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的关键是摄心
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弟子之前写过一篇报告「摄耳谛听」,表达得不够充分,今天这篇做为补充,题目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甲、理论
(一)大势至菩萨所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圆通章》最后,大势至菩萨总结性的回答:「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印祖解释说,这是大势至菩萨用来教化九法界一切众生的方法,实在是三根普被,有利无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净念若能常常相继,便可浅得一心不乱,深则得念佛三昧矣。印祖曾经作过一首《大势至菩萨像赞》:「如子忆母勤念佛,都摄六根耳听着。若依大士此开示,因心各得契果觉。」这首赞把念佛最切要之妙法和盘托出,毫无保留。
(二)印光大师所传:十念记数,摄耳谛听
一、印光大师原话
《文钞》中有五段话,这五段话不是一起出现,但是把它们摆在一起连贯起来看,有内在的关联。
第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今人若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绝无实证之希望!
第二,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第三,光(自称)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指十念记数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此法实易为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当以此为前方便。
第四,《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即是摄耳谛听之法。当依此而念,不至仍旧妄想纷飞耳。
第五,当念佛时,或声或默,均须摄耳谛听。不令一字一句滑口念过。大势至菩萨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即此随念随听之一法也。果依此说,决定往生。若或讨巧,定成大拙。自误误人,害岂有极!
二、解读印光大师的话(对照一)
第一,这一段是讲都摄六根念佛的重要性,为什么要都摄六根?因为末法的我们如果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绝对没有实证的希望。印祖用双重否定的语气,并且加了一个「绝」字,绝对,斩钉截铁,意即必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才能实证。
那么,如何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第二,印祖谦虚,把他自己与我们列在一起,像我们这样的钝根,舍弃十念记数法,而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大难大难!用重复的语气「大难!大难!」有很大的难度,几乎不可能。意即我们想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用十念记数法就做不到,能够做得到的、能够下手的,只有用十念记数法。这个十念记数法不是古人提倡的十念,而是印祖发明的十念,后面再谈。
第三,十念记数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前方便。如果你已经功夫成片,固然不须此法;如果你功夫还未成片,那么这个方法实在容易得力,你不妨试一试。
第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是摄耳谛听之法。自己的耳朵,认认真真听自己念佛的声音。都摄六根,入手在听,听即都摄六根之法。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用之皆有益而无弊,凡一切人皆以谛听告之。
第五,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是随念随听,依此开示去念佛,决定往生。印祖为什么来这个世间?《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得很清楚:「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按理来说,念佛人归于净土是必然的,理所当然,何必还要麻烦大势至菩萨来摄呢?原因是万修万人去变成万修二、三人去,念佛人不能归净土的太多太多。因此,大势至菩萨来到世间,告诉我们念佛的方法。
三、归纳
以上印祖五段开示,可以写成一个简单的公式:都摄六根=十念记数+摄耳谛听。这个公式是印光大师传给我们念佛的方法:以十念记数法为基础,再加上摄耳谛听,保证能够都摄六根。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得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他老人家这样教我们,他自己也是这样念。祖师绝对不会教给我们做不到的方法。再浓缩,简单来说,念佛就两个要点,一个数,一个听,人人都能做到,不识字的人也能做到。那么问题来了,一些人试验之后说:我也十念记数,我也摄耳谛听,可我怎么不都摄六根,我还是妄念纷飞?理论弄通了,下面谈谈实践。
乙、实践
(一)十念记数法
「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
印祖的十念记数法知名度很广,基本上念佛的人都知道三三四,得到受用的人很多,得不到受用的人也很多。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十念记数法的要点再重温一遍。
一、「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十句、十句为一个单位记。
二、「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通常所说的三三四或五五,心里记数记得清清楚楚。
三、「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字字句句都要落实三个清清楚楚。如果用十念记数法收不到效果,那么就是这三个清楚落实不到位,要么是数得不够清楚,要么是听得不够清楚。当然,你不要急,夏老教导我们,「磨杵作针,岂是暂磨之力?功夫用软磨」,不要念几天不见效就放弃,滴水穿石不是滴几滴石头就穿了,「功夫用至省力处正是得力处」。
四、「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就算每天念佛十万声,也是十句十句数。
五、「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这个十念记数法虽是印光大师发明的,但是它有依据,印祖自己透露这是借用佛所说的五停心观中的数息观来数佛,所以他说「但当仰信佛言」,这个十念记数法也等同佛说。
(二)摄耳谛听
「念佛时,常听自己念佛音声,即是都摄六根之下手处」,类似这样关于都摄六根的开示,在《文钞》中出现了太多次。这是祖师的慈悲,重要的问题必须多次重复,不重复引不起我们的重视。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即是摄耳谛听,原来如此!大势至菩萨没有细讲,印祖把它详详细细讲清楚了,原本以为都摄六根高不可攀、望尘莫及,但是印祖把切实下手的地方给我们道破了。摄耳谛听,这个人人都可以做到,就是自念自听、随念随听,用自己的耳朵认认真真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世之举重物者,尚须以声相助,况欲摄心以证三昧者乎?「闻性本具圆通常,动静寤寐总昭彰。若能返闻闻自性,娑婆当处即寂光。」
楞严会上文殊菩萨拣选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夏老居士直接解释为「此方真教体,大要在心听」。「念来字句用心听,自唤自醒还自应」、「互融互摄以心听,听久转凡能入圣」,用心听就是用耳听。欲修念佛三昧,先修耳根,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庶可速至一心不乱,即是以大势至都摄六根之法门,修观世音返闻自性之功夫。
念佛之人不知摄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摄心,方可谓为真念佛人。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而摄心之法,唯反闻最为第一。念佛之时,必须摄耳谛听,一字一句,勿令空过,久而久之,身心归一。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无论何人,均有利无弊,功德甚深。
「欲都摄六根,只长听自念之佛声,则得之矣。」自念自听,就能都摄六根,有这么神奇吗?有人打个问号。听自己念佛的声音,其它的都听不见,不可能吧?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从这个例子去体会,就明白可能。在一个很热闹的场合,朋友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这时你的手机突然响了,你接起电话,精神全部集中在听电话对方说什么,这个时候在你身边吵吵闹闹的声音你是不是听不见?因为你的听力全神贯注在听电话对方。同样道理,当你的听力全神贯注在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上时,外界的音声是不是听不见?那么,还能听见外界的声音,说明我们听自己念佛的声音还听得不够专注,不够集中精神。夏老说,「千万句如一句时,何愁不见弥陀面」。听千句、万句佛号,如同听一句时听得真真切切。
那么,如何加强听力呢?
(三)并耳念佛法:十念记数与摄耳谛听的结合
印光大师的十念记数法和摄耳谛听,实践起来还是有点生疏,不懂得如何去听自己的念佛声。阿弥陀佛真是慈悲,有感必有应。当年我在《净土圣贤录》看到律航老法师的并耳念佛法,感觉就像在沙漠中找到了水,如获至宝。
律老的并耳念佛法把印祖的十念记数法与摄耳谛听结合起来,具体化、明确化,让我们更容易落实。律老是军人出身,半路出家,念佛二十多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他教我们的方法是并耳,即是把两个耳根的听力集中用在一个耳根上。依据是射击瞄准的时候闭一眼、睁一眼,以加强视力,那么听力亦复如是。摄耳谛听,如果你觉得两耳同时谛听有困难,那么不妨试试律老的办法,用一个耳朵专注去听。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并在右耳,听一百声;然后两耳平均听一百声(注:不管百声、千声,都要十句十句记)。或者摄心记数,初三声注入左耳,次三声注入右耳,再四声二耳一起听,共为十声。循环练习,日久自成习惯。自己念佛的声音是什么样,可以从这个动作体会一下:你口里出声念佛,用双手捂住耳朵,这时你所听到的声音就是你自己的声音。声音往里听,向内听,注意力向内,不要向外听,不要听外面的,叫反闻。
有人问我念佛怎样念才能摄心?我说用耳朵念,左耳念累了用右耳,右耳念累了用左耳,意思是用耳朵听,两只耳朵轮流听。我本人长期是独耳听,尤其是在嘈杂的场合,独耳更能专注。因为我是左撇子,习惯了用左耳念佛,默念默听。左撇的人左边器官比较伶俐,右撇的人右边器官比较伶俐。
(四)声默俱听
需要说明的是,摄耳谛听并不是念出声才能听得见,出声、默念都要摄耳谛听。刚开始学摄耳谛听不习惯,不能一下子默念,先出声念,听自己念佛的声音。起初会觉得别扭,正听反听就是无从下手,你可以借助MP3,录你自己念佛的声音(五五或三三四),单独念佛、拜佛、绕佛的时候,把耳机插在耳朵上,可以插一耳,也可以插两耳,用这种方法反复听自己念佛的声音。听一段时间比较适应了,就不用MP3。从出声慢慢过度到默念,最终以金刚念、默念为主,才不至伤气致病。
我们看印祖的几段相关开示:
一、礼拜不须出声,但心里念。绕念当出声,不可音声太大,以免伤气。坐念不昏沉则默念,昏沉则朗念。
二、念佛须音声高低适中,缓急合宜。若高声如赶贼之猛烈,始则心火上炎,或至吐血,以成不治之病。
三、若朗念无碍者,宜于特行念佛仪轨时朗念。然只可听其自然,不可过为大声。过为大声,或致伤气受病。
四、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着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心净念,勿着急念。念佛要拼命念,但不要拼命喊。有人一进念佛堂就大声唱喊,他觉得那样心情很舒畅,喊完出来喉咙又痛又伤气。人体本身是个音箱,除非你懂点声乐,你懂得胸腔共鸣、腹腔共鸣等等。我见过唱歌的人,他用头腔共鸣,唱歌的声音从头腔发出来。你会运用丹田气(刚出生的婴儿,他夜晚哭喊几个小时声音都不会哑,因为他用丹田气,不是用喉咙),你怎么喊都不会累、不会哑,那可以,否则要学着小声念、金刚念、默念,这样才不会伤气。
特别要提出来的,如果你是闭关静修或是打精进佛七,整天念佛,天天念佛,譬如现在流行十天念百万佛号,那么你更要学会金刚念、默念。「除特行念佛外,若终日常念,固宜小声念、金刚念、默念。以朗声常念,必至于伤气。未证法身,必须调停得中,方可唯益无损耳。」这个很重要,如果你整天念佛,那么用你平时说话的声音念已经太大声了。「念佛随各人气力大小,而为大声、小声。然出声念久伤气,故又须静坐默念。无论大声、小声、默念,总要自己听自己之佛声。默念中亦仍有声,故亦须听。能常听,心自归一。此念佛最妙之法也。」
有人说我出声才会念,默念不会念,这个不算会念佛。请问,临终四大分离,痛苦不堪的时候,你能出声念吗?还唱得出来吗?我们平时就要培养默念的习惯,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可以默念,默默念、默默听。有人念佛时喜欢闭起眼睛,在脑海中想阿弥陀佛四个字。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印祖说:「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头火」、「合目亦是致病之本,以后但不他视,切勿合目。平常念佛,决不可过为太急,急则伤气,伤气则或致震动。亦不可过慢,过慢气接不住,亦致伤气。」
有人问我,大众念佛堂播哪个佛号好?我认为,播净空老法师念佛的佛号最好,这个佛号最摄心。有快念、有慢念,绕佛用慢念,大家跟随老法师的声音一字一步,专注听老法师的佛号,也可以跟着念;静坐用快念,摄耳谛听。念佛没必要唱念,印祖自己说,「光绝未学唱念」。现在外面有很多声调的佛号,有的把阿弥陀佛当成歌曲,唱得很动听、很抒情,但这个与了生死没有关系,因为他不是真信切愿。念佛的关键是摄心,不是动听。
有些人喜欢热闹,一群人到处跑道场,打佛七、办法会,大家在一起念他能念,回到家让他自己念他念不下去。这个不是真念佛人。他的心静不下来,喜欢一群人凑在一起,做场面行持,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出了念佛堂不会念。这样念佛能不能往生?自己要多多想一想。真会念佛的人,他不单是大众在一起能念,自己独处的时候也能念;真会念佛的人,他不单顺境能念,逆境更能念。像祖师说的,平时没事就雄心壮志、高谈阔论念佛求生净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把阿弥陀佛抛到九霄云外,我们大多如此。
丙、结语
古人云:「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憨山大师修行的时候,溪上有独木桥,大师日日坐立其上。初则水声宛然,久之动念即闻,不动即不闻。一日坐桥上,忽然忘身,则音声寂然。自此众响皆寂,不复为扰矣。那一年大师三十岁。
印光大师说: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功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大势至菩萨传的念佛秘诀,简简单单只八个字,「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印光大师把落实这八个字的方法跟我们讲清楚了,人人可以做到,就两个关键,一个数,一个听。数,十句十句数;听,专专注注听。不管数还是听,都必须清清楚楚。力极功纯,久久纯纯熟。若只偶尔念一句两句便欲见效,则是自欺欺人。或是数得不够清晰,或是听得不够清晰、不够专注,所以无济于事。
按照祖师的教导去做,久了就像师父上人所说的,只听见自己念佛的声音,外面任何的声音都听不见,应该慢慢就能品尝到念佛的乐趣。像印祖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其为乐也,莫能喻焉」、「念佛之乐,唯真念佛者自知」。海贤老和尚、历代念佛的诸位大善知识,他们的佛号为什么昼夜不间断?因为人家早已尝到念佛的乐趣,欲罢不能。
这份报告供养初学的同修做为参考。我们功夫还不得力的都属于初学,功夫已经得力的,自然没必要再去数佛号了,心里佛号不会断,记数、掐珠这些都只是形式。印祖一生极力提倡十念记数法,晚年却自述「今老矣……念佛不记数,以记数费力故」,这显然是他老人家念佛功夫已经纯熟。
这份报告汇报的是念佛的方法,最根本的,不能忘记,是真信切愿!想办法让自己生死心切,想办法让自己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真信切愿才能生得起来,这是往生的决定因素。
错误之处,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善知识批评指正,不吝赐教。阿弥陀佛。
不肖弟子释自了叩呈。
老法师讲评
我们听了自了法师的报告,也看到了文字,这一篇报告不仅是对初学,对老修都管用。为什么?我们到处都能看到,念佛几十年的,功夫都不得力。什么原因,这报告都说出来了,很有价值。自了师是个念佛人,他从念佛经验里面体会到祖师大德的开示,真的落实了。最后把所有念佛人的毛病从根上给我们说出来了,那就是生死心不切,放不下,这是功夫不得力的大根大本。所以必须要看破这个世界,这世界还值得人留恋吗?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尤其在大经里头,《无量寿经》,世尊将两个世界做了很详细的比较,极乐真乐,娑婆真苦,不是假的。你要都搞清楚、搞明白了,你选哪一个?你不能两个都要,你只能选一个。真正发心选一个,我选极乐世界,我把这个世界全放下了,功夫自然得力;对这个世间还有牵挂、还要操心,错了。我这么大年岁了,你要问我,我跟海贤老和尚一样,我不怕死,我很想死,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去,这个世间没有丝毫留恋。活一天,像他老人家讲的,我们要对得起世尊、要对得起阿弥陀佛,表个法给别人看看,做一个学佛的好榜样、念佛的好榜样。什么都不要放在心上,我们的缘分成熟了,佛菩萨来接引我们往生,问你还有没有什么事情没有交代的?没了;还有什么需要处理的?没了,什么事都没有,说走就走,这才能走得了。世间统统放下,就都摄六根。日常生活当中我也劝过大家,眼见色看得清楚,耳闻声听得清楚,六根起的作用清清楚楚,根尘识都清楚。这是什么?这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本具的德能相好;要紧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接触得清楚,没有起心动念,这是佛的境界,那就是你成佛了。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不起心不动念无明烦恼没有了,不就是佛了吗?至少都是法身大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境界。这个难,为什么?起心动念我们自己不知道,你无从下手。
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现在都明白了,我们的明白是听说的,听佛说的,听科学家说的。微细的念头,频率之快我们无法捕捉,现在科学家用最高的、最新的仪器也测不到。像弥勒菩萨给我们说,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一秒钟可以弹七次,乘七,三七二十一,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也就是一秒钟生灭多少次?二千一百兆次。这个事实就摆在我们面前,一天到晚没间断,谁发现过?谁会在这上面有个概念?大乘经上告诉我们,什么人?八地以上。在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地是第八地以上,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对于一秒钟二千一百兆的频率他看得清清楚楚,这事实真相亲眼看到,一点都不假。我们这眼睛不灵,我们眼睛能看到一个概念,至少是二分之一秒,有个概念,很模糊的概念。这个东西我们可以做实验,我们用电影放映机(我过去玩过这个东西,所以有经验),老式的电影是动画,放映机开关的速度,一秒钟二十四次。也就是说,一秒钟我们二十四张幻灯片打在银幕上,你有个概念,用一秒钟。如果减少一半,半秒钟,就十二张,十二张有没有概念?有个概念,非常模糊,好像有人,有树木花草,有山,有房屋。有没有看清楚?没看清楚,有这么一个模糊概念。如果是放一张,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用这个电影的底片,把二十三张抹黑,统统是没有光的画面,黑的,只留一张,那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放在银幕上,我们有没有看到?有。看到什么?光闪一下,光里头有什么不知道,只看到光闪一下。现在事实真相摆在面前,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我们一点感觉都没有。科学家用仪器侦测出来,佛法是用禅定功夫,那真是上上禅定,八地菩萨证得。在他那个境界里,看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看得清清楚楚,像我们拿着文件在面前看一样,看得清清楚楚。这是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
所以我们要想功夫得力,不管修哪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最重要的是看破、放下。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的。看破是明了,放下是功夫。你放下多少,你能看到多少成的真相;你完全没有看破,那你全迷了,你把这个世间常常当真的。我们现在了解,这大乘经上这么多年来,天天读诵有这个概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是虚妄?就是每一秒钟它生灭二千一百兆次,哪一次是真的?没有一次是真的。一个画面,就是它存在的时间,就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一秒钟它变换的次数,这么高的频率,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我们无法想象。我们想一想有个概念,一秒钟,很快。一秒钟这个概念,细念,微细的念头,有二千一百兆次。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古佛再来,他看得清楚,我们看不清楚,为什么?他心不动,道理在此地。为什么不动能看见?因为不动能生。我们心是动的,心动就不能生。六祖大师讲得多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为什么能生万法?不动,不动就能生。动就不能生,动就染污、就不平,所以它不生。要知道自性本定,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现在全是假的,真的不知道,统统搞的是假的,这叫可怜悯者。真的,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
所以佛法成佛不难,不认识字也能成佛,不学经教也能成佛。成佛就叫你放下,彻底放下就成佛了,放得不彻底的是菩萨、是声闻、是缘觉。《华严经》上给我们列出修行人的品位,五十一个阶级,这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怎么分的?放下多少来分的,放下愈少地位愈低,放下愈多地位就愈高。好像念书一样,从小学一年级念到五十一年级,毕业。在佛法的是这五十个,十信好比小学,十住好比中学,十回向好比大学,十地好比研究所,它一个一个往上升的。他放得多,彻底放下就成佛,妙觉位,那到顶了,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彻底放下,放下虚妄,真实圆满现前,真实是常寂光。净土四土,常寂光土彻底放下了,实报庄严土无明放下了,也就是讲不起心不动念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阶级?无始无明习气没放下。习气没有法子的,没有任何修行的方法能够叫它放下,怎么办?时间长了,随它去,自然没有了。要多长的时间?三个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是对法身大士说的,不是对我们说,我们是无量劫,三个阿僧祇劫是有期限的。在实报土里,无始无明断掉了生实报庄严土,在那个地方要住三个阿僧祇劫就没有了,习气没有了。
习气没有了常寂光现前,实报土不见了,所以实报土也不是真的,这个要知道。那极乐世界不是真的,你要认为极乐世界是真的,你回不了常寂光,你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极乐世界的殊胜,就叫一真法界。为什么?它那个境界里头有隐有现,没有生灭。我们这些有生灭,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极乐世界没有,没有这个现象,这个要知道,所以极乐世界是无量寿。有生有灭就有生死,极乐世界没有,人,身的相貌,活一万年、活十万年、活百万年、活千万年相貌不变,永远年轻,不会老,到等觉菩萨的时候,三大阿僧祇劫都不老,面孔都是年轻人,这个时候叫有量的无量。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了,真的无量,无量的无量。所以极乐世界有量的无量跟无量的无量它是结合在一起的,这跟十方世界不一样,极乐殊胜在此地;最殊胜的,生凡圣同居土也作阿惟越致菩萨,这十方世界里没有的,只有极乐世界有。
阿弥陀佛欢迎我们去,释迦牟尼佛跟十方如来劝导我们去。我们真相信,我们真想去,真佛弟子。我们还有犹豫,还有怀疑,还不想去,甚至于对这个世间还有所贪恋,这不是真学佛,真学佛对这个世间决定没有贪恋。在这个世间随缘不攀缘,遇到有这个缘,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应该去做,没有这个缘不要去找,去找你就用错了心。为什么?随缘不造业,攀缘造业,好事造的善业,恶事造的恶业,恶业招感的三恶道,善事感应的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不能不知道。
我们平常修行的功夫就是放下,也就是这份报告所说的核心的一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六根不起作用,眼有见,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就对了。妄想刚才说了,难,它频率太高了,我们概念都没有。我们从分别、执着下手,见色闻声不分别、不执着就好,不执着清净心现前,不分别平等心现前,这个就决定得生。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修因就这三桩事情。
最容易修的是净土法门,跟八万四千法门比较,但是这个法门最难相信。蕅益大师给我们讲得好,真信切愿,决定得生。我们有没有真信?还想着明天的事情,还想着明年的事情,不想走,这不是真信,这不是切愿。真想走的人,真有切愿,念念都想走。什么时候走?最好现在就走,我念念就等阿弥陀佛,等他来,这个才叫真信切愿。我对这个世间,阿弥陀佛还没有来接我,世间人太苦、太艰难,有这个缘,我们要来帮助他。帮助他怎么样?不放在心上。帮助他放在心上麻烦大了,我心被染污了,清净心没有了,平等心没有了。不放在心上,心地清净,心地平等,清净心、平等心干一切事情不造业。不可以染着,比什么都重要。
自了法师今天提出来的是他修学的心得,给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自己练成功夫了才能够教别人,自己有把握,真正有把握,教人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疑惑。确实来佛寺的三圣,我把海贤老和尚的妈妈都算进去。妈妈老居士,你看她八十六岁往生,往生之前亲自下厨房包饺子,大家吃完之后,腿一盘坐在椅子上,告诉大家我走了,就真走了。你看多自在,在家念佛,预知时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走,真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八十六岁没有老苦、没有病苦、没有死苦,这是真功夫,这真对得起佛菩萨,为世间人做最好的表法。她能做到,说明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只要你彻底放下。佛度有缘人,不相信,还有怀疑的,放不下的,这都是缘还不足。真放下,为什么?假的。海贤老和尚说: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它全是假的。这跟我们说真话,这叫看破,真正看破。看破不是不干了,看破干不放在心上,不干也不放在心上,这叫得大自在。
(恭录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一0五集)2014/12/2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42-0105)
相关文章
- 宣化上人:念佛是谁
- 杨云唐:无我——解脱的关键
- 劝人念佛修净土福德极大
- 宣化上人:念佛是谁?谁在念佛?
- 成都烘培可持续新动向,精品品牌相继进行非笼养鸡蛋升级 - 力矩新蛋白
- 陈坚:如何看待法海事件_“法海事件”与其让人道歉不如请人念佛
- 梦参老和尚:觉照念佛
- 梦参长老:吃肉的人念佛还有功德吗
- 佛教文化:念佛念什么?
-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人念念是阿弥陀佛一切随缘而不攀缘
- 黄念祖:若行人习净,一面念佛,一面作恶,决定不能往生
- 净土法门法语:看得破、放得下关键在一门深入
- 念纯大师念佛安坐而逝,散发香气历久不散
- 净土法门法语:工作繁忙的人,怎样忙里偷闲念佛?
- 王骧陆:念佛法门
- 净土法门法语:持名一法又为四种念佛中之径路
- 念佛治病的真实例子:怨亲讨债,恐怖凶险,佛法解怨,奇迹
- 徐恒志: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四、念佛大圆满
- 一个苦命女孩念佛往生的真实故事
-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念佛人,他现在所得到的利益就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