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册 卷十 三、广二转依果

时间 2024-10-03 11:04居士人物作者:良马过河

【论文】

一○?三○如是,菩萨于十地中,勇猛修行十种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于二转依便能证得。

【疏翼】

第二广前答中,第二广果﹝即「明所证果」﹞。

【述记?卷五十八】

自下第二、明所证果。于中有二︰初、牒前生下以发论端,第二、正解所证得果。

是初牒前起下所证二转依果,「二转依」者,菩提、涅槃。

【论文】

一○?三一转依位别,略有六种:

【疏翼】

第二明所证果﹝即「广果」﹞中,第一约位辨所证不同,第二正明转依。初中分三︰一、总举,二、别解,三、料简。此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八】

就正明所证中有二︰初、约位辨证,二、正明转依。初中有三︰初、总举,次、别解,后、料简。初总举所证位也。

此中资粮位,初说略开五位[1]︰地前为二、十地为二、如来为一,下应当知。

【论文】

一○?三二一、损力益能转:谓初二位,由习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虽未断障种、实证转依,而渐伏现行,亦名为转。

【疏翼】

第一约位辨所证不同中,第二别解。于中分六︰一、别解损益能转,二、通达转,三、修习转,四、果圆满转,五、下劣转,六、广大转。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八】

「初二位」者,在地前第一[2]、第二[3]位。此位「渐伏」,「亦名为转」。转之因故,能伏转故。

「实证」得位,谓通达位、修习位等,故此[4]非真。

世亲、无性《摄论》[5]并第九[6]云︰由[7]胜解者,是[8]胜解行地,故在初二位。

「及惭愧[9]」者,即二位中。世亲等解云︰有惭愧故,令诸烦恼少分现行,或不现行;烦恼现行,即深惭愧[10]。即[11]「惭愧」者,是胜解行之胜相故。

今又解︰由习胜解者,是初位。初位信唯识增,故名「胜解」,未能伏唯识相[12]。第二位,能伏唯识相,少伏烦恼,名「有惭愧」,如前二位中解[13]。

又「胜解」者,胜解数得决定故。信数初增,久[14]不增故。由惭、愧故,崇善、拒恶,有二胜德,并通二位,故为能转体。此与《摄论》不同,不可一准,余文可知。

【疏翼】

《枢要》卷下云︰

「损力益能转」﹝依﹞中,有忏悔罪灭。应叙﹝《瑜伽》﹞六十卷﹝中﹞「业有四﹝种﹞︰谓异熟决定﹝藏文作「rnam par smin par ves pa dav/」﹞、时决定﹝藏文作「gnas skabs ves pa dav/」﹞、二俱不定、二俱定﹝原文为「复有四业:一、异熟定,二、时分定,三、二俱定,四、二俱不定﹞」,及阿罗汉受残苦等处﹝原文为「诸阿罗汉所有不善决定受业,或于前生所作,或于此生先异生位所作,由少、轻苦之所逼恼,便名果报已熟(藏文作「de la dgra bcom pai mi dge bai las myov bar ves pa svon gyi tshe rabs g?an dag tu byas pa gav yin pa de ni svon so soi skye bor gyur pa ni de bid kyi tshe sdug bsval chuv zad tsam mam/ van don tsam be bar gyur par dei rnam par smin zin par brjod par byao/」﹞。阿阇世王﹝梵文为「ajata-watru」;藏文为「ma skyes dgra/」;汉译为「未生怨王」﹞五逆业灭﹝原文为「若已转依,果报种子皆永断故,一切不受(藏文作「gnas gyur pas rnam par smin pai sa bon yav yav dag par bcom pas ni de thams cad kyi thams cad du mi myov bar gyur ro/」)﹞。所以者何?由佛世尊依未解脱相续建立定受业故﹝藏文作「de cii phyir ?e na/ di ltar myov bar ves pa de ni bcom ldan das kyis sems kyi rgyud rnam par ma grol ba las brtsam te rnam par g?ag pai phyir ro/」﹞。《瑜伽》云「依未解脱」者,「建立定﹝受﹞业」,为二解和会,应知。

【论文】

一○?三三二、通达转:谓通达位,由见道力通达真如,断分别生二障粗重,证得一分真实转依。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二通达转依。

【述记?卷五十八】

即通达位。在见道中,已证一分转依,未圆满故[15]。

【论文】

一○?三四三、修习转:谓修习位,由数修习十地行故,渐断俱生二障粗重,渐次证得真实转依。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三修习转依。文分为二︰一、正显,二、会违。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八】

谓「十地」中,即除初地见道,余初地及九地,即修道十地中也[16]。

【论文】

一○?三五《摄大乘》中说,通达转在前六地,有、无相观,通达真、俗,间杂现前,令真、非真,现、不现故。

【疏翼】

第三修习转依中,第二会违。于中有二︰一、会《摄论》「通达转在前六地」,二、会「修习转在后四地」。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八】

以「有」相、「无相观,通达真、俗,间杂现前」;或「真现」,「非真不现」──「谓入观时」;「或非真现」,真不现──「谓出观时」,「令真、非真,现、不现故」。又未能即空而观于有──有相观现,真不现;无相观现,非真不现──由此理故,「说通达转,在前六地」。

我今此论,约初通达断[17]分别二障,证[18]遍行真如,故说初地[19]为「通达转」。

世亲《摄论》云:前六地,真如为真俗观现不现因,故说通达转,在前六地[20],亦不相违。

【论文】

一○?三六说:修习转在后四地,纯无相观,长时现前,勇猛修习,断余[21]粗重,多令非真不显现故。

【疏翼】

第二会违中,第二会《摄论》「修习转在后四地」。

【述记?卷五十八】

《摄论》又「说:修习转在后四地,纯无相观,长时现前,勇猛修习,断余粗重,多令非真不显现故」。

四十八[22]说:由第七地,犹名为杂烦恼,未名为不杂烦恼,非真犹有现时[23]。但无相观长时,故说「多令非真不现」。非八、九、十地,非真有现时;得「无相观,长时」种类同故,说「后四地」,为「修习转」。

我以十地断俱生二障粗重,渐证真如义等,说「修习转」在「十地」中,亦不违也。然此论中,乃言「多令非真不现」者,为简七地。二《摄论释》皆言:唯有真[24]现,非真不现,从长时说。

然《摄论》本通得二解[25],不言非真,定不现故。

【疏翼】

以上第二别解中,第三修习转依讫。

【论文】

一○?三七四、果圆满转:谓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无边难行胜行,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永断本来一切粗重,顿证佛果,圆满转依,穷未来际,利乐无尽。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四果圆满转依。

【述记?卷五十八】

第四、可解。

彼此论同[26]。

【论文】

一○?三八五、下劣转:谓二乘位,专求自利,厌苦欣寂,唯能通达生空真如,断烦恼种,证真择灭,无胜堪能,名下劣转。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五下劣转依。

【述记?卷五十八】

第五、亦同[27]。

通有、无学:一、唯自利,二、有欣厌,三、唯达生空,四、唯「断烦恼」,五、唯「证真择灭」,六、「无胜堪[28]能」。

「真择灭」者,谓真如。由慧择,得此灭故。「无胜堪能」者,无一切智等故。

【论文】

一○?三九六、广大转:谓大乘位,为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涅槃,俱无欣厌,具能通达二空真如,双断所知、烦恼障种,顿证无上菩提涅槃,有胜堪能,名广大转。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六广大转依。

【述记?卷五十八】

《摄大乘》说:即诸菩萨能趣证转故,如来已转,故彼不说[29]。此六翻前,准前[30]应悉。

「生死、涅槃,俱无欣厌」者,大悲、般若常应[31]起故。具一切智等,名「有胜堪能」。

【疏翼】

以上第一约位辨所证不同中,第二别解讫。

【论文】

一○?四○此中意说:广大转依,舍二粗重,而证得故。

【疏翼】

第一约位辨所证转依不同中,第三料简。

【述记?卷五十八】

第三、料简[32]。

颂中,所取「转依」体者,唯「广大转」、「舍二粗重而证得故」。

不言「圆满转」者,「圆满转」,对菩萨说;「广大转」,对二乘说。又「圆满转」,唯如来;「广大转」,在菩萨。今明十地,取「广大转」。要地地中「舍二粗重」方「证得故」。

又解︰既言取「广大」,明圆满转亦在其中,略举一隅故。

即六转依中,第一假立转,未得真转[33]故;余五真名转,真实证得故。

第一、约位解转依讫。

【疏翼】

以上第二明所证果﹝即「广果」﹞中,第一约位辨所证转依不同讫。

【论文】

一○?四一转依义别,略有四种:

【疏翼】

第二明所证果﹝即「广果」﹞中,第二正明转依。

【述记?卷五十九】

下第二、正解转依。于中有三︰第一、总解转依,第二、「虽转依义总有四种而今但取所转得」等者,简别本颂[34]所说「转依」之言,第三、辨此修习位能证非已证。

第一、总解「转依」名所目义:初、总标,后、别解。此即初也。

【论文】

一○?四二一、能转道。此复有二:一、能伏道──谓伏二障随眠势力,令不引起二障现行。此通有漏、无漏二道,加行、根本、后得三智,随其所应,渐顿伏彼。

【疏翼】

第一总解「转依」名所目义中,第二别解。于中分四︰一、解能转道,二、解所转依,三、解所转舍,四、解所转得。各有二种。第一、解能转道中二种者,一、解能伏道,二、解能断道。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下、别解也,为四[35]。

「能伏道」,「通有漏、无漏」;三智中,通「加行、根本、后得三智」。「有漏」通[36]六行[37];「无漏」者,且如因第三地无分别智,断定、法爱俱所知障势力,令俱[38]烦恼亦不现行;名伏烦恼障。非别起道,名伏烦恼。所知障,可知。

又如离第三静虑欲,伏四定以上惑,入[39]灭定,即是以后得智伏二障也。

或加行道能渐伏;根本、后得智,顿伏;或根本、后得,亦能渐伏;无加行道能顿伏者故。

问︰加行智通无漏不?

答︰不通。八地以上无加行智,亦无有漏心故。

问︰若尔,《对法》第十等如何通?金刚心[40]有二︰一、「加行道摄」,二、「无间道摄」[41]。

答︰无违也。以无漏心任运趣入根本智故,如前[42]已说名加行道,非加行智。加行智有作意[43]趣求[44],彼但是前加行道,而非作意[45]趣求,故加行智不通无漏。

或复《对法》据二乘等通说金刚心有二,非谓菩萨金刚心中有加行道,故加行智不通无漏。或说亦通无漏,八地等无者,无有漏加行智,能[46]别深趣求者。八地以去,有任运趣求故。

今此初说加行唯有漏心[47]。如《对法》说:金刚心有「加行道」通无漏[48],不简菩萨故。

【论文】

一○?四三二、能断道──谓能永断二障随眠。此道定非有漏加行,有漏曾习、相执所引,未泯相故;加行趣求,所证、所引未成办故。

【疏翼】

第一解能转道中,第二解能断道。于中分二︰一、简非有漏及加行智,二、明无漏心及根本、后得智。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以有漏心加行智,及有漏后得智有四义[49]:一、是「曾习」。二、「相执所引」。三、未能泯伏、灭此相故,不能断惑。四、或加行智,是能趣求,所证真如、趣求所引无分别智,未成办故,不能断惑。由无分别智,是加行智[50]所引,真如是加行所趣求证,即由所引无分别智,能证所证真如成办故,能断二障,非加行智。

问︰若加行智不通无漏,言有漏心已摄加行,更言加行,复何所须?若加行智通无漏,不须作此问答分别[51]!

答︰以三智中,加行智亦无分别。此有漏道亦有加行、无间、解脱;前言「有漏」摄彼三道,后言「加行」,为简三智中根本、后得智别,故复重说[52]。

【论文】

一○?四四有义: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后得不然,故非断道。

【疏翼】

第二解能断道中,第二明无漏心及根本、后得智。于中有二师义不同︰一、第一师唯根本为能断,二、第二师后得亦能断迷事随眠。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自下、明其无漏心及根本后得智。

此中,初说唯「无分别智」[53]能断二障随眠,后得不然。设作无相观,相分「境相」仍有,故不能断;唯「无分别智」有此断能。故经论中无说后得智能断随眠,非诸菩萨见、修二道前,断所知,用根本[54]无分别;后断烦恼,用后得智故[55]。

【论文】

一○?四五有义:后得无分别智,虽不亲证二空真理,无力能断迷理随眠;而于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现前,无倒证故,亦能永断迷事随眠。

【疏翼】

第二明无漏心及根本、后得智中,第二第二师后得亦能断迷事随眠。于中分三︰一、标宗,二、引证,三、结是。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后得」「无力能断迷理」见、疑等「随眠」,「而于安立、非安立」谛「相,明了现前,无倒证故,亦能永断迷事随眠」。迷理随眠,行相深远,要证彼理,方能断之。迷事随眠,行相浅近,虽实有相观,亦能断之[56]。

【论文】

一○?四六故《瑜伽》说:修道位中,有出世断道、世出世断道。无纯世间道,能永害随眠,是曾习故,相执引故。

【疏翼】

第二第二师后得亦能断迷事随眠中,第二引证。

【述记?卷五十九】

第五十五说修道位中有二种道︰初、既无分别智,后、即后得智[57]。

后得智,名「世出世」,如前[58]数解此名。

以有漏道是纯世间故,「无纯世间」「能永害随眠」[59]。以有二因,如文可解。

【论文】

一○?四七由斯理趣,诸见所断及修所断迷理随眠,唯有根本无分别智亲证理,故能正断彼;余修所断迷事随眠,根本、后得,俱能正断。

【疏翼】

第二第二师后得亦能断迷事随眠中,第三结是。

【述记?卷五十九】

诸见所断,虽有迷事忿等十法,及二见、疑[60],顿断,故迷事之随眠,随理观一品断;以及修所断无明、二见,及此俱根本及随迷理随眠,无分别智断;余有贪、恚、慢、无明,及此俱随惑迷事者,后得亦能断,行相浅近故。

问︰何为亦是根本断,亦是后得断[61]?

答[62]︰不违理故。此唯二乘,非菩萨;非[63]菩萨修道,不断迷事烦恼[64]随眠故[65]。即唯所知障,是根本智断,烦恼障中,通二智断。然为迷理身、边见等,各于自地第九品道时,方顿断;而前八品,既先断余烦恼,可起后得智断;第九品道时,起无分别智断,以迷理惑故[66]。此约九品别起[67],无间道断者。若不出观,即断九品,唯无分别智断。八品之[68]中,迷事烦恼,不可一入[69]观道中,前八是后得,第九是根本智故。即第六识中,我见等俱生者,要第九品道方断;即[70]虽无品数,非如七识,金刚心断[71]。

问︰彼[72]金刚方断,有何妨耶?

答︰即有色、无色界有学圣者,起无漏道,却断下地我见等种过!若许尔者,即[73]不还圣人应以现行润生妨!既许不还圣者种子润生,故先离下地欲时,其身见等,并须断讫。不同第七识,不润生故[74]。

由此应作四句︰有依下地,断上随眠──如下地得圣,断上一切种识中随眠[75]。有在上地,断下随眠[76]──如在上地取无学果,断下地第七识中烦恼种子。《瑜伽》等说要金刚心彼方断故[77]。第三句,可知[78]。第四句,除上三相[79]。

或谓断所知障不可说上下、自他地断故,然约缘缚、相应缚故,可说地断[80]。此[81]即在下断上,在上断下,于五、六、七识,皆不能遮。不违理故,非润生故,非缚法故[82]。

又解︰用后得智断,菩萨亦能。十地断所知障中有执、非执。非执者,亦名迷事,故亦许断,以障智故[83]。虽未断本坚执之者,非执之者[84]何妨先断?如烦恼障俱生者,以我见为首,故先断时,未能断本,先迷事者亦可断故。断所知障,类亦应尔。

此等分别,妙绝古今,于诸论师,实未闻也!即二障、六七识,合各得为四句[85]。

问︰有漏曾习,未泯相故,不能断随眠;后得亦有相,如何断随眠?又此二智并各有相,此二何别?

答︰后得虽有相,非执所引,非缚所缘,又非曾得;取境相时,分明现证。有漏不尔,故不能断。如五通等,异生、圣者所证有异──净与不净、明与不明,各有别故。由如是等种种理故,亦即是彼二智差别[86]。

【疏翼】

以上第二别解中,第一解能转道讫。

【论文】

一○?四八二、所转依。此复有二:一、持种依──谓根本识。由此能持染、净法种,与染、净法俱为所依,圣道转令舍染得净。余依他起性虽亦是依,而不能持种,故此不说。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二解所转依。于中分二︰一、持种依,二、迷悟依。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前说依他,总名转依,今取持种,故唯第八。

【论文】

一○?四九二、迷悟依──谓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诸染、净法,依之得生圣道,转令舍染得净。余虽亦作迷悟法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说。

【疏翼】

第二所转依中,第二迷悟依。

【述记?卷五十九】

依他起性,虽亦此依,非根本故,此中不说。

然无性等二《摄论》[87]等,但以阿赖耶为转依[88]。

《对法》第十一[89]︰转依有三︰一、心转,即真如。二、道转,即前能转道。三、粗重,即阿赖耶[90]。

然此转依略有二种,体宽《摄论》[91],彼无真如故;狭于《对法》,无彼道故;然道是此『能转道』中摄故,亦不狭于彼,余文可知。

「持种依」中,体唯在二乘及大乘有学位,唯有漏;若并佛说,即通无漏。此唯约现行,种子识不能持种故,又是「所弃舍」中摄故。

【疏翼】

以上第二别解中,第二解所转依讫。

【论文】

一○?五○三、所转舍。此复有二:一、所断舍──谓二障种。真无间道现在前时,障治相违,彼便断灭,永不成就,说之为舍。彼种断故,不复现行,妄执我、法,所执我、法不对妄情,亦说为舍,由此名舍遍计所执。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三解所转舍。于中分二︰一、解所断舍,二、解所弃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谓二障种」者,此出体。

舍在何时?

「真[92]无间道,现在前时」。

言「真」者,有二义︰一、简有漏,不能断种故。二、简后得、相见道等,「障、治相违」,如明与暗。

「说之为舍」者,此即染中,名舍依他起性。由依他「种断故,不复」能生现行之心「妄执我、法」现行。由此断故,说现行[93]及种依他为断;依他断已,实我、实法自性本无,但对妄情,妄似[94]于有;今妄情断,无境对心,假说此境亦名为断。由此道理名舍所执,诸有处言断遍计所执者,义在于此。

然三性中,皆有「舍」义︰一、遍计所执,如此所言「不对妄[95]情」,名「舍」。二、有漏依他,此有二种︰一、障法:如此中言「障、治相违」名「舍」;二、非障法:下「所弃舍」中摄。三、圆成实,此有二种︰一、劣法[96]:亦「所弃舍」中摄;二、胜法:唯此不舍。故总言三性皆有舍义。

【论文】

一○?五一二、所弃舍──谓余有漏、劣无漏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引极圆明、纯净本识,非彼依故,皆永弃舍。彼种舍已,现有漏法及劣无漏,毕竟不生,既永不生,亦说为舍,由此名舍生死劣法。

【疏翼】

第三解所转舍中,第二解所弃舍。文分为二︰一、总解金刚定时不生名舍,二、无间解脱二道舍时不同二说。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谓余有漏」者,即二障种[97]。「余」,谓有漏善、三无记法种[98]全、异熟生少分,除法执一分故。

「劣无漏种」,即十地中所生现行,及此种类中下品种。

由金刚道引[99]转「极圆」者,异前菩萨所依,未圆满故。「极明」者,行相分明,异前菩萨智,彼不明故。或「极圆」简一切有学;「极明」简二乘无学。

「纯净本识」者,「净」者,无漏,「纯」者,无杂。非如因位七识等善,净而不纯,本识纯而不净;今此第八,无漏相续,故名「纯净」。此现行识非「余有漏、劣无漏种」依故,「皆永弃舍」。此种舍已,现行彼法亦永不生。

「由此」道理,「名舍生死」法及「劣法」。此乃总言,不简何念能舍。

《对法》十四说:得胜无漏,亦舍劣法,如得果时,即舍于向。如前[100]已说。

【论文】

一○?五二有义:所余有漏法种及劣无漏,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皆已弃舍,与二障种,俱时舍故。

【疏翼】

第二解所弃舍中,第二无间解脱二道舍时不同二说。文分为二︰一、无间道时舍,二、解脱道时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既言「余有漏法」及「劣无漏」金刚心舍,为此前舍?为此俱舍?

第一师︰前[101]舍,「与二障种,俱时舍故」。由有二障[102]种,「有余有漏」及「劣无漏」。二障[103]种既已亡[104],「余有漏法」,及「劣无漏」,如何得在?又种生现既俱时生,种随障已亡[105],现如何犹有?又三恶趣果与惑业俱亡,何故「余有漏」法不随惑俱舍?有漏既前舍,及「劣无漏」亦应然。由此理故,金刚道生,有漏等灭,如明与暗不俱时生。

此师意说金刚心中,已得镜智,仍未名佛。未起解脱道证于灭故。诸无漏初起,邻近有漏,未名为佛。如见道舍恶趣因果,同时。此师之意即说粗重,与种[106],无间道[107]生舍,解脱道生,但为证灭。

【论文】

一○?五三有义:尔时犹未舍彼,与无间道不相违故;菩萨应无生死法故;此位应无所熏识故;住无间道,应名佛故;后解脱道,应无用故。由此应知,余有漏等,解脱道起,方弃舍之,第八净识,非彼依故。

【疏翼】

第二无间解脱二道舍时不同二说中,第二解脱道时舍。

【述记?卷五十九】

第二师说金刚心生,「犹未舍彼」。犹余「有漏」,「与无间道不相违故」。粗重违转依,岂违无间道?又金刚心即「劣无漏」,如何此位「劣无漏」已无?又若此位,彼已舍者,「菩萨应无」诸「生死法」!「生死法」者,谓有漏法。谁言菩萨生死法无?生死法无,何名菩萨?又无有漏,「应无所熏识」!非善无漏可所熏故。若此位菩萨已「无所熏识」,即「住无间道,应名」为「佛」!若此位已名佛,「解脱道」生,「应无」有「用」!解脱道生,证极殊胜转依圆满,无所熏识;故无生死法,无劣无漏,能断粗重,与无间道别,如前已说[108]。故无间道非佛,解脱道名佛。汝今[109]既金刚心已有是事,用解脱道何为?

次解前师之理云:若由二障种,有「余有漏」等,所以二乘、菩萨,非无漏圆,以所知障种有故等者,今难云︰应由无漏未满足,有漏犹在,故不名佛!此无间道位已无有漏、无漏圆生,何不名佛?又种生现,必俱时生,如何种亡,其现犹有[110]?

谁言此位「余有漏」等,其种已亡[111]?我若种、现异时,可如所难;我亦种现同时,但不违无间道故,所以不[112]与无间俱时舍。故汝所难,非预我意!

由种、现异时,前已破故,此中不说[113]。

此师[114]意说[115]亦[116]种现同时。若亦说[117]者,应成三说。今此许「熏」,明种生现同时,金刚心中,犹有熏故。

又三恶趣果,与业惑俱亡,如何此位断有前后者,前十一障中,已言粗重违解脱道[118]。即恶趣果与惑灭异时,何得今时率情为难?

「余有漏」等,解脱道起,方弃舍之。以解脱道位,第八净识,非「劣无漏」、「余有漏」依故[119]。前师欲释后难[120],思准可知。

然此二师,俱不违理。

「所断舍」中烦恼一分,「所弃舍」中「劣无漏」一分,通二乘有,余唯大乘。

又由前「能转道」中「能断道」,证「所转依」中「迷悟依」,方有[121]「所断舍」、「所弃舍」少分──除「劣无漏」,「劣无漏」,但由得胜舍劣。

【疏翼】

以上第二别解中,第三解所转舍讫。

--------------------------------------------------------------------------------

[1] 见本论卷九初「渐次悟入唯识」五位。

[2] 即资粮位。

[3] 即加行位。

[4] 即地前二位。

[5] 见《摄论》本论卷三中〈彼果断分〉第十、世亲、无性两《释》卷

第九,如云:

转依: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藏文作「gnas gyur pa ni gav g?an gyi dbav gi vo bo bid de bid kyi gben po skyes na kun nas bon movs pai cha ldog civ rnam par byav bai char gyur pao/」﹞。又此转依,略有六种﹝藏文作「gyur pa de yav mdor bsdu na/ rnam pa drug ste/」﹞:一、损力益能转:谓由胜解力,闻熏习住故,及由有羞耻,令诸烦恼少分现行、不现行故﹝藏文作「bam chuv bar byed civ rgyas pa ni mos pai dbav gis thos pai bag chags gnas pa dav/ dzem pa dav bcas pa la/ bon movs pa chuv vu tsam kun tu byuv baam/ kun tu mi byuv bai phyir ro/」﹞。

[6] 即本论卷九。

[7] 原作「由」,《述记》传抄误作「有」。

[8] 「是」字,原作「谓住」二字。

[9] 「愧」字,原作「羞」。

[10] 《摄论?世亲释》卷九原文作:

于此位中,若烦恼现行,即深羞耻。或少分现行,或全不现行。

无性意与此同。

「惭愧」亦作「有羞耻」,藏文作「dzem pa dav bcas pa/」。

[11] 《金藏》作「即」,余作「则」。

[12] 《金藏》作「相」,余作「想」。下一同。

[13] 见本论卷九初,如云︰

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彼相灭已,方实安住。

[14] 「久」字,《金藏》作「文」。

[15] 《摄论?无性释》卷九初云︰

「通达转」等者,谓已证入菩萨大地﹝藏文作「rtogs nas gyur pa ni sar chud pai 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kyi ste ?es bya ba la sogs pa ste/」﹞,于真、非真,或现、不现,无分别智有间、无间而现行故﹝藏文作「bar chad dav bcas pa dav bar chad med par rnam par mi rtog pai ye wes kun du byuv bai phyir/」﹞。或时真现,谓入观时;或非真现,谓出观时;非真与真,于此二时如其次第说名不现﹝藏文作「de la res ga ni de kho na snav/ res ga ni de kho na ma yin pa snav ste/ lavs pai og tu ste/」﹞。此现、不现,乃至六地﹝藏文作「sa drug pai bar duo/」﹞。

[16] 《摄论?无性释》卷九初云︰

「修习转」等者,由所知障,说名「有障」。此转依位乃至十地,诸相不现,唯真显现﹝藏文作「bsgom pas gyur pa ni sgrib pa dav bcas pa rnams kyi ste wes bya ba la sogs pa ni wes byai sgrib pa dav bcas par gyur pai mtshan ma thams cad mi snav ba/ de kho na bid snav bar gnas gyur pa gav yin pa de ste/ sa bcu pai bar duo/」﹞。

[17] 「断」字,《金藏》有,余无。

[18] 「证」字,《金藏》有,余无。

[19] 应说:初地之见道位。

[20] 《摄论?世亲释》卷九原文为:

「于真实非真实」等者,谓此转依乃至六地,或时为真实显现因;或时出观,为非真实显现因。

[21] 「余」字,《金藏》误作「除」。

[22] 即《瑜伽》卷四十八〈菩萨地?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

二。

[23] 《瑜伽》卷四十八原文为:

此第七住,犹名为杂。与清净住为前导故,当言此住名不染污﹝藏文作「gnas pa bdun po di dag ni dres pa yin te/ gnas pa rnam par dag pai svon du gro bai phyir ni kun nas bon movs can ma yin la/」﹞;犹未得故,当言此住堕杂染行﹝藏文作「de ma thob pai phyir ni kun nas bon movs pa can gyi spyod par gtogs par brjod do/」﹞。

[24] 「实」字,《金藏》无。

[25] 《摄论》卷三云︰

一切相不显现,真实显现故,乃至十地﹝藏文作「sa bcui bar du mtshan ma thams cad mi snav ba dav/ de kho na snav bai phyir ro/」﹞。

[26] 《摄论?无性译》卷九初云︰

「果圆满转」等者﹝藏文作「bras bu yovs su rdzogs par(论本作「pai」) gyur pa ni sgrib pa med pa rnams kyi ye wes ?es bya ba la sogs pa ni/」﹞,由一切障说名无障。以一切障永无有故,得一切相皆不显现,得最清净真实显现。依此转依﹝藏文作「gav sgrib pa thams cad kyis sgrib pa med par gyur pai mtshan ma thams cad mi snav bar gyur pa dav/ sgrib pa thams cad med pai phyir de win tu rnam par dag pai de kho na snav ba dav/ mtshan ma de dag bid la dbav thob par gyur pai gnas yin te/」﹞,于一切相得大自在;以于诸相得自在故,随其所乐利乐有情﹝藏文作「di ltar mtshan ma la dbav thob pa de bid kyis ji ltar dod pa b?in du sems can gyi don byed do/」﹞。

[27] 《摄论》卷三中云︰

五、下劣转:谓声闻等﹝藏文作「gyur pa dman pa ni ban thos rnams kyi ste/」﹞。唯能通达补特伽罗空无我性﹝藏文作「gav zag la bdag med par rtogs pa dav/」﹞,一向背生死、一向舍生死故﹝藏文作「khor ba la win tu rgyal kyis bltas pas khor ba win tu yovs su gtov bai phyir ro/」﹞。

[28] 「堪」字,《金藏》有,余无。

[29] 见《摄论》卷三〈彼果断分〉第十,如云︰

六、广大转:谓诸菩萨﹝藏文作「gyur pa rgya che ba ni 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kyis ste/」﹞,兼通达法空无我性﹝藏文作「chos la bdag med par rtogs pa dav/」﹞,即于生死见为寂静。虽断生死,而不舍故﹝藏文作「de bid la ?i bar mthov bar kun nas bon movs pa spov ?iv yovs su mi gtov bai phyir ro/」﹞。

[30] 即所转。

[31] 《金藏》作「应」,余作「广」。

[32] 《金藏》作「聊简」,即料简第二十九颂。

[33] 「转」字,《金藏》有,余无。

[34] 即第二十九颂。

[35] 此下为初中初文。

[36] 《金藏》作「通」,余作「道」。

[37] 「六行」,即:苦、粗、障、静、妙、离。

「别抄」卷六中云︰

问︰转依四义中「能伏道」中有漏伏道,为唯渐?为能顿耶?解云︰有释︰唯渐,非顿,以力劣故。有释︰能顿。如世第一法伏分别二障,顿不应起故。

[38] 「俱」字,《金藏》有,余无。

[39] 「入」字,《金藏》无。

[40] 即「金刚喻定」。

[41] 《对法》卷五解云︰

「加行道摄」者,谓从此以去,不为一切障所碍,而能破一切障﹝藏文作「sbyor bai lam gyis bsdus pa ni gav phan chad sgrib pa thams cad kyis mi phyed civ/ sgrib pa thams cad ?ig pao/」﹞。「无间道摄」者,谓从此无间尽智无生智生﹝藏文作「bar chad med pai lam gyis bsdus pa ni gav gis og tu zad pa wes pa dav/ mi skye ba wes pa byuv ba ste/」﹞。

又此三摩地无间、坚固、一味、遍满﹝藏文作「rdo rje lta bui tiv ve dzin de yav bar chad med pa/ brtan pa/ sra ba/ ro gcig/ khyab pao/」﹞,云何此金刚喻定名无间﹝藏文作「ji ltar na rdo rje lta bui tiv ve dzin te bar chad med ce na/」﹞?谓此相续流,非世间行所间缺故﹝藏文作「de byuv ba las jig rten pai lam gyi bar chad kyis dben pa med pai phyir ro/」﹞。坚固者,非一切障所坏,能坏一切障,极坚猛故﹝藏文作「brtan pa ni sgrib pa thams cad kyis mi ?ig pa dav/ sgrib pa thams cad ni joms pai sbiv po yin pai phyir ro/」﹞;一味者,无分别性纯一切故﹝藏文作「ro gcig pa ni rnam par mi rtog pai phyir ro/」﹞;遍满者,缘一切所知法共相真如为境故﹝藏文作「kyab pa ni wes bya thams cad kyi spyii mtshan bid kyi de b?in bid la dmigs pai phyir ro/」﹞。

为显此义,薄伽梵说︰如大石山无缺、无隙、无穴、一段、极善圆满、十方猛风所不动转﹝藏文作「de rnams kyi don dav dra bar bya bai don du de la dgovs nas bcom ldan das kyis dper na ri brags chen po ma grum pa/ ser ga med pa/ khov stov ma yin pa/ gcig tu dus pa/ win tu mkhregs pa de ni war phyogs kyi rluv gi wugs kyis kyav mi bsgul ?iv mi gyos so/ war phyogs ji lta bar phyogs bcu thams cad kyav de b?in no ?es gsuvs so/」﹞。

[42] 即前四道中说。

[43] 《金藏》作「有作意」三字,余作「者有」二字。

[44] 本论《述记》前文云︰

此四道,通三乘二乘、有学及无学、通有漏及无漏。遮加行智通有无漏,不遮加行道;故菩萨金刚心亦有加行道任运加行,非加行智。

[45] 「作意」二字,《金藏》有,余无。

[46] 「能」字,《金藏》有,余无。

[47] 「心」字,《金藏》有,余无。

[48] 「通无漏」三字,《金藏》有,余无。

[49] 「有四义」三字,《金藏》有,余无。

[50] 「智」字,《金藏》有,余无。

[51] 「别抄」卷六中:

问︰若加行智唯有漏者,但言「加行」非「能断道」,即摄「有漏」非是断道,重言「有漏」,岂非重耶?

[52] 即重说「加行」二字。

「别抄」:

解云︰理实而言,﹝加行智﹞皆唯有漏。「有漏」道言,但简无漏。有漏道中亦有加行、无间、解脱三种道。六断中,有三道故。「加行智」言,理观智中,简正、后得二种智也。

[53] 即根本无分别智。

[54] 「根本」二字,《金藏》有,余无。

[55] 《枢要》卷下云︰

初「有义: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能断随眠」者,故﹝《瑜伽》﹞六十四﹝中﹞云︰若安立谛已﹝原作「建」﹞立为谛,何须复说﹝原作「何因缘故更复显示」﹞非安立耶﹝原作「谛」﹞?

答︰﹝若离非安立谛,二种解脱不应道理。谓于相缚及粗重缚﹞由安立谛,取于有相;以有相故,相缚未脱;相缚未脱故,于粗重缚亦未能断﹝原文为「所以者何?若有行于诸安立谛,彼一切行皆行有相 (藏文作「di ltar gav la la rnam par b?ag pai bden pa dag la spyod pa de dag thams cad ni mtshan ma la spyod pa yin te/」);行有相故,于诸相缚,不得解脱;于诸相续不解脱故,于粗重缚,亦不解脱」﹞,由此准知唯无分别智断诸随眠。

[56] 《枢要》卷下云︰

第二「有义:后得无分别智断迷事随眠」者,解前文云:前据断「迷理随眠」,非断迷事;又前约断究竟一切粗重,非因位中断二障种语;又前约有漏安立及无漏安立谛语,非后得约非安立谛;亦无分别相故。

即彼论云︰若不要非安立者﹝原文为「问︰若即由彼行有相心,于二种缚解脱清净,有何过失(藏文作「gal te mtshan ma dav bcas pai sems kyi spyod pa kho nas chiv ba rnam pa gbis las grol ?iv rnam par dag par gyur na bes pa ci yod ce na/」)」﹞,有于净定心顺决择分者,缘诸谛时应断随眠,彼既不尔﹝原文为「答︰若有极善定心依第四静虑顺决择分善法中转,缘诸谛境,彼诸行者于二种缚应得解脱,究竟清净;然不清净,故不应理(藏文作「smras pa/ gav la la win tu mbam par g?ag pai sems kyis bsam gtan b?i pa la brten te/ bden pa la dmigs pas ves par byed pai cha dav mthun pai dge bai chos rnams la jug pa de dag thams cad chiv ba rnam pa gbis las grol ?iv rnam par dag par gyur bai rigs na/ rnam par dag par mi gyur te/ dei phyir mi ruv vo/」)。又世间道、出世间道,二种差别,应不可立!然彼二道有相、无相,有差别故,不应道理」﹞,故但简有漏﹝顺决择分﹞等,非为尽理。不果披彼文,应寻之。

[57] 《瑜伽》卷五十五原文云︰

此中前智遣假﹝之﹞法﹝为所﹞缘故,是无分别﹝藏文作「de la wes pa sva ma ni brda bsal bai chos la dmigs pai phyir rnam par rtog pa med pa yin no/」﹞;后智随逐假﹝之﹞法﹝为所﹞缘故,是有分别﹝藏文作「wes pa phyi ma ni brda ma bsal bai chos la dmigs pai phyir rnam par rtog pa dav bcas pa yin no/」﹞。又前智于依止中能断见断随眠﹝藏文作「yav sva mas ni mthov bas spav bar bya bai bon movs pai bag la bal gnas las spov bar byed do/」﹞;后智思惟所缘故,令彼所断更不复起﹝藏文作「phyi mas ni dmigs pa yid la byed pas de dag bid kyi jug pa spov bar byed do/」﹞。又前智能趣修道中出世断道﹝藏文作「yav sva mas ni bsgom pai lam la jig rten las das pai lam gyis spov bar byed do/」﹞;第二智能进趣世出世断道﹝藏文作「phyi mas ni jig rten pa dav jig rten las das pai lam gyis spov bar byed do/」﹞。无有纯世间道能永害随眠﹝藏文作「jig rten pai lam ba ?ig gis bag la bal yav dag par jom pa ni med de/」﹞,由世间道是曾习故,相执所引故﹝藏文作「jig rten pa ni dris pai phyir dav/ mtshan ma la mvon par ?en pas jug pai phyir ro/」﹞。如相执所引,如是亦不能泯伏诸相﹝藏文作「de ni ji ltar mtshan ma la mvon par ?en pas jug pa de ltar mtshan ma rnam par jig par jug par mi gyur la/」﹞。如不能泯伏诸相,如是亦不能永害粗重﹝藏文作「ji ltar mtshan ma rnam par jig par mi jug pa de ltar gnas van len yav dag par joms par yav jug par mi gyur te/」﹞。是故彼道无有永害诸随眠义﹝藏文作「dei phyir des bag la bal yav dag par joms pa med do/」﹞。

[58] 本论卷九中说后得智时有三师不同义,前师说二分俱无,次师说见

有相无,后师说二分俱有。又说十胜行中智有二种时,《述记》卷五十六,引《瑜伽》卷四十九初云︰

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藏文作「chos thams cad la ji lta ba b?in du rnam par g?ag pa wes pa」﹞,当知名智波罗密多;今于此中,能取胜义无分别转清净妙慧﹝藏文作「don dam par dzin pa la ?ugs pai wes rab/」﹞,当知名慧波罗密多;能取世俗有分别转清净妙智﹝藏文作「kun rdzob dzin pa la ?ugs pa/」﹞,当知名智波罗密多。

[59] 《枢要》卷下云︰

有漏「曾习」、「相执所引」等者,今观此意,有漏心由俱﹝生﹞第七惑前相执势所引故,乃顺于障,不断随眠。无漏不尔。

[60] 《金藏》作「二见、疑」三字, 余作「见断」二字。

[61] 「别抄」卷六中:

问︰何故迷事随眠通三智断?

[62] 「答」字,《金藏》有,余无。

[63] 「非」字,《金藏》有,余无。

[64] 「烦恼」二字,《金藏》有,余无。

[65] 「别抄」作:

菩萨修位,不断迷事惑故。

[66] 本论卷六中云︰

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别空、非我,属苦谛故。

[67] 「起」字,《金藏》有,余无。

[68] 「之」字,《金藏》有,余无。

[69] 「入」字,《金藏》有,余无。

[70] 「即」字,《金藏》有,余无。

[71] 「别抄」卷六中云︰

此据二乘数入出观。若一观断者,前八迷事亦正智断。无一观中,正体、后得,二智别故。

[72] 即第六识俱生我见等。

[73] 「即」字,《金藏》作「有」,「别抄」卷六亦作「即」。

[74] 「别抄」作:

若许尔者,即应圣者现惑润生!违理、教故,第七俱惑非润生故。

[75] 「别抄」作「断上地惑种」。

[76] 「别抄」作「断下惑种」。

[77] 见《瑜伽》卷六十三〈摄决择分?三摩哂多地〉末,原文为:

若诸无学,此一切种皆不现行。是诸烦恼当知唯离非想非非想处欲,一时顿断。

[78] 「别抄」云︰

第三句︰七生上、下地,断自地惑。

[79] 「别抄」作「除上尔所」。并云「此以六七相对,得成四句。」

[80] 智周《演秘》云︰

显所知障而不可说上下、自他地差别也,以非相应所缘等缚,不同惑障。

[81] 即所知障。

[82] 智周《演秘》云︰

显异烦恼故,在上下﹝地﹞,随断上下理无有违。

[83] 「别抄」作「以位障知故」。

[84] 「非执之者」四字,《金藏》有,余无。

[85] 智周《演秘》云︰

以所知障类同烦恼,断有次第。故所知障六七相望,亦成四句。四句作法,同烦恼说,但易其名,思可知也。

[86] 《枢要》卷下云︰

《疏》中但二乘用之,非说菩萨。今解︰菩萨亦用此﹝后得﹞智。十地中非念念唯断法执故,亦别时断非法执所知障故。前师释﹝《大论》卷五十五﹞「修道中世﹝疑衍﹞出世间﹝原无﹞断道」者,此依菩萨修道有独用无分别智。名「世出世﹝断﹞道」有真俗合用智断。此举胜者下下地断障,虽不由俗,然必俱时。若不尔者,岂后胜地要唯无分别智不与后得俱,方断惑耶?初唯出世,断通三乘;后兼菩萨,故作是说。二理教齐,任情取舍。

[87] 即《摄论》无性与世亲二《释》卷九。

[88] 《摄论》卷三中〈彼果智分〉第十一说「法身由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中,第一云︰

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藏文作「savs rgyas kyi chos rnam par dag pas ni kun g?i rnam par wes pa gyur nas chos kyi sku thob pai phyir ro/」﹞。

无性释云︰

就自性摄,以显摄持法身自性。「由清净」者,谓由清净佛法摄持法身自性。以其法身体清净故﹝藏文作「bsdus pa/ vo bo bid kyis bsdus pa ni savs rgyas kyi chos rnam par dag pas ?es bya ba ste/ chos kyi skui vo bo bid gav yin pa de ston ste/ chos kyi sku shin tu rnam par dag pai phyir ro/」﹞,净谁、转谁而得清净﹝藏文作「gav ?ig rnam par dag paam/ gav ?ig gyur pas yin rnam pa la/」﹞?为答此问说如是言︰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藏文作「kun g?i rnam par wes pa gyur nas ?es bya ba smos te/」﹞。由阿赖耶识执持一切杂染种子,对治起时,转灭如是一切染种,转得一切随顺无罪圆满功德﹝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 thams cad kyi sa bon can de gben po brtsal na/ yon tan kha na ma tho ba med pa mav po thams cad dav mthun par gyur te/」﹞,如世间阿揭陀药﹝梵文为「agada」﹞能变有毒令成无毒,故说名转﹝藏文作「dper na sman nad med kyis dug bsal na sman nad med du gyur ba b?in du gyur pa brjod par byao/」﹞。

[89]「一」字,应衍。引文见《对法》卷十。

[90] 《对法》卷十原文为:

无间转依者,谓已证得无学道者,所有三种转依。何等为三?谓心转依、道转依、粗重转依﹝藏文作「de ma thag gnas ma lus par gyur pa gav/ de rnam pa gsum ste/ gav mi slob pai lam thob pai sems kyi gnas gyur pa dav/ lam gyi gnas gyur pa dav/ gnas van len gyi gnas gyur pao/」﹞。心转依者,谓已得无学道,证得法性心,自性清净,永离一切客尘随烦恼故﹝藏文作「de la mi slob pai lam thob pai sems kyi gnas gyur pa ni chos nid kyi sems rav b?in gyis od gsal ba glo bur gyi bon movs pa ma lus pa dav bral bar gyur pa gav yin pa ste/」﹞,即是真如转依义﹝藏文作「de bid de b?in bid de gyur ?es bya bai tha tshig go/」。《佛地经论》卷三末云「心本性者,即是真如,一切众生心平等性。如说『由何说心平等?由空性故,说心平等』。如是广说『心本性者,即心法性』。遍在一切众生心性,是故说名心平等性。为辨如是心法性故,说『由真实(故),不相舍离』。由是有情本净心性,虽本性净,复由今时,客尘障垢新远离故,安立如来,其心清净。

「又诸有情,心平等性,即是真实,是圆成实自性摄故。由诸有情心平等性真实相故,表不舍离诸众生心。

「又是心性真实相故,表不舍离一切有情心性而转。此意说言︰由遍转故,不相舍离。而不为彼过所染污者,本性清净故。过,谓贪等,能令心相成过失故,成垢染故。虽为客尘分别所转,非彼体故,不可全舍,可令清净。依此密意、说如是言此心本性清净光洁。心之法性,说名为心,非离心法性有异性净心。

「云何有情心有贪等?自分别力所任持故;心之颠倒,未永断故,此由无明力所起故。此义意言︰譬如虚空本性虽净,而由眩翳,损肉眼故,颠倒相现,似不清净。如是法界本性虽净,由自分别所起贪等众因缘力,无明眩翳,损慧眼故,颠倒相现,似不清净。若一切种清净慧眼,恒不见秽。

「又净法界若无差别,一切种净,则名一切如来法身,亦名如来真实体性。于一切时,常无变故。由此法界一切有情,心相续中平等有故,说如是言︰一切有情是如来藏,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为引不定种姓有情,令心决定趣大乘故,就有如来种姓有情,说如是言︰一切有情皆当作佛。如有说言︰一切无常,一切皆苦。如是皆说少分一切,非全一切。若不尔者,便违所说五种种姓。诸佛功德,应当有尽,无所度故。则违所说,如来功德常无所尽!不应无益常住世间!本期度生求佛果故。此净法界虽遍一切平等皆有,而由自障力所持故,如世生盲,不见日月。如有颂言『众生罪不现,如月于破器,遍满诸世间,由法光如日』。

「由此道理,如先所说,亦与贪等诸烦恼垢共相应故,如余有漏心、心法品,清净法界成不净者,有不定过!虚空虽与色垢相应,非不净故。心、心法品虽与贪等烦恼相应,而用清净法界为性,非不净故。非同法喻。如说意乐不清净者,见心不净,随彼亦说法界不净,由清净相,不显现故。意乐净者见,与贪等垢相应心,本性清净,无垢秽故,法界常净。彼所立因,如前不成。由是法界遍一切故。譬如虚空,非诸有情过所染污。此说法界遍一切者,所执法空,普皆有故,不待成立」。

《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中,记玄奘依清净依他起性解云「『心转依』,法师以正智是心,真如亦名『心』。如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此亦如是,至第十一卷(即指此论三转依文)当广释。正智为真心,故真如之性亦名为『心』」﹞。道转依者,谓昔世间道,于现观时转成出世,说名有学,余有所作故﹝藏文作「jig rten pai lam la mvon par rtogs pai dus na jig rten las das pa bid du gyur pa ste/ bya bai lhag ma yod pai phyir slob pa ?es kyav brjod par byao/」﹞。若永除一切所治,永离三界欲时,此道自体究竟圆满,立为转依﹝藏文作「gav gi tshe khams gsum pa la dod chags dav bral bas mi mthun pai phyogs ma lus par bsal ba dei tshe lam gyi vo bo bid kyi gnas dei gyur pa yovs su rdzogs par rnam par g?ag pao/」﹞。粗重转依者,谓阿赖耶识﹝藏文作「阿陀那识」﹞一切烦恼随眠永远离故,名为转依﹝藏文作「kun du len pai rnam par wes pa bon movs pa thams cad kyi bag chags kyi bag la bal dav bral bar gyur par rig par byao/」﹞。

[91] 谓持种与迷悟,体宽于《摄论》。

[92] 「真」字,《金藏》作「即」。

[93] 「行」字,《金藏》无。

[94] 「似」字,《金藏》作「计」。

[95] 「妄」字,《金藏》有,余无。

[96] 「法」字,《金藏》缺。

[97] 「种」字,《金藏》有,余无。

[98] 「种」字,《金藏》有,余无。

[99] 「引」字,《金藏》有,余无。

[100] 即「辨三乘四道同异」时,本论《述记》卷五十八引彼论文云︰

于诸现观位证得后后胜品道时,舍前所得下劣品道。如证此果所摄道时,即舍此向所摄道,以不复现前故。

并云︰

如菩萨虽不言向、果,亦得胜舍劣,劣不现前,如得果故。

[101] 「前」字,《金藏》无。

[102] 「障」字,《金藏》有,余无。

[103] 「二障」二字,《金藏》有,余无。

[104] 《金藏》作「已亡」, 余作「亡已」。

[105] 《金藏》作「已亡」, 余作「亡已」。

[106] 「与种」二字,《金藏》有,余无。

[107] 「道」字,《金藏》无。

[108] 《金藏》作「说」, 余作「论」。

如本论卷九末云︰

无间道时已无惑种,何用复起解脱道为?断惑、证灭、期心别故,为舍彼品粗重性故。

[109] 「今」字,《金藏》无。

[110] 「有」字下,《金藏》有「等」字。

[111] 《金藏》作「已亡,」 余作「亡已」。

[112] 「不」字,《金藏》缺。

[113] 见本论卷三。如论云︰

前因灭位,后果即生,如秤两头,低昂时等。如是因果相续如流,何假去来方成非断?因现有位,后果未生,因是谁因?果现有时,前因已灭,果是谁果?既无因果,谁离断常?若有因时,已有后果,果既本有,何待前因?因义既无,果义宁有?无因、无果,岂离断常?

又如本论《述记》十九解「三乘舍异熟识体」云︰

然准下说,此为二义︰一云:种生现同时。有二︰护法云︰金刚与异熟识俱生,解脱道是菩提与圆镜智俱起。如世第一法舍异生性,正舍名「舍」;「菩提」在未来,故名「将得」。二云:亦种生现行同时义。金刚心生,异熟识灭,菩提在当解脱道时。得与成就既无别体,其时已舍异熟识,菩提将成就故,名为「将得」。其种生现,异时同前初师︰初得名得,得已成就。金刚心与异熟识俱生,解脱道在未来,名为「将得」,尔时,舍异熟识。异熟识虽在现在,名为正舍,如世第一法舍异生性等。义说成就与得差别,实无别体。此并护法弟子种生现时二家异说。

[114] 即初师。

[115] 「说」字,《金藏》有,余无。

[116] 谓护法弟子中亦同此说。

[117] 弟子中亦同种现异时说者。

[118] 本论卷九末云︰

无间道时,虽无惑种,而未舍彼无堪任性。为舍此故,起解脱道,及证此品择灭无为。虽见道生,亦断恶趣诸业果等,而今且说能起烦恼。是根本故。

[119] 「故」字,《金藏》无。

[120] 三恶趣果因。

[121] 即「所转舍」中第一「所断舍」。

更新于:29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