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转世】_轮回转世_活佛转世
转世(佛教解释)
转世,宗教术语。指一个人在死亡后,其灵魂在轮回中投胎,其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也许只是导人向善的一种合理解说。转世是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一些非洲宗教与及很多不同的宗教和哲学的主要信条。
什么是轮回转世?
佛教认为人有前生来世,生生死死轮回不断。佛教谈论的轮回不只是在人道轮回,而是六道轮回:六道是总括的六种生命形态,包括天人、阿修罗、人、畜生、恶鬼、地狱,六道中我们所常见的目前只有人和畜生,其他四种生命形态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看见。
至于人死后到底是升入天道还是继续投胎做人,或者堕落地狱、恶鬼、畜生,这主要依靠累世时自己所积累的各种善恶业力、习气、心性的修持能力等的综合影响进行确定,并无一个外在的审判者或者造物主。而轮回皆苦,如果要跳出六道轮回、超越生死流转,那就要根据佛法的教导进行修行,最终得到大自在解脱,这就是佛法诞生的重要意义。
活佛转世是什么意思?
活佛,藏语称朱古(sprul-sku),意为幻化或化身。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的传承制度。藏传佛教为解决教派和寺庙首领传承,依据西藏古老的灵魂观念和佛教特有的化身理论,而创立的一种特有的传承制度。
活佛转世这一制度首创于噶举派,1283年高僧噶玛拔希圆寂,明确要求弟子寻访、认定自己的转世,继承教派首领的地位和财产。他的弟子秉承师命,寻得一男童为噶玛拔希的转世灵童,开创了活佛转世的先河。此后,藏传佛教各教派纷起仿效,相继建立起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活佛转世系统。
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那些佛学造诣精深、修证高超的高僧大德在完成佛业圆寂后,他的灵魂又转生到新的肉身上,继续完成弘法大愿,普度众生。
转世信仰起源
这种信仰早于原始文化中出现。一些学者认为,这种信仰源于三个普遍的信念:
(1) 人类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呼吸之间有一种不明确的关系,可与肉体分离。在睡眠时,分离是短暂的;在死亡后,灵魂则与肉体永远分开。
(2) 动植物也有灵魂,而且强大地影响人类的力量与情绪。
(3) 灵魂可从一个有机体投胎到另一个有机体上。在很多印度教(尚存的最古老宗教)学院中,仍有人拥护这个信念。
另外,也有人认为转世不只是一种信仰,而是一个历史中的实际发生的现象,在原始社会及先进社会中都不断地被发现。
图腾信仰亦包含灵魂在人类肉体间转移的暗示。
转世相关理论
传闻
有人认为即使相信转世说,不等于削弱基督教中天堂、地狱和最后审判存在的可能性。一定数量的小孩子,不但声称有自己的前生的记忆,也表示记得一些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情形,即无隔阴之迷。(可参看伊恩史蒂芬森博士(Dr. Ian Stevenson)、卡洛鲍曼(Carol Bowman)和伊莉莎白荷利兹(Elisabeth Hallett)的著作。)一些个案中,小孩声称在生命前后到了类似天堂的地方,有时他们有一定的权利选择是否重生、何时重生,甚至可以选择自己将来的父母。
当中一些小孩声称,重生并不一定因为人有罪业,而是一个灵性提升的机会。额外的生命使灵魂有更多的机会成就天主的托付,并能使性格特点有更大的改进。
东方的转世观则叙说更为多元化,而有关的慨念可在一些印度教及佛教的旁支中找到。
其它参见
1.轮回
(IAST:Sa?sāra),做为一个宗教概念,较为世人所熟悉的是起源于婆罗门教,发展于佛教,但即使在欧洲亦有独立的起源,即古希腊哲学和德鲁伊教,而基督教把其发展成复活观念。
佛教认为,人死去以后,中阴身离开人体。根据自身业力深浅,迷惑程度,在天、人、阿修罗、地狱、恶鬼。六道轮转。
以佛教而论,众生从出生以来,即辗转生死于三界六道之中,如车轮一样地旋转,故称六道轮回,至少要修成阿罗汉,乃至成佛,否则无有脱出之期。
道教全真派认为,人死后,灵魂会离开人体。通过自身或鬼差接引。地府的阎王审判。根据自身罪业福报投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以道教全真派论,凡人贪著声色犬马,沉迷爱恨嗔痴。欲望不足,妄心不退。不知修功德,不欲明大道。不愿修心养性,积功累德。而落入痛苦烦恼,流转生死。(注:道教有五道六桥的说法,与佛教六道差别不大。)
道教正一派认为,人死后,三魂升天,七魄入地,唯留人生前寄居身体内的三尸(彭质、彭倨、彭娇)变化人生前的形象,称之为鬼。因此,鬼并不是人的灵魂,而是三尸。以道教正一派论,轮回的实质是一种叫妖邪的炁,在不同人之间转移,造成的一种假象,具体原理为:最初,妖邪附到一人身体,例如甲身上,这样,妖邪与甲整天一起生活,知道甲的一切,等甲死后,妖邪却不会死,它就从甲的尸体脱离出来,又找一人附体,例如乙,这样,妖邪就会将原来甲的记忆,带到乙的大脑中,于是,乙就出现了记得所谓前世的事情了,那其实是甲的记忆被妖邪转移而已。在千百年来的道法实践中,凡遇到患者自称有前世记忆的,只要用道法将患者身上妖邪驱除或斩杀,患者不会再有新的前世记忆且部分所谓前世记忆还会丢失,而且人的身体、命运等,一切都会回归正常,且无后患。正一派认为人的善恶报应并不是通过三世因果发挥作用,而是通过承负发挥作用,即自己首先承担自己的善恶报应,然后,还会波及到子孙。因此,这种承负理论不需由转世理论支撑。
2.涅盘
(巴利文:Nibbāna;梵文:Nirvā?a),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旧译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3.复活
它是指生命在死亡后再复生的意思。复活是很多宗教的中心思想。
相关文章
- 印光大师佛教问题问答集 上
- 佛教入塔仪轨步骤
- 佛教禅定可缓解病痛
- 佛教因果故事集三
- 陈永革:从慈悲到慈善——论佛教的财富观念及其慈善伦理
- 佛教居士:刘立夫:《弘明集》中因果报应论争述评
- 佛教居士:杨全:佛学基本问题的五个辨析
- 佛教居士:李明友:太虚大师的佛教观
- 香与佛教养生
- 佛教双手合十(合掌)的16种意义
- 赵朴初:当代中国佛教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 姚卫群:佛教中的“性空”与“识有”观念
- 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无明”观念比较
- 姚卫群:佛教因明学说的产生和主要发展线索
- 法乳同源 和合共生:从佛教观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 陈星桥:略论佛教的荣辱观
- 陈星桥: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一:不空金刚
- 董群:融合的佛教 第七章 真心论:融合的本体论基础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一节 心灵湛圆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第一节 平常心是道与触类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