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心经》流传最广版本译者玄奘法师西行的故事
《心经》最广泛流传译本的译者是唐朝的玄奘法师,在民间被誉为唐僧这个名义为大家所熟知。实际上在我高中时期的语文课本里,鲁迅把他称为中国的脊梁。
他是个天才,从小就很羡慕向往寺院的出家生活,在他十一岁还没出家的时候就已经住在寺院里,在寺院看到一些小沙弥成天谈笑,他就走过去跟他们说: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岂复恒为儿戏?可谓徒丧百年。意思是说,出家难道不是为了体证无为吗?怎么能总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孩,干一些儿戏的事情呢?这样一天一天混下去,这一生不就白白荒废了吗?
当时唐朝出家是要考试的,不仅面试还要笔试,他当时大概还没到十七岁吧,还没有到正式出家的年龄,那个主考官面试他的时候一看:你这么小也要出家,你出家想要做什么?玄奘法师说: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说得很有文采,意思是说:从远一点来说,或者从大方面来说,我就是要荷担如来家业;要是从浅近一点来说,或者就我能做的事情来说,我要光大佛陀的遗教。
但是你看这两句话说得多有味道,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他人本来就长得特别庄严,用今天话说就是长得特别帅的一个人,但不是让人觉得轻浮的那种帅,特别适合庄严这个词,因为对他的描述很多都是这么说。长得很帅、特别庄严的一个人,又说这样又地道、又有文采的话,就打动了主考官,破格被录取出家。这是当时的僧籍管理,是需要考核的。
他学佛法进步非常快,是个非常认真学佛法的人,在国内已经是一个比较知名的法师,他发现当时流传的佛法中有一些矛盾不通的东西,他也是遍访名家想把这些问题解决,但他发现当时国内一些他能够走访、学习、交流的人都解决不了,于是他就萌生了去天竺(印度)学法的想法。
他在贞观二年的时候,因为正式的出国,当时国家不让,他只能从西域偷渡出国,他又是一个持戒很严谨的人,所以一路饱尝的辛苦是非常多的,中间有几度是丧命的因缘,他立下的誓愿是: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方半步生。
我们福建佛学院有一位法师,在二00几年的时候带着几位同学骑着自行车,重走玄奘取经路,骑自行车是比玄奘法师舒服多了,现在的交通也便利,过去原来的荒野,现在也已变成了公路,他不是百分百按照玄奘法师的足迹走的,因为那基本不可能。他对玄奘西行的足迹做了一番了解,因为那位法师的特长就在佛教史这一块。
他说玄奘当时有个很著名的遇险,在戈壁里,又迷了路,不久前还打翻了用来解渴的水,唯一能判断方向的只有太阳,有没有动摇?他心里也曾有动摇过:才走这么一点,交通又这么困难(他当时有别人送他的一匹老马),有可能到达天竺吗?当时确实动摇了,但他马上就坚定地告诉自己:我还是要去天竺学习佛法,哪怕死也要面向西方倒下去,继续以坚定的心向前走。
后来到夜里的时候,他的那匹老马嗅着吹来的凉风,把他带到了绿洲。他这是向西;据那位法师研究,当时他唯一的活路就是向西,如果他认为往东走可以活下去,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往东要花好几天的功夫才有可能走出去,但在戈壁里那么高的温度,而且又没有水,没有水分的补充是支撑不了几天的,而且那边也没有绿洲,只有往西才有活路。这当然是一个巧合;未必正确的坚持,总能够给我们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但是正确的坚持是能够让我们无悔的。
他到了天竺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在那边游学了十七年,在贞观十九年的时候回到中国。《西游记》里说他回国这段的时候就神了,说他还没回到长安,一夜之间,长安所有的树,头都向西。当然,史实里是没有这段了。他回到长安之后,朝野震动,因为他在天竺是给天朝长了大脸的:戒日王举行无遮大会。
无遮就是说没有什么前提条件,什么人都可以参加,什么人都可以参加辩论,来受供养都可以,不仅有大小乘的佛教宗派,还有其他一些宗教流派和其他修行流派(佛法讲外道),大家敞开来辩论,然后玄奘法师立量,这是因明的辩论方式,立真唯识量,连续多少日也没有人能破一字,后被大乘尊为大乘天,小乘尊为解脱天,当时相当于受到状元的待遇了,所以说很是给天朝长了脸。朝野都非常欢迎他的回来,尽管是偷渡出去的,但现在谁也不提了,中国人好面子嘛。回来就变成优秀海龟了,又给建寺又给准备译场,扶植他的佛教事业。他译了很多经典,包括我们现在一起学的《心经》。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光明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