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述

时间 2024-08-07 09:34金刚经作者:馨子

“金刚”,金中最坚硬的刚,坚固义。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或宝石。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坚固、锐利,而能摧毁一切,且不被万物所破坏。如帝释天及密迹力士所持之法器,称为金刚杵,它不会被任何物所摧破损坏,还能摧破一切物。

南北朝时,真谛法师说:“般若之体犹如金刚之坚固,非万物所能破;般若之用宛如金刚之锐利,能破万物”。他曾以六种金刚的颜色比喻般若(智慧)之体用:青色能消除灾厄,用来比喻般若能消除业障。黄色随人之所需,以喻无漏之功德。赤色对日而生出火光,以喻智慧对本觉而生出无生之智火。白色能澄清浊水,以喻般若能清除疑浊。空色令人行坐于空中,以喻般若之慧能破除法执,而令人住于真空之理。碧色能消除诸毒,以喻智慧能净除贪嗔痴等烦恼之毒。

以“金刚”比喻宝石,则因金刚石透明无色,光耀璀璨,一经日光照射,就能显现出各种光耀之色彩,于黑夜中亦能放出萤光,为诸宝中之最优胜者。又般若称为诸佛之母,即为最优圣之意。

在古代,有一种很坚固的物质叫金刚钻。今天,我们仍然以“金刚”为最坚固的物质之一, 包括并非天然的金刚钻石;很多时候,切割坚硬的东西都要用金刚钻。如果我们知道“金刚”有这种坚固锐利的意义,就可以运用像金刚一样锐利的智慧摧伏魔军,深入般若道。

般若道是不需要经过思维就直接的一种反应,它是一种反应非常锐利敏速,一种很有根器的证悟。般若道要真参实行,真参实修,并非是知识性的东西,让你去了解,你去剖析,然后才明白它的意义,般若道不需要经过思维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立即的、本能的反应,一遇机缘豁然明朗,这就是佛法所说的证悟。每个人的善根不同,例如:当年六祖惠能就是有这种利根器的人,这种人在这一生中不需要经过修学阶段,但是他必须经过多生多劫的修行,积累了这些修行阶段的善根资粮,于此生只要一有所缘,就能马上悟入,有这样的根器才能学般若。

方便道是一层一层的去了解,一阶一阶的实行,一步一步的达到目标。因此,它不像方便道那样有层次地深入,有次第的改变我们的性格,一般人虽然知道般若道,但是他们都要经过方便道的修行过程,方便道的资粮不具备,就很难达成般若道。

很多人只是空口说白话,有关其生活上的品质、个人性格、社会承担的气魄以及净化身心的严谨等,所表现的就是没有真参实悟,他没有真参实悟出来的定力和智慧发出的直接透视力。因为没有这种直接透视力,对事物就没有一针见血、一剑深入的力劲,没有这种力劲的人就烦恼多,因烦恼多而执著多,好的执著,不好的亦执著,看每一件事情都是看那个相,没真正参透本质的性格。没有参透本质的人,根本上说,讲到经典他的了解都很肤浅。如讲到“金刚经”讲到定、智慧就无从入手,不能深入实质。他只能谈谈种种的事相,谈谈人天的福德,若要说出世的那种功德,他就说不出来了,这是性格的流露。

所以,真参还要证入经典,古人经过真参还要查看经典,看看经典有没有说出自己的心境,有没有说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这就叫印证。好像六祖听到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便悟入了。悟入以后,还要去参五祖弘忍,经过整晚深入彻底参透,印证了自己的所悟。之后还要去长养自己的圣胎,亦即是潜伏起来融入这种性格,把这种性格深透到成熟之后才出世,这是验证了经典所说出世时的那种光芒。其生命不再烦恼,因他能深入定慧,因此他观察每个人的性格都很透彻,当他要度化一个人时,就好契机,他能够一句话就道出这个人的性格,使这个人能深入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的个性。这就是潜伏过后那种圣人的品质,使人感受威德而受其影响。

除了经典参学之外,方便道另外一个重点是“缘境”,“缘境”是六度的前方便,缘顺或逆境界,还要以前五度建立自己的福德智慧相。缘这个境开始打造自己,经过真参实学,然后以经典来了解自己的境界,看看是属于佛教的境界,还是外道的境界,或是凡夫的行为?究竟是缘境打练成贤圣的品格抑或是还重返世间,是否要继续在尘世间磨练?你自己说“我一切皆空”,当别人说一句话,你就很在意,这种方便道的忍辱都受不了,那还说什么般若呢?一切尘世间缘境打练就马上知道自己走哪条路,若然别人小小诱惑你便接受,你仍然还是在方便道,虽然嘴缘般若道,但这只是知识的般若和思维的般若,并非真正本经所讲的金刚般若。所谓金刚般若就是比喻最坚固、最锐利、无坚不摧的圣人品格。

金刚经所说的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捉,意指般若之大力十分猛烈,四边碰到就燃烧,这种燃烧和我们所说的燃烧不同。释迦牟尼佛说:众生都在烧。不过,众生是欲火在烧;贪、嗔、痴、嫉妒、骄慢等各种不善之心态在烧。做好事时贪执权势,得到好处时贪执财富,以处事非我不可、此荣誉非我莫属之心态支配著争权夺利,争强好胜,支配欲和主宰权控制感情很重。可是你要明白:你的身体会败坏,不再存在于地球上,你认为地球会有什么变化?地球还是在转,谁没有了谁还是可以活。人若真正透入般若,那种欲火渐渐熄灭,熄灭后,般若火就燃烧起来,所以,菩萨及阿罗汉的清净境界才能小小受用到金刚般若的性格。

真正越高明的人,这部经越看的深入,相反的,不高明的人,看这本经就看得不深入。他们通常说,念咒、念佛、坐禅,都有一些动机,实际上看你以什么心态来念佛、念咒。念佛、念咒都是一种方法,你的目的在哪里?有动机才有目标,其实这动机是帮助你立正自己的身心和自己的生命,稳定自己的人格。人格稳定的人是不需要动机的,动机只是每个人有所需要,但其般若性格是很难真正形成,有了般若的人,此人的性格就很圆融,这种圆融使一般无般若的人产生误会,认为他们善恶不分,殊不知真正有般若的人,眼中有相,心中无相,这才是真正般若的性格。

若一般人心中有相,眼中无相,这是圆融到颠倒错乱,不能启发别人使之解脱,没有勉励激发别人层层上进。他没有激发自己,是因为眼中无相,心中有相,因此产生许多副作用而无法解脱,这种副作用就是执著种种善和恶,他不能解脱,不能离遣那种烦恼。我们现在知道般若道的难度,是言语很难表达的,要经过真参实悟才可以深入。

般若即智慧,是一切善法之渊源,从定和慧二种品质流露出来的,这两种品质犹如所说的止观一样,在止观上有功夫,才有一种般若力量存在。

波罗蜜──华译为到彼岸、智度或明度;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等,金刚般若波罗蜜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以像金刚一样坚固的智慧,把众生从生死此岸渡至涅槃彼岸。经──即贯穿义,把法会当中佛与弟子的讨论问答像用绳贯穿起来一样,成为典籍。

第一分——法会因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坐而坐。

“法会因由”指讲金刚经的缘起,描写当时的背景、听讲人数和讲经地点。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乞食对期声闻来说,是一种修行。从乞食当中观察心的变化,检查贪嗔痴是否减轻?事实上“乞食”是修平等的方法之一。乞食的时候不能只找富有的,也不能只找贫穷的,这都不符合金刚般若、也不符合佛讲空、无常和无我的定义。 

想一想,当你双手捧著钵去乞食的时候,你的心是不是七上八下的,食物好一点,你是什么心情?食物坏一点,你又是什么心情?乞食可以看到众生相,也可以检视自己的境界在那里,同时看自己的福德因缘,要修平等行并不这么容易的。

对于无常和无我,在原始佛教的经典里,讲空的时候都会提到“以空相应,缘起随顺法”。这句话出自《阿含经》,意思是一个真正修空性的人是没有选择,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在此人的生命中,除了自己脚踏的这一步,其他的一切时间、空间转移,时间的先后,从现在到未来,都不能自己去用心,即使是乞食化缘,也得随顺自己的境遇,不加以分别。用功到了这种境界,才是解脱道说的“不执著”。

“敷坐而坐”坐禅是对治五蕴和五盖。五蕴是心理和物理的结合,根身(眼、耳、鼻、舌、身)对境(色、声、香、味、触),产生识的分别。乞食回来,就等于我们到纽约的曼哈顿走一趟回来,马上检验自己的身心,不管是在那个阶段,那个年龄,你出去走一趟,回来马上检验自己的五欲。坐禅,为什么回来要止观静坐?儒家尚有“吾日三省其身”,用以检查修身,何况是学佛法之人,就更应该以止观静坐来检验自己,看心的能量有多强?

第二分——善现启请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须菩提”是梵文Subhuti 的音译。或为须浮提、须扶提等;须菩提名义释为空生、善现,根据须菩提出生时所出现的瑞相,有空生、善现这两个意义,故名之。“启请”,是请法的缘起,主要是善男子、善女人要发正等正觉之心,正等正觉之心又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要如何行持,如何减少烦恼?乃至彻底消除烦恼,我们修学佛法,重点就是在如何行持佛法,降伏烦恼。问法请示要如何努力,如何减少烦恼?关键在智慧!佛法教我们如何对治烦恼和坏习性,用智慧降伏烦恼,这就是为何说佛法是出世间法?因为佛法是出离世间一切烦恼的因缘,和产生烦恼之后的结果;是为了出离、突破一般人的无奈和烦恼。

《金刚经》整个说法的缘起。第一分乞食讲戒,敷座而坐讲定,第二分启请说法讲慧,由次第乞食持戒,由敷座而坐入定,由定生慧。暗喻修学者以无漏三学的次第修学,持戒修福,是般若入道之门,以信悟入,藉事练心,于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对境随缘,动静一如,摄念观心,修学定法获得般若智。《金刚经》在这二段说法的因缘中,概括了戒、定、慧三学。

现在讲“慧观”。慧观,大体可从六觉来讲,六觉分别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苦、觉乐、觉中道。般若观,就是觉悟这六种。我们的烦恼来自于自己和他人(即我和我所),或者是众缘苦的烦恼和乐的烦恼。苦是苦难,乐是快乐。快乐为什么是烦恼呢?因为对快乐的境界,不知不觉而集起了执著,互相约束减少了自由,互相牵绊,互相增加责任,这就是快乐所引起的问题,所以要觉乐。觉中道,这是佛法的正当行为,也就是八正道。从八正道我们可以知道,怎么入理、入行?从理上入是六觉,从行门上入就是行八正道,行八正道而减少烦恼。当然,人有不同的烦恼,烦恼的减少就要看各人的悟性!某些人面对外境并没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对某特别的人或事或境,却有相当大的影响,例如:洁癖的习气就是自心生烦恼。

佛的诸大弟子中,不只是须菩提一个人,为什么是须菩提来请法呢?原因是佛陀诸弟子中,须菩提解空第一,《金刚经》的中心意义是讲般若、讲空性,空性也是佛法的最深义,须菩提是这次法会的应机者,所以由须菩提来请法。

“希有”归纳起来有四种意义:一、即时希有:如来出世旷劫难逢;二、处希有:三千大千世界中,只有一尊佛;

三、德希有:如来的福德无与伦比;四、事希有:如来慈悲,善巧方便。

经中之希有,指金刚般若波罗密。须菩提一开始就先赞叹世尊“希有”,因为世尊于动静之间以身示教,不以言示教,随时随处都作为诸菩萨的模范,此为希有。护念是心,咐嘱是口,如果起心才护念,不起心就不护念,或发言时才咐嘱,不发言就不咐嘱,这就不能称为“善护念、善咐嘱”。须菩提意思是,从过去到现在,看出如来之护念、咐嘱;以如来入城,如如不动,密示住心,以身作则,是正护念;又以食讫宴坐,一念不生,密示降心,令众取法,正是托付谆嘱。因此,须菩提叹为希有。

第三分——大乘正宗分

大乘正宗分,就是讲发菩提心。

正宗分,开始讲整部经的主体部份,大乘正宗分,一开始讲发心。这个发心和早期声闻教的发心不同,这是大乘佛教有别于声闻行者的发心,名菩提心。菩提心所含的智、量比出离心更圆证。发菩提心修行者,人格行为不易偏激,个性也不会孤僻离众。为什么发菩提心的人,行为不容易偏激,个性不会孤僻离众?原因是发菩提心修行的人,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自利利他的行持,兼顾自利利他,这样的清净行为,作为行持佛法的终生取向,达到成佛的目标。在这一段里,讲到发菩提心,也讲到降伏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四生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一直到有想无想的众生,就是早晚课时念的“四生九有”,“四生九有同入无余毗卢性海”,佛教所归纳的四种生命体,卵生、湿生、胎生、化生,用现代科学来讲,就是细胞的变化,由单细胞的分裂展现出四生的状态。还有一种比单细胞更小的,如:染色体。染色体很细微,但还有比单细胞更细微的,它是生命的延续体──化生。化生可以说是最小的单位,细微到只能从佛教的禅观里去看、去观察,也就是观色,然后观心,到最后知道生命的转化在刹那的定义是化生(不离名色而得生)。这是很细微的色法,没办法用言语让凡夫信受,因为没人能提出证明,除了修习禅观,但是禅观所见知的,也不能证明给对方知道,这不是科学或实验室能研究出来的。

“九有”里面包括“色有”,就是欲界。心意识能够认识外在有叫“色有”。众生的心颠倒,得、失心就是在这“色有”。身体败坏、死去了,会哇哇大哭舍不得,这是拥有后又失去的心,是得而复失的心,以为失去了!真正失去了,又害怕起来,举例来说:某人的父亲去世了,但又疑神疑鬼的,突然见到他爸爸时又害怕了,为什么呢?那是众生的心理。所以不能破除有的执著,也不能破除没有的执著,这是欲界众生的心理。

“无色”无色就是没有粗重的色法,譬如:天界的众生是细色的,鬼道的众生是无粗色的。“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是禅定里的梵众,梵众就更细了!有的时候只有心识作用,但是梵众的心识作用很细。因此,天趣比无色还要细,到了想与非想天趣的众生,欲界的众生是没有缘接触到他们的。欲界的众生只能看到粗重色。所以在六道轮回的众中,只能接触到畜生和阿修罗。阿修罗又分畜生道阿修罗和人道阿修罗,意志薄弱、不勇敢,容易发嗔的众生称为阿修罗。鬼界和天界呢?除非过去与天人、鬼有宿命因缘,而他们有能力可以化现,才能看到,不然很难见到其他界的众生。

“四生九有”唯佛能度化就知道佛的伟大。

“一切众生,以情爱为重心而奋斗。”不管是斗智力或斗争,都以情爱为中心。如果能调服自己的情爱,任何众生要动摇你、要斗智,都没办法捉摸到你的心。也就是没有情爱的心理力量,一切众生都拿你没办法,谁都无法知道没有情爱的心理状况,因为这心理状况不属于众生的思想范畴。佛心的境界就是涅槃,是觉悟的心。佛运用智慧来净化自身的情感,拥有智慧的感情明白通透,没有琐碎、含糊不清。而众生的感情很容易动摇和执著。

情爱和慈悲有什么不一样?慈悲就是没有特定对象的爱,感情就是有特定对象的慈悲。这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成佛是以智慧来净化感情,勇猛灭除感情里的杂染,会产生苦恼、忧悲、畏惧的情绪,不稳定的情绪,佛灭除这种染著,他的感情、情绪就明白通透清楚了。

菩萨化情欲为悲愿,而悲愿是菩萨行的动力。简言之,以愿力、智力为动力的生命而生活而生死,能这样做就是菩萨。

“我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是说自愿行持修养,就可以得到涅槃。涅槃是什么?涅槃相当于没有起伏的明朗心境,这种明朗觉悟的心境,可以超越很多烦恼。烦恼的众生,以断见和常见来讲,持断见的众生,看不到某些因果上的延续,所以是断见的众生。常见的众生呢?希望执著永恒,实在的有,就是只信仰一世,好像共产唯物主义,和某些现代科学家、学者持断灭见没有信仰;神学家至少信现在世和未来世。常见和断见的众生就是菩萨要度的众生。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有“相”的众生。相是因为有支配感和控制欲。凡是有相,有自己的心相,有外在著境的心相,心相就是有很强的stubborn in the concept and pictures,脑中有很强很固执的观念、图案,很强的执著。有特别“相”坚持的人,支配感和控制欲特别强;例如男性沙文主义者或国家优越主义者。那灭相呢?灭相同时就灭支配感和控制欲了!能随缘看见生灭或是知道生灭。因为知道生灭,就不执著生灭当中的相。假设自己的家人去世了,去世了就去了,去世之后不再执著他的存在,也不否定他不存在,这就是我和我所。

第四分——妙行无住

前面讲发心,就是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就要行持,在《金刚经》里,发了菩提心之后,要先调服自己而不是急著去利益众生。“妙行无住”,就是要调服自己的心。“妙行”是三妙行:身清净行、语清净行、心清净行。清净就是不和烦恼相应的心理和行为。调伏了烦恼,才能利益众生,在利益众生中才能够折服自己更纤细的烦恼。“无住”是继续推动自己的生命和其他生命的一种关系。至于如何推动呢?经文提到“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以布施来推动。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布施不是容易做的事情,因为欲界众生无始以来,染爱的心从来没减少过。布施一次还好,如果天天布施,最后他就说:“师父怎么不听我的了?” 他会认为长久以来我捐了很多钱护持这个道场,不知不觉的那种主宰欲和支配感,让他认为“对这个寺院,我有发言权”,他要发号施令。这就是众生布施后住色声香味触的情况。

《金刚经》不是谈玄说妙,是对治现前,一入正宗分就完全生活化的义理,用来对治折伏烦恼。这一分“妙行无住”就是讲折伏烦恼。

“不住相布施”,不住相就是不著有、不著空、三轮体空,才叫不住相。

“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句用来形容福德。印度人很喜欢用形容词,以“大千世界”譬喻“十方世界”来形容这个“量”。让大家知道,无所有、无所住、无所著、不可说边际。

“菩萨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不住相布施,就是以智慧来布施。菩萨行即六度行。菩萨的六度行是以智慧来领导其他五度行。这样的精神,可以知道菩萨不容易成就,菩萨所成就的,也就是出家众“六和敬”的精神。六度就是六和敬,是早期僧团要奉行的一种原则,现在把这原则转化一下,就成了在家人能行持的一个原则。出家众的“六和敬”是戒、见、利、身、口、意,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也就是道德、思想和经济三项。把六和敬的精神和六度的精神用心处理,这个精神是一致的。六和敬化为实际的行动,就是修道的原理及方法。这并不是说,在家众行菩萨道与出家众有差别,菩萨道都是完全一样的修持。

菩萨不住相布施,是心中无相,眼中有相。这种觉照要用得好,如果眼中无相,就不知道层次,不知道次第了。不知道众生真正需要什么,没办法升华众生的心。众生需要什么救护,需要那些勉励?那些需要苛责、调伏?所以说,菩萨是眼中有相,心中无相。心中若有相,就会染著或厌恶。染和净的差别就在这里。发愿利益众生的人,这一段文要认真思维。菩萨“上求下化”,著重在“我空”,于利益众生的行持上,则著重在“法空”。实践“人空、法空”利益众生,久了就知道问题难处在那里。有些大寺院的住持,到了80岁还舍不得交棒,寺院的大护法呢?护了三十年后,也是觉得非他不可。这就是实际利益众生时,不思惟“我空”,就不察觉自己的问题。所以,著重利益众生的人,经常要修“我空”;著重在自身上求佛道,常常讲无我的人,也要试著利益众生。又有一些人,常劝人布施,自己呢?做了什么?他说他能说法,但一分钱或力都不给,像一些老资格的佛教徒,他就会劝人家发心自己却没做,只会法布施,这是空口说白话。要能眼中见有相,不是说空口白话,像最近的海啸大灾难,还在说白话,要大家抛砖引玉去赈灾,即使是这么谦卑的假装也要带头啊!所以,修无我的人要能舍,还是著重在布施。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拿不出来的时候,这样去了解,才能懂得菩萨的福为什么叫“不可思量”。学佛、信佛要信到三世,不要信银行存款、房子,这些都是外在的,要信三世的福分。这样修道才能修得很踏实。从调伏自己开始,进而广利众生,累积无边的福德资粮。从累积无边的福德资粮,逐渐从悲和智双向成长。由于悲和智的心力护持,定力和智慧力才会越来越均等,而三妙行(三业)就会流露出来,流露出来一种气质,而这种气质就是度众生的威仪和庄严。

佛教不是哲学,高僧传也不是哲学。高僧传里面是以人格的魄力,高僧的生命气质,以这生命气质的身行来度化众生,不是藉着写书来度化众生。看近代的虚云老和尚、古代的六祖慧能,有些根本就没著作,但却能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是弟子们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一代传一代的影响力。为什么呢?是高僧们的三妙行,是他们的威德而不是哲学。我曾听有人说佛教的哲学真好,这个人不了解佛学。就像某人只关在一间小阁楼,看天下奇书,用以战胜自己的畏惧,之后再写作。人就和他的著作一样,生命一结束,著作也只能放在图书馆起不了大作用。菩萨不是这样,“菩萨应如所教住”,什么叫“如所教住”?即实践六度!并不是把身心藏起来,脑袋里懂很多佛法,是要在现世当中,尽量发挥自己所学,成就众生,利益众生并检验自己。从这里的引导。

第五分——如理实见

“如理实见”,是明白心的作用,明白自己要修行觉悟的心。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明白觉悟,如理实践,就是明心菩提。明心菩提,可以去观察比较庄严的佛相,取相修观。好多人都讲佛是无相的,到了关键时刻,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相。如果真正能做到不以身相见如来,从缘起的生灭知道诸行无常,从无常中观察空性,这样才能不著相。能“不以身相得见如来”,就已经见到法性了,见到法性而又能从法身离相而见法相,就可以随处传教。

若能常闻甚深微妙法,离相且不执著,就会一天天的净化自己。如果能够做到见色观空就叫菩萨的“法眼”。阿罗汉的眼目只能观空,有时候不能入有,染著的众生,他都不太想悉护,阿罗汉以自身修道的利益为主,如果会妨害他修道清净的,他是不会去做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讲人、我、众生、寿者四相都是虚妄。另外一种说法,“凡所有相”就是一切会坏的色相,我们能看到粗的色相,这是第一种相。第二是心相,分别的心相。某人喜爱什么,执著什么,讨厌什么,就是他的心相。随著外在的色相,声音的声相,一切感官的反应,大概知道一切心的心相,能明了这些分别。第三是因事而立的法相;像这人生活太乱了,给他立些规矩,这是戒相。某些人心的波动大,情绪太大,叫他用功修定的这个法门,就是法相。种种的法,都是因事而立,因人而立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虚妄呢?这个人一改过了,那个法就没用了。如果我们还执著那个法,那就麻烦了。虚妄是因为有这个需要,契入这个机,所以才有这样的设定,并不是真实的。也可以说凡所有相,都是从心理、物理、生理三方面来看待一切的现象。用古语来形容,就是蕴、处、界的一切现象。蕴、处、界相似于现代生理、心理、物理,所涵盖的一切相。能掌握这个,就能掌握第五分“如理实见”了。

如理实见很不容易。现代科学家研究了一辈子,仍弄不清楚,只知道物理现象,对人的心理还不能研究出来。虽然是个物理学家,自己的烦恼起伏很大,对婚姻、爱情、事业、家庭……等等烦恼起伏很大。

佛懂三相,某些佛教徒很懂得佛教心理。说人家业障重,什么是业障重?其实是身体病障重,不要弄错了。不是医生,不能乱推理。有好多人,明明是生理有病,他则说心理有问题,真是麻烦。所以,病理有病理的现象,物理有物理的现象,心理有心理的现象,认真修学佛法而能通达以上三种情况真是不容易。能在细微的地方都不讲错的这种智慧叫观智,观察的智慧。这很不容易切入。

第六——正信希有

“实信”就是佛教中的“净信”,又称为“证信”。有须陀洹果才能具足这实信,实信是一听就能理解,能用得上,而且是一得永得。不是听人家讲事情,好像懂了、了解了,但就是用不上力,不能相应。实信是“久行”才得的。久远以来储备了这种根器,时机成熟了,一听闻佛法就可以“入心”。“久行”是久远累积善根,到那一时刻成熟了,所以能实信。像六祖惠能,碰到老太太念诵经文,就立刻能实信。为什么?那是善根成熟。佛教称这个为“净信”,也叫“不坏信”,信了之后不会坏去。所以说“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懂得修福就有智慧。真的懂得修福,就有智慧,福慧俱足者。

“后五百岁”是佛入灭后五百岁,金刚经出现了,这种人仍可以生实信。告诉各位,持戒修福,是很不容易的。各位发菩提心,修习菩萨道,想要完成佛道的人,千万不能障碍他人布施。记得!障碍他人布施,自己就没有戒,没有慧了!有些佛弟子,学佛久了之后,都变得小器。小器而懂得佛法的人,就不称为菩萨的大根器。因为菩萨利益众生是为了成就将来本身的福德因缘,也为了利益十方世界的众生,不是为了某一个道场而去做义工的。尤其是出家人,有无共通,不是只做固定道场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知道如何持戒修福。佛说“三轮体空”,就要做到!佛说要修福,就要实信!能够这样成为一个道体,一个法体,不成为别人的障道因缘。佛法利益众生讲空、讲实信,都是从这里建立的。

具足实信的人,大乘佛教称为三多,宿有三多:多见佛、多闻法、多持戒修福。例如某人文笔很好,也许他书读了好几辈子!同样的,读经有的人读了一百遍仍然懵懵懂懂的,但有些人却一看就能了解,凡是重点都能掌握到,而且一掌握便立刻背诵,这就是宿有三多。再说,天才音乐家,同样的音符为什么有人特别富有创作力?这也是此人宿有三多──他熟习音乐很多世了。修解脱道、发菩提心,也是在三多专注,即使睡觉了觉性也不离开三多。等到这三多成为正念的清净力量,贯穿下去,就能懂得佛法的因果。

什么叫佛法?佛法以因果为本,凡能持戒,戒持得正,见解正,具足福分和智慧,才能信解般若的空性。有人误解空,以为一切都不必做,空到不积极把缘份栽种下去,这是不懂空的人;空而不成就福德因缘,是不懂空的人;空不需要持戒,不需要人格的正当性,气质的清净性,这也是不懂空的人。

“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佛是觉者。佛教到今天已经二千多年了,那一个时代都有成就者,成就的法性身也就等同于佛身。出家能成就,在家也能成就。所成就的法性身都等同于诸佛。如果长久与善知识为伴,就能久集这种善根,不然今天我们就要当面错过了,为什么?因为没有久集善根。佛教讲因果,只能说自己没有多见佛,没多闻法,没多持戒修福。

修学佛法种了善根之后,对生命不再著相。不著相而真正进入空性的人叫三相并集,什么是三相?第一相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第二相是法相;第三是非法相。这三相都并集才能进入空性,所以般若空性的福德不可限量,不是有限有量的众生能够信解的。

法相,不太容易懂,所以简单解释法相:受到毁谤或侮辱,不生嗔心,生起嗔心,就是法相。见不到自己的尊严相,被人打破了玻璃心,自尊心受伤,这是法相。遇色、声、 香、 味、触,五蕴一接触,贪心马上生起,这是什么?这是法相。穷困潦倒,吃都没得吃的时候生起无著落的忧愁,这也是法相。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第一讲择法眼,我们知道了一个法,做了抉择之后,知道这个法可以让自己的道业更进步而修学,这就叫择法。择法必须能对自己在定力、智慧上以及六度行上有更进一步的拓宽,才叫择法眼。第二是调伏,坏习气又改了一个,人格越来越端正,贪嗔等越来越退减,该增上的增上,该退减的退减,能够如法应用,调服自己,才是得到空的好处与空相应。

第七分——无得无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佛问:“须菩提呀!你认为怎么样呢?我现在得到正等正觉了吗?如来有所说法耶?”我讲过一成不变的法吗?须菩提回答说:“就我理解您的意思和您所说的法,无有定法。”各位,为什么呢?正等正觉所含括量多广?空性是涵盖一切的,因为量的多广,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超越一切固定,所以,以有说空。“无有定法”,就是说法契机契理。这个人有什么习气,就用什么方法对治;有什么功德,就赞叹他,让他更喜悦。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三乘圣贤”的差别是依法而施设的。“三乘圣贤”是:声闻、缘觉和菩萨。阿含经讲四圣谛和缘起。声闻、缘觉、菩萨,都通达这四谛和缘起。

贤圣不是普通人,贤圣是人格完整、智慧通达的圣者。通达什么?通达空性、通无常、无我、通达法的涅槃性,这是智慧通达。三乘贤圣,有什么法的差别呢?学习佛法,不能草率,尤其是对圣人的了解。从经论中,可以知道贤圣法会因时而说,因地制宜,有人看不懂法义,以一盖全,把三乘圣人的境界贬低了。凡夫的心境,怎能了解圣人的心境?所以这里要特别强调声闻、缘觉、菩萨的发心、方法和目的不同处。

声闻、缘觉有机会亲近佛,所以,所学的法有道次第,次第为:端正法、正法要、及增上法,从这当中去学习。端正法有戒、有施、生天(慈定)。等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这是佛世时端正法的基础。正法要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增上法的简义是:“有什么不好的习性,就要用对治习气的正法去改善。”例如:散乱心的人用数息观摄心,性格暴烈、嗔心重,要修慈悲观调柔心性,这些方法都称为增上法,佛常说的增上法概括含摄在三十七道品中。早期声闻教就是以这三法来证得声闻贤圣的功德。声闻的功德是五分法身,分别为戒、定、慧、解脱和解脱知见。

次讲“菩萨”的修学,菩萨以十善业为基础。以十善业加上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或强调四梵住(慈、悲、喜、舍)。例如慈济功德会是特别重视四梵住的团体。十善法,不限于五戒,行善比五戒更积极。五戒不杀生,十善法不只是不杀生,是更积极的救度众生,慈悲护生。以菩萨的发心来行六度菩提心、大悲心、空性心,六度不只是利他,还要圆满自己和他人,这是菩萨法的重点。如能掌握这些,就能对无为法及有为法的差别,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就像发愿,从个人的发愿,就看到每个人的发心差别,从愿力上来看所发的心,无论发什么愿,要成就大乘的标准一定要具备戒、定、慧这三项。所以,三乘圣贤皆以定慧生,必然成就定慧。有了定与慧,就能够得清净。

第八分——依法出生

这一段主讲功德,为什么要校量功德?是为了不让初学者误解了空性,破无因果。这一分用很多的行相来形容三圣的功德,和十法界众生福德各异。如果详读,可发现有两个要义:

第一、讲财布施的福德多却不如般若法布施多。为什么般若法布施比财布施大?财布施是世俗的,世俗的行善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个人爱心有限、有量,而且做完之后会有执著。而般若法布施,不是只有帮助他人,还要进一步教育他人,成熟生命的智力。一个国家或社会,若注重教育和培育人才的,都能成为强盛的国家。佛教不只讲定,还重视经教,经教就是般若,熟悉经教打开智慧眼,就能如实的正见世间。

第二、说明一切诸佛和佛的正等正觉皆由此经出。加深我们对这部经的尊重和信赖。这是经典中的赞叹、宣扬,每一部经都有,让读诵者知道所诵持的经典之殊胜难得,但是经典的殊胜之处,重点在它的内容。

第九分——相无相

这里用声闻的智和断来强调菩萨的无生忍。形容声闻里四种圣人,来引证菩萨法的高深,菩萨法高声闻那些?佛教引证四种圣人、四禅八定。

第一个,须陀洹。须陀洹是入流,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称为入流。须陀洹得法眼净,法眼净是什么?是见到寂灭相。我们能够见到寂灭相吗?能;但是见寂灭相能情绪稳定的很少。我们见到寂灭相:见到外境幻灭,所追逐的东西落空了这些都是寂灭相,但见到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贪忧,起心忧怨,不是寂灭。又如:见到寂灭相,产生了很大的不稳定,被过去的业所牵引,牵起了很多烦恼。须陀洹与我们不同在这里,他见寂灭相,是觉悟了无所得、无所入的法性空,这是真实的寂灭相。须陀洹称为三结断,断身见、戒禁取、疑三个烦恼结。这三结是见地上的困惑。学佛的人都知道无常,听了空也知道空,听了无我也知道无我,但是,就是没有见道,等到境界现前,才知道不是真正见因,只是见果。因此,凡夫所见,不是入空性见,凡夫见还是有惑。真能见空性的人,是不一样的,他能破见惑(我和我所),也就是身见,先破身见。我们一切的杂染都是从身见开始的,我、我的民族、我的家庭………,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这个“我”局限自身,就很自私; 如果这个我慢慢扩及他人,心胸就越来越豁达了。为什么要讲无我?因为我们就在身上起执见,破见惑要先破身见,身包括口和身。

身有三戒:杀、盗、淫;口有四戒: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身三、口四,导致意念不清净,不起三妙行(身清净、心清净、意清净)。修身为何要从持戒开始?破身见是开始进入圣贤的一个阶段。如果能把持好,要把持好什么?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看东西,都能用熟悉的心理去看,用苦集灭道去看,用十二因缘察觉自心,更甚者,安住在空性,安住以法性了义相关的法,这样的一个思维型态经常都在脑里,一直到成为习性,才有慧观。而我们很难这样思惟,都是来到寺庙共修或诵经时才想起,一出去什么都忘了。这就是我们最大的问题!

再看声闻的身见、戒禁取和疑。最重要的还是身见,身见是我们最大的烦恼来源。为什么四念处中有“身观念处”?这是警觉性。如果没有警觉性,就会随著自己的欲望而攀缘,如果没有解脱的观念为基础,心就随欲望攀缘。我们多少烦恼,多少惑难,多少是非都是在攀缘的心。例如:在团体中的是非,虽然已经学佛修行,但是没有落实在生活中,所以没有反观、省察自己,思惟今天一整天想的是什么?要如何改善自己,如果能这样,就不会去指责他人的过失。我们很少自觉,都是觉得他人的过错比较多;觉他,又不放过别人!因此引起了无数的是非。《金刚经》主讲般若,就是要破这些我执和法执!要真正修道清净,就不能没有自我觉察。身业和口业,比较起来还是口业重要。听经闻法都懂,懂了之后,有没有因为懂而产生威德力量。威德从那里来?调伏了烦恼之后,从人的平稳情绪中来,可以一看就看得很远,也看得穿。而平时的修道在大家共住、相处时,共处就是在考验功夫、功力。

斯陀含对欲界内所要修的、断的惑,已经成就。斯陀含要修、要断的惑不再是见惑,而是思惑。我们的思考是“我思故我在”,思想没有停过。思想的惑比较细。思有没有惑?斯陀含入了法思,见到法性之后,很快地进入二果,有时候跳级就更快了。快是什么?思惑,就像无明火,遇到境界,不能在当下相应于法,就起了无明火。无明一直持续到隔天,真正入流的人,无明不会延续到隔天。某人说他有什么功夫,只要看他的无明火烧到何时,学佛修行还记恨记仇,当然没真正的入这个法性。二果到三果在修证什么?在处理现前的嗔。现前嗔能修持好,嗔怒、恼、气愤、诤、顽固,这些习性就脱落了。嗔心很难处理,我自己就深深体会到。斯陀含的智力已经能睹见所有境的一生一灭,所以斯陀含称为一往来。一往来的意思是在生灭法中,能修证到完全清净。欲界众生的眼、耳、鼻、舌、身,与色、声、香、味、触,这一往一来,一触到什么,没用心就灭了,于一生灭之下还是惑,惑就是执著、贪婪,还有很多不符合法的烦恼,所以要解脱思惑,在因缘中正念于生灭往来都了无所著,即断有所著心,一直断到完全清净。

阿那含是断尽欲界所有的思惑。断尽欲界思惑就是内无欲染心,外无境相,不再来欲界受生。印顺导师《成佛之道》中讲到有十种相,包括男女相。一眼看去是男是女,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不以欲心去看,是以色心(色界天)去看。内在没有欲心,看外在的境就没有展示欲的境界。这是检验自己的修行,检验自己内心的状况,看自己内心调伏得如何。阿那含所见的感官接触都不生起欲心,所以说是“不还”,不再来到欲界受生。

阿那含修到最后留有一分的慢(傲慢),慢就是无明,无明所含藏的最后一分我慢断尽,就是经典说的“离欲阿罗汉”,阿罗汉心性空,外在相也灭了。会产生贪嗔痴的欲相灭尽,灭尽后无法可得。无有实法可得,没有要得到什么的念,想要得道的“道”,这念头也没有,“无法可得”,自然无得道之念。阿罗汉与尘境相触,没有相应自身的贪嗔痴,因为欲心已经没有了。《阿含经》进一步提到:第三果与第四果有何差别?第三果最重要在处理嗔,细微的贪还有。到阿罗汉(第四果),欲界贪、色界贪都没有了,掉举心也净化了,最后净化的是“慢”分,因此经典说阿罗汉有三种功德:应供、杀贼、无生,也就是说阿罗汉有无生智,能通彻了解诸法。我们要出离世间,关乎觉性。阿罗汉有能力透彻了解人的心理。对法、法性、法相的了解,他能掌握,为什么有这种本领?因为他没有欲界染著心,没有欲界的思想,欲界众生的心思波动能够容易观察。所以离欲阿罗汉是毫无欲界的染爱,当然也就没有对色界、无色界或再上去禅定的染爱,都没有了!因此说阿罗汉是无诤、是阿兰那行者,所得的是无诤三味。诤有见诤和爱诤,是人类最大的烦恼,冲突对立不和平就是诤。修道人没有爱诤,但是有见诤,大家在一起,我著一个法相,他著一个法相,就对立起来,为了一个名词的见解不一样,就在定义上争,叫见诤。阿罗汉得无诤三昧,得空三味,不会和人起诤。

第十分——庄严净土

这里引用菩萨,讲菩萨的境界。这段有三个特点: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这里菩萨得的是“无生法忍”,“于法实无所得”就是“无生法忍”。第二个重点“须菩堤,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堤,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说,如果能无所住而生其心,法身已经成就了,得清净法身。能得清净法身,才能知道怎样去庄严佛土。最后讲“大身”(即清净法身),这是佛成正觉的整个重心;成就法身,利益众生、累积福德资粮。菩萨的重点在成就法身,“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叫成就法身。追求佛教真理,不苟且、不放松、不退让,才能成就法身。

为了让大家容易了解,我再解释一下“成就法身”。成就法身在菩萨法是得“无生忍”。得“无生忍”,引用一句话来说,“看破别传和密传”,佛法里有没有别传?有没有教外别传?法性是一视同仁的,没有受过教育的,即使他不能悟入,但多想几次也会了解。法也没有密传,所谓的别传和密传都是方便说。别传,不能说有什么重大的不对,但别传应叫方便,不是般若空性的意思,在这里佛说:“我还有什么秘密吗?”如果还有什么密法未传,那绝不是佛。因为不能相应法性空。空性,就是那么自然,没有办法隐藏。

“不住色、声、香、味、触”,假如有人要修行,改造自己的人格,修定或修智慧都不能入色、声、香、味、触。过去古德的方便教化,不像现在的方便教化而且世俗化。古德的方便法,仍有一定的阶梯。以念佛法门来讲,先是观相念佛,之后无相念佛。无相念佛才能起观照,无相念佛是从音声念佛再上去的一个次第。音声念佛靠耳朵和嘴巴帮忙,这叫入色声香味触,念了之后要止静,止静是什么?外在声音没有了,要靠心去念。试试自己心里的正念,是否继续念著佛,心念佛就是不断的观著佛号,专注观著佛号,看到心有没有生灭,还有没有其他杂想,这样才能了解心定不定,如果能观照到定,一定能产生定的喜悦。这也是觉、观、喜、悦、一境心,进入初禅的效果、功德,称之初禅的五种功德。若能认真观察,让佛号绵密,其他杂念渗不进来,法悦一定会生起,这是功德的自然,因果的自然。如果不放下色声香味触,无法进入正观。不进入正观,怎么会明行足呢?不明行足,怎么觉察得了细微?觉察不了细微,如何破杂染呢?这是修道很正常的出离问题、方法和程序。

最近,美国流行起禅的音乐,听说有人已经打坐很久了,还去找坐禅的音乐,令人感到悲哀!本来这些外在的工具,是要辅助刚入道的人,等熟悉了把方法掌握好,就该用自己的心和自觉来训练自己,把身心融入这个法。现在为了把佛学推广出去,佛法都变得不够深度了!为了要推销出去,不断地在牛奶里加水,牛奶的味道自然就淡了!

过去的别传、密传,是因为有人证入法性,为了要印证某人,可以负担传承佛法任务,要去传法,这样才有别传。禅宗的别传是这样的,某人有了新的见地,悟了新的方法,可以传播开去。后来,别传多了以后,所有的别传都含有一种魔障,如果你不把它的内在弄清楚,学了都没进步,因为训练的方法形式化了,细致的内在不能自觉到。

讲个例子,我喜欢背诵《成佛之道》的偈颂,我训练自己背诵时一气呵成,好像十二因缘整条链一样,一念到底。偈颂很长,背得慢,不是张开口念,而是盘起腿来,冷静了之后,好!开始!“有海无边际,世间多忧苦……”一句一句贯穿下去。之后观察有没有杂念,还有没有左想右想,或忧虑之类的杂念进来打乱自己的正念。这就是正念,念住这个法,同时也观到生灭。看这个生灭有没有扰乱你的正念。如果平常烦恼很多,一下子就被弄乱了,越乱烦恼就越多,我们要达到的是细功夫,不是粗功夫。功夫下得越深、越细,就能达到正念。

成就法身、利益众生,累积福德资粮,最重要的还是成就法身。法身清净的大德或善知识,所成就的善业绝对是对众生有利益的。有人说“不要学二乘啦…!”如果是菩萨证悟,可以说这话;若不是,要想:我们现在连出离心,连向道之心,连人天福报之心都还没发,因此不能说这样的话,这是毁谤圣人,真正成就法身者,在器世间救护众生,不可能看不出来,清净的法身具足善因缘,所到之地,所行的善业能利益众生,至于能利益多少众生,就要看菩萨过去宿世与众生的缘份了。

“庄严净土”,成就法身就直接庄严净土了,这一段说,发菩提心后,能通达诸法,离相到圣人的境界,这就是“大身”。

第十一分——无为福胜

这段有个重点,印度喜欢引用“三千大千”或“恒河沙数”来证明数字,以物(用外在境相)来譬喻福德的多寡,福德是不能衡量的,为什么要这样譬喻布施的功德呢?为了宣扬般若经的福德比任何福德都要大。主要是要讲给那些人听呢?不是讲给三乘圣贤听,是让有天福而没天德的人听,让他们生起恭敬心和尊重。此地属于美国的中产阶级,少部份人是有天福没有天德,天的德性是什么?西方宗教最大的德性又是什么?就是做了很多Mercy/Charity 的donation成立了医院学校,博爱和包容。

希望各位最少要有一份天德,用这份天福造就人间的庄严道场,如果连天众的德行都没有,更不要提出世的德行,厌离世间的德行了,连圣人的皮毛都不能落实呀!如果有这样的心态,还有什么资格搬弄是非、谈玄说妙,还有什么资格指责别人。这一段讲福德,讲布施,讲恒河沙数,主要是激发没天德的人,对这部经的恭敬和尊重。

第十二分——尊重正教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这段有两个重点,声闻时期以三宝为中心,到了大乘时期以正法为中心。大乘时期强调般若经在那里,正法就在那里,中印度法难时期,佛教的发展离开了恒河之后,向南有安达罗王朝,向北经丝路最终传到了中国。所以,以正法为中心,供养塔寺或经典,其功德一样。从三乘来看,看他们的功德或布施的功德,声闻圣人修道证入了果位,到三果后,心境如何?思惑如果真正不存在,就不会有疲厌想(疲倦、厌弃);菩萨呢?菩萨破了思惑,就没有众生难度之心,所以菩萨广化众生心更豁达。出世不等于离开世间,这是我们凡夫之心的误解。我们为什么会烦恼,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没有和法性相应,思想中有惑,与烦恼相应,由于与烦恼相应,所以容易疲倦、生厌。很多人就承受不住,尤其遇到太恶劣的环境或逆缘,心就无法承受了。但是菩萨和真正见到法性的人,心的柔韧性很强,与我们不同。

第十三分——如法受持

这一段劝依经名奉持,金刚经的经名已含摄了经的内容,由博制约,简而言之就是空性,掌握空性。空性没有限量,可以随圆而圆,随方而方,用这种思想来启发我们。金刚般若或称妙慧,以金刚清净的智慧来破除一切戏论(不了义的东西),或者在争执上能够破执,破执而立明。如果没有掌握好,不明白妙慧,就是持诵了几百遍或终生,一遇上了境,马上执著对立,根本就没有真正了解金刚经的主要意义-空性破执著和戏论。

我们可以调伏外在的执著,但是和自己兄弟或为了不同法门或寺院,一旦聚在一起,执著就特别大,《金刚经》就是要对治这个,如果能从这里去觉悟,就能掌握金刚经的用意了。能以智(空性的智慧)看一切法相,一切都是应机施设,这样就能离开我见的妄执,看这不对!或看他人过失?调服众生要靠自己的自觉。有些人看得出别人修行的问题出在那里,但是知道归知道,要修正还是要靠自己,别人提醒是助缘,但改不了他的。

这里譬喻众生是因缘和合的生命体,微尘世界为幻化集合相,用这样去看,都是假名!有些东西,我们很执著,现在就是要破那个执著。所以说“化处非时”,非世界,非微尘,不是实在的!都是虚妄心!

虚妄心?真的懂吗?谈几句话就各有所执的冲突起来,意见在起伏,都是以自我为出发点,这是“识”不是“智”,自己不警觉,适事而止,讲不下去了,不懂得Break的话,就麻烦大了!所以真正的菩萨和声闻圣者,可以在凡圣同居土里面度化众生,但实无所度。菩萨没有众生难度之心,天大地大,这里放下,那边就生起,一生一灭,不会没事做,只怕不去做。菩萨和声闻圣都没有疲厌之心。这里无缘化渡,就是“化缘已尽”。佛教常说“缘尽了”。缘尽了等于有生必有灭,但功德是不会灭的,一切的成就,戒定慧、解脱和解脱知见是不灭的。何况修行还没“成就”,一切皆待努力完成,没认真,即使是成就了阿罗汉,也是有余涅槃,继续度众生,不会停顿,停顿就有“住”了。

禅宗有一个典故,老和尚和小和尚招待施主,小和尚讲佛理,老和尚倒茶,等小和尚走开,施主问:“现在是你当住持,还是他当住持?”老和尚答:“是我当住持”。施主再问:“你当住持,他怎么那样对你呢?”老和尚答:“没有!没有!他没有要我做辛苦的事,只叫我倒茶倒水已经很好了!”这是表示什么?表示般若没有上下也没有高低。

再讲一个典故:仰山禅师在悟道的时候,他的师父怕他悟得不彻底,没悟入法性,有一次,两人一起走到田里,师父问:“你看,这边的田高,那边的田低!”仰山说:“对!对!对!这边高,那边低。”师父再一次说:“你不信吗?你可以自己走过去看一看。”仰山说:“不必!不必!这边高,那边低,随其自然。水到高处高平,低处低平!”他讲完,师父不再说了,因为师父知道他已经悟入了平等法性。

看看我们,我们所见的是什么?各位,如果能从四大的水性来了解高处高平,低处低平,大处大平,小处小平,就真正能通达法性。

所谓的度众生没有实在可以度化,完全是当机,看当机的情况,就按照众生的需要而调整,以利教化,没有一法是相同的。

奉持金刚般若法门,要有决定性,决定于所说的法,所化处和能化的自己,一切皆是无相离相,要这样才是决定不疑。

金刚经最后的赞文:

断疑生信,绝相超宗, 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

我们诵完之后,在服务道场时,有没有达到这个悟境呢?还是马上就忘了!金刚经是要我们离如幻如化的相,深入大乘教义,并不是懂个知识,而是把这个知识经过思惟,融入日常生活中。修菩萨行,要入大乘空义,那是自己的愿。声闻从贪嗔痴上下功夫以转变自己的性格,而要发大乘心是很难的,但发了心就要去做。大乘法门涵盖特别广,但不一定深。

《金刚经》是非常纯的般若空性,如果不掌握好,只在文字上谈论,平常的习气没调整,等于瞎子摸象,不能如经中说的:“以生命布施,受持四句偈,为人解说”的这个福份。若以生命作布施和持经解说做比较,以生命去利他,和以法义去帮助人家开智慧,有什么差别?以生命布施,在菩萨利他精神里,为了救兔子不被老鹰吃,菩萨可以牺牲身体割肉喂鹰,这是佛在本生经中,行菩萨道时牺牲自己生命,行利他的伟大事迹,但是只能救它一时,真正的般若要开解他人的闭塞,挽救堕落的人格。

为什么成就法身那么重要?即使在人道不讲神鬼,美国现在有很多状况;现在小孩子如果身心调得不好,神经衰弱,渐渐地就变成神经分裂。这一类人能度吗?现在心理医生越来越多,但是听说有心理医生自己过去就是有问题。现代社会压力越大,精神问题很多。如果没认真处理自己的烦恼,有能力帮助他人吗?没有办法处理细微的烦恼,要怎么去调服他人呢!有时语言是没办法开导人的,语言多了反而没太大作用!所以,信受非常重要,“受持”是为了信仰而来,求得的法就有价值。只是为了谈玄说妙,谈论的法就没有价值了。现代人并不缺少对佛法的了解,只缺少对佛法的信受。

第十四分——离相寂灭

须菩提听到这里为什么会悲泣?因为以须菩提过去的慧眼,未能得闻这个法。过去的慧眼是什么?是指声闻智。声闻已悟入的法性是次第的法,并不是直入清净空性的法。所以须菩提听了之后感动落泪。般若经讲实相,“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是一切不生,般若生,就是没有一法可以执著的大法。

金刚经讲到这里,把重要的部份都讲了。希望各位听了之后,对自己的慧命作另一番的思考,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把佛法带来美国。美国是一个神学传统的国家,我们的资源不多。另外这是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任何一种信仰,要弘扬自家的价值观,就得凭实力去建立,要说佛教比基督教强,强不是在理论而已,理论是不能让人真正感受到它的好处,好是好在离烦恼。烦恼少了,人家看你的身行好,才会对你的信仰有兴趣。如果我们讲话端正、不讲神、不讲鬼、不迷失、不执著小法,这种小气量的心态都脱落了,让他人看到你的大人相,能不欢喜信受吗?

希望各位听完般若经,在菩萨的觉悟当中,先觉知这一点,再把这分利益带回来给有缘。不要用杂染的感情和爱带给大家,让大家不断在感情上有污点。谢谢大家!祝福各位!

~完~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