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坐禅
坐禅(佛教解释)
坐禅,意思是闭目端坐,凝志静修。用心看着头脑中纷飞的念头,念头会慢慢地静下来,静下来的头脑则会出现一片晴朗的天空(比喻)。就像摇动杯子里浑浊的水,不动杯子,杯子里的浑浊会沉淀到杯底,水则会清净无暇。坐禅的功用是能让坐禅的人,头脑清晰、思维有序、行动专一。
佛教讲因缘,即内因,外在条件,因此,要想坐禅有成就,对初学者,要有个好的因缘。最要紧的,一要发愿坚持修炼,二要持戒---最基本的不邪淫一定要遵守。同时戒除一切不良生活习惯。
术语释义
高台坐禅
【坐禅】梵语dhyana,音译禅那,简称禅,意谓思维修或静虑。坐禅,就是趺坐而修禅,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坐禅,同时也是民间爱好佛学者理疗、治病、修身、养性、养生、悟道的一种修炼方式。
修禅也就是修定,修定可以发慧。
《增一阿含经》卷十二说:坐禅思惟,莫有懈怠。天台宗讲四种三昧(Samadhi),其中常坐三昧,即是坐禅。有人说坐禅的方法,自梁代菩提达摩来华之后,始盛行于中国,其实早在东汉末年即已盛行。安世高所译经典,大多为禅数之学,即坐禅的方法。不过菩提达摩来华以后,尤重此道。几代相传,形成中国佛教一个特有的宗派禅宗。此宗信徒不立文字,自称教外别传,以坐禅为唯一的修持方法,息虑凝心,究明心性,达到了悟自心,本来清净的境界。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说: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在诗文中的运用,如续范亭《修养与学习》:
早晚两次太极拳,却病无妨学坐禅。
坐禅之人,住于外行,不能得安定,应以如下之十行因缘令起安定方便,即:
(一)观处明净,谓修行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饥不饱;次须随顺时节,不先不后;又当整肃威仪,无有懈怠。修此三行,用观分明,则诸缘屏息,心常寂静,安于禅定,是为观处明净。
(二)遍起观诸根,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周遍观察信等五根,不令消减,与定相应,心无懈怠,即得远离疑盖等过,三昧现前,是为遍起观诸根。
(三)晓了于相,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必当晓了意识想念之相,令其不急不宽,调适得中,则妄想不生,易入禅定,是为晓了于相。
(四)制令心调,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起精进,制伏其心,调停适中,勿使过度,增长乱意,则得定相现前,三昧成就,是为制令心调。
(五)折伏懈怠,谓坐禅之人,若以不得胜定,令心无味,故成懈怠,而欲睡眠,是时必当谛观诸禅功德,策励精进,则定相现前,三昧可得,是谓折伏懈怠。
(六)心无味着,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以慧根迟钝,及少方便,不得寂静之乐,故于胜定无所乐着。
(七)心欢喜,谓坐禅之人,于诸胜定,心若无味,当观生老病死,及诸恶趣,令生恐怖,然后念佛法僧等诸功德,策进身心,令欣得禅定,是为心欢喜。
(八)心定成舍,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调伏诸根,如理思惟,安住寂静,而舍一切非正之行,是为心定成舍。
(九)近学定人,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应当远离不修威仪及不习寂静之人,而常亲近安住寂静、威仪整肃、心源泯净者,依其教诫,或就正定道业,是为近学定人。
(十)乐着安定,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于彼得定善解缘起入寂静处者,即当爱乐恭敬,求其开导,以起定心,是为乐着安定。
坐禅放松法
一种
单纯放松肢体。
如意坐,或跏趺坐。眼微闭。直背。头颈正。舌轻接上颚。面微笑。自然呼吸。意念之,全身细胞可自由呼吸--呼浊吸清。从头顶发丝头皮起,开始一点一点地放松。不紧张,给其自由自在,就是放松了。一直往下,一点一点地,放松到脚趾。注意的一点是,放松的意念不用紧急和生硬,似有似无的感觉最佳。【重点放松的部位,是双眼,特别是眼睛感觉紧涩和目痛头痛的,这里可以搓热双掌,先温热按揉眼部,和十指从前额到后发梢梳理头皮几分钟,效果最好。】身体各个部位依次放松下去,一次约1-3分钟。越慢的,放松的效果越好。越是慢的放松,越是精妙的功夫。放松3次。是坐禅入静的准备功夫。
二种
结合腹式呼吸、收肛的吞咽动作,协调身体的放松。
即,口鼻自然呼吸。
腹式逆呼吸。
肛门吐纳的功夫。
三者合一 。 和着放松的统一。
譬如: 进气时, 一次收肛的收紧 。 呼出时 ,腹部缓缓的收紧 及全身的放松。看自我感觉。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坐禅心法
大乘心法之一参考
回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六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
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
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一 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相关文章
- 太虚大师:佛教最要的一法与中国急需的一事
- 印光大师佛教问题问答集 上
- 佛教入塔仪轨步骤
- 佛教禅定可缓解病痛
- 佛教因果故事集三
- 陈永革:从慈悲到慈善——论佛教的财富观念及其慈善伦理
- 佛教居士:刘立夫:《弘明集》中因果报应论争述评
- 佛教居士:杨全:佛学基本问题的五个辨析
- 佛教居士:李明友:太虚大师的佛教观
- 香与佛教养生
- 佛教双手合十(合掌)的16种意义
- 赵朴初:当代中国佛教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 姚卫群:佛教中的“性空”与“识有”观念
- 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无明”观念比较
- 姚卫群:佛教因明学说的产生和主要发展线索
- 法乳同源 和合共生:从佛教观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 陈星桥:略论佛教的荣辱观
- 陈星桥: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一:不空金刚
- 董群:融合的佛教 第七章 真心论:融合的本体论基础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一节 心灵湛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