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二、改造命运 夫妇卖身
二十二、改造命运 夫妇卖身
诗曰:
贫家夫妇悟穷因,作福无钱共卖身;
喜得千金功德种,国王赞善赐璎珍。
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人生的富、贵、贫、贱、苦、乐,皆是因果的关系。然而命运是活的,可以由我们的心去改造。
古德说: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下面这段故事,就是指示我们改造命运的秘诀。从前有一个非常贫苦的人,名叫?夷罗,因为生活艰难,他们夫妇二人必须为人做苦工,每天都在饥寒的交逼中,度过其凄惨困苦的生活。他俩看见村上有很多富豪,均纷纷到佛寺去作大施供法会,十分羡慕。回到破屋中,夫妇互相悲嗟不已!
丈夫说:我们宿世犯了悭贪,吝惜金钱,不会广种福田,布施修福,今生才会遭受如此贫穷困苦!那些富豪有钱的人,是因为他们先世乐善好施种福;福业成熟,他们一出生,就得到衣禄充足,快乐自在;现在又再修善种福;将来他们的福禄,更加受用不尽!布施好像耕种一样,有种植才会得到收获,这是一定的道理。他们有钱又会布施修福,实在令人羡慕不已。
他的妻子说:空羡慕人家有什么用?我们既然知道财富是修福得来的,应该赶快种福才对啊!
丈夫说:我也知道赶快修福,可是,我们连一天三餐都吃不饱,那里有钱去布施种福呢?谈起钱来,真使我们伤脑筋!
妻子说:这样吧!你把我卖给富豪人家去做奴婢,你把卖得的钱,到佛寺去供佛斋僧修福,何必愁苦呢?
丈夫说:不行啊!如果把你卖给人家当女婢,我一个人怎么存活?妻子说:你如果不忍心单单出卖我,我就和你同卖此身,供养三宝作福,岂不大善?夫妇商量决定后,就到一个富翁的家里去,对富翁说:我们夫妇二人,以此贱身,抵贷金钱,可以吗?
富人问说:你们要贷多少钱?夫妇答说:如果抵贷千金,供佛作福,就可以了。约期七日,如果过了七天后不偿还,我们夫妇愿做奴婢,供您使唤。富翁知道他俩发心供佛,就答应他们,随即订立契约,他俩拿到千金之后,立刻前往佛寺,将千金交给寺主,举办七天的无遮大施供法会。
?夷罗夫妇欢欢喜喜作功德,不计任何辛苦,他们互相勉励说:这七天供佛斋僧的时间,至为宝贵,改造命运,尽在此一举,我们必须要至心、竭诚、奋勇,恭敬供养三宝,出力造福。七天过了以后,我们就要准备去当奴婢,那时候就没有造福的机会了。话说完之后,他俩就日夜在佛寺里,不停地为诸僧众服务,供养一切所需。
斋供法会的第六天,国王也莅临佛寺准备办布施斋会。佛寺的住持僧禀告说:本寺已接受贫者请供,明天是最后一天,日期不能移动。
国王说:他是谁?好大胆!敢与本王共争斋会日期。因此派人去找他,?夷罗夫妇拜见国王,启禀说:大王!小民?夷罗夫妇,只有明天一天自在,以后就不得自由了,明天是最后一天,敬请大王慈悲恕罪。国王接着探询详细情形,?夷罗禀告说:
我因为前世悭吝不作福,今生才会受到如此困苦。现在如果再不作福,后世更加贫困,因此,我俩卖身贷款,来作此七天功德,希望能够从此断除贫穷困苦。契约日期只有七天,后天起,倘若无钱偿还,我俩就要去当人家的奴仆。因为只剩下明天一天,所以必须争取这宝贵的日子。
国王赞叹说:不坚之命,易于坚命。能够知苦断集,真是聪明人。于是就让他俩作完圆满功德。
国王和王后深受感动,拿出很多衣服以及璎珞宝物,赠送给?夷罗夫妇;又割让十个聚落(村庄)的土地,赐给他做为福因,从此遂成为富豪。
诗曰:
福田广种富财生,施一金能得万成;
辗转连绵行乐善,储因熟果永增荣。
附注说明:
(一)真心供养三宝的功德,真不可思议!?夷罗夫妇,本来是困苦难堪,他俩发心在佛寺竭诚供佛斋僧七天,遂即成为一代富翁。
(二)需要求财的人,应该竭诚发心供养三宝作福;富乐有钱的人,更需要广种福田把钱财储蓄于佛法僧福田中,则万世享用不尽。
(三)佛陀说:动一仁念 ,出一良言,尽一分力,助以适需(帮助出家人,供养所需要之物品),皆名为施;所得施福,六天(六欲天上)人中,往返十世。改造命运最好的秘诀,就是发心修福。
相关文章
- 陈永革:从慈悲到慈善——论佛教的财富观念及其慈善伦理
- 佛教居士:刘立夫:《弘明集》中因果报应论争述评
- 佛教居士:杨全:佛学基本问题的五个辨析
- 佛教居士:李明友:太虚大师的佛教观
- 香与佛教养生
- 佛教双手合十(合掌)的16种意义
- 赵朴初:当代中国佛教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 姚卫群:佛教中的“性空”与“识有”观念
- 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无明”观念比较
- 姚卫群:佛教因明学说的产生和主要发展线索
- 法乳同源 和合共生:从佛教观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 陈星桥:略论佛教的荣辱观
- 陈星桥: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一:不空金刚
- 董群:融合的佛教 第七章 真心论:融合的本体论基础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一节 心灵湛圆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第一节 平常心是道与触类是道
- 龚隽:近代中国佛教与政治:以太虚为代表的人间佛教为例
- 孝亲尊师故事-夫妇篇
- 洪修平: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 洪修平:略论人间佛教及其在当代的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