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修道_修道是什么意思_佛教修道的意思
修道是什么意思?佛教修道的意思
「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大集经》中佛说:末法中亿万人修道,难见一个人得道,只有念佛法门仍能救度众生。
这心是怎样的呢?圣言所表,心如虚空,说一个空字有点笼统,空有顽真之分。我们眼所见的虚空,就是顽空;那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灵明妙用,随处自在,能含一切万物的才是真空,修行人要明白这样的真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清清白白,明见无疑,就是见道。
拿北京来作比喻,若从地图看北京,有方的圆的,横的竖的,宫殿街道,南海西山等等名目,看到能背得出,终不如亲到北京一次,随你提起那里,他不用看图就能说得清清楚楚,只看图而未曾到北京的人,别人问起来虽然答得出,但不实在,而且有很多地方答不出的。修行人见道之后,如亲到北京,亲见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的本性,不同依文解义的人,只见北京图而未亲到北京。
空就能摆得开,无挂无碍,不空就摆不开,就有挂碍,所说和所做就不一样。所以说: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无名名之父,无色色之母。色空原来无碍,若实在明见此理,则任他天堂地狱,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挂无碍。不明此理的人,虽能说得天花乱坠,也无真实受用。
古来有一位老修行,在大众会下住了多时,度量很宽,待人厚道,常能劝人放下放下,有人问他:你这样劝人教人,你自己做到没有?他说:我在三十年前就断无明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后来觉得在大众会下,还是有些不自由自在,所以就跑到深山住茅庵去。这回独宿孤峰,无人来往,自由自在,以为就真无烦恼了。谁知有一天在庵中打坐,听到门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闹闹的说到庵里去看看,有说不要动修行人的念头,又有说既是修行人,念头是不会动的。后来牧童都进去了,老修行坐在蒲团没有理他,他们找吃的找喝的闹个不休,老修行不动不声,牧童以为他死了,摇他也不动,但摸他身上还有暖气。
有人说:他入定了!有人说:我不相信。于是有人拿根草挑他的腿,老修行还是不动,挑他的手也不动,挑他的肚脐也不动,挑他的耳朵亦不动,挑他的鼻孔,老修行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于是大骂道:打死你这班小杂种!那时观世音菩萨在空中出现说:你三十年前断了无明的,今天还放不下吗!
可见说得一丈不如行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被境转真不容易!憨山大师《费闲歌》说: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间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我们既为佛子,若不下一番苦心,徒然口说,也是无补于实际的。
身为一个修道人,对于生死好坏不应太计较;几十年的出家生活中,一直很欢喜,没有生死的烦恼,佛教主张要看破、放下,不要计较。一个修道人,要养成逆来顺受的胸襟,凡事都以心甘情愿的态度去接受。信仰如靠山,求法如爬山,总要历经一番煎熬与磨练,方能学有所成,所以要有耐心。如过去的浮山远禅师、汾阳禅师为求佛法,不远千里寻访明师,他们不惧喝斥驱逐,不畏艰难挫折,终于成为一代禅师。
修道需要实际的体验,日修月修年年修,朝夕惕励不变心,才是有恒心的修道。现代人往往不耐烦、无恒长心,过去南泉普愿禅师三十年不下南泉、无门慧忠国师四十年不离党子谷,庐山慧远大师终生不过虎溪,他们都是修道者的楷模。菩萨不也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吗?所以修道要有恒心,才能成就。
相关文章
-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七、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关系
- 肖云儒在佛教圣地王舍城竹林精舍发表重要演说
- 梦参老和尚:怀疑是修道最大的障碍
- 太虚大师:读木村博士佛教研究之大方针书后
- 太虚大师:佛教最要的一法与中国急需的一事
- 最可贵的是什么?
- 三皈依是什么意思
- 黄念祖:净土是以什么因缘而引起的
- 印光大师佛教问题问答集 上
- 佛教入塔仪轨步骤
- 三个故事告诉你:什么才是真布施
- 达摩祖师:农历十月初五是什么日子?恭迎达摩祖师圣诞!
- 佛教禅定可缓解病痛
- 佛教因果故事集三
- 阿弥陀佛与释迦摩尼佛到底是什么关系?
- 陈永革:从慈悲到慈善——论佛教的财富观念及其慈善伦理
- 佛教居士:刘立夫:《弘明集》中因果报应论争述评
- 佛教居士:杨全:佛学基本问题的五个辨析
- 佛教居士:李明友:太虚大师的佛教观
- 香与佛教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