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册 卷九 三、广资粮位

时间 2024-10-03 11:51居士人物作者:药师

【论文】

九?三四初资粮位,其相云何?

【疏翼】

第三最后五颂明唯识所入之位中,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即别举五颂别解五位。一一位中,初问兴起,次举颂别释。此即初中初也。

【述记?卷五十三】

此下、别解。

然[1]前三问,初能入人自下不解。已略辨故,非本颂故,其所入位,所入法用,下别解释。然此二种,各五不同。义意既同,各合解释总为五也。此中五段,不假分科。今初段中,初、问,次、答。此即问也[2]。

【颂文】

九?三五颂曰: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疏翼】

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中,第二别答初位。

【述记?卷五十三】

答也。初、颂,后、解。下逐难释,易处不言。

【疏翼】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下云︰

若彼一切是唯识者,应思何由生起如是思惟──谓眼、耳、鼻、舌、身取于色、声、香、味、触耶?

颂曰︰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论文】

九?三六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名资粮位摄。

【疏翼】

第一别答初位中,第二解颂。

【述记?卷五十三】

此、解初位始终分齐。于中有二︰初、别释颂文,后、「此位未证唯识真如」等下显位修行。初中又二︰初、略解颂文,后、广「二取随眠」即是二障。初中复二︰初、释上二句,后、释下二句,文至下[3]当知[4]。

《摄论》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胜[5]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6]。

大菩提心[7]以善根[8]为自体;以大愿[9]为缘;不退屈[10]为其策发;方能发起故。「善根力」,名「清净力」,善根[11]是因,能降伏所治故;「大愿力」,名「增上力」,是缘,常值善友故;坚固心升进者,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所修善法运运增长」,「大菩提心坚固不退」,齐此方名初劫之始。

此言「深」者,即清净、增上力;「固」,即「坚固心胜进」;「深固」,即是大菩提心。

「唯识真胜义性」者,简前三胜义,非「胜义胜义」故,即是真如。顺决择位识,作唯识观,「求住唯识真胜义性」。此位未能伏除识相,未名求住真唯识性,即地前四十心,皆是此位[12]。

然彼以前或十万[13]、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十千劫等,皆不入此位。未名清净、增上力,坚固之心未升进故。

此出初道位分齐已。释上二句颂讫。

【论文】

九?三七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胜资粮故。

【疏翼】

第一释第二十六颂上二句中,第二解二名。于中有二︰一、解「资粮」名。二、解「顺解脱分」名。此即解初名。

【述记?卷五十三】

此、当释名。

初、释「资粮」之名。

望「菩提」为号。菩提因之初位,资益己身之粮方至彼果,故名「资粮」。此即依自利释名,为出生死得大智,故求菩提也。

然前第七末增上缘中解「资粮位」,亦有「未知当知根」[14],云「能远[15]资生根本位故」者,从久修者邻近为名。此说初行多求果故,亦不相违。

【论文】

九?三八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解脱分。

【疏翼】

第二解二名中,第二解「顺解脱分」名。

【述记?卷五十三】

次、解「顺解脱分」名。

「为有情故,勤求解脱」,望涅槃为因。涅槃名「解脱」,如常所谈。勤求于彼,此行不违,故名为「顺」。「分」者,因也,支也。

彼「顺决择分」,言「分」者,即「决择」是「分」,即择法、觉分。「分」者,支分义。顺彼决择分故[16],名「顺决择分」。

今言「分」者,因支义。是解脱之因,因之一支,故名为「分」。即顺体是「分」,顺彼解脱之分,名「顺解脱分」。此依利他为因[17],为度有情,乃[18]求解脱。

然求菩提,利他义显;勤趣解脱,自利义显。然于菩提有自利之谈,涅槃致利他之义者,盖欲以彼显此菩提亦利有情,以此显彼涅槃亦能自利,文影于此,义贯于彼,故也。

问︰何故「顺解脱分」,「分」即是「顺」,「顺决择分」分体、非顺?

答︰「决择」体是有为,「决择」可体即「分」。体有多分故。「涅槃」体是无为,解脱彼非是分,体非一多故。

又解︰「解脱」者,即胜解数缘「解脱」;解脱苦,名「解脱」。因中,印境为名,乃名胜解;在果,出苦为目[19],故名「解脱」。若依此释,「解脱」即「分」,名「解脱分」。「分」义,非「顺」,与「决择分」同。

然彼望慧为名,此望胜解为号。今为此解,即无前难。

上来虽出位体分齐,释位,二名不同,总是解释资粮位讫。

【疏翼】

以上第一略解颂文中,第一释上二句讫。

【论文】

九?三九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

【疏翼】

第一别释颂文中,第二释下二句。于中分二︰一、先释第四句,二、后释第三句。初中又二︰一、出四胜力住外门修,二、无伏灭随眠现起力。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下、解「渐次悟入」之时,初位渐次。释颂下二句,此出四力。

《摄论》[20]第六云[21]「谁能悟入」中「大乘多闻熏习相续」,此乃「因力」,简二乘等种姓。「多闻[22]」即前所说本、习二姓[23]。彼云「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即「善友力」。彼云「已得一向决定胜解」,非诸恶友所能动坏,名「作意力」。彼云「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善备[24]福智资粮菩萨」,名「资粮力[25]」。由前「无间三因,已善积集诸善根」等。世亲云︰第一力为因[26];第二力为缘[27];第三力能修正行[28];第四力由积集善根,名为资粮菩萨[29]。「如是名由作意力,善修福智二种资粮」,能入十[30]地;名依持力。

此四,望二乘姓、恶友缘、任[31]运心、下资粮,以皆胜故,名「四胜力」。

此位依此四力,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二取皆空;一切多住事相,散心行诸粗行,名「住外门修菩萨行」。

问︰《华严》第八[32]〈十住品〉颂云︰第四生贵真佛子,从诸贤圣正法生,有无诸法无所着,舍离生死出三界。彼经第九[33]又解十住初心菩萨,余住亦尔。颂云︰清净妙法身,应现种种行;犹如大幻师,所乐无不见[34]。或处为众生,究竟菩萨行;或处现初生,出家行学道。或于树王下,自然成正觉;或处为众生,示现入泥洹。[35]如何此文[36]言「多住外门修菩萨行」?

答︰此第四住菩萨[37]作十种观法,第七观业、第八观果︰折伏现缠,不依见道等所有无明更造恶[38]业[39]、令后果起,名为「舍离生死出于三界」。定当能出,非时已出[40]。今依外门修菩萨行,亦不违也。

又此十住菩萨亦有少分依有漏定,能现八相度脱有情。以十住初发心住中,分得十力学于十法,第十法者,「为苦众生作归依处[41]」,此住以去,彼诸菩萨展转增胜,能现[42]八相。然多起散行,少能入定,作真如观;名「多住外门」,不说彼菩萨唯住外门也,亦不相违。

【论文】

九?四○故于二取所引随眠,犹未有能伏灭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现行。

【疏翼】

第一先释第四句颂中,第二无伏灭随眠现起力。

【述记?卷五十三】

由此事故[43],二取现行为能熏习所引随眠,「犹未有能伏灭」此二随眠之力,「令彼不起二取现行」。

问︰《华严经》第九[44]解十住菩萨中云︰除灭诸烦恼,永尽无有余,无碍寂灭观,是则佛正法[45]。云何此言未伏「二取」?

答︰彼依伏因邪教邪师所起不共无明伴烦恼类,说尽[46]、非尽一切自分别生烦恼及俱生烦恼。

又说佛法功[47]力能灭一切烦恼,非十住位已能灭一切烦恼[48]。下此论文[49]资粮道中,于分别二取虽渐伏灭,未全[50]伏故。《缘起经》云:内法异生不放逸者,我不说为无明缘行故[51]。因邪教发[52]不共、相应无明,见道[53]等者,此位能伏,今说不伏,谓自分别[54]所起,及俱生等全分为论[55]。

又但总言多分未能,名为未伏,非少亦未。论下文云:于「加行位」始方「能伏分别二取」[56]。自邪思惟[57],于资粮位亦有起故。《瑜伽论》说:胜解行菩萨于三处忘[58]失,犹起烦恼,或时舍戒[59]。所说诸法[60],如暗中射,或中、不中[61]。故此位中,自分别烦恼未尽。

【疏翼】

此第二释颂文下二句中,第一释第四句颂文讫。

【论文】

九?四一此「二取」言,显二取取,执取能取、所取性故。

【疏翼】

第二释颂文下二句中,第二释第三句颂文。于中分二︰一、释「二取」言,二、释「随眠」言。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正释下二句颂。

颂「二取言,显二取取」。非即二取名「二取」也。但只二取名「二取」者,有非执二取种,岂亦伏耶[62]?又相分等,非必可伏,故执二取实有等之取,方名「二取」[63]。

【论文】

九?四二二取习气,名彼随眠,随逐有情,眠伏藏识,或随增过,故名随眠。即是所知、烦恼障种。

【疏翼】

第二释第三句颂文中,第二释「随眠」言。

【述记?卷五十三】

二取之种,名彼「二取随眠」,何义?

「随逐有情」,常在生死,「眠伏藏识」,不现余处,故名「随眠」。「或随增过,故名随眠」──随逐有情,多增过失,故名「随眠」。

何故「眠」者,乃是「增」义?

如人嗜眠,眠即滋多,故名[64]过失增,是「随眠」义。

前,当性彰名;后,从喻为目[65]。与萨婆多别,如别抄[66],即二障种也[67]。

上解本颂讫。

【疏翼】

以上第一别释颂文中,第一略解颂文讫。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二云︰

论曰︰又如前﹝第十九﹞颂有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后生余异熟。当说二取云何断及未断,是故今广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谓乃至不起此识,求住于心之法性即所说「唯识性」中,但行于所取及能取所缘境界。

「二取」者,谓所取取及能取取﹝藏文作「dzin pa gbis ni gzuv bai dzin pa dav/ dzin pai dzin pa ste/」﹞。彼之「随眠」者,谓能生起未来二取取故,即于彼等之阿赖耶识中所熏种子。乃至修观行者于无二之相唯识性中,未起心求住,即如许时未能伏灭二取取随眠,即是未能断义。此中显示若未能断外缘者,则内所缘,亦未能断;是故今说彼作是思,谓我由眼等能取色等。

【论文】

九?四三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

【疏翼】

第一别释颂文中,第二广「二取随眠」,即是二障。

【述记?卷五十三】

第二、解二障中,初、出体释名等。二、见、修分别。三、约人分别。四、约有无漏道伏断分别。五、结归颂文。[68]先解烦恼障中,初、出体,后、释名[69]。

以萨迦耶见为首,由我为本,生诸烦恼;我见若无,烦恼随断。见、修二断,其义亦然。或虽所生之惑先除,我见未灭,究竟尽位,由我见断余方断尽。此依九品,品虽别断,断八品等时不断我见,烦恼先断。说以我见无品数,全离欲方断故[70]。

又解︰既所生惑,有多品数,能生之见,定然亦有九品。即随离九品欲,我见渐断故,根本断时,余亦随断。

此中不言「我见」,言「萨迦耶见」者,若言「我见」,不摄我所,梵云「没曳达利瑟致[71]」。梵云「萨迦耶[72]」,此云「不实移转身见」,即摄我所。为显此中摄我所故,言「萨迦耶[73]」。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者,见道所断欲界四十、上界各三十六,并修道十六,有一百二十八种[74]。

「及彼等流诸随烦恼」者,即二十种,或复更多,如前所引〈摄事分〉[75]说。

此出自体性。若眷属及余心、心所等,五蕴为性。

《佛地》第七说︰若此所发业,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烦恼为根本故。

彼论通远眷属,皆假名「障」。今此据自性障,即不取业果。若不尔者,无明所发、感善三业及果,应是染性,应是障体!既不尔者,故今此文为胜。

【论文】

九?四四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

【疏翼】

第一解烦恼障中,第二释名。

【述记?卷五十三】

此、释名也。

唯「障涅槃」,所障增故。

【疏翼】

以上第一出体释名等义门中,第一解烦恼障讫。

【论文】

九?四五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

【疏翼】

第一出体释名等义门中,第二解所知障。

【述记?卷五十三】

所知障中有五[76]︰初、出体性。第二、释名。第三、八识分别,因破异执。第四、三性分别,亦遮外计。第五、释外妨难,亦以法我、我所为首,生余障故。如前第一卷初[77]解[78]。

「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者,此出体性。此之头数,与烦恼障同[79]。若烦恼障俱,必有所知障故[80]。

然显[81]烦恼粗,举有多品类可易了知,二乘所断,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数束[82]显。今此所知障细,下无多品类,极难了知,唯菩萨断,亦是异熟无记所摄[83],故不显数。其实,法执无离无明,故必[84]有数。

又显法执无明,五住地中唯一住摄[85],前障[86],四住地摄,故不显数。

若尔,何故不言诸随烦恼?

既言「慢等」,等取随惑。《佛地》亦同。此出自体性。

若眷属者,《佛地》云︰诸心、心所[87]及所发业、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法执无明,为根本故。

此中「果」者,谓等流、增上、士用果等[88],除异熟果。不感报故[89]。

【论文】

九?四六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疏翼】

第二解所知障中,第二释名。

【述记?卷五十三】

何名所知障?

二、释名也。

「所知境」者,谓有为、无为;「无颠倒性」,谓真如理。由覆此境令智不生,「能障菩提」,故「名所知障」。

此即释名。此望所障增者,以得名故。下转依中,自当解释[90]。

前烦恼障,烦恼即障;此所知障,障于所知。前当体彰名,持业释也。此所障受称,依士释也。

【论文】

九?四七此所知障,决定不与异熟识俱,彼微劣故。

【疏翼】

第二解所知障中,第三八识分别,因破异执。于中分二︰一、简别异熟识,二、简别前七转识。初中又三︰一、不俱所以之一,二、不俱所以之二,三、不俱所以之三。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三、八识分别,因破外执。

第八识,名「异熟识」。何以不俱?彼[91]异熟识是「微」细、「劣」弱故;此法执望彼,粗而强故。此是能熏,故彼非也。

安慧等师执三性心皆有法执。此识,唯异熟,故唯异熟性中破之。

【论文】

九?四八不与无明、慧相应故。

【疏翼】

第一简别异熟识中,第二不俱所以之二。

【述记?卷五十二】

诸论[92]但说此第八识唯五数俱。法执必「慧」及「无明」俱。「慧」能计度,「无明」迷故。

《佛地论》[93]说[94]︰有义:法执及无明,遍三性[95]有漏心品,及二乘无漏心品。皆不了达法无我故,皆似相分见分起故。前卷已说[96]。此障中无,但护法师伏遮彼计。

【论文】

九?四九法空智品与俱起故。

【疏翼】

第一简别异熟识中,第三不俱所以之三。

【述记?卷五十三】

若言法执,何藉慧俱,菩萨「法空智品」,许与此第八识「俱起故」。第七有法执,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执有,法空智起,此应灭!既八现行,与彼俱起,定知第八无法执。

量云︰第八识等,定非法执品。法空观品与俱起故。如佛第八识。

若言因中法空观起,第八许断,即无漏法无所熏故,佛何得成?不可言熏镜智俱识。非无记故。犹未得故。

第八异熟既尔,余识异熟应然!然今七识总合为法[97]。又下异熟心,许是法执,故不可为例[98]。于《佛地论》,此论胜也[99]。

【疏翼】

以上第三八识分别因破异执中,第一简别异熟识讫。

【论文】

九?五○七转识内,随其所应或少、或多,如烦恼说。

【疏翼】

第三八识分别因破异执中,第二简别前七转识。于中分二︰一、多少例烦恼障,二、另简前五识。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无离烦恼别起执故,故数与彼烦恼等同。

七识之中,根本有四[100],随惑有八[101],及别境慧,有十三法。第六识有一切。五识有根本三[102],随惑十[103],与十三法俱。

【论文】

九?五一眼等五识,无分别故,法见、疑等,定不相应,余由意力,皆容引起。

【疏翼】

第二简别前七识中,第二别简前五识。

【述记?卷五十三】

何故五识无见、疑等?

「无」计度「分别故」。

「法见、疑等定不相应」等者,「等」取随中诸惑,与此五识不俱起故。即忿等十全,余十少分[104],计度分别之所生者,五识皆无。

非无见道所断诸惑,名「无分别」。就见道中,无缘邪友师,自分别诸惑,而实非无意识所引见道诸惑,名「无分别」。

《对法》等云︰「分别起」者,见道断[105]。既许五识中,惑通见道断,则有分别之惑。然非自力生,为意所引生故。故论云︰余由意力,皆容引起。「余」者,即见、疑等余。《佛地论》说︰五识虽无见等,由意识引有非见所摄爱、恚等起,二障所摄[106]。今此[107]意说加彼自力分别惑「余」。为遮外计执五识中,惑唯修道断故[108]。

【疏翼】

以上第二解所知障中,第三八识分别因破异执讫。

【论文】

九?五二此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论说:无明唯通不善、无记性故。

【疏翼】

第二解所知障中,第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于中分四︰一、标宗引论,二、遮外出理,三、因解二障宽狭,四、无记简余三。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

《瑜伽》第五十九卷说︰欲界烦恼,一分是不善,及余上二界,是无记[109]。即是「无明唯通不善、无记性故」。

不言通善,如何乃言善心中有法执?

法执必有无明俱故。《对法》第四亦言欲界烦恼能发恶行是不善,余是有覆[110]。

如何乃言无明通善?

【论文】

九?五三痴、无痴等,不相应故。

【疏翼】

第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中,第二遮外出理。

【述记?卷五十三】

若彼救言:生死有漏皆不善摄,故必有无明者,若尔,善心既有无痴,此执有痴,「痴与无痴不相应故」,如何可说善与不善俱[111]?痴、无痴等,定不相应。相违法故,如无贪、贪等。不可言此执心无无明俱,如人执心,无明俱故。

彼复有执:第七识中唯有我执,无法执故,如前第五卷解[112]。《璎珞经》云:善心有不善,是外道义[113]。

【论文】

九?五四烦恼障中,此障必有,彼定用此为所依故。

【疏翼】

第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中,第三因解二障宽狭。于中有三:一、定为惑依,二、体一用别,三、解何以知。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今遮于彼,因[114]解二障宽狭[115]。

「烦恼障中,此障必有」,法体宽故。烦恼障狭,「彼定用此为所依故」。

何故用此为所依也?

答︰此通粗、细。烦恼所缘,必是法故,彼唯是粗;有法执时,非必有故[116]。

《胜鬘经》说「世尊!于此起烦恼剎那、心相应」等,乃至「若复过于恒沙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是无明住地所持所建立,如诸种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长。若地坏者,彼亦随坏[117]」。若无明住地断,诸所应断,皆亦随断。《璎珞经》下卷说亦同之[118]。

由此问言︰若有烦恼障,皆有[119]所知障耶?

应顺前句答︰若有烦恼障,定有所知障。

若尔必俱,应二障体无[120]有差别!

【论文】

九?五五体虽无异,而用有别。

【疏翼】

第三因解二障宽狭中,第二体一用别。

【述记?卷五十三】

第七识等应二执体俱。是二执故。如二执用[121],体不相违,可唯一体。用义分故,可说有别[122]。同一种生,用分为二。如一识体,取境用多故[123]。

【论文】

九?五六故二随眠,随圣道用,有胜、有劣,断或前、后。

【疏翼】

第三因解二障宽狭中,第三解何以知。

【述记?卷五十三】

又何以知者,此中二障随三乘「圣道」,「有胜、有劣,断或前、后[124]」。

若望二障行相相对,即烦恼障粗,所知障细;若望圣道,断即不定︰或有先断烦恼障,不断所知障,如二乘等[125],求涅槃故。或有先断所知障,不断烦恼障,如住出初地等十地菩萨[126]。

此依种说,不依粗重。趣一切智故[127],或有亦断烦恼、所知二障。谓入初[128]地、金刚心菩萨[129]。此依种说,若依粗重,十地皆得。得二果故,故须双断。俱非,谓诸异生──不断二障粗重种子故[130]。

以上皆由不定前、后,故复言「或」,种随现行体一、体异。

又烦恼障中自类障[131]九地,可有粗细,先断粗,后断细[132]。其所知障,不可依地而立品数,但依所障,辨能障粗细。有初[133]地修道断有顶所知障,而欲未尽;第二地等,亦复如是。不可依地而立品类,但由圣道[134],故复言「或」[135]。

【疏翼】

以上第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中,第三因解二障宽狭讫。

【论文】

九?五七此于无覆无记性中,是异熟生,非余三种。彼威仪等,势用薄弱,非覆所知障、菩提故。

【疏翼】

第四三性分别遮外计门中,第四无记简余三。于中分二︰一、定「异熟生」并出所以,二、明「无覆」望二乘。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问︰此既无记,四无记中,何无记摄?

「余三无记[136]」势力「薄弱」,不能「覆所知」,不「障菩提」故。若「异熟生」,势力强厚,通作意生,计度所起,能「覆所知障菩提」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非业果也。虽与不善,有覆心[137]俱,不障二乘,但名「无覆」[138]。

【论文】

九?五八此名无覆,望二乘说;若望菩萨,亦是有覆。

【疏翼】

第四无记简余三中,第二明「无覆」望二乘。

【述记?卷五十三】

此名「无覆」,望何人说?

不覆二乘转依果故,二乘无学可现行故,非彼无学说染现行,故名「无覆」。「若望菩萨,亦是有覆」,覆所知境,障菩提故。亦彼二乘通无覆摄,故于菩萨乃有「亦」言。

然破计中,《佛地论》[139]说:有执不可导彼空智,异熟心非能[140]熏,能遍计唯意识等[141]。已如前卷「遍计」中解[142],此中不说。

《佛地论》说:前师难云︰若善无覆[143]无法执者,何故不能了达法空?后师质云︰亦无我执,云何不能了达生空?彼言︰第七识人[144]执俱故。今言︰我亦尔,第七识[145]法执俱故[146]。

二难既齐,然前师不许第七识中有法执。不尔,违自比量。法空、我空二难齐故[147]。

既有相、见分而何故非执者,如前卷解[148]。

此总第四、三性破计分别[149]讫。

【疏翼】

以上第二解所知障中,第四三性分别亦遮外计门讫。

【论文】

九?五九若所知障有见、疑等,如何此种,契经说为无明住地?

【疏翼】

第二解所知障中,第五释外妨难。于中分二︰一、外人问,二、论主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自下第五、释诸违妨。

此外人难:何处经说?

《胜鬘经》说。不依《璎珞经》[150],非极成故[151]。

如彼经〈一乘章〉第五云:[152]以[153]分段生死故,说阿罗汉: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名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办[154];七种学人名所作已办,所断烦恼,更不受后有,名不受后有。非尽一切烦恼、一切一切受生,不受后有;有无明住地变易生故。

烦恼有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起[155]者,无始无明住地。

世尊[156]!此四[157]住地,一切上烦恼若烦恼[158]依种,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五住地中,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恒河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烦恼久住,二乘智所不能断,惟如来智之所能断[159]。

即无明种子,亦言种类,即五门种类当无明种类也。

【论文】

九?六○无明增故,总名无明,非无见等。

【疏翼】

第五释外妨难中,第二论主答。于中分二︰一、正答,二、例解。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三】

既通见等,何故彼经唯说无明为所知障?

此、论主答。

今此住地,「无明增」上[160]故,总立「无明」,「非无见等」所余烦恼。

何以名「增」?一者、体增:虽[161]余烦恼有俱不俱,无明皆[162]有,为此障故,如二乘无学等[163],非[164]有余烦恼俱故。二者、用增:迷一切境、障一切智,不令得佛果,非如烦恼故。三者[165]、难断增:要上上道,方能断故。故名为「增」。

【论文】

九?六一如烦恼种,立见一处、欲、色、有爱四住地名,岂彼更无慢、无明等?

【疏翼】

第二论主答中,第二例解。

【述记?卷五十三】

此、以例解。

「如烦恼种」,见、修皆有,然分别起者,「立见一处」名。岂分别中更无贪等?修道之中,唯说于「爱」,岂无瞋等?然初唯「见」,后唯说「爱」。既见所断,见力偏增,分别之首故。修所断,爱力偏增,润生惑故;法执住地,无明力增故;唯说无明,非无余也。

此五住中,初、唯见道所断烦恼障;次三、修道所断烦恼障;后一、见、修所断所知障。初、迷谛理胜,一处为言,一处断故;次三、有品迷事、理惑,约界论之;后一、障智,总名无明。无品数故,无有[166]别迷谛行相故。

「地」者,依止。种子与现行为依,名之为「地」。此约数、种、断[167]品等门,分别五住地[168]可知[169]。

总是第一出二障体,释二障名讫。

古云:此五住地如四流体,三界烦恼等一切无明名「无明」者,不然[170]。此文为正。

【疏翼】

以上第二解二障中,第一出体释名等讫。

【论文】

九?六二如是二障,分别起者,见所断摄;任运起者,修所断摄。

【疏翼】

第二解二障即广释「二取随眠」中,第二见修所断。

【述记?卷五十三】

明二障中,第二见修分别。

俱生、分别,既通六识,分别起者,见道所断,粗易断故。六识之中俱生起者,修所断之,细难断故。

前言五识随意引生,即成分别[171]。俱生之惑,如五识中烦恼障说[172]。无违理失。即初地中,断五识惑,二[173]障并得。

【论文】

九?六三二乘但能断烦恼障,菩萨俱断。

【疏翼】

第二解二障即广释「二取随眠」中,第三约人分别。

【述记?卷五十三】

三、约人分别。

「二乘但能断烦恼障」等,求解脱故,所知之障不障彼故。「菩萨俱」障,二果别故。由作意故,断有先后[174]。后中定障,二乘亦分[175]断,少[176]故,不说。

【论文】

九?六四永断二种,唯圣道能;伏二现行,通有漏道。

【疏翼】

第二解二障即广释「二取随眠」中,第四约有无漏道伏断分别。

【述记?卷五十三】

第四、有无漏道伏断分别。

伏烦恼时,此俱法执亦不起故,名伏法执,非别起伏道。或见道前加行智伏。诸论皆[177]有漏诸道不能断种。有相缚故,粗重缚[178]故,不证理故。无漏不尔故。

【论文】

九?六五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

【疏翼】

第二解二障即广释「二取随眠」中,第五结归颂文。

【述记?卷五十三】

自下第五、结归本颂。

「二粗现行虽有伏者」,即伏多分分别之粗惑,因邪师邪教[179]皆伏自[180]思惟者,未尽,下四善根等方尽。

而细分别者,及二障中若粗、若细所有随眠,由能对治止观力微,未能伏灭。初起止观未胜修[181]心,不如四善根中能伏二细分别现种。其俱生现种,皆少亦能伏。

次加行位及第十卷皆有此文[182]。

此中「伏」言,非为六行修习势力制之不起,令彼不自在,是此中「伏」义,下准此知。菩萨不断下界地惑,起定生上故[183]。

又约十地分别断之法用等,下自有文[184],不烦预述。如《中边》上卷说,此二障诸障相摄[185]。

以上解颂讫。

【疏翼】

以上第一解初位第二十六颂文中,第一别释颂文讫。

【论文】

九?六六此位未证唯识真如,依胜解力,修诸胜行,应知亦是解行地摄。

【疏翼】

第一解初位第二十六颂中,第二显位修行。于中分二︰一、辨位,二、辨修行。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自下第二、辨位修行。此即辨位,后明修行。

《摄大乘论》说五道为四︰谓胜解行地、见、修、无学地[186]。

今以此即彼,四地中何地?十三住中何住?

此位依胜解修行,亦「解行地」摄。论言「亦」者,亦顺决择分。彼[187]是「解行地」,此亦如是,故论有「亦」言。「胜解」者,即决定义。散心决意解思惟,未证解故。「亦」言,至下当知[188]。

【论文】

九?六七所修胜行,其相云何?

【疏翼】

第二显位修行中,第二辨修行。

【述记?卷五十四】

下、辨修行。初、问,次、答。[189]

虽言「胜行」,何者为「胜行」?

【论文】

九?六八略有二种:谓福及智。诸胜行中,慧为性者,皆名为智,余名为福。

【疏翼】

第二辨修行中,第二答。

【述记?卷五十四】

下、答「胜行」,有二︰初、显二种行,后、明练[190]行。辨二行中,初、辨福智行,后、辨二种[191]利行。[192]

「慧」为体者,是「智[193]」;非慧为体,名「福[194]」。此克性出体,即十力[195]、一切智[196]是「智」;余中,有「福」。

五十七「二十二根」中,虽与诸文不同[197],且佛十力、慧根、具知根摄,唯是「智」。

四无所畏[198]、五根,具知根摄。通福、智。诸相、随好、舌根及四根依处──谓身根、男[199]根、眼根、舌根──依处,合四根所摄;即唯是福。三不护[200],如无畏。三念住[201],非根摄,无贪、瞋所摄;即唯福。大悲[202],无瞋、痴所摄。无忘[203]失法[204],如力。

一切种妙智,亦尔,唯是智摄。永断习气[205],非根;六根所证。

菩提分[206]中,四念住[207]、根[208]、力[209]、觉支[210]、道支[211]少分,是智;四正勤[212]、四神足[213]、根、力、觉支、道支少分,是福。余唯福非智,余应准知。

由此诸功德种,门总为论中应作四句︰唯是智,非福──谓十力、一切智、一切种妙智、无忘失法、四念住、愿智[214]等[215];有唯是福,非智──即诸相、随好、三念住、大悲、四正勤、四神足等;有亦福,亦智──谓四无畏、三不护等,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支等;有非福、非智──依事分别,谓[216]永断习气、无为功德等。

余差别门功德福、智,如理应思。

【论文】

九?六九且依六种波罗蜜多,通相皆二。

【疏翼】

第一辨福智行中,第二以六度为例。于中又二︰一、辨六度通相,二、辨六度别相。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并名为福,皆名为智──与智俱行、助成智业,皆名为智;与福俱行,助成福业,并名为福。此依助伴,通相出体。

【论文】

九?七○别相,前五说为福德,第六智慧。

【疏翼】

第二以六度为例中,第二辨六度别相。又分二解︰一、克性出体,二、邻近出体。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克[217]性出体者,「前五」是福,非智性故;「第六智慧」,非福性故,正智自体故。

【论文】

九?七一或复前三,唯福德摄,后一唯智,余通二种。

【疏翼】

第二辨六度别相中,第二邻近出体。

【述记?卷五十四】

邻近生起出体者,「前三唯福」,远智慧故;第六唯智,性是慧故;「余通二种」,即精进、定,邻近于慧,亦起慧故。

七十八、《解深密经》[218]、三十六初说,亦同于此[219]。

彼解云︰前三为福,第六是智,余二通二。若依精进修布施、持戒、四无量等,名福;若依精进修三慧、六善巧、观四谛缘生法等,名智分。若依静虑修四无量,名福;若依静虑修六善巧等,名智分。福、智有六种,「一一分别,应知无量」等,乃至广说[220]等。

此文唯三︰或有前三为福,义如前说[221]。后三唯智,近生智故。或有初三及定,是福;后一,唯智;精进,通二。或有初三及定,为福;精进及慧,为智,策慧胜故,此并有文;后四波罗蜜,唯智,非福,后得智故。

此中且说六。如《对法》、第十二抄会引[222]。

上来福智「一种二」讫。

【疏翼】

以上第一显二种行中,第一辨福智行讫。

【论文】

九?七二复有二种:谓利自、他所修胜行。随意乐力,一切皆通自、他利行。

【疏翼】

第一显二种行中,第二辨二种利行。于中分三︰一、辨一切胜行通二利,二、依别相二利别摄,三、所摄无边。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随意乐力所为[223],一切诸功德等,皆通二利。

【论文】

九?七三依别相说,六到彼岸、菩提分等,自利行摄;四种摄事、四无量等,一切皆是利他行摄。

【疏翼】

第二辨二种利行中,第二依别相二利别摄。

【述记?卷五十四】

「菩提分等」,「等」,取禅支、十八不共法、诸相、随好等「自利行摄」。然四十三说:六度唯自利,四摄利他故[224]。

「四种摄事、四无量等」,「等」,取神通、大悲、不护、三念住,皆「利他行摄」。

此中所望总聚,一向多分为论,非依体性。依体性者,应四句分别︰或唯自利──谓相、随好等;或唯利他──谓四摄等;或自他利──六波罗蜜等,布施等中,亦俱利故;或俱非利──便非功德。

「六到彼岸」,下[225]自广解[226]。

「菩提分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三十七种。如《对法》、第十抄[227]。

四摄[228]如《大论》四十三,谓布施[229]、爱语[230]、利行[231]、同事[232]。以九[233]门分别[234]。

四无量[235]︰谓慈[236]、悲[237]、喜[238]、舍[239]。如《对法》第十三等抄[240],及别抄解[241]。

四十九说︰以胜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有四种菩萨行:一、波罗蜜多,二、菩提分法,三者[242]、神通,四、成熟[243]有情[244]。

即彼又说︰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在种姓地,唯有种子依身而住。明知:种姓住,未入僧祇;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在诸余地,转胜清净;在如来地,善净无上[245]。

又云︰若诸不共佛法[246]下劣者,先菩萨时亦已[247]成就[248]。至佛之时,「善净圆满」。又此一切菩提资粮[249],有[250]远、有近。远者,谓去菩提果远[251],在地前也;近者,去菩提近[252],谓初护得诸相随好异熟果时。从此以上,展转清净[253]。

依此等文,故知:初劫中修一切菩萨行、一切菩提分法,虽少分得,未名为证。未得无漏,未名得异熟果,未净胜故[254]。

【疏翼】

以上第二辨二种利行中,第二依别相二利别摄讫。

【论文】

九?七四如是等行,差别无边,皆是此中,所修胜行。

【疏翼】

第二辨二种利行中,第三所摄无边。

【述记?卷五十四】

如是一切自他利行,皆是此位所修胜行也。

【疏翼】

以上第二答「胜行」中,第一显二种行讫。

【论文】

九?七五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所证、修,勇猛不退。

【疏翼】

第二答「胜行」中,第二明练行。文分为二︰一、总出,二、别释。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四】

此文:初、总。

「练」谓陶练,「磨」谓磨莹[255],即修治义。

【论文】

九?七六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已证大菩提者,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三、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练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斯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

【疏翼】

第二明练行中,第二别释。

【述记?卷五十四】

《摄论》第六[256]说入因中,三种练磨心;断除四处;缘法义境,止观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故[257]。此中但有三练磨心。

初练磨心中,云「广」者,无边;「大」者,无上;「深」者,难测;「远」者,时长[258]。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第一练磨心广深退。

第二练磨心难修退[259]:文皆可解。

第三练磨心难证退:引他粗善者,谓有障[260]善,名为粗善。谓行施等。彼于命终,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不得一切圆满?圆满佛果者,即转依也。以深妙故,功德备故,诸佛转依,难可证也[261]。

彼[262]皆广解,无别义趣,意与此同,故不烦引。

初且举「菩提」,后且举「转依」,论实皆得[263]。

「除四处」者,一、离二乘作意[264],二、诸疑离疑[265],三、离所闻思我、我所执[266],四、断除分别[267]。

「缘[268]法义境」:缘似法似义等,如彼广说[269]。

【疏翼】

以上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即别举五颂别解五位中,第一段别举初﹝第二十六﹞颂别解第一资粮位讫。

--------------------------------------------------------------------------------

[1] 「然」字,《金藏》无。

[2] 智周《演秘》云︰

位中有此资粮之法,名「资粮位」。即有财释。

本论《述记》下文作:

资益己身之粮乃至彼果。

[3] 「下」字,《金藏》有,余无。

[4] 此释第二十六颂上二句。于中又二︰一、出位体分齐,二、解二名。

此即初中初文。

[5] 「胜」字,原作「升」。

[6] 《摄论》卷三、两《释》卷七:

﹝颂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藏文作「bzav dav/ smon pai stobs can dav/ sems brtan khyad par gro ba yi/」。世亲云「谓善根力,及大愿力。由善根力,应知所治不能降伏;由大愿力,应知常值诸善知识」﹞,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 gravs med gsum/ kun tu brtsam pa mdzad ces brjod/」。无性云「虽遇恶友方便破坏(藏文作「mi dge bai grogs pos mos pa bzlog kyav/」),终不弃舍大菩提心。现世、当来,所修善法,运运增长(藏文作「khyad par gro ba ni mthov bai chos dav tshe rabs phyi ma la dge bai chos phel ba dav/」),终无退减。如是若时具善根力,及大愿力、大菩提心坚固不退,所修善法念念增进;不生喜足,顺旧而已(藏文作「yon tan cuv zad kyis chog par mi dzin pa de nas bzuv ste/」)。齐是,名为最初修行三无数劫(藏文作「gravs med pa gsum brtsam mo/」)」﹞。

[7] 「大菩提心」,藏文作「byav chub kyi sems/」。

[8] 「善根」,藏文作「dge bai rtsa ba/」。

[9] 「大愿」,藏文作「smon lam/」。

[10] 「不退屈」,藏文作「bar ma dor mi ldog pa/」。

[11] 「善根」二字,《金藏》有,余无。

[12] 真谛译《摄论》卷七〈因果位章〉第一末云︰

若人在清净乐信位中,明了见无上菩提已近己身,过四十心是故无难,入正方便,所以易得。

[13] 「十万」二字,《金藏》无。

[14] 如本论卷七云︰

未知当知根体位有三种︰一、根本位:谓在见道,除后剎那。无所未知可当知故。二、加行位:谓暖、顶、忍、世第一法。近能引发根本位故。三、资粮位:谓从为得谛现观故,发起决定胜善法欲,乃至未得顺决择分所有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生根本位故。

[15] 「远」字,本论《述记》原引作「近」,今改。

[16] 「故」字,《金藏》无。

[17] 「因」字,《金藏》作「目」。

[18] 「乃」字,《金藏》作「及」。

[19] 《金藏》作「目」,余作「因」。

[20] 即《摄论》卷二初、两《释》卷第六初。

[21] 「云」字,《金藏》无。

[22] 「多闻」,原作「多闻熏习相续」。

[23] 「姓」字,《金藏》误作「性」。

[24] 「备」字,《金藏》同,余作「集」。

[25] 「资粮力」,世亲作「依持力」。

[26] 即以大乘熏习力为因。

[27] 即以事佛为缘。

[28] 即以有一向决定胜解为能修正行。

[29] 即由积集诸善根故,乃得名为善备福智资粮。

[30] 「十」字,原作「大」。

[31] 「任」字,《金藏》误作「住」。

[32] 此指晋译《华严》卷八。本论《述记》误作「卷九」,今改。即〈十

住品〉第十一颂。

[33] 「九」字,本论《述记》作「十」,今改。即《华严》卷九〈初发

心菩萨功德品〉第十三。

[34] 「见」字,本论《述记》引作「现」。

[35] 略引「现住甚深妙,无量自在法」。

[36] 「文」字,《金藏》无。

[37] 如《华严》卷八〈十住品〉第十一云︰

菩萨摩诃萨十住行,去来现在诸佛所说。何等为十?一名初发心,二名治地,三名修行,四名生贵,五名方便具足,六名正心,七名不退,八名童真,九名法王子,十名灌顶。

[38] 「恶」字,《金藏》无。

[39] 「业」字下,《金藏》有「不」字。

[40] 《华严》卷八〈十住品〉第十一下文云︰

何等是菩萨摩诃萨生贵住?此菩萨一切圣法正教中生,修十种法。何等为十?所谓信佛不坏、究竟于法、寂然定意、分别众生、分别佛剎、分别世界、分别诸业、分别果报、分别生死、分别涅槃,是为十。

[41] 《华严》卷八〈十住品〉上文云︰

彼菩萨﹝即「因初发心得十力分」﹞应学十法。何等为十?所谓学恭敬供养诸佛、赞叹诸菩萨、护众生心、亲近贤明、赞不退法、修佛功德、称扬欢美生诸佛前、方便修习寂静三昧、赞叹远离生死轮回、为苦众生作归依处。

[42] 《金藏》作「现」,余作「行」。

[43] 谓此位菩萨多住外门散心修事故。

[44] 「九」字,本论《述记》作「十」,今改。即《华严》卷九〈初发

心菩萨功德品〉第十三。

[45] 「别抄」卷四末,有「此则资粮位,能灭烦恼」。

[46] 「说尽」二字,《金藏》倒置。

《杂集论述记》卷八〈总六位心所章〉五门分别中,第四界地短长

门第二子门「十地短长」云︰

因邪教友不共、相应﹝及缠、随眠﹞四种无明,及此伴类。十位中伏,行相粗故。

[47] 「功」字,「别抄」卷四作「助」。

[48] 《杂集论述记》云︰

又加行位唯能伏除分别二取一切皆尽,不说十住一切烦恼皆悉能断。但应同《缘起﹝初胜法门﹞经》说。

[49] 「文」字,《金藏》作「第十」二字。

[50] 「别抄」、《义演》、《金藏》均作「未全」,余作「一切」,如云︰

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

[51]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云:

内法异生若不放逸、勤修学者,及圣有学,三种无明引发忘念,为非福缘。然此非福不能为缘招三恶趣,故我不说为无明缘行。

[52] 《金藏》作「邪教发」,余作「自分别」。

[53] 谓见道所断。

[54] 《金藏》作「自分别」,余作「因邪教」。

[55] 「别抄」作:

此依自分别起不共无明伏故,余同类烦恼亦伏不行。《﹝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说内法异生不共无明已伏故。若﹝外法异生﹞因邪教师所起者,即不能伏。彼缘强,难伏故﹝彼经云「如是所说外法异生所有福行,及不动行相应善心,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简与内法异生别﹞。

[56] 本论卷九原文为:

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唯能伏除分别二取,违见道故。于俱生者及二随眠,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除,全未能灭。

[57] 《金藏》作「自邪思惟」,余作「因邪教者」。

[58] 「忘」字,金陵本作「妄」。

[59] 《瑜伽》卷四十七:

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法中,或于一时,其心颠倒忘失正念。二、于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藏文作「lus sva ma brjed pa/」﹞。三、于所受所持诸法,久作、久说,或于一时,有所忘失﹝藏文作「chos luv mnos pa dav bzuv dav/ byas nas yun riv du lon pa dav/ smras nas yun riv du lon dag kyav ched ga brjed pas na/」﹞。于是三处,有忘失念。

[60] 《瑜伽》卷四十七原文为:

或于一时,具足聪慧,于其诸法能受、能持﹝藏文作「ched ga ni yid g?uvs par yav gyur te/ chos rnams len pa dav dzin pa dav/」﹞,于其义理堪能悟入﹝藏文作「don jug par nus la/」﹞,或于一时,则不如是。或于一时,具足忆念﹝藏文作「dran pa dav ldan par gyur la/」﹞,或于一时,成忘念类﹝藏文作「brjed vas pai rav b?in can du gyur ro/」﹞。于诸有情,未能了知如实调伏善巧方便﹝藏文作「sems can rnams dul bai thabs kyav ji lta ba b?in du mvon par mi wes la/」﹞,于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藏文作「rav gi savs rgyas kyi chos sgrub pai thabs kyav mvon par mi wes so/」﹞。为他说法、教授、教诫、勉励而转;勉励转故,不如实知﹝藏文作「g?an dag la yav nan gyis chos ston civ gdams pa dav rjes su bstan pa la jug par byed de/ des nan gyis jug par byas pa de yav yav dag pa ji lta ba b?in du wes pas ma yin te/」﹞,或时虚弃,或不虚弃。

[61] 《瑜伽》卷四十七原作:

如暗中射,或中、不中,随欲成故,随欲成故﹝藏文作「dbav du grub par zad pas na/」﹞。

[62] 「别抄」卷四未云︰

问︰有漏不执心中,亦有能所取、相见等,岂皆伏耶?

[63] 「别抄」云︰

解云︰唯伏除彼能执二取也。

[64] 「名」字,《金藏》有,余无。

[65] 《金藏》作「目」,余作「因」。

[66] 如《略纂》卷三十二解《瑜伽》卷五十五初「如说粗重体性名随眠」

,藏文作「gnas van gyi lus dav gnas van gyi bdag bid kyi bag la bal ?es gav gsuvs pa de la/」。

[67] 《略纂》卷三十二云︰

此中约性粗重,说粗重亦名随眠。是烦恼性故,故言「体﹝性﹞名随眠」,非约不安隐名粗重﹝《瑜伽》卷五十五初云「此中何等说名随眠?答︰诸烦恼品所有粗重不安隐性,又持诸行令成苦性」。藏文作「de la bag la bal gav ?e na/ bon movs pai phyogs dav mthun pai gnas van len gav yin pa ste/ du byed rnams kyi ?en par kun tu gnas pa bid dav/ ?en par ?ugs pa bid do/」﹞,而彼非即名随眠故。如前卷解。

《略纂》同卷前文,解《瑜伽》「略有二种粗重:一、漏粗重,二、

有漏粗重」等云:

如前〈本地〉第二﹝意地第二之二﹞云︰「﹝又于诸自体中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粗重,不名随眠。若信等﹞善法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如何此中言「有漏粗重」,及《对法》﹝卷十说﹞二十四粗重﹝中﹞「业粗重﹝者谓有漏业习气﹞」等?

大义云︰一、性粗重:即烦恼种等﹝《对法》云「『烦恼粗重』者,谓烦恼随眠」﹞。此中「漏粗重」者是。二、心不调柔名粗重:即一切有漏善法等。此中言「有漏粗重」者是。前第二卷约性粗重,《论》云善法等故非。此中约不调柔﹝不安隐﹞粗重,有漏善法亦尔,不相违也。《论》谓此若有烦恼者身中善无记等法,为漏和杂不调柔,故名习气。罗汉有此善等在,虽得微薄,法体仍存。诸漏永断,名断习气。此漏粗重习气在身,与善法中和杂不一异,如毒在身中有气分。此不一异随眠断时,此得微薄。佛圆镜智生,故言「永断习气」﹝《论》原文为「漏粗重者,阿罗汉等修道所断烦恼断时,皆悉永断。此谓有随眠者,有识身中,不安隐性、无堪任性(藏文作「de yav bag bal dav bcas pai lus rnam par wes pa dav bcas pa la las su mi ruv bai tshul gyis van par rnam par gnas pa bid gav yin pao/」)。有漏粗重者,随眠断时,从漏所生、漏所熏发──本所得性、不安隐性、苦依附性,与彼相似无堪任性,皆得微薄(藏文作「bag la bal spavs kyav svon zag pas bskyed civ zag pas yovs su bsgos pa ste/ de dav dra bai las su mi ruv bai rav b?in gyis van par gnas pa dav van par ?ugs pa ches srab pa dav ches chuv ba gav yin pao/」)。又此有漏粗重,名烦恼习(藏文作「zag pa dav bcas pai gnas van len ni bon movs pai bag chags ?es bya ste/」)。阿罗汉、独觉所未能断,唯有如来能究竟断。是故说彼名『永断习气』、『不共佛法』」﹞。

《入阿毗达磨论》卷七,解欲贪、瞋、有贪﹝即色、无色界贪﹞、慢、

无明、见、疑七种名为「随眠﹝藏文作「phra rgyas」﹞」云︰

微细义是随眠义,彼现起时,难觉知故;或随缚义是随眠义,谓随身心相续而转,如空行影、水行随故;或随逐义是随眠义,如油在麻、腻在抟故;或随增义是随眠义,谓于五蕴由所缘、相应,而随增故。言随增者,谓随所缘及相应门而增长故。

[68] 初中又二︰一、解烦恼障,二、解所知障。

[69] 此即初中初文。

[70] 「别抄」卷四云︰

然二道所断,本末不同︰若见断者,由断我见,末惑虽〔疑作「先」〕亡;若修断者,先末、后本。随于何时,九品之中先断前八迷事烦恼,第九品时,方断我见,以难断故。

[71] 「没曳达利瑟致」,梵文为「mayadrsti」;应作「atma-maya-drsti」;

藏文为「bdag las byuv bai lta ba/」。

[72] 「萨迦耶」,梵文为「satkaya-drsti」;藏文为「jig tshogs la lta ba/」。

[73] 《入阿毗达磨论广释》云︰

此由既是移转,又是不实,故名萨迦耶见。「移转」者,以变异为体性﹝藏文为「jig pa ni gyur bai bdag bid do/」﹞,「不实」者,即所谓和合义﹝藏文为「tshogs ni dus pa ?es bya bai tha tshig go/」﹞。

复次,有者,即所谓众多有义。此乃说此义为有︰悟此为实有我性,而由此为无故,谓此所缘应成为无。为遮如是计议谓此若有境界,则我为实故,说言和合不实。由诸执我论者计执各自身体各自有我,于一切身体中计有一故,即非和合是实一。﹝见德格, bu, 258B.7﹞

[74] 《瑜伽》卷八初云︰

或分一百二十八烦恼。谓即上十烦恼由迷执﹝藏文作「log par bsgrub pa/」﹞十二种谛建立,应知。何等名十二种谛?谓欲界苦谛、集谛;色界苦谛、集谛;无色界苦谛、集谛;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藏文作「dod pa na spyod pai dbav gis de yovs su wes pai bras bu dav/ de yovs su wes pas rab tu phye bai gog pai bden pa dav/」﹞;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无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显灭谛、道谛。

此中于欲界苦、集谛及于欲界增上灭、道谛,有十烦恼迷执;于色界苦、集谛,及于彼增上灭、道谛,除瞋,有余烦恼迷执;如于色界,于无色界,亦尔。

[75] 见本论《述记》卷三十八所引《瑜伽》卷八十八、五十八,及《法

蕴足论》卷八〈杂事品〉。

[76] 「有五」二字,《金藏》有,余无。

[77] 「初」字,《金藏》有,余无。

[78] 如本论《述记》卷一云︰

「障」言「重」者,毁责名也。由烦恼障障大涅槃,流转生死。由所知障障大菩提,不得大觉。一者、犹如金刚难可断故,二者、担此难越生死流故,三者、押溺有情处四生故,四者、堕坠有情没三界故。此上四义毁责过失,故名为「重」,通二障解。五者、或二障中,我、法二执为障根本,生余障类。但说二执名为「重障」。我法执之余末障,皆轻故。

此解,正显二空所断。前四,通取断诸二障,即根本沉下,名之为「重」;「障」谓覆碍,覆所知境,令智不生,碍大涅槃,令不显证,故名为「障」。

[79] 《佛地经论》卷七初云︰

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诸法萨迦耶见以为上首,所有无明、法爱、恚等诸心、心法及所发业,并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法执及无明等,为根本故。

[80] 《佛地经论》续云︰

烦恼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体虽无二,而用有别,如一识体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种子体,亦有多用。起时虽俱,而渐次断。圣道势力有分齐故。

[81] 「显」字,《金藏》有,余无。

[82] 「束」字,《金藏》作「来」。

[83] 《佛地经论》续云︰

若所知障,就二乘说无覆无记,四无记中,何无记摄?异熟生摄。以从异熟识生起故。若尔,何者非异熟生?如增上缘,余所不摄,皆此摄故。威仪等心不坚执故,非普遍故,无二障体。

[84] 「必」字,《金藏》作「名」。

[85] 《胜鬘经》说有五住地︰

一、见一处住地﹝藏文作「lta ba gcig la gnas pai gnas kyi sa/」﹞、欲爱住地﹝藏文作「do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色爱住地﹝藏文作「gzugs ky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有爱住地﹝藏文作「sri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无明住地﹝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该经《述记》卷二云︰

然障有二︰谓烦恼、所知。所知无明是胜,总立名「无明住地」。烦恼障中,分成见、修︰见道以见为首,发业迷理是增,以一时断但是分别,总立名见一处住地。修道迷别事生,断复前后,复要须数,宜为此约界分成三种︰欲、色二界,自界得名;无色恐执为无,显是三有。破外道计为涅槃,为名有爱,非是无也。

[86] 「障」字下,《金藏》有「住地」二字。

[87] 「所」字,原作「法」。

[88] 灵泰《抄》云︰

谓此所知障前后相引,故名「等流」。同时即名士用果,增上果极宽。

[89] 「别抄」卷四末云︰

问︰何故烦恼中显数,所知障中不显数耶?解云︰为显烦恼有多品数,易了知故,小乘共了,故明显数。所知障唯菩萨断,难了知故,故不显也。又解︰烦恼摄四住地,故别显数。显差别故,所知唯一无明,更不分也。

[90] 见本论卷十云:

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断彼得无住处?彼能隐覆法空真如,令不发生大悲、般若,穷未来际利乐有情;故断彼时,显法空理。此理即是无住涅槃。令于二边俱不住故。

若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断彼,不得泽灭?择灭离缚,彼非缚故。

既尔,断彼宁得涅槃?非诸涅槃皆择灭摄,不尔,性净应非涅槃!能缚有情住生死者,断此说名择灭无为。诸所知障不感生死,非如烦恼能缚有情,故断彼时不得择灭。然断彼故,法空理显,此理相寂,说为涅槃。非此涅槃,择灭为性。

[91] 「彼」字,《金藏》无。

[92] 如《瑜伽》卷五十一、《显扬》卷十七等。

[93] 见《佛地经论》卷七初。

[94] 「说」字,《金藏》无。

[95] 「三性」,原作「善恶无记」。

[96] 见本论卷八,如云︰

执我法者必是慧故,二执必与无明俱故。痴、无痴等,不相应故。不见有执导空智故。执有、达无,不俱起故,曾无有执,非能熏故。

[97] 第七识与有覆无记心所相应。

[98] 智周《演秘》云︰

此设遮也。设彼例云︰若眠等识是异熟心,不有法执,法空智俱,四无记中,异熟无记一切应与法空智俱,皆无法执如第八等!故今答意︰异熟名同,执不执别,不可为例。

[99] 《佛地经论》卷七详述三不俱所以,唯说「转识中五识」时,与此

论有歧。如云︰

阿赖耶识既无法执,余转识中,异熟果者亦应如是。性类同故;于五识中亦无法执,无有猛利分别用故,不推求故。《摄大乘》﹝卷二﹞说能遍计心唯是意识,故知五识不缘遍计所执自性。如无分别无推求见、不能计我,亦不能计度诸法。然由意识计我、计法,起爱、恚等,引五识中非见所摄爱、恚等起。虽无有见,而有爱恚无明等法,二障所摄。是故二执分别推求,唯在第六、第七意识。若爱、恚等非见所摄,不推求者亦在五识。

[100] 根本烦恼谓: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101] 随烦恼有八: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

正知。后二以无明为性者。

[102] 谓贪、瞋、痴。

[103] 谓无惭、无愧、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

不正知。

[104] 即忿等十小随惑,此中全;大、中随惑亦十,此中少分。

[105] 《对法》卷四原文为:

谓分别所起染污见、疑、见处、疑处,及于﹝疑「依」﹞见等所起邪行烦恼、随烦恼,及见等所发身、语、意业,并一切恶趣等蕴、界、处,是见所断义。

此中「分别所起染污见、疑」者,谓闻不正法等为先,所起五见等。「分别所起」者,为简俱生萨迦耶见及边执见。

问︰何相边执见是俱生耶?答︰谓断见。已学现观者起如是怖︰今者我我为何所在﹝藏文作「mvon par rtogs pa la ?ugs pas vai bdag gav yin ?es skrag pa gav las byuv bao/」﹞?

「见处」者,谓诸见相应共有法﹝藏文作「lta ba dav lhan cig byuv bai chos rnams dav/」﹞,及彼种子。疑处,亦尔。「于﹝疑「依」﹞见等所起邪行烦恼随烦恼」者,谓依见等门及缘见等所起贪等﹝藏文作「lta bai sgo nas ?ugs pa dav/ de la dmigs pa dod chags la sogs pa gav rnams so/」﹞。

[106] 见《佛地经论》卷七,原文为:

然由意识计我、计法,起爱、恚等,引五识中非见所摄爱、恚等起。虽无有见,而有爱、恚无明等法,二障所摄。

[107] 「此」字,《金藏》无。

[108] 《俱舍论》卷二〈分别界品〉第一云︰

「十五界」者,谓十色界及五识界。「唯修断」者,此十界唯修所断。

[109] 《瑜伽》卷五十九原文作:

初聚一分是不善,余二聚是无记。

[110] 《瑜伽》卷五十九原作:

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无记。

[111] 「俱」字,《金藏》有,余无。

[112] 如本论卷五云︰

此中有义:末那唯有烦恼障俱。圣教皆言三位﹝二乘圣道、灭定、无学﹞无故,又说四惑恒相应故,又说为识杂染依故。

[113] 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佛母品〉第五:

而言善、恶一心者,是洴沙﹝梵文为「bimbisara」﹞王国中外道安陀﹝梵文为「antara」﹞师偈「明暗一相,善恶一心」。

[114] 「因」字,《金藏》无。

[115] 「狭」字下,《金藏》有「也」字。

[116] 《瑜伽》卷六十五末,引佛所说颂云︰

执法自性故,执我性而转;觉此故觉彼,由觉故还灭。

[117] 《胜鬘经》卷一〈一乘章〉第五原文作:

如是过恒沙等上烦恼﹝藏文作「be bai bon movs pa/」。该经《述记》卷三解云「上烦恼者,见惑分别起。以亦别助故,名为上故」﹞,如来菩提智所断﹝藏文作「de b?in gwegs pai byav chub kyi ye wes kyis g?om par bgyi ba de dag/」﹞。一切皆依无明住地之所建立﹝藏文作「thams cad, kyav ma rig pai gnas kyi sa las byuv lags so/」﹞。一切上烦恼起,皆因无明住地,缘无明住地﹝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ni be bai bon movs pa dav kun nas ldav ba thams cad kyi rgyu dav/ g?i dav/ rkyen lags so/」﹞。世尊!于此起烦恼剎那心﹝藏文作「kun nas ldav ba gav lags pa de dag/ ni skad cig pa ste/」﹞相应。世尊!心不相应﹝该经《述记》卷三解云「言心不相应义者,种子义。无缘虑故,名不相应也」﹞无始无明住地﹝藏文作「bcom ldan das ma rig pai gnas kyi sa thog ma ma mchis pai dus nas mchis pa ni sems dav mi ldan pa lags so/」﹞。乃至若复过于恒沙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是无明住地所持所建立﹝藏文作「thams cad kyi g?i dav rten ni di ltar ma rig pai gnas kyi sa lags so/」﹞,譬如一切种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长﹝藏文作「dper na sa bon gyi rnam pa gav ci lags pa dav/ rtsa dav/ wiv gel ba dav/ sman dav/ nags tshal de dag thams cad ni/ bcom ldan das/ sa la rten civ sa la gnas te/ skye ?iv phel la/ rgyas par gyur lags so/」﹞,若地坏者,彼亦随坏。

[118] 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大众受学品〉。如云︰

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名惑;以此二为住地,故名生得善、生得惑。因此二善、惑为本,起后一切善、惑。从一切法缘生善、惑,名作以得善、作以得惑;而心非善、惑,从二得名。故善、惑二心,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色界住地;起心惑故,名无色界住地;以此四住地起一切烦恼,故为始起四住地。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

[119] 「有」字,《金藏》无。

[120] 《金藏》作「无」,余作「各」。

[121] 灵泰《抄》云︰

问︰若尔,有所知障必有烦恼障者,即二障体各有差别,第七识中,「应二执体俱」起!「是二执故」,如用故。

[122] 《佛地经论》卷七初云︰

一体二名,所望别故。烦恼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体虽无二,而用有别。

智周《演秘》云︰

用别有二︰一、现行用别,二、种子用别。有障菩提、涅槃用故。前解为本,后理亦通。

[123] 《佛地经论》云︰

如一识体取境用多,由此熏成一种子体,亦有多用。

[124] 《佛地经论》续云︰

起时虽俱,而渐次断,圣道势力有分齐故。

智周《演秘》云︰

用既有差,断彼一分用所依体,圣道功力有分限故。

[125] 「别抄」作「如二乘者九品所断」。

[126] 「别抄」作如「大乘顿悟修道位中」。

[127] 如《摄论》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两《释》卷十,其有颂云︰

烦恼伏不灭,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

《摄论?无性释》云︰

譬如众毒为神验咒之所损害,体虽未灭,而不为患;烦恼亦尔,由念智力伏现行缠,随眠犹在。何故烦恼随眠犹在?恐同声闻乘速般涅槃故。由此道理,烦恼为因至烦恼尽,得一切智。如有颂言「念智力所制,烦恼证菩提;如毒咒所持,过失成功德﹝藏文作「ji skad du/ dran dav wes pas zin pai bon movs yon tan sna tshogs yovs grub pas/ yav bar gyur pa khyod kyi byav chub yo byad su gyur ba lags/ ?es bwad pa lta buo/」﹞」。

《对法》卷十四云︰

此诸菩萨,虽未永断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咒药所伏诸毒,不起一切烦恼过失。

[128] 「初」字,疑应作「十」。

[129] 「别抄」作「如菩萨见道及金刚心」。

[130] 「别抄」作「此唯约种,不说伏现」。

[131] 「障」字,《金藏》有,余无。

[132] 《瑜伽》卷五十八云︰

云何修道所断﹝藏文作「bsgom pas spav par bya bai/」﹞诸漏?谓欲界瞋、恚;三界三种︰贪、慢、无明。由彼长时修习正道﹝藏文作「lam mchog tu goms pas spav bar gyur bas/」﹞,方能得断,是故名为修道所断。又彼烦恼界界地地皆有三品︰谓下、中,上﹝藏文作「khams khams dav sa sa na chuv vu dav briv dav chen po rnam pa gsum gsum yod pa/」﹞,能断之道亦有三品,下品之道,能断上品修所断惑。又彼修道所断诸漏,于有漏事任运而转,长时坚固,于自所迷事难可解脱﹝藏文作「bsgom pas spav bar bya bai zag pa de dag kyav rav gi vav kho nas zag pa dav bcas pai dvos po la ?ugs pa dav/ yun riv po nas ye yod pa yin pas dei phyir dbral dka ba yin pas rav gi dvos po la log par ?ugs pa te/」﹞,是名建立烦恼杂染迷、断差别﹝藏文作「log par jug pa dav spav bar bya bai rab tu dbye ba/」﹞。

[133] 「有初」二字,《金藏》作「前知」。

[134] 谓障圣道用。

[135] 亦即非由所治地品不同差别能治胜劣,而由能治胜劣作用差别,

所治浅深有所不同。

[136] 谓工巧处、威仪路、变化心。

[137] 「心」字,《金藏》有,余无。

[138] 《枢要》卷下云︰

理实威仪、工巧,与所知障法执亦俱。今约孤行,故言非威仪等,亦不相违。据实,执时,非彼等心;是彼心等,即不起执。

[139] 见《佛地经论》卷七。

[140] 「能」字,本论《述记》原作「所」,今改。

[141] 《佛地经论》卷七原文:

不可法执导法空观,我执未曾见此事故。是故有漏、无漏善心,决定不与二执无明爱等相应,违教理故。一切异熟无记心品亦无法执及无明等,分别力劣,不能执故。若有倒执、法我见,有无明等阿赖耶识,不应唯与五法相应。见无明等,慧等摄故。又若此识,有法执者,无所熏故,应念念失,不须对治,则成大过,烦恼障中无此事故。又法空观初现前时,此识应断,障治相违,不俱行故。若尔,所余有漏种子应无所依,所修功德应无熏习,无所熏故。不可说言:熏习镜智。相应镜智非无记故;犹未得故。阿赖耶识既无法执,余转识中异熟果者,亦应如是,性类同故。

其后复云︰

是故二执,分别推求,唯在第六、第七意识。

[142] 谓本论卷八释「遍计」中有十「故」字,证「第六、第七心品执

我、法者,是能遍计」。

[143] 即善无覆无记心。

[144] 「人」字,原作「我」,《金藏》无。

[145] 「识」字,《金藏》无。

[146] 《佛地经论》卷七:

﹝前师难云:﹞若善无覆无记心中无法执者,云何不能了达法空?﹝后师质云:﹞亦无我执,云何不能了达生空?﹝彼前师云:﹞此既由与第七识中我执俱故,不达生空。﹝后师乃云:我亦尔,﹞亦应由与第七识中法执俱故,不达法空。

二难既齐,然前师不许第七识中有法执。不尔即违自比量。法空、我空二难齐故﹝前师量云︰善无覆无记心中应了法空。无法执故。如法空观。后师量云︰善无覆无记心中应了人空。无我执故。如我空观。前师量云︰善无覆无记心中不了我空。我执俱故。如第七识、第六识。后师量云︰善无覆无记心中不了法空。法执俱故。如第七识、第六识﹞。

[147] 灵泰《抄》云︰

若第七识中有法执,二难即齐;若第七识中无法执,即不齐也。

[148] 如本论卷八云:

有义:一切心及心所,由熏习为所变二分,从缘生故,亦依他起。遍计依斯妄执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计所执。

又云︰

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

《佛地经论》卷七答云︰

诸佛菩萨无漏智等亦有二分,云何非执?是故缘生相分、见分,依他起摄。若于此上妄计心外,或定性有,方名为执。

[149] 即「三性破计分别门」。

[150] 即《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大众受学品〉第七亦说「无始无明

住地」。

[151] 灵泰《抄》云︰

然《唯识论》文唯引《胜鬘经》为证,以《胜鬘经》说义周悉故。若《唯识论》文,即不引《璎珞经》,《璎珞经》义不周悉故。

[152] 「如彼经〈一乘章〉第五云:以」,《疏翼》原文有,未详出

处,勘《大正藏》无。

[153] 「以」字下,《金藏》衍「无」字。

[154] 「所不能办」四字,本论《述记》错置于「七种学人」之后。

[155] 「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起」等十三字,《金藏》有,

合原文,余缺。

[156] 「尊」字,《金藏》有,余缺。

[157] 「四」字,《金藏》有,余缺。

[158] 「若烦恼」三字,为本论《述记》增文,即加释也。

[159] 此段文及上段引文,《胜鬘经》卷一〈一乘章〉原文作:

有二种死。何等为二?谓分段死﹝藏文作「rgyun chad pai chi pho dav/」﹞、不思议变易死﹝藏文作「yovs su bsvos pa bsam gyis mi khyab pai chi pho lags so/」﹞。

分段死者,谓虚伪众生﹝藏文作「biv mtshams sbyor ba dav bcas pai sems can rnams kyi lags so/」。该经《述记》卷二云「『谓虚伪』者,既处三界因果俱漏,名为虚伪也」﹞;不思议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藏文作「dbav thob pa」﹞菩萨意生身﹝藏文作「yid kyi lus/」﹞,乃至究竟无上菩提﹝藏文作「byav chub kyi sbiv po la thug pai bar du lags so﹞。

二种生死中,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知: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故;说名梵行已立﹝该经《述记》云「明灭智也。唯证有无二依,名『梵行已立』。『梵』者,净也。即真如故。『行』,谓因也」。灵泰《抄》云「『梵』,谓涅槃;『行』,八圣道」﹞。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先所未作,虚伪烦恼断故,说所作已办﹝该经《述记》云「明道谛智。凡夫、人、天,依伏不断,道智不得。三果、四向,名『七』。唯能断惑;『所作已办』,唯阿罗汉,能除虚伪烦恼尽,名『所作已办』也」﹞。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该经《述记》云「明集谛智也。既断烦恼障,发因俱无,名『不受后有』也」﹞。非尽一切一切烦恼,亦非尽一切受生故﹝藏文作「yav bon movs pa rnams ma spavs pa dav/ skye bai bon movs pa rnams yovs su ma tshal ba yav mchis pai slad duo/」﹞,说不受后有。

何以故有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藏文作「gnas kyi sai bon movs pa rnams dav/」﹞,及起烦恼﹝藏文作「kun nas ldav bai bon movs pa rnams so/」﹞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藏文作「lta ba gcig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dav /」﹞、欲爱住地﹝藏文作「do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dav /」﹞、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藏文作「sri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ste/」﹞。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藏文作「gnas kyi sa b?i po de dag gis bon movs pa kun nas ldav ba thams cad skyed lags so/」﹞。起者,剎那心剎那相应﹝藏文作「de dag kyav skad cig pa ste/ sems kyi skad cig pa dav mtshuv par ldan pa lags so/」。该经《述记》云「『起者』,现行义也。不起则已,起即与心相应,名起烦恼。起已,缠绕其心,亦名为缠也」﹞。

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thog ma ma mchis pai dus nas mchis pa ni sems dav mi ldav pa lags so/」﹞。

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藏文作「gnas kyi sa b?i po di dag gi nav na stobs che ba gav lags pa de ni be bai bon movs pa thams cad kyi g?ir gyur pa/」﹞。此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stobs che bai gravs sam/ chaam/ bgrav baam/ dpeam/ rgyur yav mi bzod lags so/」﹞。

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ni stobs che ba lags te/ sri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sa ?es kyav bgyio/」。意为「无明住地,其力最大,亦说名为有爱住地」﹞。譬如恶魔波旬﹝梵文为「mara-papman」;藏文为「bdud sdig can/」﹞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众具自在殊胜,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藏文作「g?an phrul dbav byed kyi lhai nav du gtogs kyav/ di ltar gzugs dav/ kha dog dav/ gzi byin dav/ stobs dav/ khor dav/ dbav phyug gis g?an phrul dbav byed kyi lha rnams zil gyis gnon to/」﹞。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藏文作「rten du gyur pa dav/ bon movs pa b?i dav yav yun riv pa nas lhan cig gnas pa dav/」﹞。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藏文作「mi rdzi ba dav/」﹞,唯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藏文作「de b?in gwegs pai byav chub kyi ye wes kyis g?om par bgyi ba lags te/」﹞。如是世尊!无明住地,最为大力。

[160] 「上」字,《金藏》有,余无。

[161] 「别抄」、灵泰《抄》释文、《义演》,均作「虽」,《金藏》等作「随」。

[162] 「皆」字,「别抄」作「定」。

[163] 「等」字,「别抄」无。

[164] 「非」,「别抄」作「不」。

[165] 「别抄」有「者」字,依上文应增。

[166] 「有」字,《金藏》作「差」。

[167] 「此约数、种、断」五字,《金藏》在「名之为地」四字以上。

[168] 「地」字下,余本有「别」字,《金藏》无。

[169] 灵泰《抄》云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