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㈥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受想行识如空色 再呼舍利汝谛听 是诸法空相无性 不生不灭寂然通
不垢不净离染污 不增不减悟玄中 湛然静极超造化 顿觉我法本圆融
前边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色有种种的色法,但总加起来不超出三种,这三种就是可对可见色,可对不可见色,不可对不可见色。
什么是可对可见色呢?可对就是可以和你自己成为一个对待法。可对不可见色是可以对,然而你看不见它。又不可对不可见色是你对也不可对,见也不可见的色。这种色在什么地方分出来呢?就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上分别。
什么叫可对可见色呢?譬如人、我、他、众生,这山河大地……包罗万象,都是有形色的,有色相可见,有形质可见,这都叫可对可见色,属于色法。
还有属于色法而可对不可见,对是可以对的,但是你看不见,只能听见,这是什么呢?声、香、味、触。好像声尘,你可以对声尘,有声的音声,你可以听见,啊!这个声音是好,是不好,你可以对着而生一生分别的识心,可是你看不见这个声音,你说这个声音是什么色的?是青色的,是黄色的,是赤色的,还是白色的呢?没有颜色。那个声音是方形的呢?圆形的呢?三角形的呢?还是长形的呢?你也不知道,就是你看不见;看不见声尘的体相,这叫可对不可见色,这声也属于色尘,在色、受、想、行、识五蕴里头,是属于色。
那么鼻子嗅香,这嗅尘、香尘,你可以对着,知道它是香,但是你看不见它的相貌。香是个什么样子?它是一味,有一种香尘,你在嗅觉里边能知道,可是你看不见,那么是不是没有呢?不是的,你看不见,它还是有的,可是没有形相,所以视之不见。但是你用鼻子一闻,啊!是这么香,知道有香的尘。
味,说这个东西好滋味,好滋味是什么样子?你看见好滋味的那个味没有?也是看不见的,可是用舌头来尝试,来咀嚼,在口里、舌头有这么一种味的感觉,舌头就知道这个味道是好,是不好,这个是酸的,那个是甜的,这个是苦的,那个是辣的。可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有没有形色呢?它是什么样子呢?你看不见。
至于触,身上穿上绸缎的衣服,就很温暖、很滑腻的,帖在皮肤上觉得有一种很自然的快感,很舒服的,那么你看一看舒服是什么样子?这个触尘是什么样子?看不见的,这也叫可对不可见色。可对这个色尘,但是不可见这个色尘。
那么在色、声、香、味、触这前五尘,或者已经过去,或者没有过去,在你的意念里,在你的意识里面都有一个影子,譬如你眼睛看见什么颜色了,这个意识里也就知道,啊!我看见了红色。啊!我又看见黄色,又看见绿色,这个色虽然过去了,但是这个影子还在你意识里,这是落到影子里,你说没有吗?他又记得这么一回事,你说有吗?这个境界又过去了。这叫前五尘的影子。色尘是这样,香尘是这样,声尘、味尘、触尘都是这样,虽然过去了,可是在那个意识里还存留下一个影子,这就是法尘。就是不可对不可见的色,不可对,你对已经过去了,没有了,又不可见,你又见不着,那么你说没有吗?在意识里面,它又有这么一回事,好像刻的一个板似的,在那里存在住了,但你又没法子看得见,也没有法子听得见,也没有法子找到它的真正的相貌。所以这叫前五尘的影子落到第六意识里面了,这叫不可对不可见的色。
色是这个样子,基余的受、想、行、识和这个色是一样的。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所以说亦复如是,就是和色和空是一样的,所以说受想行识如空色,和这个空和色是一样的。
受想行识如空色。受、想、行、识讲了很多次,究竟什么叫受想行识呢?受想行识从什么地方来的?受想行识又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人要把受想行识的体明白了,那么就知道它的作用。知道它的作用,就知道怎么降伏它。我用很浅显的道理来讲受想行识。
这个色受想行识,什么叫色?就是我们这个身体,属于色法,所谓色身。虽然这个色身是有形相的,可是究本穷源,它的根本是空的。怎么说呢?以前讲过好多次,这个身体是四大和合而成的,由地、水、火、风共同合作成立这么一个有限公司。这个有限公司是四种因缘合成的,就是地这种坚固缘,火这种热缘,水这种湿缘,风这种运动缘,由这四种缘合成一个身体,这是有形色的,这四种因缘要是分开了,就各有所还,归于空了,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是真空,空不异色是妙有。真空也就是妙有,妙有也就是真空。不是离开真空另外有一个妙有,也不是把妙有搬到一边去,才现出一个真空。而是真空就是妙有,妙有也就是真空,这就是在天地未开辟以前,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佛和众生没有分别。
我们这个身体由四大和合而变成一个色身,有形色可见,有这个身体就欢喜享受。这个受有三种,三种受就是三种苦。三种苦是什么呢?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你这个人怕苦吗?你越怕苦,苦越多。那么说我不怕苦,苦就少了吗?你不怕苦,虽然苦没有少,可是苦会没有的,你要不怕苦,根本就没有苦,要怕苦,越苦越觉得苦,越觉得苦就越苦,苦之又苦,苦苦,苦受。觉得这个世界我是最苦的人,对所有一切都觉得苦。
我有一个皈依弟子,他觉得一切都是苦,他演讲也是讲苦,吃东西也喜欢吃苦的。但是做活却不喜欢做苦的,欢喜做乐的工。可是世间很少乐的工,乐工也就是苦的果,结果还是苦。乐受即快乐、享爱,觉得有一辆汽车很快乐。但是汽车买了之后,又想买一架飞机。有了飞机,又想买一艘汽船,到海里去玩一玩。有了汽船,又想坐火箭到月宫去旅行。你说这种妄想怎么会停止,虽然说是享受,是快乐,但是把你那个心越撑越大,撑到月宫里去,结果到了月宫,水土不服,得了病,在月宫又没有医生,就死在月宫里做个月鬼,你说是乐是苦,这是乐受,也是苦的因。
不苦不乐受。我既不想苦
,
也不想太快乐,
平平常常的过一生就算了。不错,你这一生可以说是够本了,就是没有赔钱,做生意没有赊本亏钱,也没有赚钱,本钱是五千万,你还有五千万,这叫不苦不乐受,但是赚一个白忙,你到这个世界上来,迷迷糊糊的来,又迷迷糊糊的走了,你所有的财产也没有处理好,所有的帐目也没有安排好,就糊涂来,糊涂去,赚了一个糊涂,没有什么大意思。想要享受就不得不打妄想,我怎么样想法子买一辆汽车?想办法买一栋洋房?怎么想办法买汽船、飞机?想来想去,打这些妄想,打得头发都白了。我以前不是讲过,躺在床上有千条计,一早不愿起身去实行一千个计划,还是睡觉最好了。
行就是去实行,实行什么?实行你这个妄想。你的身体就是色蕴,有这个色蕴就有享受的思想,你想享受就打妄想,怎么样实践这个享受,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去做,去做又要有多少智慧。识就是一种小聪明,大约像头发那么多的聪明。小智慧住小智慧楼,办小智慧的事。这小小的智慧,在小小的楼里有什么大发展呢?不会的,没有什么大发展,在小小楼里的小小公司,成不了什么大事业。所以你要有智慧,才能帮助你实行你的计划,你的计划实行了,才能达到你这个妄想。达到你的妄想之后,才能得到享受。得到享受后,才能满足你身体的需要。你身体的要求——享受的目的达到了,这享受大约有五分钟,因为操劳过度,得了爆血管病就死了。你说这个享受也不久,有什么意思?这是五蕴。这五蕴就是五种蕴和合,共同开的这么一个公司。这公司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总也不停,你觉得有这么一个希望,什么呢?今生没有赚钱,等到来生一定会赚多一点。殊不知来生更赊本,就好像赌钱似的,以为一定是赢钱,结果钱掉到下面去给了人家,本来以为赢钱,结果输了。我们这个身体也是这样的,现在就是赌钱。为什么你要赌钱?就因为你没有看破,你不知道天地间有这么多微妙不可思议的境界。你不可以再往前去左一步右一步,越陷越深了。你要怎么办呢?要把你的贪心没有了,即使不会赚钱,也不会赔钱。你再能守一点本份去修行,这叫返本还源,才可以回家。
前边讲三种色,就是第一可对可见色,第二可对不可见色,第三不可对不可见色,这是十一种色法。什么是十一种色法呢?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再加色、香、声、味、触、法六尘,五根对六尘合起来十一种。这十一种也就分出以上三种色即可对可见色,可对不可见色,不可对不可见色。
可对可见色,前过已经讲过,就是所有有色相的,在你眼前的这种显色,就是可对可见色。可对不可见色就是声香味触四种,声是可以听不可以见,香、味、触也是一样的,只可以有一种感觉而看不见。不可对不可见色就是法尘,这意也属于色法,这种色法是你看也看不见,也没有感觉。可是你意念里知道,这怎么叫色法?就因为他是前五尘所留下的一种影子,这种影尘也属于色法,这是意识里边的一种色。以上所说的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也都是空,也都和色尘是一样的,色尘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色尘是对着六根生出六识,所以变成一种色尘。
再呼舍利汝谛听。再叫一声舍利子,你注意的听。
是诸法空相无性。这见、闻、嗅、尝、觉、知六根的性是空的,性既然是空,色是由性而显色,色也是空,就是在这个色上就是空,不要离开这色才能取空。拿色和见性来讲,你说是先有色还是先有这个见性?若是先有色,你要没有见怎么又显出这色呢?你要说先有见,那么没有色可对的时候,那个见性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没有色,你有见性也没有用。所以见性本来是空,色也是空,你不要生出一种偏计执性,执着有就是有,空就是空,空有本来不二。空有不二就是真空妙有的一种作用。所以不明白佛法的人,见着空就一定是空,见着有就一定是有,没有了解空有不二的道理。所以就向外企求,头上安头跟着妄想跑,所以佛才说“心经”,说空有不二的道理,色空不二的妙法。受想行识如空色,这个受想行识和这个空色是一样的,是诸法空相无性。
这一切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法是诸法的一个总。即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不相应法,六无为法成百法。色法十一就是方才所说的色尘有十一种,就是五根对着六尘。五根是五种色法,六尘是六种色法,一共十一种色法。心法八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属于八心法。五十一个心所法,受想两蕴要详细分析有五十一个心所法。行就是二十四个不相应法,识就是上边所说八个心法,再加六个无为法,总加起来所谓百法。
这百法是天亲、无著两位菩萨把弥勒菩萨六百六十法总括起来成百法。弥勒菩萨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一代时教,编成六百六十种法。六百六十种法也太多了,所以后来经天亲菩萨和无著菩萨总括起来研究成百法。所以说是诸法空相无性,就是说色、受、想、行、识五蕴法都是空的,没有自性。
不生不灭寂然通。龙树菩萨说过这几句偈颂,把生灭法说得很详细。他说:“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已生无有生,已经生了就没有生。什么叫已生无有生?他已经生了嘛!已经生了,怎么还有生呢?好像拿这棵树来讲,这棵树已经生出来了,已经生出来了你就不能说它再生。
未生亦无生。没有生的呢?没有生的还没有生啊!没有生怎么会有生呢?离已生未生,离开这个已生和未生。生时即无生,这个生的时候就是没有生。这也好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一样的道理。
这是龙树菩萨发明的不生不灭的道理,这理论说得很彻底。所以佛说有八种相,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龙树菩萨用这四句偈颂来形容无生,生是这样子。讲到灭呢?也可以这么说:“已灭无有灭,未灭亦无灭,离已灭未灭,灭时即无灭”,这种理论讲起来,我相信一般人会不太明白的,所以我一直不讲这种理论。不过现在讲到不生不灭,就要把它讲一讲。这不生不灭的理论寂然通,寂然通达无碍。
不垢不净离染污。本来自性是不垢不净的,可是一出生做了人就有了垢有了净,这种垢净也是不垢不净。不过我们人有这种偏计执性,执着这是垢,这是无垢,这是清净,有这种执着心,所以变成有垢、有净。
怎么说是一种执着心呢?好像我们这只手,有时候在一种特殊情形下,会抓到屎粪,或者猪粪、人粪,当时觉得很污浊,但是你用水洗一洗,便认为干净了。可是若用毛巾,包过屎或是什么其他的东西,即使毛巾已用什么肥皂或苏打水洗过,还是觉得不干净,于是把毛巾丢掉。可是人这只手呢?用水洗过之后,他就没有这种执着心。不会把这只手用刀割下来不要它,因为这只手是不能掉的,所以心理上就认为它干净,毛巾弄脏就是再洗干净,也不想要,不愿拿它擦脸,一擦脸把脸都擦臭了,这是心理上不要它,要是没有这种执着心,就是不垢不净。
你要是心理上没有这种执着,就是污浊也没有什么问题。污浊和清洁是一样的,不垢不净是自性的根底。你若能在一切事务上,本来是有垢有净的,领会无垢无净的道理,不为垢净转变你的心理,这就是合乎自性。你若能到这种程度上的话,那你与天地合其德,德行和天地一样。与日月合其明,光明有日月那么光明。佛怎么能如百千万日呢?就因为他会得这种不垢不净的道理。你能得这种天然道理,你和春夏秋冬也就变成一个,与四时合序,你和鬼神也都可以合其吉凶。为什么你不能这样子呢?就因为你有这种执着心,偏计执性。没有偏计执性,你就会返本还原,离开这个染污。
不增不减悟玄中。你若悟得自性也不增不减,了悟这最微妙中道的道理。方才讲龙树菩萨所说无生的道理,又佛说方等法门时有八种相,就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一般的人不是执断,就是执常,断就是断灭,常就是存在。断见、常见是外道的理论。佛说的法是不断不常。就拿我们人来讲,我们人死了就没有了吗?如果你说是常,我们现在的人怎么见不到古人?人是不常的。你若说不常,我们现在人所吃的米还是古人所吃的米,这是不断。所以佛说法是不断不常,不要执着断见,不要执着常见,合乎中道,所以说悟玄中。
这个不来不去,如来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要说如来,就是我们人也是不来不去。说是来,我们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你不知道,说是去,到什么地方去?你也不知道。不来不去,无所从来无所去。
再说不一不异,不一就是不是一样,不异就是不是两样,没有差别相。不一,没有相同相,拿我们这个身体来讲,身体不是由一种的东西组织起来的,是由很多不同的部分组织起来,这叫不一。不异,这个身体总而言之,就是一个身体,没有什么其他的分别,这种道理,说起来是很复杂的,一次少少说一点,多说几次,才能了解。
不增不减。自性也是不增不减的。有一句话对这句经文是很有帮助的,这句话是怎么说的呢?“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佛法苦后甜”,岁月是无情的,一点人情都不讲的,它虽然说是在增,可是也在减,这又怎么讲呢?说不增不减,怎么又有增有减?这有增减,也就是不增不减。这岁月无情,你叫它不要走了,今天站在这个地方停留,陪我多一点时间,不可以的,无论如何你也留不住它,你想要它不走,除非你把太阳固定住,叫太阳不动,现在虽然科学进步,还没有办法叫太阳不动,它是无情的。增中减,虽然我们今年六十岁,明年就六十一岁了,在寿命上好像是增加了一岁,可是你再往死那边计算,譬如说我一百岁要死,现在活六十一年了,还有三十九年,已经就减到三十九年了,所以这边增,那边就减了,这是增中减。那么减中又增,你要真明白这个道理,根本就没有增没有减。
有味佛法苦后甜。佛法是最有滋味的,你来学佛法,学一点,明白一点。我昨天不是讲开悟有小悟、中悟、大悟?小悟是多少谓之小呢?就像虚空那么多,在你八识田里已经开悟了,你还不知道。中悟,你觉得明白多一点道理,原来不增不减是这样子,原来不生不灭有这么多意思,明白一些道理叫中悟。大悟,你把生死了了,怎么来的也知道,怎么去的也知道,怎么叫增?怎么叫减?怎么叫不增不减都知道,不生不灭的道理都完全了解了,这叫大悟。有味佛法苦后甜,你一定要先耐一点苦,不是学三天半连五天都不够,就说我学佛法学够了,你一定要有忍耐心,无论怎么样困苦艰难都要学,为什么天天到教你们中文的时候,我一定要教你们中文,到讲经的时候我就讲经,除非有特别情形,我绝对不会懒惰。因为你要认真去修行才能得到其中的滋味,必须要先苦然后才会甜。所以不要怕苦,越苦越好,要打起精神来,立定志向,向前去勇猛精进,不要怕苦,不要怕难。
湛然静极超造化。湛然就是很清静的样子。静极,静到极点了。超造化,超出天地造化的这种功能。
顿觉我法本圆融。你要能明白以上所说种种的道理,即刻就会觉得到我和法是一个的,没有分别的,无二无别的,本来是圆融无碍的。
相关文章
- 昌进生物携手盒马新蛋白食品“三蛋白虾片” 亮相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 - 力矩新蛋白
- 星期零口袋沙拉棒入围2024世界植物基创新奖 - 力矩新蛋白
- 2024 年乳制品替代品分析报告:到 2030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 753 亿美元 - 力矩新蛋白
- 大学生挑战植物性食品创新,2024食品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 力矩新蛋白
- 茶具与饮茶:茶具的发展过程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㈡
- 陕西很受欢迎的寺庙,曾是皇室敕令修建,距今已有1350余年历史
- 陈静瑜:你愿力很轻的时候,绝对是业力占主要
- 残杀弃婴爱儿跌毙
- 这样吃黄瓜有害健康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哀求拯救地球时日不多
- 体慧法师:礼佛殊胜行
- 圣辉法师:关于寺庙“商业化”、门票等的辟谣——圣辉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答记者问
- 智中法师:缘起的生命观
- 轮回根本!佛为比丘说破前世情爱因缘
- 圣辉法师: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 “望闻触判”辨沉香 保健收藏价值高
-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的冤亲债主
- 信能致富
- 净土法门法语:遇到这个机会真是太幸福,太有福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