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法师:未来,孩子们的职业世界竟然是这样
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是苏格拉底发明出来的,前面那个“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导,“tion”是名词,引导出来。所谓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在未来生活中找到他要的幸福。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现在我们的所有教育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我要问的是,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今天的孩子到未来的时候在追求怎么样的生活?有没有可能其实每一个小孩都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或者未来其实是一场游泳比赛呢?我们努力让他拼命往一个起跑线上奔跑,但是其实未来就不需要跑步,可能出现一个全新的规则。
2040年的职业环境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例如,四年前富士康痛定思痛,决定把整个富士康机器人化,这些机器人24小时不眠不休也不会跳槽又不会抱怨,还不会要求涨薪。在过去20年间中,信息时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来20年会极大程度地被电脑所取代。而到那个时候,所有做这些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失业。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趋之若鹜的银行柜员,五年、十年之后,这个职位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没有别的技能,会非常尴尬。
逻辑分析能力是信息时代的核心,而概念时代是什么呢?是高概念化、高感性的人才。举个例子,有几个公司最近很火。一个是苹果,苹果靠什么?靠程序员,靠工程师吗?不是。苹果靠的是好的理念,是不是靠概念取胜的呢?第二个是小米,小米靠什么?小米背后没有很雄厚的产品工厂,但最核心的是依靠很雄厚的粉丝营销和参与感,是不是靠感知来运作的呢?
再比如海底捞的服务。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推进的时候,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基本逐渐就会被电脑所替代,越来越贬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做起来。计算可以被电脑完成,但是创意不能。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一辈子会换五到七份工作,而且换两到三个行业。如果我们还教他在大学期间,一心学好一个专业,你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对他的诅咒,是害他呢?
以幸福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生涯
2008年中国人均GDP是3400美金,2013年是6470美金。预计到2016年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GDP会到8000美金。但是很遗憾,从上个世纪1994年开始,我们的平均幸福感就没什么明显上升。
8000美金是经济学上公认的一个拐点,在这个点之后,幸福感和经济收益没有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再过一两年我们不管怎么挣钱,都不会过得更加幸福。我们的幸福感不会随着我们的收入开始上升了。
所以我想下一代人,一定不会像我们这代人,追求房子、追求安全感、追求生存、追求赚钱,他们追求什么呢?他们会真正地代替我们开始追求幸福,是我们这一辈子觉得有点小奢侈的话题。
60后主要是什么需求?他们的童年经历了自然灾害,经历了***的前期,所以这拨人最核心的就是生存需求和尊重需求。70后不太一样,70后前半段的人存在着理想主义,因为那时候谁都穷,但后半段的人就开始下海了,开始追求成功,所以70后是中国最纠结的一代人。他一会儿像诗人,特别浪漫主义,一会儿又挣钱,是最纠结的。
90后就完全不一样了。早就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人天团天天关注的90后,认同感已经爆棚了。所以90后就呈现出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虽然这很困扰我们,但是从好的方面来看,如果把整个家族作为一个人,其实90后是实现了整个家族从开始对安全感的需求走向自我实现、被认同的需求。虽然有一点稚嫩,但他们去追求个人成长和存在感的现象是历史趋势,与外界的环境完全符合。
讲到现在,你觉得你的教育符合这个年代吗?就你对于孩子的教育,真正能够让他们胜任这么一个年代吗?胜任这么一个理性减退、概念增加,专业、行业、职业都迅速变化,真正追求幸福、而不是追求成功的年代。你的教育胜任吗?
未来世界的主人翁需要什么教育
那么接下来我谈谈如何能胜任的方法。未来主人翁需要什么?
一、从理性到感性
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说,未来有六种技能: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需要会玩、需要找到意义感。简单说,2040年当我们和美国的人均GDP平等的时候,活得很好的人应该是这样: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儿、会玩儿,而且有点自己的小追求。
如果在90年代,可能家长会建议儿女选择公务员、银行柜员和土木工程师。因为在一个组织或者单位,有一个技能藏身最安全。可能近些年家长会鼓励孩子们去读国际贸易、金融和计算机工程。但是在2040年,社会中最核心、最优秀的一群人,在我看来一定干着像产品经理、导演、旅游设计师这种人文和科技交融的职业,这种职业才是未来的大趋势。
二、从规划到创造
我们先来看一个著名的案例。在1953年的时候,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于人生的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目标清晰但比较短期,3%的人目标清晰且长远。在过去了25年后,发现目标越长的那群人,活得越好,3%的人成为了顶层,而27%的人活得很糟糕。但经过调查证实,这完全是一个从头到尾编出来的故事。编出来的故事为什么那么流传盛广?因为符合我们对于错误的判断,我们总是希望未来被计划、规划、设定,父母亲希望孩子能够很早就定下来,不要动。
在我看来,未来你给孩子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他做。小学不让他做,大学不让做,媳妇不让他挑,房子不让他选,工作帮他找好。于是到他35岁那年,真正面临职业变化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懂,而他一次选择都没有做过。所以在今天,一个真正比较恰当的人生态度是“适应比规划更重要”,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定一个三到五年的计划就足够了,然后有极强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拥抱变化,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事业。
三、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在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能力,所谓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爱因斯坦成功地创造了一个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方法,有些人可以把兴趣变成自己的热爱,还有些人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感。所有这一切都能让你觉得工作虽然不是最成功的,但一定是很幸福的,因为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没有一个人看到自己是最成功的。
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是老师,有一天他在一个小吃店吃饭,走进了一个中年人,提着一个小提琴,旁边跟着一个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刚参加过一个小演出,但这个小姑娘嘟着嘴不开心。原来这个小姑娘刚刚参加过小提琴的三级考试,没考过。
她父亲就说,爸爸当年给你报这个小提琴班,不是为了让你过级。爸爸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长大了,爸爸不在你身边,你觉得不开心了,把琴箱打开,帮自己拉一曲,那个熟悉的音乐走出来环绕着你,就好像爸爸还在你身边一样。我就希望你有一个这样的爱好,能在这个时刻陪伴着你。我那位朋友听完后很不争气地哭了。所以我想,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未来信息透明、不可能人人成功的世界,你一定要帮你的孩子拿到这个能力。
最后总结,我觉得未来主人翁有这么几个技能。第一个有感性的思考力,而不仅仅是理性思考力;第二个应该有生涯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多于规划能力;第三个应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让自己无论是成功的还是不成功的时候也能幸福,从强到美是未来孩子培养的方向,我们要培养很多美的人。
对未来世界的信念是最重要的教育信念
最后我要讲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故事,它让我开始决定做生涯规划的工作。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爱因斯坦,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他是校报记者。一天,他接到一个任务去采访爱因斯坦。而恰巧这个家伙是物理系的学生,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物理系的学生能够采访到爱因斯坦,他该是多么激动。
他看完了爱因斯坦所有的访谈,发现没有一个问题是真真正正懂得科学的人问出来的,他发誓一定要作为物理系的学生问爱因斯坦一个真正智慧的问题,挖出爱因斯坦真正的智慧。他在图书馆苦思冥想该问什么问题,一直到晚上两三点,突然一个灵感打动了他的脑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问题。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个问题写下来,对折再对折,放在自己前面左边的兜里,捂着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的时候,他就去找到爱因斯坦,跑到爱因斯坦的小楼敲门,门打开了,爱因斯坦就站在他面前,跟照片一样:爱因斯坦有一个爆炸头,穿着一身睡衣,下面踩着羊毛拖鞋,踩在卡其色的地毯上。爱因斯坦冲他点点头,示意他进去,左手拿着个烟斗。
这个年轻人就跟他一起走过走廊,进入客厅。客厅大概是十多平米,有一个沙发,沙发旁边有一个咖啡壶,正在煮咖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整个房间弥漫着神奇的咖啡和烟草混合的味道。很多年以后,年轻人回想起那天下午,他就想起那个神奇的烟草和咖啡的混合味。
爱因斯坦坐定,这个年轻人就问: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你觉得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我不要你有答案,我只想知道什么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爱因斯坦说,嗯,这是个好问题。这个年轻人很高兴,心想自己难倒爱因斯坦了,于是等着爱因斯坦回答。爱因斯坦闭着眼睛,时间过得很慢很慢,灰尘在光线里面飞,房间弥漫着咖啡豆和烟草的味道。
大概过了15分钟,爱因斯坦看着年轻人,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年轻人知道他有答案了,他问答案是什么。爱因斯坦说,年轻人,如果真有什么关于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我想就是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这个年轻人说,爱因斯坦先生,这难道不是一个宗教问题吗?
爱因斯坦说不是,因为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邪恶的,他将终其一生去发明武器、创造壁垒、创造伤害人的东西,他会创造墙壁,把人隔得越来越远;但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他就会终其一生去发明联系、创造链接,把人连得越来越紧密。
说完这一切,爱因斯坦闭上眼睛,这个年轻人知道他拿到了答案,他轻轻起身,穿过那个长廊,把门带上,这个答案第二天在报纸上登了出来,也影响了很多人,而这个年轻人后来就是互联网的创始人之一。
所以我想说在生涯方面,如果有什么最重要的问题,我觉得不是技术,也不是未来需要什么能力,也不是我们有什么技术方法,而是你对于未来的信心是什么样子。如果一个家长、一个老师相信未来是善良的,那么他就教孩子们去打开可能性、去创造可能、去尝试更多,去体验精彩;但如果一个家长和老师相信未来是灰暗的,就会教孩子保护自己,开始死读书,熬过那些考试,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做一个老老实实又平庸的人。
一切都是面向未来的,所以你对于未来世界的信念就是最重要的教育信念;你对于这个未来世界的判断其实是关于生涯教育最重要的话题。
相关文章
- 宣化上人:这五种丝毫不可毁犯,这样才是够得上一个佛教徒
- 梦参老和尚:你这样回向,功德非常大
- 梦参老和尚:这样修,地藏菩萨亲自给你受戒
- 太虚大师:中国应努力世界新文化
- 净土法门法师:还是破坏僧团,这个因果责任太大太大了,现在很多人不知道!
- 玄奘精神 第82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5)
- 印光大师:温光熹妄想纷飞,老法师呵斥教诫
- 仁炟法师答:每月读完十遍《地藏经》,可不可以算十斋日读经?
- 未来的佛国
- 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 美容大忌:女性这样吃盐最易长皱纹
- 世界保护基金会报告促请政府推广素食的健康益处
- 昌进生物携手盒马新蛋白食品“三蛋白虾片” 亮相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 - 力矩新蛋白
- 世界四大香料岛之班达群岛
- 佛国净土的妙香世界
- 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
- 梦参老和尚:这样的供养,功德不可思议!
- 梦参老和尚:这样诵经才有效果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替代蛋白的研究,可以解决世界蛋白质来源和应对饥饿等重大问题 - 力矩新蛋白
- 星期零口袋沙拉棒入围2024世界植物基创新奖 - 力矩新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