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础知识-一:三业 六根
时间 2023-09-01 07:30学佛常识作者:湖中人
三业:
业就是行为活动的意思。
1,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
身业、口业、意业。
2,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
善业、恶业、无记业。
什么是三业?(详见《入法门论》)
答:身业、口业、意业。
1、身业:身之所作,凡身体行为动作,身体之一切语言如坐、卧等皆属身业。
2、口业:口之所语,盖一切语言气息口之言传示之他者,皆属口业。
3、意业:意之所思,谓思想意识之大小想法打算运筹起心动念皆属意业。
六根:
根,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识,所以叫做“根”。根有六种:
一、眼 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 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 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味尘 ,谓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是名味尘。
五、触尘 ,触,即着也。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纱衣上服等,是名触尘。
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于心中存留五尘影像,是名法尘。
六根清净:
即六种感官与外境相对时,不于境中生起喜欢或不喜欢之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高的境界。
六根不净:
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凡夫莫不如此。
了解更多相关法义,详见《入法门论》
评论问答
相关文章
-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 七、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关系
- 肖云儒在佛教圣地王舍城竹林精舍发表重要演说
- 太虚大师:读木村博士佛教研究之大方针书后
- 太虚大师:佛教最要的一法与中国急需的一事
- 梦参老和尚:哪里去找善知识?
- 印光大师佛教问题问答集 上
- 佛教入塔仪轨步骤
- 佛教禅定可缓解病痛
- 佛教因果故事集三
- 陈永革:从慈悲到慈善——论佛教的财富观念及其慈善伦理
- 佛教居士:刘立夫:《弘明集》中因果报应论争述评
- 佛教居士:杨全:佛学基本问题的五个辨析
- 佛教居士:李明友:太虚大师的佛教观
- 香与佛教养生
- 佛教双手合十(合掌)的16种意义
- 佛教寺庙知识—五观堂
- 沉香小知识简谈
- 赵朴初:当代中国佛教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 姚卫群:佛教中的“性空”与“识有”观念
- 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无明”观念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