不如此,佛法也就苍白地沦失生命自觉的实践方向性与实效性,与世间戏论毫无差异可言。职是之故,唯有首先确立佛法之灭苦为目的论,作为灭苦道次第的四谛方法论才能真正产生当下迫切的实践动力。

三、四谛的内容

在汉译的《佛说转*轮经》中,佛陀开示离二边中道后,提到了四圣谛的内容。[6]而巴利文长部经第二十二经里,亦详细开示日常生活的修持即是以四圣谛来观察诸法,进而灭苦。其内容如下:

再者,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四圣谛观察诸法。

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以四圣谛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阿!比丘应知苦谛,应知集(苦的根源)谛,应知灭(苦的熄灭),应知道(灭苦之道)谛。

比丘们啊!那末什么是苦圣谛呢?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忧、悲、苦、恼、绝望是苦,想要的东西而得不到是苦。简言之,所有五取蕴是苦。..

那末比丘们啊!什么是集圣谛呢?它就是导致再生的欲望,它与贪欲和享乐相结合,在每一生中都能寻到欣喜。它是寻求感官享乐的欲望,寻求永生的欲望,寻求短暂生存的欲望。..

那末,比丘们啊!什么是灭圣谛呢?它就是欲望的完全消退与止息,它是放弃、松手、舍离、不黏著。

那末,比丘们啊!什么是导致苦的止息的道圣谛呢?它就是那八正道,所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7]

以上所引的四谛说内容仅是其简略条目,然而综观四谛的教理与各谛的哲学意义,大致可如下看待。

首先,苦谛所揭举的生、老、病、死等,是强调从时间生灭的无常义来掌握外在经验世界的存在现象。因为外在经验世界的存在皆处于流转不羁的动态中,无有固定、瞬息无常。从好转坏,固然是无常是苦,可是从坏转好,亦是无常是苦。职是之故,苦的含义不仅是通常的苦难义,更是无常义。然而,任何情识个体(sentientbeing)若不能认清、不愿认清、不能接受、不愿接受或不予理会经验世界的无常现象,反而单方面地以主观所好、所喜、所愿、所信的设想来认定经验世界的图像;一旦客观经验事实与主观心理认定不一致时,于是忧、悲、愁、恼或五蕴炽热诸种内在经验世界的心理之苦也就随之而起。这时佛陀所说的如大火聚的烦恼,也就构成有情众生的迷惑世界。

其次,集谛旨在揭露情识个体内在经验之苦的源头,指出烦恼系缚生起的深层原因即是贪爱。由内而外来看,贪爱的生起是源于情识个体对外在经验对象的执取与染著。但若深入推究而言,错误的自我知识(无明)才是生起贪爱的主要原因。因为缺乏正确的缘起无我知识,所以情识个体才会将无常的经验现象误解为常在的存有者[自我]。也由于此一自我执持感的确立,所以情识个体生起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在自我之中对自我进行外化(alienate)、建构(construct)与企向(project)。然而在此一外化建构与企向的历程中,于是欲望(贪爱)被虚构出来。可是,欲望的对象并非真正地源自于外在经验世界存在的事物,反而是源自于顽固的自我意识对自我所建构与企向的倒影(reflection)与反制(reconditioned);而这些倒影与反制却透过外在经验世界的存在事物形相,才得以表象(representation)具现。情识个体虚构自我,自我虚构欲望,反为欲望所宰制。

再者,灭谛旨在揭示情识个体从苦经验之束缚中解放的现证。集谛说明苦的生起是源自于对内外经验的无常世界之执取(贪爱),而灭谛证成苦的还灭则是源自于对内外经验的无常世界之舍离。这里所谓的舍离,并不是意味著情识个体的内在情识对外在经验世界之遗弃、诀离。这里的舍离,就更深层的灭苦道次第而论,或就真正的问题而论,乃是指情识个体的内在情识对自我意识所建构∕虚构、企向∕反制之历程中所营造出来的欲望∕倒影采取距离-持平观察。持平观察即是舍离-在经验之中,而不为苦经验所制约。

最后,道谛。相对于苦集二谛说明世间流转相,以八正道为中心德目的道谛则开示情识个体在灭苦历程的实践方法。八正道或八圣道以正见四谛缘起来说明世间与出世间因果;以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来革除恶习,并确立灭苦之道是以世间善法为轨则;以正勤、正念、正定作为灭苦的修持要领。

在鹿野苑的初次弘法中,佛陀尝告诉五比丘:苦圣谛当知,苦集圣谛当断,苦灭圣谛当证,苦灭道迹圣谛当修[8]时,不但揭示四谛作为灭苦道次第方法论的根本依据,也提到知(认识、观察)在佛法实践上的重要性。

四、知在灭苦道次第的重要性

苦谛的确立,是佛法出现于世间的现实经验条件。若不愿正视苦经验而空谈解脱的话,佛法也就失去其经验世界的存在凭据。然而光是只有苦经验的存在感受,却缺乏对苦经验的清楚自觉,这仍然是受苦的芸芸众生,而非已能自觉自知自证少苦进而灭苦的圣人。所以,佛陀说:苦圣谛当知,这即表示必须清清楚楚地知道、见到苦,才能为断除苦因与灭苦的解脱进路扎下基础。职是之故,知苦为灭苦的第一步骤。而知在整个灭苦道次第更有其重要性与关键性。

这里所谓的知即是清清楚楚地自觉与观察到无常即是苦。巴利文长部经第二十二经里,佛陀在开示四念住法门时,也提到要如何地知(观察)无常之苦:

比丘们,对于凡夫只有一条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袪除苦楚悲痛,得到正当行为的准则,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住。是那四念住呢?比丘们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袪除淫欲、悲痛;对于感受,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袪除淫欲、悲痛;对于心意,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袪除淫欲、悲痛;对于诸法,须随时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则能袪除淫欲、悲痛。[9](底线为笔者所加)

知苦意谓著清楚地自觉与认知到问题之所在。在清楚地自觉、认知的当下,生命个体自然会自发地对灼热的苦经验采取距离,顺遂离苦。能够对于所观察到的苦(即无常)经验的灼热感受采取距离,这即是出离轮回烦恼的动力因。而知(观察)本身即具备著「离执的能力。佛法以理化情之道,无非就是观察之道(vipasanna)的实践与?#092;用。

知是灭苦的必要条件。若对于待解的问题毫无所知,却空言可以妥善解决问题,无有是处。这无异是要求一个弱视者于暗夜进入黑闇大宅,寻觅一只看不见的黑野猫。成功机率微乎其微。这也好似战场杀(烦恼)敌之兵将,纵使拥有精良的武器,不知敌人所在,却无的放矢,这不但对战力无益,更将己处暴露于敌炮当前,徒遭杀机。职是之故,佛陀在宣说四谛法[三转十二行]时,处处提到对四谛要如实地知,其重要性即在此。兹录其文如下:

尔时,世尊告五比丘。此苦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苦圣谛智,(已知)当复知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苦集圣谛,已知当断,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集灭,此苦灭圣谛,已知当知作证,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以此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当修,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比丘此苦灭圣谛,已知知已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灭圣谛,已知已作证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出,所未曾闻法,时生眼智明觉。[10](括弧、底线笔者附加)

由上可知,佛陀对五比丘开示四谛法之际,是多么强调知(认识、观察)在实践的?#092;用。当目的确定、方法正确、行者又能精进不退时,此时只有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地知才能正确地引领行者迈向灭苦之标的。就此而言,灭苦道次第焉不是观察(知)之道呢!

五、结语

从四谛的逐谛推衍中可得知,佛法的精神并非是一种恍乎神乎的冥契主义(mysticism),而是一种强调知性(intellect)、重视(苦)经验的认识与检证(灭苦)之人文智慧。在四谛的灭苦道次第里,情识个体以了知各谛内容与各谛缘起来开发生命的自觉智慧,进而以灭苦为目的论,以正道的实践来证成灭苦之完成。职是之故,四谛的灭苦方法论,从经验出发,在经验中以知性检证。此亦是佛陀在人间的真实相貌。

------------------------------------------------------------------------------

[1]丹尼尔?高曼著,张美惠译,《eq》(台北:时报出版社,1996),页15。

[2]一般而言,菩提道次第与解脱道次第分别是代表大、小乘的修行道次第。然而,相对于此,我宁愿忠实佛陀四谛法之教说,侧重古典教法的灭苦目的论,职是之故,我提出灭苦道次第一词作为以四谛为核心之佛法在修行道次第的总称。

[3]历来学者关于四谛说的种种问题有;四谛的成立是同时或异时,四谛说与法或缘起说等关系的问题。相关课题可参阅:平川彰著,<四谛说?种种相法观>《平川彰著作集第一卷法缘起》(日本:春秋社,1992),页213-269。

[4]巴利文dukkha(苦)一字,在一般用法上虽然有苦难、痛苦、苦恼等意义,但实际上它还包括更深的意义,如缺陷、无常、空、无实等。

[5]即使是汉译经典中,四谛各谛具体的译名亦未取得统一,如《杂阿含经》苦、苦集、苦灭、苦灭道迹,《长阿含经》苦、苦集、苦灭、苦出要,《中阿含经》苦、苦习、苦灭、苦灭道,《增一阿含经》苦、苦习、苦尽、苦出要等。请参阅三枝?著,《初期佛教?思想》(日本:东洋哲学研究所,1978),页411-412。

[6]原文如下:何谓为苦,谓生、老苦、病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所爱别苦、求不得苦,要从五阴受盛为苦。何谓苦习,谓从爱故而令复有乐性,不离在在贪喜,欲爱、色爱、不色之爱,是习为苦。何谓苦尽,谓觉从爱复有所乐,淫念不受,不念无余无淫,舍之无复禅,如是为习尽。何谓苦习尽欲受道。谓受行八直道,正见、正思、正言、正行、正命、正治、正志、正定,是为苦习尽受道真谛也。请参阅《大正藏》第二卷,页503。

[7]译文转引自亨利?克拉克?华伦著,顾法严译,《原始佛典选译》(台北:慧炬出版社,1992),页162-171。

[8]原文如下:复次,苦圣谛智,当复知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苦集圣谛,已知当断,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集灭,此苦灭圣谛,已知当知作证,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以此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当修,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请参阅《大正藏》第二卷,页103下。

[9]译文转引自亨利?克拉克?华伦著,顾法严译,《原始佛典选译》(台北:慧炬出版社,1992),页148-149。

[10]请参阅《大正藏》第二卷,页103下-104上。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