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精华70句

时间 2024-05-26 10:32佛学知识作者:奋决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个中最被推重备至的,恰是《华严经》,被称为“王中之王”。《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是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个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堪称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观、弗成思议的境界。汉译本全经80卷,45000偈,近150万字。

《华严经》精华70句体悟聪明与慈悲

从《华严经》精华70句的字字珠玑里,静心体悟那种大聪明、大慈悲。

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土上所生的五色植物,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片叶子就是一个佛。此为譬喻,意为三千大千世界摄于一微尘,一微尘中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如同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如同莲花出于水而不沾水,如同日月运行于天空而一向住。心应如莲花高洁出尘,也应如日月光明流转。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聪明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这是佛陀于菩提树下初悟道时发出的感叹。一切众生,本具足佛性,只因为妄想和执着,而迷失真我遮蔽素心,不能见清净自性。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牛马众生。

龙象为诸佛坐骑,牛马为众生奴隶,都是办事者,性质相同,只是境界有差别。这句话表现的恰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普度众生,方能成佛。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水少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日子一天天以前,寿命一日日减短,如同水中的鱼越来越少,又有什么快乐可言?人们应当拼命勤奋精进,如同去熄灭头上烧着的头发,经常觉察到人生的无常,提醒自己切切弗成懈怠而妄想安逸

不为自己求安泰,但愿众生得离苦。

不为自己谋求任何安泰,只愿众生能够出离苦楚。

净心水器,莫不影显,常现在前。但器浊心之人生,不见如来法身之影。

干净的水器,永远会映现物影,清晰清白地展现在人面前;破器、浊心的人生,则无法显现出如来那同样清白的真如法性之影。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懊悔。

我们以往所造的诸种恶业,都来自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是从身语意中所表现出来,这一切我们今天都要懊悔。

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

一微尘与全部世界同性,对永恒之体悟须在当下实现。

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切切亿弗成说劫,诸烦恼业,各种暗障,悉能除尽。

就像拿着一盏灯进入暗室,那百千年的阴郁刹那间就能破除。菩萨的觉悟心灯也是这样,能够进入众生无始以来的心灵暗室,百切切亿的劫数、烦恼、业障,全部可以一下破除。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假如有人想了知以前现在未来所有的佛,应当去观察法界的本性——万法皆无自性,一切都是心所造。

尘尘混入,刹刹圆融。

空间中粒粒微尘混同一体,时间中每一刹那圆融相续。

普入诸佛力,普住诸佛智;作佛所作,净佛所净。

完整地获得佛力,彻底地杀青佛智;做佛所做的,净佛所净的。

心入平等性可成一切智

其心平等,住一切智。

心入平等性,便可成一切智、自然智。

入如来智,无有障碍。

能入如如佛智,便可一通百通,一解百解,不再有障碍。

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无所著。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无量无边。贴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知道一切法,都在自心之中,而不执著。知道一切法,都在自性之中,成就觉悟聪明之身,不需要外求。知道三界、三世都在心中,自心是无量无边的。知道心佛是一,佛和众生是一,而佛与心、体与性都是无尽的。

应观一切法界如幻,诸佛如影,菩萨行如梦,佛说法如响,一切世间如化,业报所持故。差别身如幻,行力所起故。一切众生如心,各种杂染故。一切法如实际,弗成变异故。

应如如观照法界一切皆是虚幻,诸佛都如幻影,菩萨行如同梦境,佛说法只是音声,世间一切如同幻化,诸种假相都源于业力的执著抱持。差别也是虚幻,只因行动而起。一切众生之心等同佛心,只是受到各种杂染。以为法是实有的,是因为抱有寻求弗成变异的永恒之物的妄执。

应自修行一切智道,应勤增长菩萨境界。

应自力去修成一切聪明佛道,应勤奋增长菩萨境界。

善知于时常行法施,开悟一切名为智者。

善于在日常平凡、平常之中进行法的布施,能够开悟一切才是智者。

于一切法心无动念,得聪明明灭诸痴暗。

在一切法上不动念,获得聪明之明,灭掉各种痴暗。

应知一切心识如幻,应知世间诸行如梦。

应当知道一切心识都如幻化,应当知道世间各种都如梦境。

知业如幻,业报如像,诸行如化;人缘生法,悉皆如响;菩萨诸行,一切如影。

知道所造之业、所遭之报、各种行为都是假相都如幻化;人缘和合所生诸法,都如音声响过即没;所谓菩萨万行,都如泡影。

行如来行,住如来道。

践行如来之行,安住如来之道。

于诸众生,恒起大悲。

对众生,不时生起悲悯救渡之心。

求一切智,净诸心海。

求得一切聪明,净化如海的众生之心。

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一切佛,都从自心中来。

普为诸世间,修行菩萨行。

为了世间众生,修行菩萨万行。

普应群生心,肃静诸愿海。

周全照顾众生之心,卖力对待众生心愿。

慈悲度众生

提议大悲心,勤求无上觉。

提议普济群生之心,勤奋求取无上觉悟。

如地不倾动,如水普饶益。

像大地那样安然不动,像水一样利益众生。

但愿益众生,以此肃静心。

只愿能够利益众生,抱着这份肃静之心。

心常寂静,知足少事。

心经常寂静安然,懂得知足,心中无事。

心如灵空,无所分别。

心像灵觉虚空那样,消泯一切分别。

以深净心,入菩提舍。

以深邃深挚清白之心,安住于觉悟净土。

立志如大山,积善若深海。

立志要像高山那样峻拔,积善要像大海那样深挚。

正念观察,调伏己情。

以正念观察自心,调伏自己的妄想执著。

慈济悲无倦,喜法舍烦恼。

慈悲济度之心与行不倦怠、不懈怠,让自己和众生都能乐于求法出离烦恼。

于法得安闲,以道化群生。

经由过程佛法获得安闲,凭借佛法开化众生。

不取为实,不着为净。

不贪取才是真实,不贪著就是清净。

永离诸相,心无所住。

永远出离世间各种相,心无所执著。

大慈无碍,大悲究竟。

铲除世间之苦果断不移,带给世间喜乐永不止息。

为欲利世间,专意求菩提。

为了利益世间众生,而专心求取觉悟。

住一切世界,心无所著。

身遍三千大千世界,而心虚空无迹。

知身从缘起,究竟无所著。

知道此身是人缘和合的产物,没有什么好执著贪取的。

不住诸相,永断分别。

不被诸相阻碍遮障,永远断除分别之心,得平等正性、正见。

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恒定死守正念,进修和践行各类的善。

无我心调柔,能得如来道。

没有我私,平息心的固执戾气,能通晓如来觉悟之道。

若计有我人,则为入险道。

假如妄执人我分别,就是踏上了阴险之路。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以大觉悟为自己追求的境界,专注于此而不止息。

若无我相,则无增减。

世人之所以有得失心,是因为妄执有我;如能了知无我,得失心便灭。

常作世间灯

于诸世间心如虚空,无所染着。

无论何时何地心都要像虚空那样,不受染污,没有执著。

断世渴爱常求佛智,离欲境界得法喜乐。

断除世间贪嗔痴而经常去求取佛之觉悟,到达超脱欲望的境界便能得法喜大乐。

所作众善为众生,悉以聪明而回向。

所做的各种善行都是为了众生,全部依靠聪明进行回向。

见佛闻法勤修行,如饮甘露心欢乐。

听闻佛法后勤奋修行,如同饮着甘露,心中欢乐无比。

专念于佛法,未尝有散动;而以悲愿心,方便行于世。

专心于佛法修行,从未有过动摇狼藉。以慈悲之心和愿,以方便善巧普度世间。

远离一切虚妄想着,如是究竟到于彼岸。

假如能远离一切地妄想执著,就能达到大彻大悟的彼岸。

不生染着,永断世间贪爱烦恼,修清净行利益众生。

不被污染,不生执著,永远断除世间的贪爱烦恼,修清净之行,以利益众生。

愿一切众生一心向佛,常遇无量清净福田。

愿望一切众生能够一心向佛,经常到达无尽清净的福地。

究竟清净,无诸渴爱;身行永息,心善解脱。

彻底地清净,不再有各种愚痴贪著;身体和行为上的造业永远止息,心善于获得解脱。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着。

假如布施,当以众生为对象;一切都能舍掉,心中没有任何贪爱。

分别取向不见佛,毕竟离着乃能见。

有分别贪取之心是见不到佛的,只有彻底断除执著才能见到。

我当于一切众生如同慈母,发展一切善根大愿。

对待众生,我要像一个慈母,心中发展出一切的善根和大愿。

不染世间一切诸味,常勤修习一切佛法。

不染着世间的一切虚妄,常勤奋修行一切佛法。

世间各种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无所动。

世间各种,都如梦如幻;假如能这样看,心就不再有动摇迷乱。

但为断一切烦恼故,而行精进。

只为了断除一切烦恼,而英勇精进地修行。

菩萨离迷倒,心净常相续。

菩萨之心是离开了迷乱倒置的,清净之心常在赓续。

若得亲近善常识,则能修习广大善。

假如能有缘亲近大德,便有机会修习广大无边的聪明功德。

于佛境界起信心,得佛灌顶心无着。

对佛的境界要生起信心,获得佛的授记心要不起执著。

如实观法,出生妙慧。

如如观照,微妙聪明自然生出。

入佛种性,到于彼岸。

得入佛性,便得解脱,到达彼岸。

 

更新于:5个月前